性格決定命運——從心理角度淺析趙括之死

2020-08-27 姜丁粽子

長平之敗或許不可避免,但是,趙括卻並非非死不可

長平一戰,趙國損失45萬人,可以說是精銳盡失。自此趙國不但失去了和秦國爭雄的資本,連家國也可以說是朝不保夕了。是非功過,原本已有定論。只是,對於趙括在長平之戰中的表現,最近又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翻案風。大致的意思就是,趙括是一位好將軍,長平之戰他已經盡力了,換做任何人,都不會比這個結果更好。

事實是這樣嗎?或許確實如為趙括翻案的人所說,趙括是一位精通兵法的優秀指揮官。但是,他絕對不是一位好將軍!因為,作為一個將軍,他的性格和對戰爭的認知,都有著明顯的缺陷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的評價,可謂是一語中的: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他以為,只要精通了兵法,就可以天下無敵。而藐視其它對戰爭來說,至關重要的因素。比如說武器裝備、兵力對比以及士氣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趙括的父親和母親,對他的這個缺點也是非常的了解的。趙奢就曾說趙括:「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而趙括的母親,更是在他被趙王封壇拜將之時,向趙王進諫道:「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原王勿遣。」就是說,趙奢為將之時,養著幾十位謀士,有著幾百位肯為其出力的朋友,所有的賞賜,都發散給幕僚、士兵,一旦受命就心無旁騖的指揮戰爭。而趙括則相反,一旦為將,只想著自己的榮華富貴。戰爭一旦開始,哪裡有人為其出謀劃策?誰又願意為其效命呢?

而他父母知道他這個缺陷,卻無法讓他改正,這說明他是一個極度自負的人!這種心理缺陷也正是他人生悲劇的根源!

45萬趙卒,非死於秦軍,而是死於趙括

當年,吳起為將之時,和士兵同甘共苦,甚至為小卒子吸吮腿上的毒瘡!所以,手下的士兵願意為其拼命!而趙括呢?軍吏無敢仰視之者!軍吏都不敢抬頭看他!這樣的將軍,即使再有謀略,也無法打真正的硬仗!

他自負的性格,導致他只認可自己的知識和內在情緒,卻缺乏對自己所處的真實環境的感知與重視!

即使身經百戰的白起、廉頗、李牧,也知道有不可戰之時,都有頂著上級的命令,不願意出兵的經歷。而趙括卻不顧己方身處劣勢,同時對對方缺乏基本了解的情況下,貿然進攻!

而他人生最大的亮點,親自率領精銳進攻秦軍,也是他過於自我的一種展現!輕易的赴死,將45萬趙軍置於群龍無首的境地,只好投降!

如果趙括率領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群沒有感情的機器人,那麼,他極有可能所向無敵。也就是說,他並非完全是「紙上談兵」,而是有著高超的指揮和靈活運用戰術的能力的。只是,戰爭和其他所有人類的群體活動一樣,考驗的絕對不僅僅是將軍的指揮能力!

其實,過度自我中心是人類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克服的心理障礙!人類文明越是發達,越需要人類警惕自身文化的副作用!比如說,當下中國的環境問題、教育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人類極度自負的結果!

而趙括顯然沒有克服這個心理障礙,所以,釀成了他以及他的國家的悲劇!

相關焦點

  • 秦國施反間計讓趙括領兵,並不就是認定,趙括是十足的無用之人
    秦國施反間計讓趙括領兵,並不就是認定,趙括是十足的無用之人首先有人說,馬謖能夠被諸葛亮派去守街亭,是因為馬謖以前的表現可圈可點,是有業績的,這是諸葛亮信任他並派他擔大任基礎。說明趙括的名氣是很大的,那麼大名氣難道只是學習成績好,作為青年才俊,恐怕是做得有一些驕人業績的,有一定業績支撐。這當是秦國施反間,吹捧趙括的基礎,也必然是趙王信任趙括能擔當大任基礎,否則趙王不會傻到把舉國之兵交給一個沒任何實戰經驗的人手中。另外小編認為,秦國施反間計讓趙括領兵,並不就是認定趙括是十足的無用之人,而是秦國需要一個敢於與秦軍決戰的對手。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人們總說性格決定命運,卻沒有細究過,這個性格又是由什麼決定的,這個性格果真只是內向、外向的區別嗎?如果只是分內向和外向這麼簡單,那究竟是內向好,還是外向好呢?如果再這麼探究下去,會發現問題永遠浮於表面,無法深入本質。讀文科的高中生都學過哲學,哲學裡有句話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 心理學:「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性格與成功人生的3大關係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心理變,態度亦變;態度變,行為亦變;行為變,習慣亦變;習慣變,人格亦變;人格變,命運亦變。——心理學摘錄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話也不無道理,畢竟每個人做人做事的行為方式不同,命運自然也不同。
  • 性格決定命運,而影響孩子「性格秘密」的卻是父母,別不以為然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在自己的手上,而命運更大多數是取決於性格,性格的好壞可以進行性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有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優勢,而一個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步步坎坷,那麼既然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又會知道影響孩子性格最大的竟然是父母。
  • 性格真的決定命運嗎?
    微塵二沁原創 2020-7-21可能我們聽過看過很多次"性格決定命運"這種說法,但是有沒有設身處地的套在自己身上去想一想,發現一些問題呢?如果就我自己的生活來說,雖然"性格決定命運"這種說法不是影響我自己生活全部走向完全的必然,但確實近十年來也發現了性格對自己和生活的一些影響.
  • 流淚的英雄——趙括和長平之戰(下)
    在長平對峙,顯而易見是一個愚蠢的決定。假設,廉頗敢於率先開戰,發揮趙軍速戰、野戰的優勢,即便敗仗,在冷兵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時代,勢必最大殺傷秦軍。逐次野戰,對於遠徵的秦軍士氣會產生最大的消耗,這就為政治解決戰爭爭取主動。唯一的損害就是廉頗本人,承擔敗將名聲。名聲比國家比老鄉們更為重要,這是中國歷來的偉人們最看重的基本原則!廉頗是個榜樣。
  •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
    一則關於男性與女性腦部研究的報告,從科學的角度顯示出了母親對於家庭的影響:從人類演化角度來看,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則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則全家焦慮。母親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
  • 思路決定出路,氣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
    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人生境遇無常,思路決定出路!  宋朝流傳一個勵志的故事,一個書生進京趕考,在旅店剛剛住下,準備2天後考試,讀書到了半夜,突然恍惚間睡去,夢見自己來到了一個紅牆碧瓦的所在。不由自主的在牆上種了一顆樹,突然大風吹起,讀書人醒來,一身冷汗!第二天,在吃飯的時候,有些神情恍惚。掌柜的就問了一句,「先生,這是怎麼了,沒有精神?」
  •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曾認為人的性格,決定著命運
    在《荀子》中寫道人的命運在於如何對待天,國家的命運在於如何對待禮儀。人生在世,很多情況下,命運並不能夠如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但荀子認為:「人之命在天。」什麼意思呢?其實,荀子主要是強調人對待天的態度,即人的命運在於如何對待天。而人對待天的態度則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方式。成功與失敗最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機遇,另一方面就是個人的性格。
  •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孩子的性格怎麼教?
    兩位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L.Deci與Richard Ryan在1970年就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這套理論從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總結出人如果持續有動機做一件事情,必須同時滿足三大心理訴求:自主感(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以及連接感(relatedness)。
  • 性格決定命運,也會決定智商
    要知道: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要通過提升自己的修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關鍵的還是要把自己的性格傾向於好的反向發展。不僅如此,一個人的性格往往也會決定它的後天智商,好比「自以為是」性格的人,就會影響到他的智商傾向於好的發展反向,因為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他既然什麼都知道了、什麼都是自己的對、什麼都是別人的錯,那麼他又怎麼可能會去虛心學習別人的東西呢?又怎麼會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呢?
  • 育兒路:「性格決定命運」!什麼決定孩子的性格?
    人們常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而孩子的性格與父母的教育有密切關係,良好情緒控制的養成離不開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引導。 如果覺得孩子的性格不好,那麼父母就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 性格是後天的社會行為,性格決定著命運
    從上千例罪案中總結出一個關鍵觀點:孩子的心理問題往往會滯後反應,因此,人的心理特徵與早期撫養有密切的關係。02人的心理有發展順序 任何生命都是一個過程,生命的發展是軌跡式的。因此,心理的問題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說,我們要讓孩子好好發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始終認為,未成年人是被動的弱者,所有的問題是身邊的成年人造就的。
  • 《舊約.撒母耳記》:人的命運是由性格決定的嗎?
    有些人相信命運,有些人不相信命運。無論如何,命運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對於相信它的人而言,命運似乎天生註定;對於不相信它的人而言,命運虛無縹緲,似乎不存在。在相信或不相信命運之間,還有一種中間態度,即性格決定命運。其中意思是說,世上沒有天生註定的命運,但又不能完全不相信命運,人的命運和人的性格及作為有關。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 哈佛心理學:你知道為什麼性格決定命運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個體心理學中獲得清晰的答案。都可以從個體心理學中獲得清晰的答案。古希臘偉大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人的命運在於他的精神之中」。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精神的多有表情的都朝向一個目標,自卑感、欠缺感和不安全感決定個人存在的目標。
  • 性格決定命運?也許是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無數人的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我們可謂耳熟能詳,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比如韋小寶的性格是圓滑的,所以他能夠在江湖和官場上如魚得水。而茅十八的性格是直率的,所以他差點就被砍頭。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難以改變的,如果按照性格決定命運的邏輯,那人的一生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 性格決定命運?不,這個才會…
    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是不少人信奉的名言。也是不少父母焦慮的來源:萬一孩子性格不好怎麼辦? 其實,「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純粹是胡扯。 但為什麼這麼胡扯的一句話還有不少人相信呢? 既然性格連行為都不能決定,更何談決定命運呢? ▼ 歸因不可變因素的偏好 當一個人在職場、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時候,將問題歸因於不可變因素是一個更有誘惑力的選項。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所以說,你是怎樣一種性格的人,已經決定了你人生的結果和最後的歸宿。 誰不想讓孩子擁有美妙人生?誰不想讓孩子成功成才?可常常事與願違。我們可以給孩子豐實的經濟條件、豐富的學習機會、豐厚的生活體驗,為什麼還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性格問題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首先成為自己,成人才是成功成才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