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8月8日,「2017全國網絡媒體晉城行暨百萬粉絲走進山水晉城」大型採風活動團,走訪了位於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市陽城縣皇城村的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這是一座集軍事防禦設施和官宅民居於一體的城堡式建築群落。為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閱官、輔佐康熙皇帝半個世紀之久的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餘間,被廣譽為「東方第一雙城古堡」。
據介紹,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地處山西、河南兩省交界地段,與河南省焦作的雲臺山、洛陽的龍門石窟及鄭州的少林寺等著名旅遊景區近在咫尺。周邊晉長、晉焦、晉洛、晉侯高速公路縱橫交錯,鄭州、洛陽、長治三大空港和新鄉、洛陽、焦作、侯馬多處高鐵毗連其境,交通十分便利。因其是一座集軍事防禦設施和官宅民居於一體的城堡式建築群落,為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閱官、輔佐康熙皇帝半個世紀之久的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康熙皇帝曾兩次下榻於此,因此,人們把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堡稱為「皇城相府」。這裡是國家5A級景區,總面積15平方公裡,由皇城相府景區、九女仙湖景區、生態農業觀光園景區、小康新村景區四部分組成,文化積澱深厚,人文特色顯著,自然風光迷人,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是一個多元化複合型的旅遊產品。
其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內城系明代遺構,外城為清代所建。內外城牆總長達780餘米,平均高度12米左右,寬度在2.5與3米之間,總佔地面積為10萬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餘間。內城(原名鬥築居)與外城(中道莊)緊密相連,渾然一體,為依山而建的全封閉雙城堡建築群。外觀,城中有城,順物應勢,蔚然壯觀;其內,庭院錯落,曲徑通幽,博大精深。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且將明代建築與清代建築巧妙結合,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廟院宗祠、書院學堂、防禦工事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獨特建築風格。再加之典雅別致的磚雕、木雕、石雕藝術裝飾和大量卓爾不群的皇家御賜牌匾、物件之遺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內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主要建有御史府、世德居、樹德院等8座大型院落、125間層層疊疊的藏兵洞和七層百尺高的河山樓及春秋閣、文昌閣、陳氏宗祠等。其建築設計古樸粗獷,渾厚堅固,給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
外城,緊依內城西城牆而築,平面近乎方形,為清康熙盛世主人陳廷敬入閣拜相後所建,故而民間又稱其為「相府」。主要建有御書樓、相府、點翰堂、內府、管家院、繡樓、東書院、內宅、西花園、望河亭等。其建築布局沿襲了清代前堂後寢的規制,並且在建築規格上彰顯了「正一品光祿大夫」門第的尊貴,給人以富麗堂皇的印象。
另外,內城和外城的總體布局,以「神龜」祥瑞之象組合建造,寓有「千秋永固」之意。
此地枕山臨水,依山而築,城牆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築群。
據了解,皇城相府作為清代早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詩人陳廷敬的居所,文化內涵豐富,歷史遺存甚多。其建築的選址、定位、布局、體量、形制、意象,無一不在詮釋著以陳廷敬為代表的陳氏家族傑出人物的諸多奧秘及其生前死後所享有的榮耀,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優秀範例。因此,被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兩位老先生盛讚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明清兩代,生活在這座相府內的陳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輩出,著述繁多,冠蓋如林,僅有著作流傳至今的詩人達36位,曾出現過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美譽。
皇城相府自1998年修復開放以來,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來數百萬海內外遊客,被廣譽為「東方第一雙城古堡」。並先後有10餘部影視劇上門拍攝。其中,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在央視播出後引起轟動,收視率達到空前高度。
(責任編輯:林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