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

2021-02-23 培風書院宸翰分院


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又稱內閣大學士(明及以後)、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內閣大學士是皇帝的參政顧問和最高幕僚,負責起草詔令及審議奏章,其職權大致與唐朝的中書舍人相當。內閣大學士的「票擬」權,即唐朝中書舍人的「參議表章」權。內閣大學士的品級低於唐宋的中書舍人,但巔峰之時的權位與唐宋的中書舍人相當。

起源

大學士一職乃唐中宗時,原職為協助皇帝批閱奏章,起草詔書等。《春明退朝錄》卷上載:「唐制,宰相四人,首相為太清宮使,次三相皆帶館職,洪(弘)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集賢殿大學士,以此為次序。本朝置二相,昭文、修史,首相領焉;集賢,次相領焉。三館職,惟修史有職事,而頗以昭文為重,自次相遷首相乃得之。」宋代就常以大學士作為貼職。

唐景龍二年(708年)置修文館(後改弘文館、昭文館)大學

士,至德二年(757年)置集賢院大學士,元和年間後,皆由宰相兼領。天寶二年(743年)又曾置崇賢館大學士,亦由宰相兼領,貞元四年(788年)廢。

五代後梁曾置金鑾殿大學士。

宋初,沿唐制,宰相分兼昭文館、集賢殿大學士,其後又置觀文殿、崇政殿大學士,用以優禮前任宰執。

明朝罷丞相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誅,明太祖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諭文武群臣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  但由於工作份量實在過於龐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明史·職官一》載:「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建文中,改大學士為學士。」  明成祖即位,復原制。

設內閣

內閣首輔張居正

明成祖始開內閣於文淵閣,選翰林官解縉、胡廣、楊榮等入職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政務自此始,有人漸升為大學士,但品階只有正五品。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

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內閣首輔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

清朝

清朝沿用明代內閣制,但內閣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

南書房、軍機處的興起

康熙時,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被大部剝奪,決策多由南書房作出。康熙於大臣中簡任若干入值南書房,參與機務。但南書房不是正式機構,也不能行文或指揮其他衙門。

雍正時設「軍機處」,有軍機大臣三人至六人、軍機章京若干人,成為權力中樞,皇帝的詔令多由軍機處發出。但有清一代,正式詔書等均由內閣擬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遞交內閣,所以內閣仍是清代名義上正式的宰相機構。

三殿三閣大學士

大學士的名稱前要改加殿、閣銜,數目為六人。最初明朝大學士共「四殿」、「兩閣」。四殿者,中極殿大學士(原為華蓋殿),建極殿大學士(原為謹身殿),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兩閣者,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清朝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乾隆年間改「中和殿

保和殿大學士傅恆

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

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為最尊貴,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後,得到保和殿大學士的有傅恆,自傅恆乾隆三十五年死後至清亡,就再沒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學士。

在六個名號的大學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順序從高到低為: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後來變成: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大學士的遷轉也大多按從體仁閣至文華殿這樣的順序遷轉。當然並不一定要從體仁閣開始作為起步。

清代的殿閣大學士剛開始還有中和殿,其地位還在保和殿之上。有清一代授予中和殿大學士的也只有覺羅巴哈納、金之俊、圖海、巴泰四人。自康熙二十年圖海死後,至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未有人增補為中和殿大學士。撤中和殿後,增加體仁閣,形成三殿三閣對稱的局面。

大學士是可以空缺的,不一定要六個全授滿,而且從實際情況上看,四個大學士的情況最常見。

主要官吏及其執掌

大學士:滿、漢各二人,正一品,掌鈞國政,贊詔命,釐憲典,議大禮、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實錄、史、志,充監修總裁官,經筵領講官,會試充考試官,殿試充讀卷官,春秋釋奠,攝行祭事。

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尚書內特簡。從一品,輔佐大學士;

學士:滿洲六人,漢四人,從二品,掌敷奏;

侍讀學士:滿洲四人,蒙、漢各二人,從四品,掌典校;

侍讀:滿十人,蒙古、漢軍、漢各二,正六品,掌勘對;

典籍:滿、漢、漢軍各二人,正七品,掌出納文移。內閣,為典掌絲綸之地,自大學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置之,以鈐往來文牒。

中書:滿洲七十人,蒙古十六人,漢軍八人,漢三十人,正七品,掌撰擬、繙譯。

貼寫中書:滿洲四十人,蒙古六人。

重要更動年表

天聰二年

※建文館,命儒臣分直

天聰十年

※更名為國史院、秘書院、弘文院三院,號稱內三院。始亦沿承政名,後各置大學士一人。

順治元年

※置滿、漢大學士,不備官,兼各部尚書銜,滿員一品,漢員二品。

※置學士滿、漢軍各三人,漢學士無員限,滿員二品,漢員三品。

※置侍讀,滿洲十一人,其中清文五人,清漢文六人,蒙古、漢軍、漢各三人

※置典籍,滿、漢、漢軍各三人

※置中書,滿洲七十五人,蒙古十九人,漢軍十三人,漢三十六人

順治二年

※定為正二品衙門,翰林院併入,以翰林官分隸之。三院上並加「內翰林」字。

順治八年

※置侍讀學士,滿、蒙、漢軍各三人,兼太常寺卿銜,尋罷。

順治十年

※置三院漢大學士各二人

順治十五年

※改內三院為內閣,別置翰林院官,以大學士分兼。殿閣曰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

大學士,滿員改與漢同(正二品),仍兼尚書

※學士,滿漢員並改正五品,兼禮部侍郎者正三品

順治十八年

※復三院舊制,廢翰林院

※侍讀學士,滿洲增二人,蒙古增三人

康熙九年

※仍別置翰林院,復改三院為四殿二閣

※大學士,置滿、漢共四人

※侍讀學士,增滿洲四人,餘改置二人

※學士,滿洲改置二人,

※侍讀,蒙古、漢軍各置二人,裁漢缺

※典籍,改為滿、漢、漢軍各二人

康熙十年

※學士,滿洲增四人,以後即保持為六人。漢軍、漢改置各二人

康熙十一年

※學士,漢增二人

康熙十二年

※學士,並漢軍缺入漢缺,以後即保持為四人

康熙三十八年

※侍讀,裁清文一人,裁清漢文二人。尋復增二人,以後即保持為十人

※中書,裁滿洲、漢軍各五人,裁蒙古三人,裁漢四人

康熙六十一年

※初授協理大學士事,為協辦大學士的前身。

雍正三年

※侍讀學士,定從四品

雍正四年

※侍讀,漢置二人

雍正七年

※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陳元龍、左都御史尹泰特授額外大學士。

雍正八年

※大學士,滿漢員並定正一品

※學士,滿漢員並定從二品。後皆兼禮部侍郎銜

雍正十年

※以青海告警,設軍機處,內閣之權漸輕

※置協辦大學士,厥後多至六人,少或一二人

乾隆十三年

※始定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員限,省中和殿,增體仁閣,以三殿、三閣為定製,唯保和殿不常置。嗣後授保和者止傅恆一人

※中書,裁漢三人

乾隆十七年

※侍讀學士,裁漢軍缺,只保留漢缺

乾隆五十八年

※大學士停兼尚書銜

宣統三年

※改組內閣,別令大學士序次翰林院

重要附屬機構

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

※兼理大臣,無員限,滿、漢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內特簡。掌察諸司諭旨特交事件,督以例限。

※行走司官,漢四人。並於吏、兵、刑、工四部選補。

※委署主事,滿洲一人。

※筆帖式四十人

※額外筆帖式八人。

中書科

※稽察科事內閣學士,滿、漢各一人,由內閣學士內特簡。掌稽頒冊軸。

※掌印中書,滿洲一人。

※掌科中書,漢一人。

※中書,並從七品。滿洲一人,漢三人,掌繕書誥敕。

※筆帖式十人。

分辦本章處

※滿本房,司繕寫

※漢本房,司繙譯

※蒙古本房,司繙譯外藩屬國文字

※滿票籤處,司繕寫滿文票籤,記載諭旨撰文之事

※漢票籤處,司繕寫漢文票籤,記載諭旨撰文之事

※除此之外尚有誥敕房,稽察房,收發紅本副本處,飯銀庫,俱由大學士委侍讀以下官司之。惟批本處額置滿洲翰林官一人,請旨簡派。有中書七人。滿中書內補授。

相關焦點

  • 我的老師大學士
    我只想澄清兩點,首先,我不怕受到所謂「壞」的影響。請這些為我擔憂的朋友,回想一下你們身邊最壞男人的形象,然後把他的壞乘以十,大概就是我的壞。所以,應該是大學士擔心我給他帶來什麼壞的影響。其次,我也不算大學士的朋友,大學士始終都是我的老師。天地君親師,長幼尊卑之序,豈可亂哉?
  • 微信成語猜猜看大學士題庫答案大全 大學士所有關卡帶圖答案
    近日微信小程序因為其簡單方便,不需要安裝與註冊與本來就有十分多的用戶的緣故,異常火爆,其中好玩的遊戲也包括了許多遊戲,例如成語猜猜看,為了讓各位小夥伴在闖關的路上越走越遠,小編特意帶來了微信成語猜猜看大學士答案大全,大學士帶圖答案大全。
  • 清朝時期王爺見了大學士,他們誰向誰行禮?
    在清朝時期,當王爺遇見大學士,他們誰向誰行禮? 答案似乎一目了然,王爺是皇族血脈,高人一等。大學士們雖然有宰相的名義,但仍然是皇族的高級「打工仔」。當「打工仔」遇見老闆,自然應該是「打工仔」向老闆磕頭請安。 然而,這是錯的。
  • 清朝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領班軍機大臣相當於總理,是政府一把手,其他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副總理、國務委員。軍機大臣和珅清朝內閣在入關前是以內三院為前身,入關後吸收了明朝內閣制度。內閣設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均出自皇帝特簡,以「贊理機務,表率百僚」。授官後,亦兼攝殿閣、六部尚書銜。雍正八年,內閣大學士升為正一品,此後成為定製。內閣日常事務是幫助皇帝辦理本章,兼處理部分奏摺。大學士常侍天子左右以備顧問,承辦公文,承發諭旨,記載綸音。各類大小典禮祭祀事宜,亦由內閣承辦。
  • 明清時期的大學士到底是幾品官?看看和珅你就知道了
    但是這些大學士的官地位並不高,一般都是五品,手上沒有職權,起到的就是當皇上的顧問的作用。到了仁宗以後,大學士就開始慢慢兼任了一些有實際權力的職務,地位也開始上來了,被稱為輔臣,第一輔臣握有的權力其實就相當於宰相了。明朝最有名的官員張居正就是大學士,是首席輔臣。
  • 古代「大學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在朝中有什麼樣的地位
    我們一定都知道包青天這個人物吧,在我們所了解包青天就是在朝廷中扮演「大學士」這一職位,可事實並非如此,「大學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在朝中有什麼樣的地位大學士,是一個輔佐皇帝的職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不免會聽到一些清朝的官職的名稱,例如常常聽到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巡撫、尚書等等。「尚書」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和珅、紀曉嵐到底是多大的官?明晰一些清朝的官職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劇情。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清朝的官職。
  • 清朝時期,王爺和大學士見面,應該如此行禮
    但實際上,清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等級——正一品的殿閣大學士,基本相當於「宰相」一職,下轄百官、上佐帝王。殿閣大學士,雖然是清代官員行政級別的頂點,但從根本上講,這些位高權重、地位顯赫的官員依然是受皇帝委派管理國家事務的「打工者」。相較於份屬統治階層的愛新覺羅氏王公貝勒們,大學士的地位似乎明顯不如。
  • 清朝時期大學士需要向王爺行禮嗎?他們的地位是如何變化的?
    清朝時期大學士要不要向王爺行行禮呢?針對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說問題是清朝時期是王爺向大學士行禮,還是大學士香王爺行禮呢?大家肯定會覺得真問題好白目啊。這不是自古以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大臣們向皇親貴族行禮是在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還有什麼好詢問的呢?
  • 17歲新人愛菲兒擔綱《大學士蘇東坡》女主角
    電視劇《大學士蘇東坡》導演安建軍在酒會上宣布,該劇將大膽啟用17歲新人愛菲兒擔任女主角飾演蘇小妹。安建軍說:「選用新人出任主角是非常冒險的做法,但愛菲兒從外形到古靈精改的性格與劇中女一號、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非常相似,是最合適的人選。第一眼看見愛菲兒,覺得她就是蘇小妹。」愛菲兒今年17歲,目前正在專業院校學習表演,曾參演《爸爸父親爹》拍攝和手機廣告拍攝。
  • 北上廬陵弔祭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
    題記:北上廬陵(今吉安),春和日麗,吾攜友品茶論古今往事,談及廬陵名士---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解文毅公,哀嘆解公一生起起落落,伴君如伴虎,世事無常,故茶涼之後尋解公墓地,弔祭一番,緬懷之。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解文毅公北上廬陵弔祭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書香門第敏於學,剛正直言天子嫌。
  • 《微信看圖猜成語》大學士侍郎最新答案匯總
    導 讀 微信看圖猜成語裡有非常多的關卡,大學士就是其中的之一官品,到了這裡難度非常大,相信有部分玩家都卡到這關了吧
  • 晉江小廟借燈苦讀書 走出明代大學士張瑞圖
    晉江小廟借燈苦讀書 走出明代大學士張瑞圖 qz.fjsen.com 2013-01-07 12:53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白毫庵本報訊 (記者黃祖祥 通訊員陳文經 文/圖)在晉江市區一條不起眼的窄巷裡,有著一座規模不大氣勢卻很磅礴的小廟——白毫庵,這裡是明代大學士張瑞圖年輕家貧時藉以讀書的場所
  • 保和殿大學士兼吏、戶部尚書,僅有一人
    到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恢復內閣,設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俱滿、漢分授。康熙又在宮內設南書房,選翰林院的官,進入南書房當差,進入南書房的人,主要參與重大事宜,康熙皇帝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內閣的權力分給南書房。
  • 紀曉嵐最高官職是協辦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1805年,紀曉嵐封協辦大學士。清朝時期,朝廷不設置宰相,但大學士素有宰相的名聲,被尊稱為「中堂」,協辦大學士為大學士的副職,相當於現在的副國級。
  • 成語猜猜看大學士全部答案 微信成語猜猜看答案
    成語猜猜看大學士全部答案 微信成語猜猜看答案,來看看成語猜猜看大學士全部答案 微信成語猜猜看答案。微信成語猜猜看答案大全>>>http://news.candou.com/806865.shtml
  • 大學士死後照例都有諡號,但最高的「文正」,朝廷有一個硬性指標
    只有官至大學士或是翰林出身者,方能享有「文」字諡號,而因為滿人翰林人數較少,為了表示平衡,曾經以內閣學士身份出任經筵講官者也可諡為「文」。而死於王事者,則以「忠」字開頭。在「文」字諡號中,又以「文正」為首,「文忠」、「文襄」次之。而「文恭」、「文定」、「文端」、「文勤」則屬於中遊,比較容易得到,所以才會說「無災無難到三公,不諡文忠,便諡文恭」了。
  • 明朝最不要臉的大學士,臨死前問了50多個妻妾一個奇葩問題
    這時候,大學士李建泰站了出來,慷慨陳詞,表示願意替皇上出京督師,保衛北京。崇禎聽後,頓時熱淚橫流,關鍵時刻,有這樣一位大學士挺身而出,這也算是大明的幸運了。崇禎二話不說,第二天就在前門舉行隆重儀式,為李建泰壯行,用金杯為李建泰敬酒,並賜予他尚方寶劍,可以斬殺任何一級別的官員。
  • 微信成語猜猜看大學士答案大全 大學士1-80題答案匯總
    微信成語猜猜看大學士答案大全 大學士1-80題答案匯總,看看微信成語猜猜看大學士答案大全 大學士1-80題答案匯總。大學士1、翻山倒海2、漏網之魚3、充耳不聞4、水乳交融5、上傳下達6、人滿為患7、囫圇吞棗
  • 晉城皇城相府是陳廷敬的老家,讓我們看這位文淵閣大學士的府第
    皇城相府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他自幼聰穎過人,才華橫溢,5歲入私塾,9歲能賦詩,19歲中舉人,20歲中進士,一生28次升遷,在朝為官53年,歷任禮部侍郎、吏、戶、刑、工四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不僅是康熙朝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而且是精通詩賦散文的文學家。他盤桓宮廷近50年,與康熙皇帝多有詩文交往,唱足了盛世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