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廬陵弔祭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

2020-12-19 三不朽詩社

題記:北上廬陵(今吉安),春和日麗,吾攜友品茶論古今往事,談及廬陵名士---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解文毅公,哀嘆解公一生起起落落,伴君如伴虎,世事無常,故茶涼之後尋解公墓地,弔祭一番,緬懷之。

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解文毅公

北上廬陵弔祭大明右春坊大學士解縉

書香門第敏於學,剛正直言天子嫌。

罷官歸家隱八年,閉門讀書立萬言。

才名煊赫傾海內,成仁取義為儲亡。

可憐白雪掩忠骨,天地悠悠獨滄然。

解縉墓

解縉解公出生在吉安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從小就喜愛讀書,聰穎絕倫,少年得意,高中進士,為官後,針砭時弊,剛正直言,但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沒有唐太宗李世民胸襟寬大,開始很器重他後來卻很不喜歡他。

於是解公屢遭貶黜,最後罷官回到了家鄉隱居了起來,整整八年,解公一直在家閉門讀書,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文章詩賦。

解公一代佳才子,聲名煊赫,天下聞名,傾動海內,但他的節氣品德卻更令人欽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解公是真正做到了這兩點的人,他保守臣節,為保住太子東宮儲位,不惜得罪了皇帝愛子漢王朱高煦,從而遭到了皇帝的記恨,被再次貶黜免職下罪入獄,最後死於獄中,讓人噓噓不已。

可憐的解公是被活埋入積雪中凍斃的,白雪無辜,卻還是成了殺害解公的幫兇,白雪何其冤啊。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

解公,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聲名在外,文採飛揚,一代妙人,其悲慘遭遇真是令人噓噓不已,世事無常啊。

相關焦點

  • 大明三朝重臣解縉為何被凍成「冰棍」而死,他究竟犯了什麼罪?
    大明三朝重臣解縉為何被凍成「冰棍」而死,他究竟犯了什麼罪? 解縉(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學家。
  • 《大明風華》:從內閣大學士到階下囚,死於低情商的大才子
    劉寶瑞先生有一段著名的單口相聲《解學士》,講述了一對才華橫溢的學者和明代朝的神通解縉小時候的故事。神童解縉,被變成了豆腐店的店主。曹丞相住在大廳的對面,因為一副對聯上寫著「一戶人家藏了幾千本書,一戶人家藏了一千本書」讓首相很不高興。經過一場聰明的打鬥,老丞被解縉破壞了。這是解縉在相聲之後。
  • 當朝尚書出上聯:小子無才嫌地仄,解縉巧對下聯,尚書顏面盡掃!
    解縉是明朝的大臣,他從小就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小小年紀就熟讀「四書五經」,更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尤其擅長對對子。解縉他十歲時,除夕夜在自家門前貼了一幅自己寫的春聯「日望贛江千裡帆,夜觀廬陵萬盞燈」。這副對聯吸引很多人駐足觀看,他們紛紛稱讚解縉的才華。
  • 朱虹:天才解縉
    時光流轉,解縉到了應考的年齡,父親開始為他準備參加院試的行裝。院試是進入科考的第一關,過了院試的考生叫作秀才,考中秀才可以留在當地縣府開辦的學堂學習,準備更高一級的考試。到了考試那天,解縉辭別父母趕赴考場,不想一考即中,輕鬆地取得了「稟生」的身份,就是秀才中成績最優秀的一類。到了秋天,八月楓紅橘黃,解縉又奉父親之命參加鄉試。
  • 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他的結局為何是被活活凍死?
    可以說,解縉的剛直的性格,是讓他得罪了一大批朝中的權貴,這些權貴皆對其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此時,那些權貴為了除掉解縉,是紛紛向朱元璋行誣告之事,這時朱元璋雖有心重用解縉,但無奈的是朝中文武有近乎一半都對解縉有意見,所以朱元璋為了保住解縉,只能是將他罷職,讓他回家面壁思過。
  • 明代《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最後為何落得凍死的下場?
    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對解縉說:我和你名義上是君臣,但我待你有父子之情,你對我也要無話不談。(原文: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第二天,解縉就呈上萬言書,萬言書中主張應當簡明律法、施行獎賞的仁政。朱元璋讀連連稱讚其才。不久,解縉再次呈上《太平十策》進言。
  • 大學士
    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內閣大學士是皇帝的參政顧問和最高幕僚,負責起草詔令及審議奏章,其職權大致與唐朝的中書舍人相當。內閣大學士的「票擬」權,即唐朝中書舍人的「參議表章」權。內閣大學士的品級低於唐宋的中書舍人,但巔峰之時的權位與唐宋的中書舍人相當。
  • 大節可議,迎附朱棣:身系詔獄,勤苦讀書;大明內閣首輔楊溥舊事
    他就是大明內閣首輔、「三楊」之一的楊溥。 楊溥既然是「三楊」之一,那麼,就先說一下「三楊」。 所謂「三楊」,是指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
  • 他是《永樂大典》的主編,侍奉大明三代皇帝,最後卻因直言被害
    但也有不少因直言不諱而丟了官職丟了腦袋的,如明朝解縉等。解縉,洪武二年(1369年)出生在江西吉水鑑湖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幼年時聰明好學被稱為神童。洪武二十年(1387年),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
  • 大才子解縉為何被凍成「冰棍」而死?他在為官期間犯了什麼錯?
    建文四年,建文帝倒臺,朱棣即位,解縉並沒有追隨舊主而去,而是跑到朱棣馬前宣誓效忠,有些人認為,解縉這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並沒有錯,而有人認為解縉是小人行徑。不論如何,解縉在朱棣身上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再次進入核心權力層,成為內閣大學士。
  • 廬陵胡銓:一生抗金,寫下《斬檜書》
    胡銓畫像。   在江西旴江河畔的吉安市(古稱廬陵,漢朝為廬陵郡,唐朝為吉州,宋朝置吉州廬陵郡軍事,包括今江西吉安市、吉水縣、新幹縣、太和縣、永新縣、遂川縣等地),從五代以來,生活著一支胡氏家族,被稱為廬陵胡氏,又被稱為旴江胡氏。  到宋朝時,廬陵胡氏湧現出胡銓、胡衍、胡文可、胡文靜等名人,聲名大振,一直延續到元、明、清,名人輩出,繁播四方,成為江西一大望族。
  • 身為三大才子榜首的解縉,為何被處死?他這個缺陷值得我們深思
    回來獄中,他立馬請解縉喝了一頓酒,醉酒後的解縉被紀綱讓人埋在了雪中,沒幾個時辰就被凍成了冰棍。解縉去世後,他的妻兒均被流放,家產也被全部抄沒。回顧解縉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解縉卻是大明官方承認的明朝第一才子,位列明代三大才子的榜首,可見他的才華並非浪得虛名。那麼他最後為什麼被處死了?歷史君認為真是應了那句古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解縉正是死在了他的才華上。
  • 他用才氣書寫大明風華,怎奈掉入政治漩渦留下了一曲雪地悲歌
    靖難之役後朱棣上位,這次解縉站對了隊伍。後來解縉火箭般地升遷,據史學家推測,解縉為朱棣寫了登基詔書,就是那份讓方孝孺寫,方孝孺寧死不寫,後被誅十族的那份詔書,結果當然是深得朱棣的心。因此,解縉也成了朱棣心中主編《永樂大典》的不二人選。
  • 為何吉安人鍾愛「廬陵」這個稱呼,「廬陵」對本地人意味著什麼?
    熟悉江西吉安的朋友肯定知道,吉安還有一個古稱,那就是「廬陵」。不過比較奇怪的是,相比于吉安這個稱呼,似乎更多本地人偏愛「廬陵」這個名字。
  • 明朝最不要臉的大學士,臨死前問了50多個妻妾一個奇葩問題
    此時的崇禎如驚弓之鳥,坐臥不安,他已經感覺到大明的氣數快到盡頭了。這天,前方傳來快報,農民軍正在圍攻太原,崇禎焦急萬分,對大臣說,自己要親自出師督戰。此話一出,大臣們立即炸了鍋。大家都知道,大明氣數已盡,就算皇上親自督師,也沒有什麼指望了,因此,大家都是反對聲大,卻沒有實質動作。
  • 《大明風華》太子爺的「狗兒子」,是什麼品種?90後都不認識了!
    由於王學圻、梁冠華兩位老戲骨的傑出表現,《大明風華》持續熱播,收穫觀眾無數的點讚和支持。在《大明風華》中,王學圻老師扮演的朱棣,自然是無可挑剔,讓觀眾們讚賞不已。《大明風華》如此看來,《大明風華》的第一階段,是演員陣容最為強大,也是最有看點。梁冠華扮演的太子,以及由吳越飾演的太子妃,這一家人更是貢獻了無數的歡樂。
  • 如何在跌倒後緩解尷尬,解縉寫下一詩,讓嘲笑他的人臊得抬不起頭
    解縉自幼天資聰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務。在他尚且很年幼的時候,某次無意之中跌倒了,當時很多人看到後都紛紛開始嘲笑他,當時智商很高的解縉就立刻脫口而出一首打油詩,說完之後,那些嘲笑他的人立刻就很羞愧。也讓我們很讚嘆他年紀輕輕,頭腦反應卻如此迅速敏捷。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首打油詩,看看詩人究竟是如何解氣的吧。
  • 《北上》:逆流中的自我挑戰
    作者與徐則臣(右)合影。 鄭玄 文/圖 12月5日,福田名家薈在福田區圖書館一樓沙龍廳舉行。 提起《北上》的醞釀,徐則臣說《耶路撒冷》完成後,出版社的朋友提出關於運河的描寫看得不夠過癮,能否再專門寫一部運河的作品?徐則臣靈光一現,立即開始著手準備。他仔細研讀了六七十本專業著作,小說涉及的國內外地點他全部實地考察採風,搜集整理資料素材,歷時四年,《北上》問鼎茅獎。聽到這裡,我無比震撼。正如歌中所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徐則臣的光環背後,同樣是鍥而不捨的艱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