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2020-12-20 魚兒讀書會擺尾

領班軍機大臣相當於總理,是政府一把手,其他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副總理、國務委員。

軍機大臣和珅

清朝內閣在入關前是以內三院為前身,入關後吸收了明朝內閣制度。內閣設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均出自皇帝特簡,以「贊理機務,表率百僚」。授官後,亦兼攝殿閣、六部尚書銜。雍正八年,內閣大學士升為正一品,此後成為定製。

內閣日常事務是幫助皇帝辦理本章,兼處理部分奏摺。大學士常侍天子左右以備顧問,承辦公文,承發諭旨,記載綸音。各類大小典禮祭祀事宜,亦由內閣承辦。雖在官制上部分沿襲明朝內閣制度,但清權力卻遠不如明朝,更加比不上以往的宰相,閣臣只是揣測上意,通過票擬、題奏本章來處理日常政務而已。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參劃軍國大政,諭旨政令多由此處撰擬,部分發往內閣,再由內閣發往各部處理;部分不經內閣,直接廷寄至各官奉行。奏摺的批閱、文武官員的任免、科考事宜、重案審理等均有軍機處的參與。內閣逐漸成為一個承旨辦事的官僚機構,屬於政務機關而非權力機關。

雍正設立軍機處

軍機處是雍正年間設立的一個掌綜軍國的重要機構,所用官員均是皇帝心腹,由皇上親自降旨,惟才錄用,不拘一格,隨侍御前,參畫機要。軍機大臣,亦稱「揆首」,無定員,分滿、漢員缺,一般由滿、漢大學士一人首領,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中特旨任命。清末亦有親王任職之例。

恭親王奕曾入值軍機

軍機處設首席軍機大臣,其餘任職者按資歷地位、官品高低及在軍機處任職先後分別為軍機大臣、軍機處行走、軍機處學習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等。軍機大臣掌軍國大政,範圍頗廣,權責頗重,但卻是嚴格秉承皇帝意願辦事,完全屈從於專制皇權之下,軍機大臣、軍機章京均是皇帝心腹,其任免俱由皇帝裁決。

軍機處職責是:撰擬諭旨和處理奏摺;議大政,議後提出處理意見,奏報皇帝裁奪;參與重大案件審擬;參與對重要官員的任免和考核;常侍皇帝左右,以備顧問,奉旨出京查辦事件等。這已經與明朝內閣職責相仿了,真正承擔政府的職責了,軍機大臣也承擔了政府首腦的職責,相當於一國政府首腦,即國務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等職務。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不免會聽到一些清朝的官職的名稱,例如常常聽到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巡撫、尚書等等。「尚書」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和珅、紀曉嵐到底是多大的官?明晰一些清朝的官職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劇情。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清朝的官職。
  • 清朝漢臣,誰的官職最高?保和殿大學士兼吏、戶部尚書,僅有一人
    這個「九品十八級」制度,每一品都有正、從的差別,清朝沒有宰相這個官職,清朝剛建立的時候,清承明制,設四殿二閣,分別是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清統治者,為了「揚滿抑漢」,滿族人一品,漢員二品。到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恢復內閣,設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學士,俱滿、漢分授。
  • 23歲考中狀元,46歲當軍機大臣:清朝名臣于敏中的開掛人生
    比如本文的主人公、清朝名臣于敏中。一于敏中,字叔子,江蘇金壇人,生於1714年。于敏中出身官宦之家,曾祖父於嗣昌做過袁州知府,祖父於漢翔做過山西學政,父親於樹範做過宣平知縣。于敏中從小就聰敏好學,是科舉路上的一名「學霸」,15歲就考中了舉人,成為清朝歷史上年紀最小的舉人之一。或許是于敏中的科場之路走得太順暢了,命運要跟他開一個玩笑。
  • 都是皇帝的「機要秘書」,為何明朝內閣權力遠大於清朝軍機處
    在這些機構中,輔佐皇帝集權的重要機構並不完全相同,明朝以內閣為主,清朝從雍正皇帝開始,輔佐皇帝集權的機構則改為軍機處。雖然這兩個機構都屬於朝廷的中樞,但它們的地位是不可分割的,應該說明朝內閣的權力和重要性遠遠超過清朝的軍機處。
  • 和珅官職最多的時候相當於現在哪些,一不小心掌握了半個清朝
    和珅巔峰的時候,身上的官職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拜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忠襄公。我們一一分析下。首先看一下內閣首席大學士。
  •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做過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接下來的13年裡,曾國藩升遷頻繁,累遷至從二品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並署理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務。內閣學士是內閣大學士的屬官,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幹部。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分別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教育部、國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部、水利部、林業部、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的副部長。在這13年間,曾國藩曾經在1843年和1852年,被外派為四川鄉試正考官和江西鄉試正考官。這是一種臨時派遣的工作,沒辦法對比現在的職位。
  • 大學士
    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內閣首輔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清朝清朝沿用明代內閣制,但內閣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
  • 他是清朝道光帝首輔軍機大臣,死後諡號文正,畫像入紫光閣,林則徐是...
    在明朝時代,內閣大學士掌握國家的政本,正所謂入閣拜相成為首輔,權力地位就能登峰造極。嘉靖萬曆時代的夏言、嚴嵩、徐階、張居正等人都是通過坐上內閣首輔的寶座,成為所謂權傾一時的真宰相。
  • 清朝的六部尚書中,誰掌握的實權最大?
    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皇太極召集諸貝勒大臣,共同商討釐定新體制問題。皇太極準備聽從漢人大臣意見,效仿明朝,在清朝設立兵、禮、戶、工、戶、刑六部機構。這次制度本是為解決清朝舊體制下的種種弊端,但許多問題並未隨著新官製成立而解決,清朝初期的六部機構仍擺脫不了八旗制度影響,皇太極仍然不能將權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中。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到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古代有不少讓現代人大跌眼鏡的官職名,比如「行走」,是清朝年間調充某項職務但還沒有給正式官銜的人;「太子洗馬」則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牛人」卻是養牛的官,那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又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 清朝官員品級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清代知府現代是什麼級別?
    清朝的官員級別和現在的官員級別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而且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職權管轄範圍大概來推測一下。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準,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
  • 清朝滿漢大學生上朝班次如何排序?由此來探討滿漢文化融合問題
    明清兩朝都設有內閣,不過這兩個內閣只是名稱相同,在人員編制、法定地位和具體職掌方面卻大不相同,清朝的領班大學士也常被稱為「首輔」,它和明朝的內閣首輔在職權、地位上有些相似。
  • 清朝的六部都是哪六部,六部的尚書誰最大?
    明朝廢除三省,可清朝恢復了三省!清朝的三省。當然,清朝的三省不叫三省,而是由四個部門組成的等同於三省的機構。分別是【六殿閣(見下圖)尚書省】、【南書房和翰林院中書省】、【議政處門下省】,這可不是胡謅的,有證據的。
  • 紀曉嵐最高官職是協辦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在這部電視連續劇中,張國立飾演的清朝名臣紀曉嵐,幽默風趣,才華橫溢,與王剛飾演的和珅鬥智鬥勇,得到了觀眾的喜愛。紀曉嵐是真實歷史人物。他是直隸人,生於1724年。紀曉嵐6歲就參加了童子試,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稱為神童。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從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後,一直到清朝滅亡,官員都是有品級的。不過最初的時候並不完善,品級分的也不是很細。 在古代的時候,正一品是相當於現在的正國級的領導,這個正一品也是有很多劃分的,首先就是分為文官和武官,文官是「三公」既:太師、太傅、太保,和殿閣大學士,屬於榮譽上的一種虛職,並沒有實際的權利,很多都是皇帝為了顯示恩寵而加封。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全國政協主席或者全國人大委員會委員長之類。
  • 清朝時期王爺見了大學士,他們誰向誰行禮?
    在清朝時期,當王爺遇見大學士,他們誰向誰行禮? 答案似乎一目了然,王爺是皇族血脈,高人一等。大學士們雖然有宰相的名義,但仍然是皇族的高級「打工仔」。當「打工仔」遇見老闆,自然應該是「打工仔」向老闆磕頭請安。 然而,這是錯的。
  • 清代四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順天府丞是順天府尹的屬官,同時兼管學校,其具體職務就看分管什麼了,相當於北京市副市長。地方上守巡道員都是布政使、按察使派出的人,分管著兩三個府,或者某一項專門事務。   清代的從四品中央文官有,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這些都是偏學術的崗位,比較清流,他們做的理論文章比較多。
  • 「巡撫」「內閣學士」都是從二品官職,哪個地位更高?
    清朝時,巡撫、內閣學士,都是從二品官階的官職。巡撫掌管地方軍政大權,內閣學士參與中樞朝政。這兩個官職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過去的清朝官制中,不同官階的官員,自然可以按照品級差距,區分出各自的地位。但如果是相同品級的官員,則需要根據各自職權的不同,在地位上出現細微的差異。
  • 曾國藩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職務,又相當於現今什麼官職呢?曾國藩的官職、爵位、諡號又在清朝處於何等地位呢?嘉道時期的曾國藩嘉慶十六年,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普通家庭,乃係儒家代表人物——曾子的嫡系後代。很快,曾國藩拜在時任軍機大臣穆彰阿門下,被道光皇帝授為翰林院庶吉士。賞識便提拔了曾國藩,或許是奸臣穆彰阿一生唯一值得稱道之事。道光二十六年之前,曾國藩歷任檢討、侍讀、侍講,最顯赫的官職也不過是個「日講起居注官」,總體以虛銜文職為主;道光二十七年,曾國藩迎來了第一個實職官銜——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行政級別為省部級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