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話,至今有些家長還相信這樣的說法,孩子調皮上來就是一頓挨打,特別是男孩子,男孩的性格本身就比較調皮,愛搗蛋,所以很多家長在養育男孩時,如果男孩子犯錯,首先想到的懲罰方式就是用武力解決問題,他們潛意識覺得男孩子耐打,皮實,不能驕縱,要不然長大更是管不了,別說我們普通人會這樣想,連名人也逃不掉小時候挨打的遭遇,比如: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之前在《魯豫有約》中透露自己小時候就是在父親的棍棒下成長的,只因為年少叛逆,調皮,每次出問題,父親總是喜歡用武力解決,雖然聽起來很同情郎朗的遭遇,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郎朗卻成名了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家,長大後的郎朗非但沒有怨恨父親,反而父親很是愧疚,而郎朗卻說: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他理解小時候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像郎朗這樣在武力的環境中能夠成才的孩子應該少之又少的,並且像郎朗這樣的家庭教育養出來的孩子的性格還是這麼體諒大人的也是少之又少的,就拿我身邊最真實的例子來說,前些年,我在一家培訓機構任職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典型的從小成長在武力家庭教育的小男孩,那時候的他剛上初一,他的家庭中有三個人,爸爸,媽媽,和他,初接觸他時,只覺得這個小男孩很調皮,成績一般,脾氣大,如果惹到他,立馬能給你急眼的,每次來補習班總會遲到,有時候能遲到一個鍾,而我總是要打電話問下他家長,最後家長把他找回送回到補課班,針對遲到,我找過他談話,他也不以為然,只是敷衍我說好的,可是屢屢遲到,惹得她媽媽對他也是很無奈,嚴重的事情發生了,有天晚上他仍然晚到,她媽媽也過來找他了,一到輔導班,看到他,就開始質問他:「幹嘛去了,為什麼不來補習班?」而他卻無所謂的說:『』不想來怎麼樣「,小男孩剛說完,媽媽就開始打他,並且嚇唬他說:「如果不好好學習,回家我會把電腦網線拔掉,你以後不準再打遊戲了。」男孩聽到媽媽這麼說,當時就急了,指著媽媽的鼻子帶有哭腔的說:「你敢.」他媽媽接著就說:「我有什麼不敢的,你能拿我怎麼樣」,還沒有等我反應過來,小男孩一把抓住他媽媽,把他摁到了牆上,用惡狠狠的眼神盯著她,這邊拳頭差點揮到了他媽媽的臉上,這中間我去阻止的時候,也被男孩無意識的推到了樓梯口那裡,她媽媽見狀,當時嚇著半天沒說話,然後哭著拿出手機說要給他爸爸打電話,讓他爸爸把他接走,她管不了,這時我連忙上前,勸住了小男孩,讓他鬆手,不可以打父母的,這是沒有教養的行為,小男孩也是委屈的鬆開了手,低著頭,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可是沒過多久,這個男孩又把同補習班的另外一個小男孩的鼻子打流血了,補習班的負責人急壞了,說是他打的另外一個男孩的爸爸是本地的警察害怕有麻煩,讓我趕緊打電話讓父母雙方父母來協商,還好被打傷的父母挺善解人意的,也沒有說什麼,就說小孩子偶爾有點小摩擦很正常,沒事的,這件事情也就這麼過去了,經過這麼一件事,我找來了這位小男孩的爸爸和媽媽,了解下家庭情況,才知道,因為爸爸工作的地方在惠州,而小男孩要在深圳讀書,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的,爸爸只是每周末會回家一次,因為媽媽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所以從小對待小男孩就格外嚴厲一點,因為不會教育小孩,所以從小到大對這個小孩子都是以打罵的方式養育,小學六年學習全靠打出來的,現在到了初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強,也越來越叛逆,就開始反抗父母,結果就還是挨打,上次差點打到她媽媽,可能就是被逼急了的原因,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又抽了周末下課休息時間,找到這個小男孩,和他做了一次深入談話,結果真的出乎我所料,他其實本質不壞,他告訴我,他喜歡他的爸爸,不喜歡媽媽,因為媽媽遇事總是打罵他,而他爸爸從來不會和他急,打他,總是和他當朋友一樣的溝通,但是爸爸又經常不在家,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媽媽在一起,冷戰,吵架,他也是厭煩了,所以就會經常做出惹他媽媽不高興的事情,我聽後,拍了拍他,對他說,你媽媽打人是不對,罵人也是不對,但是你也不能太叛逆,叛逆到,要打你媽媽,媽媽生下你,養育你很不容易了,為了給你好的生活,她努力工作努力照顧你的生活輔導你的學習,你媽媽望子成才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就是方式不對,我會把你父母叫過來好好溝通的,放心吧!你聰明,好好學習,成績很快就會提升的,小男孩聽後笑了笑說,謝謝老師!後來我找到了他的媽媽,對她說了孩子的真實想法,並且告訴她小孩子不能老是打罵的,這樣會讓他們性格變得越來越急躁,越來越叛逆,遇到事情要多和孩子溝通,把他們當成朋友一樣的去聊天,幫助他們打開心結,解決困惑,這樣親子關係才會越來越好,如果不會和孩子溝通,也可以去上網學習下親子教學,對她肯定是有幫助的,她媽媽慚愧的說,也可能是我的性格太急了吧,以後我會慢慢改正,多學學,然後對我說了謝謝!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但是當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從小打罵的孩子以後長大,脾氣會越來越急躁,性格會越來越孤僻,叛逆心也會越來越重,和別人相處也會很難,所以在此呼籲我們的家長們,養育孩子是一項耐心,細心的工作,需要我們用心的去滋養他們,讓他們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這樣的孩子以後長大後才會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好的人緣,有好的人生,所以家長們,愛孩子請給他們多點關愛,多點耐心,多點理解,少點責備,把孩子當成我們人生的一個朋友認真相處,平等對待,我相信你小時候如何對待他們,他們長大以後也會怎麼對待你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