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打罵孩子會使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們快點住手吧

2020-07-31 跟著靜靜老師學英語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話,至今有些家長還相信這樣的說法,孩子調皮上來就是一頓挨打,特別是男孩子,男孩的性格本身就比較調皮,愛搗蛋,所以很多家長在養育男孩時,如果男孩子犯錯,首先想到的懲罰方式就是用武力解決問題,他們潛意識覺得男孩子耐打,皮實,不能驕縱,要不然長大更是管不了,別說我們普通人會這樣想,連名人也逃不掉小時候挨打的遭遇,比如: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之前在《魯豫有約》中透露自己小時候就是在父親的棍棒下成長的,只因為年少叛逆,調皮,每次出問題,父親總是喜歡用武力解決,雖然聽起來很同情郎朗的遭遇,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郎朗卻成名了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家,長大後的郎朗非但沒有怨恨父親,反而父親很是愧疚,而郎朗卻說: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他理解小時候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像郎朗這樣在武力的環境中能夠成才的孩子應該少之又少的,並且像郎朗這樣的家庭教育養出來的孩子的性格還是這麼體諒大人的也是少之又少的,就拿我身邊最真實的例子來說,前些年,我在一家培訓機構任職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典型的從小成長在武力家庭教育的小男孩,那時候的他剛上初一,他的家庭中有三個人,爸爸,媽媽,和他,初接觸他時,只覺得這個小男孩很調皮,成績一般,脾氣大,如果惹到他,立馬能給你急眼的,每次來補習班總會遲到,有時候能遲到一個鍾,而我總是要打電話問下他家長,最後家長把他找回送回到補課班,針對遲到,我找過他談話,他也不以為然,只是敷衍我說好的,可是屢屢遲到,惹得她媽媽對他也是很無奈,嚴重的事情發生了,有天晚上他仍然晚到,她媽媽也過來找他了,一到輔導班,看到他,就開始質問他:「幹嘛去了,為什麼不來補習班?」而他卻無所謂的說:『』不想來怎麼樣「,小男孩剛說完,媽媽就開始打他,並且嚇唬他說:「如果不好好學習,回家我會把電腦網線拔掉,你以後不準再打遊戲了。」男孩聽到媽媽這麼說,當時就急了,指著媽媽的鼻子帶有哭腔的說:「你敢.」他媽媽接著就說:「我有什麼不敢的,你能拿我怎麼樣」,還沒有等我反應過來,小男孩一把抓住他媽媽,把他摁到了牆上,用惡狠狠的眼神盯著她,這邊拳頭差點揮到了他媽媽的臉上,這中間我去阻止的時候,也被男孩無意識的推到了樓梯口那裡,她媽媽見狀,當時嚇著半天沒說話,然後哭著拿出手機說要給他爸爸打電話,讓他爸爸把他接走,她管不了,這時我連忙上前,勸住了小男孩,讓他鬆手,不可以打父母的,這是沒有教養的行為,小男孩也是委屈的鬆開了手,低著頭,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可是沒過多久,這個男孩又把同補習班的另外一個小男孩的鼻子打流血了,補習班的負責人急壞了,說是他打的另外一個男孩的爸爸是本地的警察害怕有麻煩,讓我趕緊打電話讓父母雙方父母來協商,還好被打傷的父母挺善解人意的,也沒有說什麼,就說小孩子偶爾有點小摩擦很正常,沒事的,這件事情也就這麼過去了,經過這麼一件事,我找來了這位小男孩的爸爸和媽媽,了解下家庭情況,才知道,因為爸爸工作的地方在惠州,而小男孩要在深圳讀書,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的,爸爸只是每周末會回家一次,因為媽媽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所以從小對待小男孩就格外嚴厲一點,因為不會教育小孩,所以從小到大對這個小孩子都是以打罵的方式養育,小學六年學習全靠打出來的,現在到了初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強,也越來越叛逆,就開始反抗父母,結果就還是挨打,上次差點打到她媽媽,可能就是被逼急了的原因,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又抽了周末下課休息時間,找到這個小男孩,和他做了一次深入談話,結果真的出乎我所料,他其實本質不壞,他告訴我,他喜歡他的爸爸,不喜歡媽媽,因為媽媽遇事總是打罵他,而他爸爸從來不會和他急,打他,總是和他當朋友一樣的溝通,但是爸爸又經常不在家,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媽媽在一起,冷戰,吵架,他也是厭煩了,所以就會經常做出惹他媽媽不高興的事情,我聽後,拍了拍他,對他說,你媽媽打人是不對,罵人也是不對,但是你也不能太叛逆,叛逆到,要打你媽媽,媽媽生下你,養育你很不容易了,為了給你好的生活,她努力工作努力照顧你的生活輔導你的學習,你媽媽望子成才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就是方式不對,我會把你父母叫過來好好溝通的,放心吧!你聰明,好好學習,成績很快就會提升的,小男孩聽後笑了笑說,謝謝老師!後來我找到了他的媽媽,對她說了孩子的真實想法,並且告訴她小孩子不能老是打罵的,這樣會讓他們性格變得越來越急躁,越來越叛逆,遇到事情要多和孩子溝通,把他們當成朋友一樣的去聊天,幫助他們打開心結,解決困惑,這樣親子關係才會越來越好,如果不會和孩子溝通,也可以去上網學習下親子教學,對她肯定是有幫助的,她媽媽慚愧的說,也可能是我的性格太急了吧,以後我會慢慢改正,多學學,然後對我說了謝謝!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但是當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從小打罵的孩子以後長大,脾氣會越來越急躁,性格會越來越孤僻,叛逆心也會越來越重,和別人相處也會很難,所以在此呼籲我們的家長們,養育孩子是一項耐心,細心的工作,需要我們用心的去滋養他們,讓他們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這樣的孩子以後長大後才會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好的人緣,有好的人生,所以家長們,愛孩子請給他們多點關愛,多點耐心,多點理解,少點責備,把孩子當成我們人生的一個朋友認真相處,平等對待,我相信你小時候如何對待他們,他們長大以後也會怎麼對待你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

相關焦點

  • 家長們千萬不要這樣做!這3點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
    相信說起自家的孩子來說家長們都是有苦難言,有一大堆抱怨的話想說,而對孩子來說家長們的口頭禪都是不要這樣,不要那樣,這一點全國的家長倒是非常的統一。常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來做對比,而不想想自己孩子的家長和別人的家長有什麼不一樣。其實,所謂的叛逆,是孩子成長的標誌,也是家長一廂情願的說法。
  • 經常被家長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這三類人,第三類人令人佩服
    經常被家長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之前某項調查顯示,許多小時候長期被家長打罵的孩子在調查中紛紛為大家講訴了自己的經歷,其中這三類人的經歷讓大家最難忘:懦弱自卑類,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時候自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家長的嚴格教育才能夠讓孩子學習進步,迅速成長,才能有今時今日的美好生活。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不」,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經常說這個不可以玩、那個不可以吃等語言,讓孩子慢慢記住了出現頻率很高的「不」字,並把這個當成了好玩的事。
  • 「打罵式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智商,讓孩子更加叛逆,父母要警醒了
    其中,有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暴躁」。父母打罵孩子,是對孩子的否定,而一個沒有得到父母肯定、認同的孩子,內心是自卑的。父母對孩子的打罵造成的這些不良影響,會伴隨他們一生。二、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影響親子關係。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很多家長以為叛逆期怎麼也要等到上學以後吧,其實孩子的第一叛逆期,遠比你想像得要早的多。6、7歲的時候,就是你不讓他幹什麼,他也會偷偷幹什麼。12歲以後你再想管也很難。所以針對三個叛逆期的孩子,無論哪個年齡段來說,硬碰硬都不是好方法。建議你家長善用「魚缸法則」!
  • 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
    導讀: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管用!
    我相信非常多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遇到過孩子「管不服」的情況。他們讓孩子關電視睡覺,說第一次沒聽見,第二次撅嘴,第三次磨蹭說條件。家長們不得不耗盡耐心責罵他們一頓才管用,但孩子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去這樣做的。他們還在生悶氣,叫他吃個飯,比上天堂還難.孩子「不聽話」,越說越叛逆。
  • 孩子叛逆?"魚缸效應"遠比打罵教育強
    孩子叛逆?&34;遠比打罵教育強。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孩子叛逆的情況,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會有叛逆時期,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他們也會存在叛逆現象。但是面對孩子的叛逆,許多家長只會用一種方式去處理,那就是暴力,但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在孩子眼裡,家長就是無理由地施展暴力,並且將恐懼種在他的內心裏面,而惡果則是由孩子和家長几人共同承擔。育兒專家對這樣的現象有所表示: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 經常受到打罵的孩子,容易形成這種性格,家長要克制
    但是孩子成天看手機,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同事就把手機拿走了,但是小寶寶就開始哭鬧了,抑制不住怒火的他就開始兇孩子。由於經常這樣,寶寶與他越來越生疏,不願意親近他。有時下班,他想抱抱孩子,孩子的眼光躲閃,刻意避開他,這一度讓他很失落,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也會遇到我的同事這樣的問題。在超市裡購物時,寶寶遇到喜歡的玩具,待在遊戲場裡不願意走了。
  • 打罵孩子會有哪些影響?
    如果經常打罵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不會更多地分享自己的事情,慢慢地他會關閉自己的心門。很多事情不應該讓父母知道,這樣對自己沒有好處,父母是不講道理的,也不會理解自己,只會用打罵的方式對待自己。然後親子關係逐漸產生隔閡。 第三、心理層面上。
  • 經常被家長打罵教育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怎樣?家長都不願看到
    孩子不聽話,用打的方式是最直接的,父母無須耐心教育孩子,只要把孩子打怕了,心裡想著他們下次也不敢犯錯了吧!但是僅僅通過暴力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最終不會如願成為父母心中孝子,而是逆子,在教育孩子上,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好,只要用多了,孩子的性格上就會出現缺陷。
  • 父母經常吼孩子會有哪些後果
    很多媽媽們說,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火藥桶,面臨孩子的各種問題,常常沒有耐性,並且忍不住發脾氣,甚至是大吼大叫。其實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天然生成內向,不愛說話,而有的孩子外向,卻很叛逆,有的家長自己孩子很調皮,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異,就忍不住對自己孩子大吼大叫。
  • 孩子挨打時出現以下反應,暗示家長該住手了,再打下去麻煩大
    ,暗示家長該住手了我理解嫂子的心情,養孩子真的太難了。有些孩子確實應該打,但是一味的打,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危害。孩子挨打時出現以下反應,暗示家長該住手了。① 充滿憤怒,和家長對著打如果孩子在挨打時,充滿憤怒,就和家長對著打。
  • 家長失誤,不自省卻打罵孩子:比打罵孩子更好的方法,是這樣的
    為人父母,最失敗的教育方式,莫過於打罵孩子!不過是因為父母「上崗」前,沒有考證!,家長不看孩子傷,卻先踢一腳!記得一位身在國外的短視頻育兒博主,經常以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方式贏得一眾粉絲!、法律的事情,打罵的方式並不可取!
  •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樣管教?家長無須打罵,這樣管教孩子更優秀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樣管教?家長無須打罵,這樣管教孩子更優秀養育孩子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家長不僅要面對孩子身體上出現的毛病,還要解決孩子心理上產生的問題,只有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 家長常犯這幾個錯誤,難怪孩子會叛逆
    不知道什麼是開始,孩子從我們眼裡的乖寶寶變成了叛逆的小大人。把「我不願意」「我不要」掛在嘴邊;家長讓往東他偏要往西;拒絕溝通,跟同學有說有笑,跟父母就冷眼相對。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進入了叛逆期,其實問題也許出在家長身上。
  • 孩子越打越犟?專家:教育孩子只打罵沒用,家長要會打「心態」
    我們可以知道孩子越來越犟、越來越不怕打的情況是因為家長錯誤的棍棒教育導致的,但是我們能夠完全否定棍棒教育嗎?1,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父母對於孩子來說幾乎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而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就決定了孩子的安全感的程度,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有打罵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失去了父母的關愛和認可,或造成孩子內心安全感的缺失。
  • 孩子越打越犟?專家:教育孩子只打罵沒用,家長要會打「心態」
    所以許多中國的孩子都是在中國父母的打罵之下成長起來的,但是其實這種教育方式並不可取,並且家長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方式效率很低,而且還會帶一個很明顯的副作用就是:孩子越打越,越被家長打越不怕被打,有時候甚至是明知故犯,孩子就是要挑戰家長的威信和權威。
  • 孩子叛逆的年齡段,父母學會4種引導方式,比打罵孩子管用
    孩子叛逆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階段的特徵表現,父母知道的孩子叛逆的階段一般是在孩子的18歲前後,但是這是孩子的一個叛逆的階段,還有另外的幾個叛逆的階段。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在兩歲的時候,還有一個是在孩子六七歲的時候,這兩個階段,父母們都會發現,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很不聽話呢?還會跟父母對著幹,怎麼說教都不聽,甚至還會動手去打孩子,但是效果依舊不是那麼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