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臀大肌空有虛名,而無實際功能。例如,做深蹲動作時膕繩肌非常有感覺,而臀大肌卻毫無反應;再比如做肩橋類動作時,越做腰越酸痛。於是乎,腿怎麼練都粗,臀怎麼練都不翹,更甚者腰肌勞損、膝蓋和腳踝受傷
1
臀大肌的解剖學
從功能角度來看,臀大肌在控制骨盆、軀幹和股骨之間的關係上扮演著幾個關鍵角色。該肌肉可以外展和外旋髖關節,這有助於控制膝與下肢的排列對齊。例如在上樓梯時,臀大肌會側向旋轉並將髖關節外展,使下肢保持最佳的排列對齊方式,同時髖部伸展將身體向上抬到下一臺階。當臀大肌肌力不足或激活模式錯誤時,可以看到膝向內側偏移及骨盆的側向傾斜。
臀大肌在穩定骶髂關節的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並被描述為力封閉肌肉之一。一些臀大肌纖維附著在非常強壯的且為非收縮性結締組織的骶結節韌帶和胸腰筋膜上。骶結節韌帶和胸腰筋膜通過連接到它的肌肉的激活而進行緊張度的調節。與胸腰筋膜連接的其中之一為背闊肌。臀大肌通過胸腰筋膜與對側背闊肌形成一種合作關係,這種連接稱為後斜吊索。在步態循環中負重單腿支撐時,該吊索增加了對骶髂關節的壓縮力。
2
臀大肌激活模式錯誤
臀大肌肌力不足或激活模式錯誤會降低後斜吊索的工作效率,這將使骶髂關節更容易受傷。然後,身體會通過增加胸腰筋膜的張力來代償此薄弱環節,反過來增加對側背闊肌的激活。與任何代償機制一樣,結構影響功能,同時功能也影響著結構。這意味著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受到影響,例如,由於背闊肌附著在肱骨和肩胛骨上,肩部力學發生了改變。如果背闊肌由於代償而特別活躍,那麼當抬腿或者進行弓步動作時,就會出現高低肩的現象。
臀大肌的激活模式錯誤時,還會導致膕繩肌在步態周期中保持活躍,以保持骶髂關節的穩定性和骨盆的位置。由此導致的膕繩肌過度激活將使身體承受持續和異常的張力。臀大肌【髖伸肌】的拮抗肌【髖屈肌】縮短會對臀大肌造成神經系統的抑制,主要是髂腰肌、股直肌和髖內收肌。
當髖伸肌薄弱而髖屈肌縮短時,還會造成一種常見體態 —— 骨盆前傾/下交叉體態。骨盆前傾體態會造成視覺上的『假性翹臀』,而這種『翹臀』會導致臀大肌功能被抑制而引起膕繩肌和豎脊肌代償性緊張,並增大腰椎之間的壓力。
當然,對於健身的靚仔靚女來講,最大的困擾可能就是鍛鍊時找不到感jio無法激活臀部,或者付出了汗水卻沒有收穫翹臀。有時候,臀大肌的問題不一定是臀大肌自己導致的,除了各種激活臀部以外#練不出蜜桃臀,可能是屁屁得了失憶症!#,排除其他因素【臀大肌激活模式錯誤】也是很重要滴。
3
髖伸展激活模式評估
01.髖伸展激活模式評估
正確激活模式:臀大肌→膕繩肌→對側豎脊肌→同側豎脊肌。

被測試者俯臥於治療床上,以左側測試為例,治療師分別將指尖輕放在被測試者左側的臀大肌和膕繩肌,以及兩側豎棘肌上定位【圖1】,被測試者右腿大腿抬起約離床面5釐米【圖2】,治療師觸診並記錄下肌肉的激活順序。

02.託馬斯測試

以右側測試為例,被測試者仰臥在治療床的邊緣,同時抱住自己的左膝屈髖約120°。被測試腿膝部低於髖部的水平位置並且小腿垂直於地面,代表髖屈肌長度正常【圖3】。

被測試腿膝部高於等於髖部的水平位置,表示髖屈肌縮短【圖4】;小腿與大腿之間的夾角增大,表示股直肌縮短【圖4】。

治療師施力將被測試者的右髖外展,角度能達到10~15°為正常,小於此範圍則代表髖內收肌群縮短【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