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過千,走向海外市場!日本1/4的棺材來自山東這家公司

2020-12-20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靜 荊新年 張錫坤

幾年前菏澤曹縣一則「棺二代」的徵婚啟事引發熱議,徵婚啟事中開出的嫁妝是自家經營的8家「棺材鋪」網店。

棺材這一行,很多人覺得晦氣、不吉利、不體面。

然而菏澤曹縣莊寨一家棺材加工廠,日均生產棺材1200到1500口,年產30萬口,佔據日本25%的市場份額。

2017年,日本東京電視臺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世界》攝製組就曾走進菏澤曹縣進行探訪。據報導,日本人買的棺材9成都來自這個城市。

莊寨棺木行業的興起絕非偶然,在打通日本棺木市場的背後,是一條不可複製的產業脫貧與製造業發展之路。

一千餘口的日產

前3年賠錢,現如今佔據日本1/4市場

在2006年以前,菏澤德弘木製品公司一直做著板材貿易的生意。公司創始人田林煥從木材商那裡收購桐木拼板,然後轉賣給日本的貿易商。最後這些拼板都被日本的工廠買下,做成了棺材。

彼時,日本老齡化問題開始凸顯。日本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棺材的產能已經達到了極限,日本本土的棺材價格從3000-4000元抬到了7000-8000元。日本在考慮產業轉移時,第一時間想到了原材料產地——曹縣莊寨鎮。德弘木製品公司總經理馮香雲說:「客戶有意扶持我們直接生產棺木,集中培訓了二十多天。」於是,「在客戶的啟發下」,他們有了開拓日本市場的主動性。

馮香雲說:「這個過程比較坎坷,走了不少彎路。」首先就是價值觀的不同,「中國的棺材與日本的棺材風格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我們嘗試過兩種棺材都做,但是後來發現工人做工會混亂,這樣就導致產品不過關」。其次是技術不熟練,不能掌握裡面的技巧,再加上公司初期規模有限等原因,最開始一星期只能生產1個貨櫃,每個貨櫃六七十套棺材,殘次品率較高,公司連續三年都處於賠錢的狀態。

隨著技術改進、設備更新、與客戶磨合熟悉等,2010年,企業生產力穩步上升,開始實現盈利。從最初的一個月1200套,到2012年一月4000套,再到一月1.6萬套。棺木檔次越來越高,整個生產流水線也越來越規範化。「現在每天能生產1200-1500套棺材。可以說日本四分之一的去世人口,用的都是德弘的棺材。」馮香雲說。

一毫米的誤差

生產過程100多道工序,誤差不能超過一毫米

在日本人的認知裡,素潔、典雅、高檔的棺木,不僅是死後的歸宿,還代表著他們的身份。日本人在選擇棺木原材料時喜歡用桐木,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高貴的象徵。日本人的棺木最後要和遺體一起火化,所以易燃、重量輕且不易變形的桐木也就成了最佳選擇。豐富的桐木材料,也使得曹縣莊寨搶佔日本市場有了先天優勢。田林煥就對桐木做了深入的研究,從原材料上做功課。

除了原材料要講究,生產技術也要過硬。生產一套棺材,有10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須要精益求精。馮香雲說:「日本人注重儀式感,『身後事』不能馬虎,他們對細節要求非常嚴格。」不管是質量,還是外包裝,都要嚴謹。「一口成品棺長寬尺寸誤差最多1毫米。一個釘子都有要求,釘子釘在什麼位置,怎麼釘,釘多長,都要嚴格把控。」

日本棺木大多是實木,對雕刻工藝要求極高。巧合的是,曹縣是傳承了百年的「工藝加工之鄉」,有得天獨厚的雕刻人才資源。「字跡必須工整,不能歪歪扭扭,雕刻的花樣也必須美觀,符合要求。」馮香雲說。

和中國棺材直接在棺材板上浮雕不同,日本棺材需要單獨雕刻,然後再將刻好的花紋貼到棺材身上。「中國棺材早就可以用機器雕刻,但是日本人較真,必須用純手工雕刻。」德弘木業的雕刻師傅用廢過無數把刀具,雙手都布滿了老繭。

一份體面的工作

把產品當成工藝品,把工作當成一份事業

在棺木生產車間,王金葉正將繡著櫻花的粉色絲布整齊地釘在長方形棺木上。棺木長1850毫米,寬550毫米,重25公斤。王金葉告訴記者:「我幹這一行已經有七八年了,當時就是機緣巧合吧。」現在她主要負責產品包裝,據她介紹,布棺使用的布料不能有任何褶皺,下料、成型、壓機、組裝等流程,都要保證最後的產品精緻美觀。

王金葉說:「雖然在傳統的印象中,很多地方很多人都覺得做這一行不吉利、不體面,但是我沒有這種感覺。我們是把產品當作工藝品來做,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所以很自豪。」據了解,小鎮員工月薪達到8000元,同時吸引不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馮香雲說:「我們賣的不是棺材,是藝術品。」為了保證這個藝術品的質量,他們對員工也有一套嚴格的考核標準。300多名員工都是經過層層篩選,才上崗工作。第一層篩選就是審美,只有經過辦公室面試達標才能進入試用期。試用期為一周,看做事態度和做事風格,合格才能上崗。上崗之後的前三個月是不允許做正式的產品的,只能打雜,從旁跟著師傅學習。「我們的員工進來以後很少有辭職的,就是當成工藝品在做。有一次一個工人在裝車的時候不小心用鏟車碰壞了,然後加工的員工就氣哭了,因為他非常尊重和愛惜這個東西。」

據介紹,德弘木製品公司現擁有多項外觀設計專利。他們還有自己的團隊,專門研究日本的文化習俗和消費動力。日本的棺材分為「木棺」和「布棺」,木棺是維持棺材原本的木質表面,在木頭上雕刻花紋。布棺是在木質的棺材表面,加蓋一層布。「老人去世後,兒女們會幫忙挑選他們生前最喜歡的顏色。」所以在加工廠,可以看到粉色、白色、天藍色等五顏六色的布料。

為了更好地滿足日本市場的需求,做好這個「工藝品」,除了功能完備,還不斷地推陳出新。比如在櫻花季推出櫻花元素的棺木,或者根據不同人群設計刺繡圖案,他們每年投放到日本市場的新品比例能達到25%。

一個崛起的小鎮

不再單純生產棺木,向綜合性產品轉型

德弘木製品公司去年棺材發貨量為32萬套,出口份額佔據整個日本市場的25%-30%。這些棺材由巨輪運往日本橫濱港,再分銷至各地,在日本,德弘已經成了一個有名的中國製造品牌。

除了「質優」,價格也是日本人「買買買」的重要原因。日本本土生產的棺木價格為4000餘元,而德弘生產的棺材貴的也只有日本價格的一半,便宜的只有二三百元。馮香雲說:「我們不能算是做得最大的,也不能算是做得最好的,只能算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做到現在。」

一口棺材,打開了一個內陸小鎮直通海外市場的大門,也使得這個小鎮擺脫貧困,成功「逆襲」。

莊寨鎮的傳統木材加工產業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依託優質的桐木資源,享有「中國木材加工之鄉」的美譽。而棺木的生產加工僅僅是桐木製品的一種。莊寨鎮共有28個行政村,從2017相繼建立32個扶貧車間,其中29個從事木材加工。當地90%以上的人口,都從事木材加工相關行業。不僅帶動了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繁榮發展,還吸引了河南、河北、四川,等十幾個省市的人員前來經商務工。

莊寨鎮大部分生產廠家已經不再單純生產棺木,而是向綜合性產品轉型,產業效應已經凸顯。近年來,當地政府針對產業落後狀況提出「個十百千萬」的產業發展規劃,私營企業、個體加工戶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目前,全鎮木材加工企業有600餘家,個體加工戶2000餘戶,帶動6萬餘人就業。這個面積不過64平方公裡的小鎮,年木材加工量300萬立方米、產值500億元,木材加工業年稅收2億元,佔全鎮總稅收的80%。

未來,在現有產業基礎上,莊寨鎮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產業轉型發展,爭取3-5年內將莊寨鎮木材加工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形成更加鮮明突出的特色支柱產業。

相關焦點

  • 每年百萬口棺材運到日本: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一口棺材,打開一個內陸縣城直通海外市場的大門,這就是曹縣發展的「蝴蝶效應」。正解局出品棺材這行,許多人覺得不那麼體面。然而,有人卻將其做成一年上億元的生意,並讓日本的老者在電視上鞠躬表示,「感謝你們讓我的靈魂得到安息」。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90%的棺木都是中國山東曹縣生產的。從曹縣壟斷日本棺木市場的背後,我們能夠窺探到一個貧困縣的發展之路。
  •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4月下旬,國內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山東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的海外訂單越來越多,但是公司的產能已經達到了極限。
  • 日公司聚焦海外市場 要求員工說英語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為開拓海外市場,彌補日益減少的國內消費,日本一些知名零售企業要求員工開始說英語——否則就會飯碗不保。隨著日本人口的減少,該國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開始向海外拓展市場以促進產品銷售,一些公司開始意識到要成功拓展海外市場,必須會說英語這一國際商務語言。日本最大的網上零售公司樂天國際打算將英語定為公司的官方語言,而優衣庫服裝連鎖公司隸屬的迅銷集團則希望在2012年前在全公司普及英語,並計劃對員工的英語水平進行測試。
  • 日產新款途樂在海外市場正式發布
    打開APP 日產新款途樂在海外市場正式發布 彭曉民 發表於 2020-12-11 13:58:59 日前,日產新款途樂在海外市場正式發布,新車計劃在2021年1月於美國市場正式開售,同年還有望繼續以進口形式引入國內銷售。
  • 80%日本人用的棺材和墓碑都從中國進口,中國如何包辦日本人後事
    由於人們忌諱談論死亡,鮮有人知道菏澤曹縣的棺材產業在整個東亞地區的影響力。直到2017年,日本東京電視臺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世界》攝製組走進山東菏澤曹縣,該節目主持人經過調查後透露了一條驚天消息,日本人買的9成棺材都來自中國。2019年4月cnsTV也對菏澤曹縣做了題為「日本棺材90%是中國製造」的報導。
  • 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了日本人死後的體面-虎嗅網
    從曹縣壟斷日本棺木市場的背後,我們能夠窺探到一個貧困縣的發展之路。「棺二代」徵婚,嫁妝是8家「棺材鋪」前些時候,網上有個「土豪招婿」新聞,說的是在山東菏澤市曹縣,有位老闆貼出告示,為自己30歲的女兒徵婚。在徵婚啟事裡開出的嫁妝是自家經營的8家網店。
  • 日本兩家著名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安田與日產宣布合併
    日本兩家著名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安田與日產宣布合併 2002年7月1日14:22  新華網   稿件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1日專電 據法新社報導,日本 兩家著名的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安田與日產1日宣布合併,合併後的公司更名為
  • 國人備受青睞,日本家喻戶曉?這個山東小城憑什麼
    天眼妹不由產生好奇,這個位於山東西南部的三線城市,憑什麼可以跟一線城市爭奪中國漢服市場的版圖?全國三分之一的漢服來自山東的這座小城?很多漢服看似華美、做工精緻且昂貴,但其實一些鄉間生產的平價漢服反而撐起了這個新興市場的另一片天。
  • 日本樂天擬大舉進軍海外網際網路市場
    因此,當該公司總裁三木谷浩史 (Hiroshi Mikitani)表示計劃向27個外國市場擴張(今年年底前的目標是10個)時,對他的話不應該掉以輕心。隨著國內增長放緩,越來越多的亞洲網際網路公司開始尋求海外擴張,樂天正是其中之一。但儘管亞洲網際網路新貴們雄心萬丈,文化隔閡與根深蒂固的本土競爭對手,可能是無法逾越的障礙。
  • 沃爾沃旗下日產柴公司更名為UD卡車公司
    沃爾沃集團旗下的日本卡車企業日產柴汽車有限公司將更名為UD卡車公司。與企業名稱變更相一致,日產柴這一品牌將更改為UD卡車,同時也將推出一個新的企業標識。UD所代表的意思是最大可靠性,而從前銷售的日產柴卡車也是冠以該品牌名稱。
  • 三菱汽車管理層遭洗牌 新管理層將被打上日產汽車烙印
    騰訊汽車訊 近期,據歐洲汽車新聞網報導,目前,日產是日本國內所有汽車製造商中最具國際化和多元化風格的企業,這家公司現在正在逐步增加自己對新聯盟夥伴三菱的影響力。去年10月份,日產完成了其對三菱價值2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8億)控股權的收購交易,而三菱也開始向雷諾-日產聯盟一步步靠攏。三菱最新的人事變動,將會給這家公司的新領導層打上日產的烙印,同樣也會讓三菱成為一個更加國際化的企業。
  • 明治等日產奶粉被指「缺碘」 海外代購風險重重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的通報還顯示,來自法國的菲思力嬰兒配方奶粉1段和來自荷蘭的美素佳兒金裝嬰兒配方奶粉1段也榜上有名,兩款產品的碘含量同樣低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國標的規定。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方面近日表示,這些碘含量較低的奶粉可能影響嬰兒的甲狀腺功能,若甲狀腺功能顯著受影響,可能影響腦部發育。
  • 你所不知道的車企前身(日產篇)
    為了確定公司未來的市場發展方向,日產開始了大規模的市場調查,分析了用戶的需求,並於1957年根據市場調查數據針對它的操縱性、耐久性和整體風格都做了很大的改進,並在美國進行試驗。與此同時,日產還致力於開發1.2升發動機以增加其出口競爭力。在經過大量的工作之後,藍鳥310誕生了。
  • 每年百萬口棺材運到日本: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了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每年百萬口棺材運到日本:山東最窮貧困縣,承包了日本人死後的體面 2020-01-08 14:14:44
  • 國內市場「僧多粥少」風電設備商加速走向海外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黎翔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風電設備商走向海外是必然趨勢,原因是國內的風電市場初步呈現出「僧多粥少」的現狀,各類風機設備有了產能過剩的跡象,公司2011年有比較明確的走向海外的戰略計劃。
  • 日本中小企業借自創品牌挑戰海外市場
    近來日本有個新詞叫「Cool Japan」,指的是日本的文化、商品、服務在其他國家人氣很高的一種現象。借著這股風潮,日本時尚界的中小企業開始重視品牌的打造,挑戰歐美和亞洲等海外市場。中小企業在與大型企業的競爭中危機感漸增,因此有必要借著風潮用自身產品的獨特性打造自主品牌,並積極挑戰海外市場。 製造切削工具和鐘錶的協和精工(秋田縣羽後町)社長鈴木豪對於自家的驅動裝置頗為自信,「我們公司生產出了良好的驅動裝置,人們對產品的關注度和信賴感也因為它而提高了不少。」該公司為國外高級手錶製造商提供零部件,也為日本國內的大型品牌手錶製造商提供代工生產。
  • 日產解除「救星」戈恩董事長職務,他被捕曾驚動馬克龍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法國籍的卡洛斯·戈恩,曾在日產最困難的時候空降,被稱為「日產的救星與恩人」。如今,他在日本被捕,日產已將他解職。據日本共同社22日消息,當天下午,日產汽車公司召開董事會,解除因涉嫌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被逮捕的戈恩的董事長職務。
  • 本土市場新車銷售不景氣,本田在日本做起了租車業務
    2016 年日本新車銷售數為 503.83 萬臺,不足 1990 年的 2/3。日本汽車銷售的不景氣也反映在東京車展的參觀者人數上,為期 10 天的東京車展參觀者人數只有 77 萬人,相比創下紀錄的 1991 年,少了近六成。但與新車銷售不景氣相對的是租車市場的增長。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的昔日汽車巨頭真的快樂嗎?
    日產汽車表示,「公司提出的經濟損失是由於戈恩多年的腐敗行為所造成的,這些行為包括非法挪用公司資金、無償使用海外住宅以及私自使用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等」。2019年年末,保釋在家的原日產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逃出日本。2020年1月8號,成功完成「越獄」的戈恩在黎巴嫩開新聞發布會怒懟日產。
  • 約2.2萬美元起,日產發布Note備戰冬日寒流
    就在上個月,日產公布了Note系列的第三代車型,這款車型在其一生中經歷了許多轉型變化。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現在寄希望於電動化,在11月的揭幕式上,它表示Note在日本國內將只提供第二代e-Power動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