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一所鄉村小學的教育傳承

2020-09-11 臺海網

9月9日,荷泉小學老師陳小平在課間與孩子們進行交流。

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荷泉小學是一所有52年歷史的鄉村學校。有著34年鄉村教育經驗、今年55歲的陳小平在這裡一幹就是12年。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生源減少,荷泉小學只有他一名老師,承擔10多名孩子的教學任務。

今年9月3日,荷泉小學終於迎來了一位新老師——蘇驚濤。因為父親也曾從事鄉村教育,蘇驚濤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鄉村教師。本學期,他主動申請來到荷泉小學,目前承擔三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教學工作。 一老一新兩位老師,撐起了荷泉小學孩子們的讀書夢。鄉村教育的火種在一代一代傳承著。

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9月9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荷泉小學,陳小平老師(左)與蘇驚濤老師在課間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 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9月9日,荷泉小學老師陳小平在給學生們上課。 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9月9日,荷泉小學老師蘇驚濤幫助一名孩子調整坐姿。 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9月9日,荷泉小學老師陳小平在給孩子們上數學課。 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9月9日,荷泉小學的孩子們課間在操場上玩遊戲(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9月9日,荷泉小學的孩子們在課間玩耍。 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相關焦點

  • 一所鄉村小學的教育傳承
    來源:新華網9月9日,荷泉小學老師陳小平在課間與孩子們進行交流。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荷泉小學是一所有52年歷史的鄉村學校。有著34年鄉村教育經驗、今年55歲的陳小平在這裡一幹就是12年。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生源減少,荷泉小學只有他一名老師,承擔10多名孩子的教學任務。今年9月3日,荷泉小學終於迎來了一位新老師——蘇驚濤。因為父親也曾從事鄉村教育,蘇驚濤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鄉村教師。本學期,他主動申請來到荷泉小學,目前承擔三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教學工作。 一老一新兩位老師,撐起了荷泉小學孩子們的讀書夢。鄉村教育的火種在一代一代傳承著。
  • 鄉村小學第一堂電腦課,從「編程」開始
    △點擊視頻觀看更多保利發展控股粵東公司夢想藝術課堂「Maker實驗室」互動現場10月,對於揭陽惠來橋觀村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是無比充實的,他們總有上不完的課。佘校長說,疫情期間,城裡的小朋友通過電腦或手機進行線上學習,但橋觀村的孩子們卻沒有這些設備條件,落下了大半年課程。看了看課表,除了語數英音體美,還有一節科學課。
  • 「不務正業」的馬斯克開了一所小學,人工智慧是必修課
    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 10 歲,就讀於一所名叫 Ad Astra 的學校。這些是他們的日常課程。學校的創始人,正是 SpaceX 的老闆 Elon Musk。「我們讓孩子動手去拆發動機」Ad Astra 的名字來自拉丁語,意思是「to the stars」,通往星星。聽起來就很有馬斯克身上的浪漫主義理工男氣質。
  • 黨睦高、初、小學(含孝通)退休教師組圖 看看有沒有你老師?
    這是蒲城鄉村退休教師記錄的第21期——黨睦、孝通篇。包含原黨睦高中、初中、小學以及孝通片區的退休老師及名單。前20期各鄉鎮鄉村教師組圖,可點標題下藍字關注本公眾號,回復「鄉鎮名+老師」查看。老師們在看鄉村教育30年的榮譽證書,對於在場的大部分老教師來講,他們為教育付出的,不僅僅是30年。
  • 立邦「為愛上色」攜手著名建築師本間貴史探訪四川回龍鄉小學
    此次探訪的回龍鄉小學,是2018「為愛上色」藝術+學校彩繪的其中一所,由日本著名建築師本間貴史為學校設計,牆繪的名字為《吉祥結》,結合了羌族特有的文化圖騰,並參考了羌族的三原色和紐扣設計元素創作出,每個顏色穿過教室窗口,代表著每一位學生和老師都是學校一員,希望用特色的民族紐扣來連結世界和未來。
  • 一所太行山鄉村小學的「變與不變」
    馬武寨寄宿制小學圖書室內的書架。新華社記者王皓 攝新華社太原6月11日電(記者王皓)7名學生,4名教職工,幾間紅頂白牆的校舍,組成一所獨特的鄉村學校。這所學校叫馬武寨寄宿制小學,坐落在海拔1300米的太行山深處,隸屬山西省陵川縣馬武寨村,是方圓幾十公裡內唯一的學校。6月初,馬武寨寄宿制小學的全體學生正式開學複課。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分享抗疫人物故事、播放手語舞蹈視頻,在開學第一課上,年輕的女教師陳燕子用PPT的形式在多媒體教室主持召開了「愛心奉獻,責任擔當」的主題班會。
  • 「教育強國」朱永新: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教育強國」朱永新: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0-12-14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暨南大學本草博物教育基金」成立
    ,暨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暨南大學藥學院與北京本草博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本草時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舉行了「暨南大學本草博物教育基金」捐贈儀式。暨南大學藥學院 暨南大學藥學院曹暉教授介紹了暨南大學藥學院本草學研究的特色以及暨南大學華僑文化的辦學特色,對「暨南大學本草博物教育基金」在粵港澳中醫藥文化傳承以及國際化中醫藥文化發展進程中提供的價值和意義做出了肯定,並表示暨南大學藥學院希望產學研結合,積極推動中國本草教育的發展,加強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 智慧「祖典失傳」對中國淨土宗傳承及發展之影響!
    淨土宗被他宗「同化」而成「共宗」、「寓宗」唐朝善導大師開立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史的一件大事。淨土作為一「宗」有其特殊意義。法相宗的窺基大師在《大乘法苑義林章》解釋宗的定義:宗,為「尊」、「崇」、「主」之義。八萬四千法門,有尊、有崇、有主,才有宗;否則就沒有宗。
  • 傳承鄉土文化是鄉村教育的使命
    隆冬季節,記者走訪了四川閬中多所鄉村學校,發現在這些平房矮牆的校園裡,處處閃耀著師生們自己動手建設學校的智慧:可樂瓶子栽花、一根麻繩健體、校園裡種地……層出不窮的「土辦法」,被師生們創造出來,不但節省了大量資金,更激發出蓬勃的教育活力。閬中樸素而幸福的鄉村教育實踐,也許正在醞釀著中國鄉土教育的一條新路。
  • 鄉村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只有明晰鄉村教育存在的困境並進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到鄉村教育振興的突破口。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鄉村學校的教學與管理逐漸城市化。鄉村教育的管理模式、知識體系、課程設置與城市並無二致。這樣的狀況使得鄉村教育逐漸演變成一種「離農」教育,原來根植於本土的傳統和文化傳承逐漸消失。這樣的教育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使得鄉村教育既無鄉土傳承又無城市學校的再造之力,教育逐步「邊緣化」和「離土化」。
  • 明德教育論壇|劉喜平:建設有特色、有質量、有傳承的鄉村學校
    11月28日,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暨第十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於北京景園假日酒店會議廳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聚焦教育前沿動態,解讀教育改革政策。
  • 杭州一所小學爆改成中國最美鄉村小學 宛如夢幻城堡
    「小歡喜」的媽媽(80後,說話聲音特別溫柔),講述了一個「千裡求學」的故事—— 孩子幼兒園是在深圳一家國學館和華德福國際學校就讀的,這兩個學校都是體制外的,上小學前我們一直在尋找一所適合孩子的學校,也考察了全國不少小學,公辦的、私立的、國際學校都有。
  • 教育丨德州東城小學打造溫馨校園 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鄉村振興成為當今時代的重要課題,並上升到現階段重要的國家戰略。鄉村振興的基礎在教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優先發展鄉村教育事業。近日,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共100所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德州東城小學作為德州唯一的一所鄉村小學成功入選。
  • 公務員行測考試「數量關係-小學奧數」解題思路:「簡化突破」法
    一、「數量關係-小學奧數」題型特點「數量關係」題可分為三類,分別為「小學奧數」「排列概率」和「坐標幾何」。其中,「小學奧數」所佔的比例最高,也是(相對而言)「數量關係」題中最容易拿分的點。所謂「小學奧數」題,就是說此類題目和「小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關係較為密切,有下面幾個特點:①絕對難度不高,公式並不複雜此類題目的絕對難度並不高,一般通過小學知識就能解決。所使用的知識上限大概就是二元一次方程,而下限不過是簡單的加減法。
  • 砥礪奮進的五年③|堅守「三美理想」全力打造「立德樹人」國美模式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手稿長期以來,學校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聚焦馬克思主義文藝人才培養,緊扣學校歷史、學校精神和專業特點,以培養「古今通、中外通、品學通、藝理通」的德藝雙馨藝術人才為目標,將「
  • 不是唐頓莊園、勝似權力的遊戲:神劇「鄉村愛情」熱播的四點啟示...
    的確,從普及網絡、IP打造、情緒安撫角度看,「鄉村愛情」系列劇無疑是成功的。首先,「鄉村愛情」8、9兩季的網絡獨播,拯救了一批數字難民。但「鄉村愛情」的確讓一部分「兩低一高」第一次直接體驗到了網際網路服務,打開了網絡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其次,「鄉村愛情」契合了中國當下所處的「農業文明+信息文明」的複合型歷史階段。
  • 海南近200所鄉村學校讓勞動教育在田園裡「落地生根」
    不僅是高田小學,在海南,全省近200所鄉村學校把勞動教育播種在田園裡,以鄉村特有的自然資源助學生在田間地頭學農、知農、務農。臨高縣和舍鎮馬南小學是全縣最偏遠的鄉村教學點之一,全校只有86名學生。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偏居一隅,但這所學校對孩子們的教育成效卻一點也不「偏」。
  • 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鄉村女教師健康關愛計劃」第二期啟動!
    為關愛鄉村女教師的健康,助力鄉村教育發展,由深圳市猛獁公益基金會、深圳遠離兩癌工作組(深圳市女企業家協會、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華大基因)聯合昆明市婦女聯合會、深圳市伊貝詩化妝品有限公司、深圳樂創工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鄉村女教師健康關愛計劃」第二期活動,旨在對全國範圍25
  • 「為了孩子上海澱小學,我一周上七節課」
    她把這點優勢完全復用到教育孩子上,周一和周四兩節 VIPKID 英語,周二火花思維數學,周三線上的英孚英語,周五編程貓,周六口才課,周日再去線下上一節英孚英語,「文理」穿插。最近,景利考慮不再續報編程課,一個原因是她不確定未來是否要讓孩子當「碼農」,另外 25 分鐘的課,要用兩個小時的課後作業來消化,「還是希望留出一點時間讓孩子盡情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