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國哲學史》都是無需急迫、慢慢讀、常讀的書。讀論語可參考《中國哲學史》之相關內容,可做一總體之了解。如果不懂原文,可直接讀馮友蘭的解釋。讀上述兩本書,可在生活中理解。如梁啓超所言,倘若能得一兩句,或可受益終生。
這兩本書是閱讀之基礎書本,所以最為重要,可先買來放在書架上。
讀論語注釋,有無數種,我選的是錢穆《論語新解》,並非有學術偏好,只是因為讀的舒服而已。
論語是讀來給自己用的。不是用來尋章摘句,做門派分立的論據。所以那些學術爭論,於我們這些普通讀者實在無需理會。
待有了自己的理解,未嘗不可自己獨立一派。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有大量引文,讀起來或有困難,但是可以不看引文,直接讀馮友蘭的解釋評論,待與自己的經驗相結合,亦有收穫。可作為閱讀中國文化思想史的工具書。
胡適也寫過一本《中國哲學史大綱》,讀起來比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輕鬆,語言也更近白話,可以拿來參詳。對初學者完全夠用。
讀書要慢慢讀。不急。:)
讀書會/金明
讀書會推薦書目: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錢穆《論語新解》
錢穆《中國史學發微》
往期讀書會
讀書會| 錢穆談如何讀懂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