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需要獨處?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0-12-22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聽,ID:yetingfm】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朋友小安有個怪癖:喜歡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我覺得很不解,在情侶扎堆、瀰漫著爆米花香氣的電影院裡,一個人去看電影,實在是需要勇氣。

有人在網上總結了孤獨的等級,一個人看電影排在第四。

小安卻樂在其中,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一件孤獨的事情。

她說,以前下班的時候,經常和同事一起去看電影。

無奈,同事話特別多,喜歡邊看電影邊評價演員的演技,她每次都備受幹擾。

後來,交了男朋友之後,和男友一起去看電影。

男友卻有個習慣:邊吃零食邊咂巴嘴。一場電影看下來,小安什麼都沒記住,光記得男友咂巴嘴的聲音了。

而一個人看電影,可以隨時興起隨時出發,選片子也不需要照顧別人的感受。

看電影的過程,還能不受幹擾地仔細品鑑每個細節。

《東方快車謀殺案》中有這樣一句話:「到了我們這個階段,已經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喜歡就盡情享受,討厭就一點不做。

有時候,獨處反倒是一種享受。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酒局、K歌、聚會,夜深之後人群散去,心裡只剩下無限的空虛和冷清。

處在一群人的狂歡中卻倍感寂寞,一個人獨處時反倒獲益良多。

以前喜歡一群人,現在喜歡一個人。

獨處,是一個人成年最好的奢侈品。

獨處,是一種能力

美國哲學家梭羅,曾經遠離塵囂、隻身一人在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

兩年時間,梭羅自耕自食、自始至終都獨自一人。

後來有人問他:「你一個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獨,很想見人吧,特別是在風雪天裡。」

梭羅回答: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葉小舟嗎?我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呢?我們的地球不是在銀河系中嗎?我覺得經常獨處使人身心健康。與人為伴,即使是與最優秀的人相處也會使人厭倦。我好獨處,至今我尚未找到一個夥伴能有獨處那樣令我感到親切。當我們來到異國他鄉,雖置身於滾滾人群中,卻常常比獨處家中更覺孤獨。孤獨,不能以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來度量。

學生時代的我,總是害怕獨處。

吃飯、逛街、泡圖書館,甚至連上廁所的時候都一定要拉著別人一起。

沒有人陪伴在身邊時,往往就會變得很喪。

害怕一個人走在路上時,被人投來異樣的目光,那意味著:你性格孤僻、人緣差、沒朋友。

所以很多時候,寧願在人群中喪失自我,進行一些無意義的活動,也不願獨處。

後來我才知道:

人們常常誤解了「獨處」與「孤獨」的界限,因此將獨處與孤立無援、寂寞無助的狀態混為一談。

與自己相處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一個人想要找到好的生活狀態,並不依賴於他人的成全。

安頓好自己是一種能力,可以讓我們找回內在的力量,全新擁抱生活。

一個人時,反而能安靜而豐盛。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很喜歡獨處。

他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好,寫文章也罷,都不感到無聊。

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他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

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他可以想出許多來。

他每天清晨五點起床、晚上十點之前就寢,過著簡素又規律的生活。

一天之中,清晨的幾個小時是他身體機能最為活躍的時間,因此,他會在這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

隨後的時間,或是用於運動,或是處理雜物,打理那些不需要高度集中的工作。

日暮時分便優哉遊哉,或是讀書,或是聽音樂,放鬆精神,儘量早點睡覺。

這種生活看似孤獨,他卻樂在其中,並高效率地寫完了無數名作。

《安頓一個人的時光》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

有時候,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作家李尚龍說過: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不幸的是,那些獨處的時間,終究會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而減少。你開始高朋滿座,你開始酒局不斷,你開始老婆孩子熱炕頭。

可惜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獨處的價值,那些獨處的時光,才會讓你發光。

獨處時,你會更加篤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人只會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活得愈加有深度。

利用獨處的時間為自己增值,才能把生活的點滴過成詩。

人生,是一個去繁就簡的過程。

真正拉開你與他人差距的,有時候恰恰就是獨處的時光。

獨處,是敢在愛裡孤獨

娛樂圈中,我很喜歡劉若英。

張艾佳曾這樣評價她:「我喜歡劉若英,不是她的某一個階段,而是整場花開的過程。

她就像一杯奶茶,有奶的芳香卻不像奶那麼膩,有茶的清淡卻不像茶那麼澀,所以可以喝一輩子不會膩味。

關於獨處,劉若英有自己的詮釋。

她說,獨居是一種孤獨,但孤獨和寂寞是不一樣的。

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負面情緒。

善於獨處的人,不大容易感到寂寞,自己會安排很多事情做,不會輕易被人影響。

婚後的她寫了一本書,叫《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她寫到自己的婚姻:

有時候拍戲時,我們經常半個月不見面,沒必要天天黏在一起。我們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因為兩人有獨立的臥室和書房。

她說,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儘可能地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而戀人間最好的狀態就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我見過很多女生,習慣將自己的安全感都寄托在另一半身上,在愛裡患得患失、失去自我。

但就像《千與千尋》中所說:「人生就像一班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敢於在愛裡孤獨,是一種保持獨立的人格和心態,不在愛中迷失的生活方式。

周國平說過一句話:「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世界太過喧囂嘈雜,急於合群從眾的人往往容易迷失。

而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無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華,也能安頓一個人的時光。

在這些時光裡,願我們終將與孤獨握手言和,重新擁有對抗未知的勇氣。

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也很好。

共勉。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要獨處,這裡有最好的答案
    這是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一個奇怪的副作用:在世界各地發布的「避難」命令和保持一定社交距離的建議這數周的時間,我們中許多人有了更多獨處的時間,因為除了見當地雜貨店的店員外,沒見過其他人。心理學家認為這一過程反過來也會發生作用:如果我們對孤獨的渴望超過了我們找到它的能力,我們也會因感覺不適而苦惱。所有的進化心理學家都在談論與他人交往的需要,我們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需要與他人相處。這是百分比正確的。但人們同樣需要獨處,雖然這一點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定義和討論。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種需求,可能會付出代價。
  • 女人為什麼要打扮?這4點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這是一個無需爭論的問題,因為兩者同樣重要。內涵和教養無疑是一個美麗的人應該擁有的特質,但不能抹殺外在美對一個人的影響,好好打扮也是為自己增值的重要一環。人天生就是以貌取人的動物,外表或打扮漂亮的人,讓人印象深刻是理所當然的事。有句話這樣說,「沒人有義務通過你邋遢的外表,了解你的內在。」所以,女人為什麼要打扮?下面幾點就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 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喜歡學畫畫的姑娘?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學畫的姑娘都比較能吃苦   別看這學畫的姑娘   大多都是精緻的女孩兒   學畫的姑娘都有不俗的品味   繪畫不僅是對生活的觀察   還需要懂審美
  •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因為付出與欣賞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呢?是因為付出與欣賞,不要求這個孩子完美,也不求這個孩子給自己爭臉,更不求這個孩子幫自己出口氣。只要這個生命健康的存在,看過這個世界的美麗,讓父母有機會和孩子同行一生,便已經足夠。但是有時候,祈禱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孩子身上的疼痛真實存在,他需要一位健康的母親,給自己健康的基因,他需要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讓自己有機會去看看不曾見過的世界。
  • 為什麼有些人,不管經歷什麼都窮不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人們不禁發出感嘆:為什麼有些人怎麼都窮不了,而有些人卻怎麼也富不了?這句話像一個魔咒,拷問著整個社會的神經。在影片《一九四二》裡,張國立飾演的逃荒財主有一句臺詞無形中揭示了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他說:「我知道怎麼從窮人變富人,最多十年咱再回來!」
  • 媽媽,為什麼我要上幼兒園?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導讀:媽媽,為什麼我要上幼兒園?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為什麼我要上幼兒園?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生二胎?這是我見過最好答案
    原來,已經101歲的哥哥從大老遠地來看望96歲的妹妹,儘管年事已高,路途遙遠,依然擋不住這濃濃的血緣情。奶奶用手抹去眼淚的動作,真的讓很多人跟著掉下了眼淚。 一覺醒來,周圍全部變成了需要依靠他們的人,卻沒有他們可以依靠的人。
  • 內向的人為什麼不愛說話?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內向的人,內心無比強大,因為他們不像外向的人,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建議、感受拿出來說給其他人聽,這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心放鬆,保持一種鬆弛,會讓自己好受些。歸結起來,主要由於以下四點:01,內向的人不願意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給別人聽,原因之一,在於他們覺得無論說給誰聽,意義都不大,或者說,別人似乎不能幫自己解決什麼。假如一個內向的人在外面受到什麼挫折或委屈,首先,他們不會向自己的父母哭訴,他們怕父母會為此擔心,他們不願意見到這一幕。
  •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畢老師說[畢老師說]每個人在人生的某一階段都需要工作
  • 為什麼要學英語?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所有人都發現鍾老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向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介紹我國抗擊疫情的成果與經驗時,鍾南山院士全程用英語詳細解答。其實早在2月11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接受路透社的全英文專訪時就因一口流利英語讓人敬佩。鍾老的視頻,已經完美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人要學英語?」回歸生活,如果我們討論,為什麼要讓娃們學英語?
  • 為什麼有的男人總幻想自己被天價彩禮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為什麼有的男人喜歡幻想自己被天價彩禮了?這可能是我看到過最好的答案。01天價彩禮是倖存者偏差我出生在河南的一個18線小城,我身邊包括工作中接觸的人,幾乎沒有被天價彩禮的。我媽的家庭地位甚至比我爸還高,我爸也承擔了近一半的家務。這在年輕一代的家庭中更是這樣,有數據表明:一二線城市的家庭中,男性承擔了近50%的家務量,尤其在四川,男性承擔的家族量比女性要多。
  • 為什麼不合群的人更容易成功?這是我見過很不錯的答案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看似不合群的人,反而越容易成功?【1】不合群省去了無用的社交如果家裡有個相對內向的孩子,家長多半會很著急,急著去報各種訓練口才或者訓練表演的培訓班。人是群居動物,懼怕獨處時的空虛和孤獨感。很多人看似結交了許多朋友,但這種感情就像泡沫一樣,一碰就碎。其實,做人不必要事事都取悅別人,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一般真正有能力的人,會在獨處的時光中為自己增值,會尋求上進。所以,別人眼中的不合群反倒給他們省去了很多無用的、浪費時間的社交。他們會利用這個時間學習、提升、做自己想做的事。
  • 人為什麼活著?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活著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著的人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餘華《活著》用最樸實無華、最平鋪直述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人生的真諦, 直指人心,書中人物接踵而至的死亡,讓人沉痛不已、深陷其中,更使人展開了深深的思考。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有著太多的躁動與不安,個人的命運在時代的潮流中顯得渺小不堪,那是一個不成熟、不理性、不民主的時代。生命是脆弱無常的,生活的意義與幸福的標準,永遠沒有答案。
  • 為什麼要朗讀?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就像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看似無用或者被遺忘,可是它們早已融進了你的血液裡,成為你身體和精神的一部分。比如,以前中午我需要午休一個小時,現在我會壓縮到30分鐘到40分鐘的時間,另外20-30分鐘用來查找資料或製作播報稿。第三,融合,讓一件事產生兩個好結果。比如睡前時光,我會和孩子玩「猜書名」的遊戲,把最近看的書和她喜歡的繪本混搭在一起,選3-5本,比賽「誰念書名又快又好」,就可以得貼紙獎勵。
  •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值得借鑑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值得借鑑最近好多考研黨在諮詢,說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是該考研,還是該出去工作呢?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人的疑問,借用一個CFAer的回答來回復一下:考研是為了更好的就業,但讀完研並不一定就好就業,研究生畢業考公務員的也挺多。
  • 為什麼結婚要拍婚紗照?這四個理由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中國,關於結婚這一件事,似乎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新人會選擇先拍婚紗照,再舉行婚禮。但為什麼要這樣做,好像沒有明確的答案。於是唯一旅拍問了50位新人,找到了關於這個問題最好的四個答案。2、結婚是人這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那麼婚紗照就是記錄並留存有關這個幸福決定的點點滴滴。兩人一起牽手散步,一起相擁相吻,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將永久的被記錄下來,代表著彼此之間最純真的那份愛,和最勇敢最正確的那個決定。3、對於女生來說,這一輩子中最美的夢一定是穿上婚紗的那一刻。
  • 為什麼學習小語種?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學習的路上遇到阻礙,回過頭來問自己為什麼要學,這就是你堅持下去的理由。首先,我為什麼要學一門外語?外交部、文化部等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各省市外辦、安全局等行政機關都需要對口人才。一些職級較高的崗位本科應屆生即可報考,一般從事與外事相關的文職。此外,小語種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文教傳媒工作,也可以兼職翻譯,報酬豐厚。我學習什麼語言?
  • 為什麼學習小語種?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其實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本身,更多的是要了解這門語言背後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德語的嚴謹、法語的浪漫、西班牙語的奔放、日語的精緻典雅……語言背後的文化影響無處不在。學習之前,首先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