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生下一站》看被童年傷害的人如何自我救贖

2020-12-22 花落怦然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阿德勒

比莉覺得自己的前半生就是在不斷地和過去的自己戰鬥,勝利也好,失敗也罷,早就已經不在她焦慮的範圍之內了。

《人生下一站》是法國文壇傳奇作家安娜·戈華達的療愈新作,一出版就被翻譯成25種語言,迅速地傳播。作為法國暢銷書作家,第一本小說《我知道有人在什麼地方等我》出版時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暢銷290萬冊,後來陸續出版的本小說都在歐洲一路暢銷。

這本《人生下一站》一出版就讓法國國營電視臺France2驚呼:「這本書讓人大開眼界!」故事用意識流的手法講述了相識多年的比莉和弗蘭克表明始終保持著距離,各自應對著糟糕的生活,其實卻一直相互扶持著度過人生中的風風雨雨。只是直到一次兩人外出郊遊,雙雙掉入裂谷,弗蘭克受了重傷,生命岌岌可危,比莉十分擔心,卻束手無策……

01 被打罵嚇壞的比莉

比莉從小被母親拋棄,酒鬼繼母對她並不好,除了打罵比莉,就是帶著自己的孩子,成天大呼小叫、罵罵咧咧。這些都在幼小的比莉心裡留下了暗黑的陰影,以至於當她和弗蘭克一起去郊遊,看到同行的驢友打自己的孩子時,她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作者在書中是這樣描寫當時的比莉的:

「啊,這巴掌,我認出來了,因為它刻骨銘心,那是最糟糕的,是所有卑鄙行徑中最卑鄙的那種。是最惡劣的,最痛苦的,雖然它不會留下疤痕,但會當即把你的小腦袋給揭下來,就好像是從裡面摔了你一鞭子。沒有人會懷疑它對你的顱骨造成多麼大的震動,震得你好一陣子蒙在哪裡,而且你一輩子都有點回不過神來。」

字字帶恨,句句帶淚,讀來讓人膽戰心驚,仿佛那一巴掌不是拍在書中那可愛的孩子臉上,而是自己的心上,那麼沉重,那麼踹不過氣來。

比莉第一時間把弗蘭克給她做的精美手杖揮了出去,給打孩子的父親一個當頭一棒,直接讓他的腦袋開了花。

這是怎樣刻骨銘心的遭遇才會讓一個柔弱的女子,面對同樣的場景大打出手?又是怎樣的傷害,讓這樣一個陌生而睥睨塵世的女子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只為保護一個被父親責罰的孩子?

在心理學名著《溫暖的孩子》一書中,作者指出個體在童年時期被父母或其他大人這樣對待,可能就會在潛意識裡留下更多的傷害。

比莉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繼續教訓著那個對乖巧可愛的孩子施暴的父親,嘴裡叫嚷著:「好受嗎?你嘗到被打的滋味了吧?你嘗到被人突然報答的滋味了吧?再也不許這麼幹了,嗯?因為下一次,我會殺了你!」

說話,比莉獨自走了,一直走,走了好幾個小時,因為她要朝著信念、生活、光明和真理的大道上走下。

我們都是被過去傷害了的孩子,在這個無邊的塵世裡流浪,尋找人生中那僅有的溫暖的微光。

02 父親高壓下長大的弗蘭克

和比莉這樣的行為一樣,春節熱播的電視劇《安家》裡的房似錦也是一個被過去傷害了的孩子。社區來門店邀請大家去參加馬拉松比賽,就在大家都互相推脫的時候,房似錦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大家還擔心她跑不下來,徐文昌還安慰她只需要做做樣子,完成任務就行。結果,比賽那天,房似錦一馬當先,衝在前面,直到終點。

當大家都歡喜雀躍著向她祝賀時,她去淡淡地笑笑,不為所動。後來大家才知道,房似錦在童年的時候,為了躲避媽媽的打,總是一個勁兒地往前跑。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你們跑的是步,我跑的是命。」

聽得人內心難以平靜,就連一直排斥她的門店店員們,都默默地低下了頭。

都說我們是被過去傷害了的孩子,但每個人的童年傷害卻都不一樣,留下的傷疤也各不相同。赤橙紅綠青藍紫,不是彩虹,勝似彩虹,不美好,卻一直在心的片天空,若隱若現。

比莉也以為她把這些童年往事都鎖在了記憶裡,卻不想會在某個時刻跳出來深深地刺痛自己。只是,她一直很努力地掙脫童年的枷鎖,不願意讓它來打擾自己的生活。所以當她看到同樣被家庭困住的弗蘭克時,才會毫不猶豫地想要改變他,讓他過上自己喜歡和想要的生活。

只是,弗蘭克並沒有比莉那麼勇敢。

他不喜歡法律,但卻委屈自己上了法學院,因為父親喜歡;他想做珠寶設計師,卻只能偷偷地在本子上畫下一件又一件璀璨的形狀,那是他對美好生活渴望的模樣。他喜歡男孩子,卻不敢向父親坦白,只能在痛苦中委屈自己,苦苦掙扎……

比莉想要幫助他改變自己的現狀,他卻懦弱得仿佛看到一個外星人。或許不是他不想,他只是不敢跨出那一步,雖然那只是小小的一步,對他來說卻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張愛玲曾說:「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靈魂,回來尋找自己。」

03美好不會如約而至,需要你的努力

林清玄說過:「你今天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當比莉和弗蘭克跌跌撞撞地行走在人生這條短暫而漫長的路上時,還好他們有彼此。他們不是情侶,但比情侶更親密;他們有各自的愛人,卻又彼此不離不棄;他們是朋友,他們是彼此最愛的人……

兩個被童年傷害的人相互依偎著前行,雖然並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但比莉卻清楚地看到每次自己想要任命運捉弄,隨波逐流,墮落時,弗蘭克就會出現。他像一個溫暖的太陽,總是能夠輕易地照進比莉黑暗的內心,驅散她墮落的靈魂。

書中有段這樣的描寫,讀來讓人既感慨又羨慕:

「他們像狗一樣工作,他們互相餵養,互相打扮,他們一起喝酒,一起醒酒,他們互相謾罵,離開對方,厭倦對方,溺愛對方,寵壞對方,他們互相憎恨,斷絕來往,言歸於好,彼此失望,相互傾慕,重新相聚,自始至終互相扶助,尤其是,他們學會了一起抬起頭。活過的人是他們。是他們。」

抱持著這樣的信念,弗蘭克掙脫了父親的壓迫,告別討厭的律師學校,被自己理想的學校錄取了,比莉去做了很多體面的工作,而不是自我墮落。

在巴黎的兩年時間裡,他們搬了五次家,每次搬家都獲得了幾個平米的空間,每次搬完家都會遺留下一些蟑螂。即便如初,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都戀愛了,真正的戀愛。

美好,終於預期而至,在他們努力又努力地奔跑和追逐之後。當他們從裂谷中醒來,當他們開始重新上路,在陽光下、在風中,一瘸一拐地前進,把背影留在身後,老長……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願我們都有直面人生艱難的勇氣,改變糟糕的人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幸福地過一生。

相關焦點

  • 哭著看完這本書,我找到了從「有毒」家庭傷害中救贖自我的鑰匙
    本著療愈自我的目的,我初步閱讀了《母愛的救贖》一書。整個下午的時間過得很快,我不斷地流淚、反思,到後來感到自己滿是傷痕的內心被陽光照亮,也因此帶著激動的心情,寫下這本書的初評。雖然本書著重描寫的是「有毒」母愛對女兒的成長影響,但讀過後我理解了作者的初衷,這本書為任何遭受過自戀型父母傷害的人,提供了救贖之道。
  • 《土撥鼠之日》的重複人生:在無限循環的日子裡,我們如何自我救贖?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一滴水」:在三點一線的生活之海中浮沉。 菲爾的出路,是在這一場苦痛的掙扎中錘鍊並改變自己,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人生的出路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終將面對自己,並與自己展開較量,這場搏鬥叫做「自我救贖」
  • 《超脫》:生活是無法逃離的囚籠,需要自我救贖
    救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那可太難了,你永遠不知道因為救贖那一個人,多少人在背後默默承受了他本可以不承受的那些痛苦……《超脫》就是圍繞著一個無意義的故事展開的:一個悲傷的代課老師,來到一所行將關閉的三流學校,管理一幫頑劣的學生,中途照看著一個雛妓。最終學校關閉了,有人死去了,有人離開了,有人絲毫沒有改變——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 春潮|如何走出「毒親」關係?改變「家庭編碼」,完成自我救贖
    話題下面有不少感受相同的人,有人稱:「已經習慣了。」,還有人回覆:「只能默默忍受,等到他們離去的那一天。」這跟《春潮》一樣,三代女性相互對抗著,讓不安的情緒就如激蕩的潮水一樣,在看似平面的表象之下暗流湧動,只有每一個人的情感都可以如水湧出,才得到安靜。而如何才能湧出,似乎無解。
  • 《肖申克的救贖》中英臺詞分享:人生跌落谷底時,該如何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有多經典,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吧~1994年上映,曾獲第67屆奧斯卡金獎,評分9.7,是目前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一名,同時也是豆瓣首部評分人數過百萬的電影。網友熱評:「它是男人必看電影的前三名」「要把它一起帶到墳墓」,甚至讓抑鬱症患者走出陰霾,影響不可謂不深遠,上映多年,依然深受世界各地影迷和電影人的追捧!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巔峰推向了人間地獄。
  • 《人生海海》:麥家筆下的童年和父子情,歸根結底是為了自我療愈
    直到今年年初,湊單時入手了一本《人生海海》,才開始正兒八經接觸他的書,通過文字認識他這個人,這本書一開始便停不下來。花了一整天時間,忘掉了世俗的一切,就沉浸在書中,跟著書中的我,去體會童年,去解密上校這個人。
  • 從《遠在天邊》到《失物招領》:助人為樂也是人生的一場自我救贖
    影片展現了一場幫助他人並實現自我救贖的探索幸福之旅,同時表達了友誼的意義。無獨有偶,在近10年後,另外一部英文名字也是LOST AND FOUND的動畫短片《失物招領》也上映了,並且奪得了2018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在一個怪物LOU的引導下如何不再霸凌同學並找回自己所失的勇敢、自信和真正的快樂。
  • 《尋羊冒險記》:在救贖與被救贖的旅途中,經歷一場靈魂的洗禮
    在這樣人情味缺失、高度社會分工下的社會中,人不能被稱之為人,而是生產的工具。人的社會存在感被削弱,現代社會帶來的極大壓力擠壓著當代年輕人的生存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開始了一場「尋羊冒險」。而「我」尋羊也是一個尋找如何解決欲望,如何在欲望與現實之間尋找平衡的自我救贖過程。作為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生活起來的一代人,對欲望、生活、工作處於一種迷惘的狀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人生存在的意義有著深刻的懷疑,於是「我」脫離了現代社會轉而向內去追索人生的意義。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源自小說,豆瓣評分9.7分,一部監獄題材的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經典,被很多人列為男人必看的電影之一。
  • 《追風箏的人》:沒人幫得了犯錯的你,唯有自我救贖
    一起來看看,主人公阿米爾,是如何在犯下錯誤後,走向自我救贖之路的。01:年少時的友誼,最珍貴聽過很多人感慨:「人越大,朋友越少。」如果阿米爾能站出來,或者尋求外界幫助,哈桑就不會受到這麼大的傷害,兩個人的友誼,會一直持續。而他,也不會一直心懷愧疚。他停止了觀看,轉身離開了小巷,他害怕阿塞夫,害怕受到傷害。
  • 如何給孩子一個童年,同時又不被別人傷害呢?
    如何能給孩子一個純潔的童年,同時又讓他學會自我保護呢?今天,「心悅信箱」邀請周刊專家林翔宇老師來為大家解答。如果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你也有疑惑,歡迎來信。如何能給孩子一個純潔的童年,還不會被別人傷害呢?專家解答:親愛的家長:感謝您的信任,跟我們分享您的擔憂,您的矛盾心情。我感受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和愛的真切濃烈,「給孩子一個純潔的童年,不被別人傷害」,這也是全天下父母的嚮往和期待啊!
  • 如何定義木心——從「受難者」、「倖存者」到「自我救贖者」
    李劼認為,木心首先「美在洞見」,「最懂得自我救贖」,其出走與回歸體現了「高超的生存智慧」,這也是我看木心的一個基本的出發原點——就是他這樣一個思想者在離開,生存,回歸之間如何自處。他的生存策略中也有極強的自我控制力和謹慎。按李劼的批評性解讀,當這種自控體現在木心的小說創作中,他稍一生氣,又馬上超脫出來,因此無法像現代西方作家那樣帶著內心的極大張力和身體的病痛投入巨著的創作。
  • 慢讀新書丨《下一站,天國》:人生的珍貴在平常的瑣碎裡
    如果有一天,你必須從人生中選擇一段記憶,作為自己永恆的回憶,你會選擇哪一段?這是一個虛構的命題,卻是擺在人生的中最為重要的命題之一,甚至關係到你如何看待過往的人生,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多多羅君子女士穿上哥哥送給她的紅鞋子和紅裙子,在咖啡店裡跳舞給哥哥看。她感覺那是自己最美的時刻,因此默默地在心裡記了一輩子。
  • 《憤怒的公牛》:馬丁·斯科塞斯靈與肉的自我救贖
    最親近的人也最易受到傷害,與維姬的關係從相識到分離,拉莫塔將陽光燦爛般日子的愛情葬送於嫉妒、猜疑和暴怒的性格之中。他因為不能籌集到罰金而入獄,他孤身面對黑暗冷漠的牢房,在危難之時已沒有人可以求助,他用拳頭奮力擊打牆壁,用額頭猛烈撞擊,哭喊著他不是動物,斯科塞斯通過這種刻畫,詮釋著落魄者無法調節的內心矛盾衝突和困境,這種孤獨是毀滅性的,是煎熬難耐的,身處其中的人只能通過自殘自虐的方式進行絕望的發洩,在自我毀滅和自我肉體否定中完成肉體層面的救贖,這是向死而生的痛苦過程。
  • 《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我陪作者完成一次心靈救贖
    04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救出了索拉博,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心靈的自我救贖。這之後我如釋重負,26年來的噩夢終於煙消雲散了。讀完本書,陪同作者完成一次自我救贖之旅後,仿佛自己心靈也得到了釋放……你的童年有沒有過相似的經歷?
  • 《追風箏的人》:在救贖精神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當我打開《追風箏的人》這本書,就被扉頁上的這句話所吸引,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感,可以讓一個人這麼心甘情願的付出?隨著情節的深入,我才發現,這是一本以「救贖」為主題的小說,作者卡勒德·胡賽尼以個人經歷為發展脈絡,用細膩的筆觸和心理刻畫,將讀者帶入到他的世界中。
  • 豆瓣9.7分,跪著也要看完:體制化枷鎖束縛下我們該如何自我救贖
    然而,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下,安迪並沒有放棄自己追求自由的希望,通過自己自身的知識和求生之道,在黑暗的肖申克監獄裡面得到尊重,受到特殊對待。最後安迪依舊渴望自由,在長達20年的監獄裡面策劃了一場「越獄」,得到了自我的救贖。
  • 童年虐待如何演變為自我虐待
    我們所有人在我們人生某個節點可能都做過對自己有害無益的事情。對一些人而言,是吃完一整包糖或喝太多酒之後覺得噁心,而對另一些人而言,則是自殘或精神上的自我消除。The concept of abuse is complicated.
  • 追風箏的人:一個人的自我救贖就是敢於面對過去
    在《步步驚心》中有句俗語「人生一夢,白雲蒼狗,錯對恩怨,終不過日月無聲,都會過無痕。」他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中,所有的事情都會成為過去,不管這件事是對是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變得無關緊要,就像水一樣,他不會在世界上留下痕跡。
  • 愛上謊言的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川原一開始不敢相信,但不得不接受現實。她開始瘋狂追尋關於「小出桔平」的過往。在偵探海原匠及其助手還有二次元少女心葉的幫助下,川原找到了小出藏起來的電腦,看到了電腦裡的「小說」,小出的文字裡充滿了懷念,既幸福又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