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rant/expat/refugee,英語中如何描述離開家鄉的人們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繼 refugee 一詞成為去年牛津辭典年度詞彙候選詞之一後,今年它又當選為牛津2016年兒童年度詞彙(參考2016年年度兒童詞彙為:refugee)。在2015年,很多人開始更多關注 refugee 一詞,因而出現使用高峰,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斷增多的有關敘利亞人民為了逃避國家內戰而逃往歐洲的新聞報導。通過在牛津新監控語料庫中搜尋與之搭配的詞彙,我們發現,Syrian(敘利亞的;敘利亞人)確實是最常搭配 refugee 一詞,隨後依次為 Palestinian / 巴勒斯坦的、Afghan / 阿富汗的、Somali / 索馬利亞的,以及 Sudanese / 蘇丹的。

Syrian 是與 refugee 一詞搭配最多頻次的詞彙,每10億詞出現23626次

Refugees / 難民 和 migrants / 流動工人;移居者

由於敘利亞難民危機在2015年底佔據新聞頭條,英語世界的媒體也開始了一場有關 refugee 和 migrant 兩個詞彙意義的辯論。OxfordDictionaries.com 平臺給出的定義分別為 refugee:a person who has been forced to leave their country in order to escape war, persecution, or natural disaster,而 migrant:a person who move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in order to find work or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Refugee 定義的關鍵詞是「forced」。難民並非自願離開自己的國家,而是在自己的國家內面對直接的死亡威脅或迫害而「被迫」逃離。儘管這兩個英文單詞在很多媒體上交換使用,但在此做以明確區分是很重要的。一位 refugee 與 migrant 相比是享有一定國際法權利的,這給予了 refugee 一詞一定的法律維度。事實上,根據牛津語料庫,形容詞 illegal (非法的)倒是常常與 migrant 搭配,搭配出現的頻率高於任何其他形容詞。

形容詞 illegal 作為 migrant 一詞的修飾語,其出現頻率高於其他詞彙,每10億詞出現2514次

即使如此,一些媒體仍舊堅持使用 migrants 作為統稱性詞彙,因為它也包括 refugees 這一類人群。例如,BBC(英國廣播公司)開始在每條與難民主題相關的報導後添加如下聲明:

「The BBC uses the term migrant to refer to all people on the move who have yet to complete the legal process of claiming asylum. This group includes people fleeing war-torn countries such as Syria, who are likely to be granted refugee status, as well as people who are seeking jobs and better lives, who governments are likely to rule are economic migrants.」

圍繞語義差異的辯論說明,在報導複雜話題時,有時記者很難找到一個正確的詞彙,而使用錯誤的術語就有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在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網站上,有這樣的警示語:Confusing [the terms refugee and migrant] can lead to problems for refugees and asylum-seekers, as well as misunderstandings in discussions of asylum and migration.

Immigrants 和 emigrants (移民)

Migrant (移居者;流動工人)一詞與 refugee 一樣,其使用量都在2015年9月攀升,這實際上超過了語義上相關的詞彙 immigrant。OxfordDictionaries.com 將 immigrant 定義為 a person who comes to live permanently in a foreign country。

Migrant 一詞使用量在2015年9月攀升,趨勢與 refugee相近,隨後是immigrant、expat、asylum seekers

一探牛津語料庫,我們發現 immigrant 一詞用於 migrant 相似且略微負面的語境中,最常搭配的形容詞是 illegal,其次是具有相同意味的形容詞 undocumented。

正如 migrant,immigrant 最常搭配形容詞也是 illegal

來自牛津語料庫的證據還似乎指出英美兩國對 migrant 一詞的輕微偏見,在英國的媒體上,migrant 伴隨著 EU 和 African 時,兩個地區的提及比例相近。而在美國,媒體上描繪的 migrant 多是指向墨西哥公民,因為它地緣上更接近美國。這就可以解釋上圖中為什麼 Mexican 一詞出現在常見搭配詞彙中(顯而易見,Chinese 也在全球媒體提及率中成功上榜)。

《牛津英語大辭典》(簡稱OED)告訴我們,immigrant 一詞在18世紀晚期進入英語,早幾十年出現的形式是 emigrant。現在,emigrant 已經不再使用。根據牛津語料庫,每100萬詞中,emigrant 出現0.3次,immigrant 出現23.7次,而 migrant 是16.4次。

Asylum seekers(尋求庇護者)和 displaced people(流離失所者)

雖然 asylum seeker 在語義上與 refugee 很接近,表示「a person who has left their home country as a political refugee and is seeking asylum in another」,達到每百萬字0.7的出現頻率。但在媒體上從未像 refugee 一樣受到關注,達到每百萬字 32.12 的出現頻率(正如上面使用頻率線圖所示)。OED 認為 asylum seeker 一詞出現在1950年左右,這應該是在1951年籤署的日內瓦公約出現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Refugee 一詞的出現就要更向前推進200年,如 OED 的詞條所示,它在17世紀下半葉就開始在英語中使用,但最初的歷史含義為「Protestant who fled France to seek refuge elsewhere from religious persecution」,指逃避宗教迫害,尤指1685年頒布南特赦令(the Edict of Nantes)後逃離法國的胡格諾派(Huguenots)教徒。

另一個術語——displaced person(常常簡寫為D.P.)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non-German compelled to work in Germany」,即被迫在德國工作的非德人員。根據 OED,1944年美國報紙文章上第一次出現該詞:「The Refugees..or, as they term these people here..the Displaced Persons.」 現在,D.P.還可以更廣泛用於一位「因為軍事或政治壓力而從本國搬出」的人。在牛津語料庫中檢索 displaced people 一詞,只產生6649個結果,達到每百萬字中0.83的出現次數,比 asylum seeker 的出現率還要低。

Expats 僑民

單詞expat 也是此次談及的一個有趣的詞彙,是 expatriate 一詞的簡寫,指「a person who lives outside their native country」。根據定義,它看著與 immigrant 一詞意義相近,但當我們仔細查看該詞最常搭配詞彙,就會發現它用於完全不同的語境中:

expat每10億詞中最常搭配的詞彙是British

Expat 的使用語境完全不同於 immigrant 和 migrant 兩詞多討論合法性問題,反倒是更常受到影響用來指更為富裕的英語國家人們。當談論 expats 時,人們往往首先認為是說英國人或美國人。

有趣的是,expat 的起源與 refugee 更為接近。動詞 expatriate 源於拉丁語,由 ex- /out + patria /native country 組成,指「將某人驅逐出自己的國家;放逐」。OED 中也收錄了該詞反身動詞的第二個釋義「to renounce one’s citizenship or allegiance」,即「放棄某人國籍和對國家的效忠」,也可以更廣泛地定義為「撤銷本國國籍」。

如上使用頻次餅圖所示,expat 的使用搭配和 immigrant 或 migrant 並不相近,而 expatriate 也不作為名詞使用,牛津語料庫中顯示的名詞和動詞的使用頻率為每百萬字2次和1.8次。

(來源:牛津辭典微信公眾號 編輯:馬文英)

相關焦點

  • 英語詞彙之描述離開家鄉的人們
    難民並非自願離開自己的國家,而是在自己的國家內面對直接的死亡威脅或迫害而「被迫」逃離。儘管這兩個英文單詞在很多媒體上交換使用,但在此做以明確區分是很重要的。一位 refugee 與 migrant 相比是享有一定國際法權利的,這給予了 refugee 一詞一定的法律維度。事實上,根據牛津語料庫,形容詞 illegal (非法的)倒是常常與 migrant 搭配,搭配出現的頻率高於任何其他形容詞。
  • Migrant workers still avoid contracts
    Download Less than half of all migrant workers across China
  • 「打工人」的英語到底該怎麼說?
    在英語中,如果我們一定要描述中國人理解的「打工人」,最貼切的詞莫過於migrant worker.migrant worker指的就是那些離開家鄉或者離開祖國到外面去工作的人。雖然在英文的語境中,migrant  worker很容易讓人想到從別的國家來的工人,但是在中國,去外地打工和出國務工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我們有獨一無二的戶口制度。
  • 勾魂文案中,如何描述人們的痛苦?
    人類想要逃避痛苦的渴望,比追求快樂的渴望要強烈100倍,所以,用描述「痛苦」來吸引眼球,是我們常用的文案技巧文案,如何勾魂?1 人們第一眼看到你的文案就被吸引眼球2 看完你的文案,他有深深的共鳴3 急切的想尋找解決方法,按照你的引導去做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描述客戶的痛苦,所以寫出的文案,沒有人看,更不吸引人比如,你要描述寶媽的痛苦大多數人就說,寶媽天天在家,皮膚鬆弛,腰圍也粗了
  • Refugee camps are a breeding ground for disease
    Now they are living in poor conditions in refugee camps. The agencies say serious problems with food and water are causing life-threatening diseases that spread in the camps.
  • Training to Turn 8 Million Migrant Workers into Skilled Ones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閱讀寫作>正文Training to Turn 8 Million Migrant Workers into Skilled Ones 2006-09-12 09:03 來源:Xinhua
  • 「打工人」爆火網絡,這個又喪又燃的詞,英語怎麼說?
    這句聽起來挺「中二」的話,似乎擊中了人們的興奮點,大家紛紛以「打工人」自居」。要了解一個梗為什麼能火,首先還是要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妨從各種打工人語錄開始:從這些網友的調侃中看到,簡簡單單「打工人」三個字充滿了苦中作樂的黑色幽默,概括了打工群體認清現實後的無奈自嘲情緒。
  • 「打工人」的英語,可不要說成「worker」!
    一時間,網上的畫風大變↓↓↓其實,「打工人」這個詞,描述的是一群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工作,給人打工掙錢生存的人。而你我很多人,恰恰就是「打工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打工人對抗生活帶來的壓力,並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打工人」的一夜爆火,多少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對現實生活的調侃與戲謔。在社會競爭壓力日益加劇,生活負擔不斷加重的背景下,熬夜、脫髮、疲勞似乎成了「打工人」的常態。但「打工人」的傳播,又將幾乎所有的職業者囊括其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有職業無分貴賤。
  • Migrant birds spend winter in Shenzhen Bay
    Visitors watch migrant birds at Shenzhen Bay Park on Monday.In recent days, numerous migrant birds can be seen over the tidal flats in Futian Mangrove Nature Reserve and Shenzhen Bay.
  • 「經濟學人」Migrant workers in Singapore
    Breathing roomSingapore promises roomier digs for migrant
  • Another Expat Arrested at Beijing Airport for Drug Smuggling
    For the second time in four weeks, Beijing media is reporting that another expat has been arrested for attempting
  • [VIDEO] Expat Teacher in Beijing Fired After Abuse Video Exposed
    An expat teacher has been fired from his job at a Beijing kindergarten
  • 英語裡的「農民工」
    英文中對「農民工」一詞的翻譯可謂五花八門,僅筆者見過的就有peasant workers(農民工人)、rural workers(農村來的工人)、farmers-turned construction workers(農夫轉變成的建築工人)等。筆者認為,這些譯法均有不妥之處。
  • 2020考研英語作文寫作中描述現象怎麼寫
    我們都知道考研英語作文寫作中會有一些常用的句式,我們熟悉掌握後靈活運用對寫作來說將會變得容易很多。希望各位考生能認真複習,現在我們來看一看2020考研英語作文寫作中描述現象怎麼寫。
  • 2017考研英語詞彙熱詞精選:替罪羊​
    單詞作為英語的基石,是必須要好好抓起來的,大家平時一定不能間斷哦。除了大綱詞彙書,建議考生還可以通過真題和外刊來背單詞,實用性更強。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分享新聞熱詞,幫助大家拓寬知識面!
  • 《我和我的家鄉》大熱 開言英語告訴你這些單詞都和家鄉有關
    (原標題:《我和我的家鄉》大熱 開言英語告訴你這些單詞都和家鄉有關)
  • CNN Student News - Volkswagen Faces a World Scandal Over Emissions; European Migrant Crisis: E.U.
    本文配有純正英語播講MP4視頻,點擊頁面最左下角【閱讀原文】連結,即可在線播放。該公眾號由UNSV英語學習頻道(www.unsv.com)傾心維護,每天推送站長精挑細選的優質英語學習視聽內容。如需關注或學習歷史發布內容,請點擊文章頂部標題下方的藍色文字「英語學習頻道」,或者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公眾號」。
  • 考研複試英語之如何介紹家鄉
    在考研英語口語複試中,考官可能會問考生關於家鄉的一些問題。比如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今天中公考研準備了考研複試英語之如何介紹家鄉的相關內容,和同學們說一說如何回答這類問題。
  • Makeshift classrooms open for kids of migrant workers in BJ
    Wednesday mark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and as many children enjoy their festival in various ways,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the offspring of migrant wor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