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教育為本。早在2005年,崇明就已啟動「生態崇明」地方課程體系性構建項目。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崇明的生態教育改革形成了紮實的深化改革基礎,建立起了「生態崇明」鄉土特色地方課程體系,學前教育便是其中重要一環。筆者走訪崇明區多所幼兒園,感受區域積極探索農村幼兒園特色教育模式,管窺全區持續提升保教質量,建設「生態學前教育」,打造一所所好幼兒園,培養小小「生態人」的生動畫面。
踐行生態教育理念
培育幼兒好習慣
「刀魚媽媽請你留下來吧,我們會保護好你們的!這裡的水會越來越清,你們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多……」走進虹寶幼兒園,孩子們正在上演綠色生態兒童劇《小刀魚旅行記》,講述的正是對長江刀魚進行生態保護的故事。生動的表演和誇張的動作引來陣陣喝彩,展示出他們對自然和生命的童真感悟。據園長宋寅介紹,自2016年上海市發布《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來,崇明區堅持實施「生態+」教育戰略,幼兒園設置了「三園三街一劇場」,深受孩子喜愛的生態兒童劇應運而生。
虹寶幼兒園「崇明老家」體驗館
幼兒園還創設了極具鄉土特色的「崇明老家」體驗館,孩子在館內挑水洗菜、看灶做飯,品嘗自己動手做的農家美食;研磨染料,繪製樣式,製作用摺疊法扎染的創意T恤;聽故事、看繪本,了解候鳥在東灘安家的過程。藉助豐富的資源,老師們組織孩子參觀崇明生態科技館,去堡鎮市民公園踏青,體驗各種社會活動。大班的孩子們走進社區,做起了「護綠小天使」,展覽自己創作的環保宣傳畫,向社區居民宣傳富有童趣的垃圾分類、愛護綠化、節水節電等知識……通過豐富多樣的生態主題活動,孩子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在實踐中豐富、提高了語言、動手、合作能力,收穫滿滿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營造書香氛圍
滋潤幼兒小小心田
育英幼兒園裡, 大廳的開放式書柜上放置著各類書籍,孩子們自由選取喜歡的書。閱讀後,直接可以在身後一整面塗鴉牆上塗塗畫畫。「其實從『閱讀書寫』到『多元表徵』是幼兒園一直以來研究的課題,我們將『多元表徵』的課程內容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園長沈翠娥介紹。
孩子們早上來園時就能自由閱讀繪本,上午的學習活動中可以講編故事,午休時間可以聽老師說說聊聊,而下午個別化學習時間,則會與同伴一起演演、畫畫。孩子們沉浸在閱讀中,整個過程樂趣無限,幼兒園裡縈繞著濃濃的書香氣。即使在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期間,老師們同樣堅持開展線上系列閱讀活動,雲端攜手家長,為孩子居家閱讀與遊戲做好指引。大二班的蘇筱雨媽媽說:「閱讀活動不但啟發了孩子們的心智,而且更激發了他們對美好世界的熱愛。」
育英幼兒園「親子自製繪本」展評活動
作為一所建園近40年的「老園」,育英幼兒園曾先後被評為崇明區綠色學校、崇明區安全文明校園、巾幗文明崗、崇明區03優秀指導站及上海市科學育兒示範點等。為了滿足社區家長的需求,讓社區中更多的2-3歲的幼兒和家長在家門口享受到親子早教服務,老師們會定期開展親子早教活動,老師、孩子、家長們總是在歡聲笑語中開展親子小遊戲,收穫周邊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攜手打造生態教育高地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合興幼兒園成立於1988年,位於崇明區港沿鎮東北部。幼兒園裡的「月月演」活動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每個孩子都可以上臺表演,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鍛鍊膽量,在掌聲中獲得鼓勵與肯定,越來越自信。此外,玩陶藝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結合當地豐富的資源,幼兒園在玩沙玩水的基礎上,增加了玩泥的元素,為孩子們創設了陶藝創意坊和陶藝吧,讓孩子們每次都「嗨」到玩不夠。
家長們評價孩子們「人小本領大,小鬼愛當家」。這樣的說法,緣於幼兒園經常組織孩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原本農村的孩子多由祖輩帶養,接觸外界社會的機會少,膽小、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幼兒園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和社會資源,組織幼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小班的孩子會走進鎮上的菜市場、水果攤;中班的孩子會事先制定好購物單,用足5元錢自主購物;大班的孩子分小組外出,還會討價還價,大膽地與人交談,感受著購物、遠足的樂趣。加入志願護隊行列的家長們總是忍不住感嘆,幼兒園真正讓孩子走進了社會大課堂,體驗生活,快樂成長。
合興幼兒園陶藝活動
═══後記═══
怎樣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感到快樂、安全,獲得成長與發展,是每一所家門口的好幼兒園都在探索的目標。一所好的幼兒園,不僅需要帶給孩子良好的教育,更要將科學的育兒理念深入家庭。據悉,為滿足居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2019到2021年期間,崇明區將新建、改建7所幼兒園,整體推進提升區域幼兒園辦園質量,不斷完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體系,讓每一個孩子受益。
編輯: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