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未來5-10年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期,這五大領域值得關注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網主辦的「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演講中,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由於政策調控,短期內房價不會出現暴漲。在疫情之後和外部環境壓力之下,中國經濟將回到平穩增長的趨勢性軌道上。

對於複雜宏觀經濟環境下的創投領域,連平表示,在國內外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創投或將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但「危」和「機」往往並存,目前的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未來5-10年是中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連平認為,未來產業投資有五大板塊值得關注:高科技板塊、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中高端消費品行業和醫療健康行業。

1、房價會暴漲嗎?

5月以來,房地產行業復甦的形勢越來越明顯:「五一」期間,商品住房銷售形勢喜人,一線城市房產成交同比上漲50%以上,

一線城市房價有所鬆動,截止5月中下旬,深圳新房單價環比上升1.9%,擺脫了自2019年10月開始的下行通道;而二手房價格大部分重點城市環比都有所回升。各地土地拍賣活躍,土地成交價款同比上升6.9%,這是自2018年12月以來首次正增長。

城市二手房出售掛牌價指數

而目前的貨幣寬鬆政策和低利率也將推動更多資金進入房地產:今年3月以來社融增速迅速攀升,從10.7%逐步躍升至3月的11.5%、4月的12%和5月的12.5%。

具體到房地產行業,在居民端,按揭貸款放款節奏明顯加快,居民部門按揭貸款利率小幅下降。在房企端,發債繼續提速,截止5月下旬,房企內地信用債累計發行3169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9.1%。

經濟復甦來臨、市場熱錢多,這會導致房價再次暴漲嗎?

連平認為不太可能。

連平對投中網表示,未來房地產市場確實是復甦,利率下降、準備金率下調,有助於房地產市場復甦,但房價會不會暴漲取決於政策。此前政策要求嚴格,政府高度重視房價上漲,因此這輪房地產周期可能不會再度出現房價暴漲。

房價不會暴漲的依據有三大政策背景:

一是去槓桿,2017年的去槓桿直到目前還存在。目前與房地產相關的居民槓桿雖然絕對值不是很高,但增長很快,這將對消費行為造成壓力,因此未來資本大規模流入房地產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房住不炒是始終會堅持的中長期政策,所以在房價較快上漲時,政府將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調控。

三是土地制度改革。過去土地價格太高是導致房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背後原因是土地供應不足和土地定價太高,而土地供應受限於大城市控制規模的理念。而現在政策已有鬆動,供地政策方向發生變化,土地的供給將根據當地人口流入情況、需求情況而定。

在連平看來,三大政策並行之下,下半年到明年,一部分城市會出現房價上漲的壓力,但可能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

2、從「科技立國」到「科技領先」

科技引領著新一輪經濟周期,近年來,國家把科技放在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上。

在政策方面,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我國要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與國家戰略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

在行動上,從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大基金)到去年推出的科創板,再到近期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和大基金增資、紫光展銳獲大基金入股,都體現出國家對科技產業的扶持。

但連平認為,這樣的政策還不夠,科技產業的戰略角色應該由「科技立國」走向「科技領先」。

連平認為,「科技立國」和「科技領先」的區別在於,科技立國是國家建立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但是科技領先要走在全球的前列,比如5G技術,將帶領軍事和金融方面的發展。

要做到科技領先,連平表示,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財政支持和一體化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比如科研經費的稅收支持、吸引海外科研人員回國等。

「現在的組織形式和體制設計還不足以支撐上述目標,要採用最有效的體制設計,錢投下去要有效果、並拉動更多資金」,連平表示。

具體到行業層面,連平認為,目前有五大板塊非常值得關注:高科技板塊、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中高端消費品行業和醫療健康行業,未來數據資源是所有資源中最重要的。

3、看好中國,內需主導

近期,雖然疫情已經初步得到防控,但A股、商品行情依然波動劇烈,市場情緒依然較為悲觀。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波動,連平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比較複雜,外部環境壓力大,導致形勢不明朗,不確定性大,使得市場上投資者心理預期壓力大,這是今年股市最大的問題。

對於目前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連平認為,短期內中國處於流動性好、結構性寬鬆的貨幣政策大環境中,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從底部回升,呈V型反轉的態勢。從長周期的來看,中國自身沒有問題,韌勁十足,但外部環境惡劣,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因此,連平對中國未來的經濟走勢持謹慎樂觀的觀點:在疫情之後和外部環境壓力之下,中國經濟將回到平穩增長的趨勢性軌道上。

而新一輪經濟回升中,什麼又是經濟的支柱?還是此前的三駕馬車嗎?

連平認為,過去中國經濟發展依靠三駕馬車,但目前出口貢獻降低、投資撐不起來,只能更多地依靠消費。

在連平看來,目前公布的數據說明內需在中國經濟運行中佔據主導地位,在GDP總量中內需佔比最高,但國家還沒有一整套內需主導的系統性、長久的發展規劃,制度和政策層面的安排還有欠缺,需要有政策推力促使內需發揮作用。

如何通過制度變革挖掘內需?連平稱,政府或許應該通過轉移支出的方式支持居民消費。通過一個內需主導的系統性地長久地將中國增長的潛力挖掘出來,使中國真正能夠主動的促進發展,而不是自然地由宏觀經濟自身運行發展來推動。

相關焦點

  • 中國外交的戰略機遇期:既積極作為又量力而行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3] 這對我們準確研判戰略機遇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二、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戰爭風險、國際格局演變趨勢以及時代發展潮流是綜合研判戰略機遇期的主要因素,綜合分析這些因素,剖析其對中國發展的影響,可以發現在未來較長時期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 王林:4大條件支撐中國重要戰略機遇期,一定要避免3個陷阱!
    在6月16日正和島島鄰大會上,正和島藍色島鄰、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林教授發表了「敬畏規律,『永進無潮"的演講,闡述了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4個條件,解讀了習總書記提到的3個陷阱。只要避免了這3個陷阱,中國應該會繼續高歌猛進。島君精心編輯該演講,推薦給大家。
  • 中國商貿流通業和消費市場將進入新一輪戰略機遇期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閆曉虹)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姜明10日在第八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上表示,今後5年、10年乃至15年,中國商貿流通業和消費市場將進入新一輪戰略機遇期。由中國商報社、中國商業出版社舉辦的本次大會主題為「提升內需驅動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姜明表示,即將過去的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商貿流通業和消費市場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活力。這次疫情催生出了大量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消費從吃、穿、用的實物消費,加快向醫療、教育、文娛、旅遊、體育、健身等服務領域擴張滲透。
  • 外媒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印媒:中國為「戰略機遇期」做準備
    原標題:外媒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印媒:中國為「戰略機遇期」做準備 參考消息網11月1日報導 《印度教徒報》網站10月30日發表題為《中國為「戰略機遇期」做準備》的報導稱,中國共產黨剛剛結束了一場重要會議。
  • 瀋陽會展業迎來戰略機遇期
    近日,瀋陽市貿促會與紐倫堡會展(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紐倫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繼瀋陽市貿促會與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簡稱中展集團)實施戰略增資擴股重組,重新註冊成立遼寧中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簡稱 遼 寧 中 展)後 又 一 戰 略 性 舉措。由此不難看出,會展業正在為瀋陽新一輪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 產生「超越未來」的能力 美空軍新科技戰略鎖定五大技術領域
    該戰略也確定了美國空軍看好的五大技術領域,可能會出現「變革型」發展。   無人機與自主太空系統   多年來,美國軍方始終認為,有必要配備大批價格低廉的無人機與自主太空系統。空軍也認為,未來需要藉助此類裝備提升舊式精密武器的能力。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未來15年 五大趨勢決定中國經濟發展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在滬舉辦的「2020微軟數位化轉型峰會」上,展望了「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數位化機遇,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五大趨勢。   他表示,這五大趨勢很大程度會決定中國經濟未來的需求情況,從而驅動產業格局的形成與變遷。
  • 2019年,中國這10件大事值得你我關注!
    2019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將如約而至;「嫦娥五號」蓄勢待發;5G商用呼之欲出……2019年,中國這10件大事值得你我關注!一、輝煌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19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跨領域合作新未來 Marvell解讀中國市場戰略
    【天極網手機頻道】縱觀當前全球消費類電子市場發展趨勢,智能移動終端、智能家庭應用領域如今重要性愈加提升。甚至相較於傳統電腦硬體市場,智能終端市場近年來呈現著更為迅猛的表現。正是因此2014年臺北電腦展(Computex2014)之中,更多地可以看到智能終端與解決方案領域相關廠商積極加入其中。
  • 2019中國科技業展望:哪些行業未來可期?科技公司將如何面對機遇和...
    考拉海購由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網易運營,專門為中國內地消費者提供從護膚品到時尚配飾等精選進口商品。中國政府表示,未來15年,中國對外商品採購總額將達到30萬億美元,服務採購總額將達到10萬億美元。此外,中國中產階級的壯大預計還將提振國內對高質量進口產品的需求。這種增長促使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龐大的在線零售平臺之一天貓在2017年8月建立了一個創新中心。
  • 2020年五大關鍵詞,你值得關注
    自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轉型後,正式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轉型。建設小康社會是改革開放戰略之一。「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概念,先實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確的。5萬平方米的商場,超過8000多個;超過10萬平米的商場,有超過3000個。
  • 閻學通:現在中國面臨冷戰後最好的國際戰略機遇
    川普選擇單挑戰略與中國競爭的做法,對中國來講是個機遇。中國國慶長假期間,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就美國對華政策發表長篇演講。雖然早有預告,外界仍對這篇演講的內容有些意外。冷戰並不是指沒有體系戰爭時期的大國戰略競爭,這就是為什麼一戰之前的和平時期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和平時期都不被視為冷戰。我認為,當前的兩極化在5年之內即可成為定型的格局,但這個兩極格局將不同於冷戰,而是恐懼和平,即人們長期擔心大國間發生直接戰爭而戰爭未發生。
  • 艾伯維攜五大領域創新成果首次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上海2020年11月5日 /美通社/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 「進博會」 )今天正式拉開帷幕。全球排名前十的研究型生物製藥公司艾伯維(AbbVie)攜免疫學、腫瘤學、神經科學、眼科學及艾爾建美學5大核心領域創新成果首次亮相進博會。這是今年5月剛剛完成了對艾爾建裡程碑式收購之後,全新艾伯維的首次登場。
  • 國科嘉和王戈:讀懂「雙循環」,抓住硬科技發展黃金機遇期
    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也帶來了一系列機遇和挑戰。對百年變局,如何塑造中國重要戰略機遇期?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姜廣智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我們需要立足於科技自立自強,以新的戰略定位和眼光來看待中美關係。並指出,要繼續保持科技創新,用建設性的作為防止世界他國脫鉤之念,培育好國內大市場,充分釋放創新潛力,推動國際合作的新境界。
  • 上海財大校長蔣傳海: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論壇由上海財經大學校友總會主辦、校董單位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支持、第一財經中國經濟論壇特別呈現。論壇以「全球疫情下的中國經濟發展之路」為主題,聚焦經濟熱點,探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海財經大學校長、校友總會會長蔣傳海教授出席了此次論壇,介紹了學校這一年來事業發展的情況,並結合論壇主題分享了四個方面的觀點。
  • 恆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我們正處於科技創新的戰略機遇期 數位化...
    「對恆昌來說,9周年的生日意義非凡,既是恆昌數位化轉型升級的起點,又是恆昌奔向未來的出發之年。」對此,李稻葵給出了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新基建、新型城市化建設代表著新經濟發展方向,具備發展潛力和投資價值,此外房地產市場和汽車行業未來也有望成為市場後續熱點。數位化推動新經濟蓬勃快進2020年,除了新基建得到了廣泛關注外,聚焦數據共享及安全、產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高頻熱點也成為了市場的聚焦。
  • 歐萊雅的「剁手攻略」:中國五大年銷10億品牌靠收購而來
    而在中國市場,歐萊雅2018年6大銷售額達10億元級別的品牌——巴黎歐萊雅、蘭蔻、阿瑪尼、YSL、科顏氏和美寶蓮中,有5個品牌是通過收購或品牌授權而來。 2018年,歐萊雅共收購5個品牌、拿下2個品牌授權,成為集團自1967年的第一起收購案(蘭蔻)以來,收購品牌數量最多的年份。 在當前激烈的美妝品牌國際競爭中,看懂歐萊雅的收購邏輯,更是了解這位巨頭未來押寶的發展方向。
  • RISC-V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
    打開APP RISC-V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 該聯盟自成立以來受到了行業精英的廣泛關注,今年,智芯融憑藉其在RISC-V指令集方面的硬核技術,成功加入risc-v產業聯盟,為壯大了聯盟會的綜合實力。「ICF-智光」和「ICF-融光」是智芯融兩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RISC-V系列晶片,準備分別在學術界和企業界進行開源和授權免費使用的普惠計劃。
  • 周新旺博士:未來15年我們的躍遷機遇和發展之路
    2020年12月6日,中國科學院博士、清控至道教育(清華控股旗下在線高等教育品牌)創始人周新旺在上海世界貿易大廈作了題為《未來15年我們的躍遷機遇和發展之路》的主題分享,並將自己的研判結果和盤託出。談及未來15年的機遇與躍遷之路,周新旺博士首先拋出了2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在哪?」、「下一個15年,中國的機會在哪?」。周新旺博士表示,未來1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就在於數位化浪潮,中國只有抓住數位化浪潮的機遇才能實現十九屆五中全審議通過的2035年遠景目標。
  • 如何理解車俊關於「八八戰略」再深化的深意?這篇文章值得重讀
    如果「堅定不移」是我們應有的態度,那麼,「路子」就是綱領的代名詞,這也就從另一個層面上闡釋了「八八戰略」於浙江而言,為什麼是管長遠、管全局的一份綱領。那麼,作為總綱領,「八八戰略」究竟是怎樣一篇「大文章」?這裡,分享一篇重量級的舊文,常讀常新(有刪節)。有心人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5月視察浙江時曾說過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