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題
新時代的雄安新區,一幅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偉畫卷正在徐徐鋪展。這裡有叢叢蘆葦和片片荷葉,圈頭大席和「音樂聖會」,豐富多彩的民間花會,雄偉寬闊的東周古城,宜居宜業的古鎮生活。「天下大廟數鄚州」「北京人全,鄚州貨全」。然而,如今諸多鄉鎮產業低級,亟待轉型;澱區處處汙染嚴重,急需治理。在難得的歷史機遇與嚴峻的現實挑戰下,白洋澱中和澱邊的諸多鄉鎮該何去何從?我們將從千年大計入手,從萬年之境出發,以「人」「鎮」「澱」關係演變為線索,故事就此展開。
千年大計,何謂之「天地」?雄安新區將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未來科技力量將成為提高鄉鎮生活質量的骨骼,而鄉鎮的歷史文化特色將成為提高雄安城市魅力的魂魄。一萬年前,白洋澱地區就出現了人類活動點。而萬年之境,何謂之「和」,面向未來的資訊時代,我們追求的是人鎮澱和諧發展。天地之間,何以求「和」?首先,我們希望人鎮澱發展水平會在動態變化中越來越提升,關係越來越平衡,並且能夠承受外部的不良影響。我們在規劃策略中加入韌性措施,建議建設鄉鎮發展實時評估系統,使用理性分析方法來指導規劃設計。通過研究上位規劃等願景目標,總結文獻資料和實地調研,確定人鎮澱指標並進一步數據處理,最終形成指標體系。那麼怎樣實現這樣的目標呢?
規劃與應對
基於人鎮澱發展關係的雄安新區圈頭鄉、趙北口鎮、鄚州鎮規劃設計,首先從對「天」——雄安新區以及「地」——白洋澱以及周邊三鄉鎮的分析入手解讀「和」之本意。在規劃綱要中,可以看出未來雄安和周邊鄉鎮將會相互支撐、共享未來的科技理想與曾經的歷史文化底蘊。而在白洋澱地區,人鎮澱三者的關係從古至今經歷著由和諧共生到防衛聯動、共同發展、寄託情感再到一種過度剝削的狀態。那麼天地之間的「和」,就是我們所追求的人鎮澱和諧發展,達到一種高水平的平衡狀態。
我們確定「前期主要調節澱,後期主要調節鎮」的發展時序,並且找到生態、產業、交通、文化四個抓手。根據不同側重在兩個時期選擇不同的主導策略,前期以生態修復主導,後期以產業交通主導,文化復興貫穿始終。在區域協同的基礎上對三鎮域各鄉鎮差異化定位並結合自身特色進行城市設計,共同完成「和」之目標。
智慧轉型——國家公園智慧服務中心生態修復研究基地(天津大學方案)
據此,將村鎮分為以圈頭為代表的「澱」指數優先型、以鄚州為代表的「鎮」指數優先型兩類進行詳細城市設計。圈頭將成為一個緊縮發展的澱村,做好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進行新的智慧轉型。而鄚州鎮將採取緊湊開發模式,通過田鎮交織的組織方式來實現古鄚州的新生。
學生:李 嫣 李金宗 王晶逸 楊 驍 閻 瑾 張奕怡 周大偉
指導教師:李津莉 蹇慶鳴 張 赫 米曉燕
本文刊載於《人類居住》雜誌
2020年 第 2 期
歡迎在朋友圈轉發,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