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鄂生:中國金融問題在回歸本源一定是反應最強烈的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財經網

「我們在金融發展和金融融合,因為你高速增長,它也是金融支撐的,你現在遇到困難以後,必然金融問題在回歸本源的問題上,它一定是反應最強烈的。」1月13日,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先生在「2019中國製造論壇」上如此表示。

他還指出,企業的發展不光是金融問題,在資產負債表的錯配問題上應該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沒有解決好,現在解決好沒有?我覺得仍然沒有。

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錯配,就要追溯到企業發展最基礎的問題,資本,因為資本也是借貸,也不是積累,這是一個歷史過程,這不是說怪誰不怪誰的問題。我們的發展在中國從大一統的計劃經濟下這麼走過來,它本身就是資本不足,不光是民營企業,國企也資本不足,所以它就靠金融的支撐,高速的支撐也是這樣。

他還強調,我們現在的經濟生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際上在思維方式、經營模式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就需要我們有應變能力,要有新的思維方式,所謂的思維方式不是說你亂想,因為都有目標。就是現在講了回歸本源。

何為回歸本源?怎麼才叫回歸本源?他表示,不管供給側結構改革也好還是你擴大需求也好,你要把這個工作做細,你要有區別對待,咱們改革開放那麼多年就要防止一刀切、區別對待,但是實際上這種問題一到關鍵節點上,在我們這種粗放的發展的指導思想下,仍然把很多事情做得很粗,這一粗,毛病就出來。所以現在我認為不管是我們的經濟發展,包括管理者,包括我們研究者,都應該要轉變觀念,不要以過去那種規模的發展要求,怎麼向質量、效益去轉變,我覺得這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很重要的問題。

以下為發言實錄

蔡鄂生:謝謝主持人,大家上午好!剛才燕冬講了要講金融和實體經濟問題,剛才我看佛山功夫裡面講的獅子頭的時候,講了不要著急,慢慢來,後面還有一句話叫穩紮穩打,現在說金融抑制,在製造業發展當中算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去年好像大家遇到的新問題,這個所謂新問題在什麼情況下發生呢?最近我和一個民營企業家聊天,他是東北的一家民營製造業企業,而且現在在刀具的生產上,因為我們製造業一個是刀具,一個是軸承,在刀具的生產上,中國是NO.1,全球市場要佔到25%左右,在2008年的時候開始收購了美國、德國和瑞士的一些廠,這個人就是學工學的,最早大學畢業以後分配在哈爾濱,20多歲就是勞動模範,車間主任。然後到了美國訪問學者回來以後,待了兩年,就離開國企自己創業,從開始給國企做代工,逐步發展成自己買設備生產,然後併購,拿了品牌,就是一步一步專心地走。他說他也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把這件事做起來,但是他發展到現在每一步都踏到了社會發展的一個節點上,而且現在他有了基礎,他認為他自己到2025年能夠在刀具上走出來,我就問他,我說你去年的發展怎麼樣,我說你這麼好的企業,他現在訂單做不完,生產能力滿足不了訂單的要求,你去年應該還不錯吧,他說他也遇到了問題了,我說什麼問題?銀行倒貸。我說你這麼好的企業,銀行為什麼還要給你倒貸?他說因為我在的那個地方的浦發銀行,他在當地整體的規模結構還有很多不好的,這個時候上頭的壓力又是要他壓縮,要收縮一些規模。在這種情況下所謂降槓桿,具體怎麼傳導的不太清楚,但是他給底下下的任務是要收縮規模。這一收縮,那些不好的企業,所謂不良貸款的企業想去收也收不著,人家沒錢給,所以就輪到他這樣的企業,仍然給他貸,但是中間又抽了一些,這一抽就出問題了,他說我又不是商品流通,我是生產企業,我也沒有庫存,貸款一少了,我後期的生產工序完不成,我的產品也沒得賣,人家市場也買不著我的產品,所以就出現了我只有到市場上再去找一些高息的貸款。

他這樣的企業所講的這種事情,現在我們多少年來比比皆是,好的時候銀行貸款恨不得追著企業跑,在發生調整的時候又不分區別地又開始往回拿,新形勢下的老問題,這是我的看法,所以這種現象在這幾年我們發展當中好像很正常,每次在節點上都有這種問題發生,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宏觀政策的問題還是微觀經營回歸本源這些問題呢?可能都有,我們現在的銀行,實力有很大,創新產品又怎麼樣,但是為什麼在回歸本源和支持基礎產業發展問題上會老是出現這種,經常在底下說,在你壓的時候往往說壞的企業收不回來,要去好的企業或者有銷售能力的企業有現金流的企業去收貸,還不要說其它的那種控制方法,那你現在可不對生產這些方面都有壓抑嗎?到底是什麼問題我也沒想明白。跟這些企業家聊天,而且在這種發展當中經常出現,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經常出現,包括在好的時候也出現,有時候為什麼所謂的新形勢的發展,有些民間借貸、高息的東西為什麼出現?就是因為它在這個節點上,它的資金錯配,銀行一拿走了,他為了生存,不得不到市場上去借高的,借了高的貸款成本各方面就全上來了,這一上來就進入了一個所謂的生產的極其困難的時期,如果說形勢在不斷好轉的時候或者宏觀形勢供給好轉,他可能就緩過來了,慢慢就把它調整。如果說時間持續長了,他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他為了不斷地倒,高息、短期資金,就弄得企業負擔越來越重。我相信在座的如果是企業家,這種情況可能是覺得一點不奇怪。

從我們大的方面來講,企業的發展不光是金融問題,在資產負債表的錯配問題上應該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沒有解決好,現在解決好沒有?我覺得仍然沒有。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錯配,就要追溯到企業發展最基礎的問題,資本,因為資本也是借貸,也不是積累,這是一個歷史過程,這不是說怪誰不怪誰的問題。我們的發展在中國從大一統的計劃經濟下這麼走過來,它本身就是資本不足,不光是民營企業,國企也資本不足,所以它就靠金融的支撐,高速的支撐也是這樣。所以我們在金融發展和金融融合,因為你高速增長,它也是金融支撐的,你現在遇到困難以後,必然金融問題在回歸本源的問題上,它一定是反應最強烈的。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思考,你從改革的角度應該是全方位的,不管是發展資本市場、債券等等的發展,但是面對我們現在大部分企業,它仍然是以間接金融為主、銀行貸款為主的這種負債方式,到底怎麼能把它融合好?我們的銀行理念,他對回歸本源到底怎麼看?什麼叫回歸本源?企業貸款就是回歸本源了,還是說要按著我們從規模增長向效益發展的一種結構性轉變下,你回歸本源要不要動腦子,要不要有結構性的區別?你看看是企業符合結構發展,還是眼前的利潤或者它的市場化?因為我們這種現象很多了,在某一行業大發展的過程當中,大家就都跑過去了,那個行業一出問題之後又都走了,光伏企業這種現象很明顯。去年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是一個簡單地做光伏的行業,是在整個一種環境下,3C,在有些處理和解決問題上,各個行業在這些方面上都出問題,包括國企。因為我們中央明確提出來國企要降槓桿,國有企業的槓桿降下來他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因為他這張表本身也就是錯配的,它這張錯配的資產負債表和它那個生產工藝、生產流程是不匹配的,所以到這個時候它的材料或者是它的生產仍然在機器上還沒出成品,他肯定出毛病,所以這樣最簡單的問題,在我們現在的這種金融服務意識當中到底強不強?因為我70年代到了銀行,那個時候銀行是會計出納,但是那個時候駐場信貸員,像武鋼這種大的企業的駐場信貸員,比那廠長對於資金和生產流程之間的關係了解都清楚,供應原材料進來的價格在成品、半成品、庫存多少、銷售多少,都很清楚。

現在我們的規模大了,市場經濟了,又不是當時的計劃經濟的概念,但是你這種服務理念和意識在這種新的規模和銀行市場化了以後,整個經濟市場化的過程當中,你的思維方式、服務理念,你老講產品創新,服務創新體現在哪?真正的創新發展,金融作為服務業,你不覺得要在服務上創新嗎?服務當然要通過產品的創新這些手段,但是你腦子還停留在那個地方,好的地方這樣,這還不說,在這種錯配和這種不斷的價格和過程當中,利率價格的變化,所以在三去一降一補的過程當中,看到我們實際調整了很多東西,它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在很多事情上,你降了槓桿以後,反而成本下不來了,因為你的資金需求越簡單化,價格又上來了。我們在觀察這些的過程當中,怎麼把我的手藝,要把大家的理念能做得更好,這可能是很現實的問題。現在你不管哪一類企業,很多企業一了解,現象很普遍,大家反應也都差不多,咱們還不說資本市場拿股權抵押、融資,最後出現爆倉,還不要去說那種現象,老去評論這種問題下的誰有問題,誰沒問題,說都是民營企業為了高速發展拿股權抵押去融資,我覺得都應該反過來回到各自的位置上來好好分析我們各自的問題,就是說你投行也好,你在給他股權抵押的時候,你是鼓勵他,還是他找你。我當時這種的經濟行為到底是什麼促使我這樣做的,回到各自的問題上,把這個事情,先把自己的事情考慮清楚,不是問題導向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光去到外頭找問題,那就是毛病了。我的問題是因為你出現的,而不是因為我出現的,但是像剛才我舉的那個例子,可能就以一個出現的為主,因為它的生產過程整得很好,但是銀行出現對他的那種行為,你說銀行是自願的還是不自願的,因為他有他內部的體制和一些宏觀要求的指標。所以我們現在的經濟生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際上在思維方式、經營模式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就需要我們有應變能力,要有新的思維方式,所謂的思維方式不是說你亂想,因為都有目標。就是現在講了回歸本源,何為回歸本源?怎麼才叫回歸本源?這是要具體做的,不是在那裡說的,你要具體做,而且你這種回歸本源要體現你怎麼解決,不管供給側結構改革也好還是你擴大需求也好,你要把這個工作做細,你要有區別對待,咱們改革開放那麼多年就要防止一刀切、區別對待,但是實際上這種問題一到關鍵節點上,在我們這種粗放的發展的指導思想下,仍然把很多事情做得很粗,這一粗,毛病就出來。所以現在我認為不管是我們的經濟發展,包括管理者,包括我們研究者,都應該要轉變觀念,不要以過去那種規模的發展要求,怎麼向質量、效益去轉變,我覺得這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很重要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首先要在腦袋上要能夠想得通,因為咱們古話老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有時候一想到質量效益,可能今年我就沒飯吃了,或者我的收入就要下降,這些事情在一些企業當中,他也是很現實的問題。但是你怎麼在這個變化的過程當中咬緊牙關,渡過去,還得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把這個事情做好。

我就談這麼點看法,謝謝大家!

主持人:我們再問蔡主席一個問題,你還是把經濟形勢和實體經濟的投融資各方面都分析了一下,你說回歸本源,事實上還要首先在思維方式上來確認,咱們這邊坐著很多民營企業家,您覺得大部分的企業,你說融資為主的這種方式到底怎麼樣在現階段,讓他們怎麼做,您給幾個忠告,具體一些。

蔡鄂生:和銀行溝通,坐到行長那去談。因為現在我覺得還要溝通,但是溝通這裡面形成不了一種傳導,咱們反而要研討這個,媒體不抓所謂的亮點,大家說話就可能敞開一點。最近從去年11月1號以後總書記講了,再加上你們媒體老說放水了,什麼叫放水了?待會姚所給大家講講放水是什麼概念?你感覺到放水了,但是又沒什麼感覺,但是也有極少數的人感覺到了,就是說在發生變化。但是現在你到了放水的過程當中,你到了銀行這一塊一看,一聊天的時候,他又是前兩年的老話,找不到好的項目,他也著急。大家聊天當中是最現實的問題,但是我們這麼多年,到底有沒有好項目?你的生產、你的發展到底是不是讓他所理解了,所以說你給他出招,只能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地出招,沒有放之四海的招跟大家去說,但是我覺得是要和銀行溝通,銀行內本身也要溝通,它的上中下也要溝通。但是這裡面它已經形成了一種格局,就是它的資產負債表、不良貸款的比例在那擺著,姚所長的人民銀行說對他的宏觀要求,他必須按這些宏觀要求去調這張表,他調這張表的時候,他在企業當中就發生變化了,所以這些問題都是在市場運轉和每年市場發展當中而出現的問題,這種問題仍然要靠市場發展和時間的問題來逐步解決,如果你想著我一壓槓桿,一把負債率壓下多少,結構就變了,那有點太理想化了,這可不是說我出一個招、兩個招就能解決問題的,你說有個企業有些什麼問題,跟哪家銀行有問題了,我可以幫你去說,因為你現在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去年底要解決的問題,還不是招的問題,還是這些企業能過日子的問題,到時候說我和銀行要解決他年終這張表的平衡問題,但是這種狀況,我的看法不能指望著放水就能解決問題,你現在等是等不來的,宏觀調控不調控,不是說你光看著這些媒體講的話,有時候可能會誤導你,你還是要回到你的現實當中來,你的資產負債表,你的生產、你的市場這些情況,怎麼能讓銀行或者債券市場、貨幣市場、信貸市場能夠找到匹配的路,如果說這個方面找了確實讓這種情況,我還不夠格,只好咬著牙到新金融上找點出路,因為你要發展,要不然你就縮小你的規模,但那個壓縮以後,你要是製造業又牽扯到工人的問題了,所以現在怎麼講,講了半天,最後他還要回到這個圈裡面來,是一個系統性的東西。所以現在的改革和發展比原來難就難在這,而在這個系統性的問題上,又比改革開放初期多了很多問題,利益多元化、層次也多,所以大家的想法未必是一致的。

我們將產業鏈供應鏈,你延長到一條線的產業,還是延長對一個能夠閉合的產業鏈,到底誰為主?因為一條線的產業鏈,它在不同點上出問題,那可能是大毛病,如果是一個閉合的,你這個點上出問題,他會在這個點上能夠支撐一下,這樣可能會好一點,有點為難我了。

相關焦點

  • 業界:智慧金融要解決金融服務問題 目的是回歸本源
    原標題:業界:智慧金融要解決金融服務問題 目的是回歸本源中新網上海9月17日電 (高志苗)2019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智慧金融(上海)峰會17日下午在陸家嘴金融城召開,同時,新浪智慧金融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
  • 金融回歸本源才是「王道」
    金融回歸本源才是「王道」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5.09 星期三     回歸本源,就是銀行回歸為實體經濟貿易提供信貸的主旨功能,保險公司分散和承擔各類可商業化風險,
  • 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網際網路金融源於社會需求 不是簡單創造
    蔡鄂生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是科技手段和科技創新來作為一種金融支持、給予金融發展的支持發生的新業態,但科技與金融兩者不可分割。11月17日,由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指導,華夏時報、北京洞見傳媒聯合主辦的「2017網際網路金融合規與創新論壇」在北京嘉裡大酒店隆重舉辦,峰會邀請了多位監管層學術界及優秀行業代表,圍繞著當前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合規、創新、發展等話題展開交流討論。
  • 哈爾濱銀行孫升學:中小銀行應聚焦戰略回歸本源 利用金融科技重塑...
    中國電子銀行網訊 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近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19銀行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於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發現與創見」,包括主管部門領導,銀行高管在內的300多位業內精英齊聚本次峰會。《2019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同步對外發布。
  • 聚焦博鰲|企業家和銀行家在博鰲最關心的一個詞:金融風險
    凡普金科創始人、執行長董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風險和監管都是金融的一部分,任何形式的金融創新都需要評估和管理風險,而管控金融風險也是金融監管機構最主要的工作。中國作為全球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最領先的國家之一,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當然也因為行業早期的良莠不齊,存在一定的風險,在此時強調金融風險監管恰恰是監管希望網際網路金融融入現有金融體系。
  • 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於秀東:回歸融資租賃本源有三點值得關注
    12月4日,2020(第14屆)中國融資租賃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以「新格局下融資租賃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主題,探討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新動力。本屆年會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主辦,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外灘國際融資租賃專家諮詢委員會、零壹財經零壹智庫聯合承辦。 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於秀東在會上做出了主題發言。
  • ...中國農村金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與商業機構代表如何發聲
    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11月18日,第六屆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2020IFCFI)在京召開,總結近年來普惠金融發展的狀況、探討未來五年普惠金融的發展趨勢。本屆論壇圍繞「扶微助弱,應變創新」主題,深入探討了「微弱經濟體的韌性」「公共政策的有效性」「金融科技的創新與規範」以及「全球背景下的普惠金融」「雙循環下如何支持消費」等議題。
  • 「哲學選修理科」回歸教育本源
    原標題:「哲學選修理科」回歸教育本源  2月3日,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專業(類)公布了2017年高考(課程)選考科目要求。其中,復旦大學的哲學類專業,把物理、化學、歷史三門作為選考科目——哲學與物理、化學的搭配一亮相便引發熱議。(據《中國青年報》)   哲學與物理、化學混搭,真的神奇嗎?
  • 竇瑞剛:中國的基金會和慈善信託亟需回歸本源
    具體聚焦在保值增值、捐贈免稅、管理費等實際問題,探討慈善信託能否解決慈善組織的資金困難問題。整場圓桌論壇下來,我感覺咱們公益組織,無論是理事長還是秘書長,要多向信託專業人士學習,我們對慈善信託的了解、嘗試都明顯不足,常會把慈善信託錯誤理解為慈善資產的保值增值。
  • 全國統一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上線 助力信託行業回歸本源
    據了解,中國信登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將實現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建設零的突破。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的建立,對信託行業轉型發展、回歸本源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將有利於落實資管新規對打破「剛性兌付」等的監管要求,增強監管部門的監管監測質效;有利於向受益人提供份額登記與查詢等服務,及時有效地揭示緩釋風險,切實保護受益人合法權益;有利於構建規範化的行業信息披露制度與平臺,助力行業信息服務的安全規範與高效,更好助力風險防控;同時,還有利於進一步助推上海成為我國信託業發展集聚高地和金融創新陣地
  • 頻遭「點名」後 中國信託業回歸本色
    (經濟觀察)頻遭「點名」後 中國信託業回歸本色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王恩博)曾被監管層頻繁「點名」的中國信託行業正逐漸回歸其應有面貌。光大信託總裁閆桂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一系列跡象顯示,中國信託業正逐步摒棄粗放式發展模式,回歸集約化發展之路:一方面,行業脫虛向實趨勢明顯,投入實體經濟資金明顯上升;另一方面,去通道、降槓桿取得成效,各機構加大主動管理能力,支持國家經濟發展。
  • 教育應淡化名師回歸本源
    教育,理應淡化名師效應,回歸本源。01、改革名師的評定條件。目前,名師有哪些評定條件呢?首先,師德要過關,其次,教學水平要過硬!比如要獨立承擔一個學科的教學任務,要能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 孫國峰:影子銀行是金融風險的一種特徵表現,卻不是金融風險的本源...
    新京報快訊(記者 宓迪)「影子銀行是金融風險的一種特徵表現,卻不是金融風險的本源。」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8日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舉辦的第三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頒獎典禮上指出,「在沒有影子銀行之前,就有了金融危機。
  • GungHo總裁:日本遊戲公司應該回歸本源
    如果你問近期最風光的日本遊戲公司是哪家的話,那答案必然是靠著一款手機遊戲《智龍迷城》日進鬥金,市值趕超任天堂的GungHo了。近日,GungHo總裁兼執行長森下一喜(Kazuki Morishita)在接受產業媒體採訪時談到了目前日本遊戲公司的困境,並表示:日本遊戲公司必須回歸本源才能擺脫困境。  其解釋道:「日本遊戲市場目前正處於最黑暗的時期,沒有人能夠不受影響。我認為日本遊戲公司在開發遊戲時應該回歸本源,思考為什麼我們要製作遊戲,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好遊戲,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商業運作上。」
  • 中國造出第一顆原子彈後,各國都是什麼反應?日本反應最強烈
    我們都知道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點,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也就意味著我國成為了擁有原子彈的國家,要知道當時我國下定決心要研製原子彈的時候,各國都是不看好的,當我國研製出原子彈後,各國的反應也是天壤之別,那麼中國造出第一顆原子彈後,各國都是什麼反應?日本反應最強烈。
  • 回歸教育本源 遵循教育倫理
    當然,基礎教育也和其他領域一樣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毫無疑問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有些甚至是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的負資產,有其產生的必然性,是伴隨中國繼續深化改革發展過程中逐步深化教育的革命過程。解決這些問題是必須的,只是時間問題。作為基礎教育本身,應主動調整,變被動為主動適應新機制,按教育規律辦學回歸到教育本質上來,更好地為人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出爐 助力防範風險回歸本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22日訊 (記者沈則瑾 彭江)根據原中國銀監會印發的《信託登記管理辦法》和中國銀保監會批准頒行的《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相關規定,近日中國信登上線了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並正式對外提供服務。
  •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他基於此推行了一系列舉措,讓教育回歸本源——即回歸到教學和學習的本質,讓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方法,真正形成素養。▲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教授「今年的高考題突出了三個方面:其一,以情境為背景,核心素養必須體現在對真實情境中複雜問題的解決上
  • 恆昌創始人秦洪濤:以科技守護新時代金融安全之本
    在開幕式上,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發表致辭,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英國科學院院士Christopher PISSARIDES發表了主旨演講。
  • 年度金融漢字:穩新實改
    圖:左起為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李斯璇、永榮控股總裁吳華新、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以及中銀國際執行長李彤/記者蔡文豪攝  【大公報訊】每一年的「央視財經論壇.香港」,與會嘉賓都會寫下心目中的年度金融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