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平教授提出:學習的效果=學習的時間x思維的強度,學習過程中需要思維的深度參與。河南省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校長申建民也認為:學習的本質是思維。他基於此推行了一系列舉措,讓教育回歸本源——即回歸到教學和學習的本質,讓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方法,真正形成素養。
▲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教授
「今年的高考題突出了三個方面:其一,以情境為背景,核心素養必須體現在對真實情境中複雜問題的解決上 ;其二,考察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即對信息的提取、加工和輸出能力。其三,強調思維,所有學科的考題都彰顯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及對應思維方法的考察。」對著臺下數百位高中教師,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教授直言不諱。
7月25日是河南省高考放榜的日子,而也在這一天,濮陽縣第一中學啟動了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
7月25日—26日,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數百位教師參與了主題培訓。在一天半的時間內,胡衛平教授深度解讀了思維型教學理論的原理與實踐概念教學的內涵、方法,並對教師的現場說課進行了點評。
▲濮陽縣第一中學開展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
在胡衛平看來,對核心素養的考察是高考評價改革一直行走的方向,核心素養包含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鑑於高考本身的性質,高考主要考察的是關鍵能力,而能力包含知識和方法。當下的教師對於知識的教學已然駕輕就熟,但對於方法的教授還是有所欠缺。
事實上,每一門學科都有一些獨特的思想方法以及學科之間共通的方法,這些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得以滲透,學生才能形成能力。
另一方面,在立德樹人的大教育背景下,包括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學習興趣等在內的品格層面的素養,雖然不是高考考察的內容,但同樣是不能被忽視的,這些素養的達成主要通過教師的教學來實現。
而思維型教學目標直接指向核心素養,它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各項素養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深度學習的根本是深度思維
當下教育界也出現了很多關於思維教學的理論和模式,但思維型教學從根本上有別於這些思維教學,它除了關注思維能力培養本身,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強調學習過程中需要思考。
例如對於現在所流行的深度學習概念,胡衛平認為思維是深層學習和淺層學習的分界線。淺層思維的學習是淺層學習,沒有深度思維就一定沒有深度學習。比如思維深度參與的自主學習就是一種深度學習。
但需要明確的是,學生自己在學習未必就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要包含兩點特徵:第一點是內在動機的學習,即學生自己要學習。第二點:自我監控的學習,即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計劃和反思。
從這個意義出發,教師一定要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思考,這樣自己則可以有更多時間得到專業上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效率,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我們教師好像都理解『學習需要思考』這句話,但遇到真實複雜的情境時,就有可能拋之腦後。」胡衛平指出。比如教師布置了大量的題目,導致學生沒有時間自己看書和思考。
▲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中的教師
他提出了一個公式:學習的效果=學習的時間x思維的強度。一方面,學習需要一定時長的保證,另一方面,學習過程中需要有思維的深度參與。而現在有很多學生處在「虛假學習」的狀態——看起來很用功,但並沒有進行深度思考,這導致他們付出了很多精力,卻依然得不到好的成績。
另外,對於深度學習而言,動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學生有了學習的動機才會引發積極主動的思考。動機產生於需要,對於學生而言,這種需要就來源於內心的疑問和認知衝突。
胡衛平用電視劇來作比喻:「很多電視劇在每一集結尾都設有一個高潮和懸念,吸引你看下去。」
教學也是這樣,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產生衝突,即迫切想知道答案卻不得而知。
事實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本來有需要,而教師卻容易將其抹殺。
比如,不少教師習慣了讓學生進行課前看書預習,但在胡衛平看來,這一教學方式埋藏著很大的隱患:一旦學生從書中得到了答案,那他們也容易喪失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所以對於涉及到規律和結論的教學,不能讓學生事先通過看書知道結果。」這一建議對現場的教師構成了不小的衝擊。
胡衛平建議教師們不要僅僅將動機激發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而要當成一個目標來培養,從而讓學生越學越有興趣。
在這一天半的培訓中,類似這樣教學觀念上的衝突時有出現。在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校長申建民看來,教師必須從觀念上先有一個質變,才能逐步在後續的培訓和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
思維型教學是回歸教育本源
今年,原濮陽縣教育局總督學申建民離開教育局,擔任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校長。而在過去的兩年內,他引領濮陽縣幾十所試點學校開展思維型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區域教育質量顯著提升。測評結果顯示,實施了思維型教學的學校,學生的各項素養明顯高於同等水平下未實施的學校。
▲濮陽縣第一中學校長申建民
這也讓申建民堅定不移地要將思維型教學引入濮陽縣第一中學。
早在10年前,申建民就提出了「學習的本質是思維」這一觀點,他認為,在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中,極為關鍵的一個決定因素就是他的思維能力、思維品質。只有不斷優化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不斷增強。從這個層面上說,教學的關鍵即是「教思維」。
在擔任濮陽縣第一中學校長之後,申建民基於這一思想推行了一些列舉措。但他不想用改革一詞,「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改革,我們只是要回歸教育本源。」在他的理解中,這種本源就是回歸到教學和學習的本質,讓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方法,真正形成素養。
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上可以「四兩撥千斤」,通過更加智慧的方式,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升了教育的成效。
而要實現這些,最根本的是發展教師。在他看來,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教師擁有紮實的功底,已經屬於河南省第一梯隊的教師,但他們需要在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上進一步更新,讓教學更符合科學規律,符合時代之需。
他在濮陽縣第一中學推行了「五專」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模型:「專業閱讀」,大力推廣教師閱讀 ;「專業寫作」,每個教師需要寫工作心得,提升寫作能力;「專題研究」,鼓勵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專業成長共同體」,教師內部形成團體,共同成長;「專業發展規劃」,老師需要對自己進行專業成長規劃。
而最終,申建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每一位教師都成長為具有教育信仰的教師。
他想藉助思維型教學的引擎作用,讓學校教師隊伍從整體上煥然一新 。今年,思維型教學團隊為學校做了三年的整體規劃,圍繞概念教學、習題教學、探究教學、複習課教學等專題,以兩個月一次的培訓頻率,撬動學校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認知,提升教學能力。
「我們學校的教師要成為河南省最優秀的教師,濮陽縣第一中學要成為河南省一流的學校。」申建民說。
好的教育既要有理想主義
又要有現實成效
從教育局督學回到校長的位置上,申建民感覺自己完全回到了理想中的狀態,可以將自己的教育想法通過一所學校充分地落實下去。他認為,好的教育既要有理想主義,又要有現實成效。
▲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活動
而這樣的一種教育追求無疑很適切高中階段。一方面,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不能因循守舊,另一方面,在高考的指揮棒下,成績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思維型教學很好地契合了申建民對教育的這一追求。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融合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最終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績自然能夠穩步提升。
這些年來的實踐成果也證明了一切。絕大多數的高中在實踐了思維型教學之後有了明顯的成效。這其中有不少學校經歷了脫胎換骨。
例如,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學原本是呼市的一所普通高中。2014年,思維型教學團隊為學校做了為期三年的整體規劃,推動了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最終令學校的教育質量大幅提升。2018年,學校一本上線率達到了81%,共146人被錄取到「雙一流」建設高校。2020年,學校正招生一本上線人數258人,一本上線率92%。學校的高考成績逐年提升。
我們有理由相信,三年之後的濮陽縣第一中學同樣會有質的飛躍。
河南日報農村版濮陽站法律顧問:河南省天盈律師事務所 郭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