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2020-08-01 河南日報農村版濮陽站


胡衛平教授提出:學習的效果=學習的時間x思維的強度,學習過程中需要思維的深度參與。河南省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校長申建民也認為:學習的本質是思維。他基於此推行了一系列舉措,讓教育回歸本源——即回歸到教學和學習的本質,讓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方法,真正形成素養。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教授


「今年的高考題突出了三個方面:其一,以情境為背景,核心素養必須體現在對真實情境中複雜問題的解決上 ;其二,考察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即對信息的提取、加工和輸出能力。其三,強調思維,所有學科的考題都彰顯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及對應思維方法的考察。」對著臺下數百位高中教師,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教授直言不諱。


7月25日是河南省高考放榜的日子,而也在這一天,濮陽縣第一中學啟動了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


7月25日—26日,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數百位教師參與了主題培訓。在一天半的時間內,胡衛平教授深度解讀了思維型教學理論的原理與實踐概念教學的內涵、方法,並對教師的現場說課進行了點評。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濮陽縣第一中學開展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


在胡衛平看來,對核心素養的考察是高考評價改革一直行走的方向,核心素養包含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鑑於高考本身的性質,高考主要考察的是關鍵能力,而能力包含知識和方法。當下的教師對於知識的教學已然駕輕就熟,但對於方法的教授還是有所欠缺。


事實上,每一門學科都有一些獨特的思想方法以及學科之間共通的方法,這些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得以滲透,學生才能形成能力。


另一方面,在立德樹人的大教育背景下,包括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學習興趣等在內的品格層面的素養,雖然不是高考考察的內容,但同樣是不能被忽視的,這些素養的達成主要通過教師的教學來實現。


思維型教學目標直接指向核心素養,它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各項素養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深度學習的根本是深度思維


當下教育界也出現了很多關於思維教學的理論和模式,但思維型教學從根本上有別於這些思維教學,它除了關注思維能力培養本身,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強調學習過程中需要思考。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例如對於現在所流行的深度學習概念,胡衛平認為思維是深層學習和淺層學習的分界線。淺層思維的學習是淺層學習,沒有深度思維就一定沒有深度學習。比如思維深度參與的自主學習就是一種深度學習。


但需要明確的是,學生自己在學習未必就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要包含兩點特徵:第一點是內在動機的學習,即學生自己要學習。第二點:自我監控的學習,即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計劃和反思。


從這個意義出發,教師一定要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思考,這樣自己則可以有更多時間得到專業上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效率,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我們教師好像都理解『學習需要思考』這句話,但遇到真實複雜的情境時,就有可能拋之腦後。」胡衛平指出。比如教師布置了大量的題目,導致學生沒有時間自己看書和思考。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中的教師


他提出了一個公式:學習的效果=學習的時間x思維的強度。一方面,學習需要一定時長的保證,另一方面,學習過程中需要有思維的深度參與。而現在有很多學生處在「虛假學習」的狀態——看起來很用功,但並沒有進行深度思考,這導致他們付出了很多精力,卻依然得不到好的成績。


另外,對於深度學習而言,動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學生有了學習的動機才會引發積極主動的思考。動機產生於需要,對於學生而言,這種需要就來源於內心的疑問和認知衝突


胡衛平用電視劇來作比喻:「很多電視劇在每一集結尾都設有一個高潮和懸念,吸引你看下去。」


教學也是這樣,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產生衝突,即迫切想知道答案卻不得而知。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事實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本來有需要,而教師卻容易將其抹殺。


比如,不少教師習慣了讓學生進行課前看書預習,但在胡衛平看來,這一教學方式埋藏著很大的隱患:一旦學生從書中得到了答案,那他們也容易喪失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所以對於涉及到規律和結論的教學,不能讓學生事先通過看書知道結果。」這一建議對現場的教師構成了不小的衝擊。


胡衛平建議教師們不要僅僅將動機激發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而要當成一個目標來培養,從而讓學生越學越有興趣。


在這一天半的培訓中,類似這樣教學觀念上的衝突時有出現。在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校長申建民看來,教師必須從觀念上先有一個質變,才能逐步在後續的培訓和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


思維型教學是回歸教育本源


今年,原濮陽縣教育局總督學申建民離開教育局,擔任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校長。而在過去的兩年內,他引領濮陽縣幾十所試點學校開展思維型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區域教育質量顯著提升。測評結果顯示,實施了思維型教學的學校,學生的各項素養明顯高於同等水平下未實施的學校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濮陽縣第一中學校長申建民


這也讓申建民堅定不移地要將思維型教學引入濮陽縣第一中學。


早在10年前,申建民就提出了「學習的本質是思維」這一觀點,他認為,在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中,極為關鍵的一個決定因素就是他的思維能力、思維品質。只有不斷優化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不斷增強。從這個層面上說,教學的關鍵即是「教思維」。


在擔任濮陽縣第一中學校長之後,申建民基於這一思想推行了一些列舉措。但他不想用改革一詞,「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改革,我們只是要回歸教育本源。」在他的理解中,這種本源就是回歸到教學和學習的本質,讓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方法,真正形成素養。


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上可以「四兩撥千斤」,通過更加智慧的方式,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升了教育的成效。


而要實現這些,最根本的是發展教師。在他看來,濮陽縣第一中學的教師擁有紮實的功底,已經屬於河南省第一梯隊的教師,但他們需要在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上進一步更新,讓教學更符合科學規律,符合時代之需。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他在濮陽縣第一中學推行了「五專」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模型:「專業閱讀」,大力推廣教師閱讀 ;「專業寫作」,每個教師需要寫工作心得,提升寫作能力;「專題研究」,鼓勵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專業成長共同體」,教師內部形成團體,共同成長;「專業發展規劃」,老師需要對自己進行專業成長規劃。


而最終,申建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每一位教師都成長為具有教育信仰的教師。


他想藉助思維型教學的引擎作用,讓學校教師隊伍從整體上煥然一新 。今年,思維型教學團隊為學校做了三年的整體規劃,圍繞概念教學、習題教學、探究教學、複習課教學等專題,以兩個月一次的培訓頻率,撬動學校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認知,提升教學能力。


「我們學校的教師要成為河南省最優秀的教師,濮陽縣第一中學要成為河南省一流的學校。」申建民說。


好的教育既要有理想主義


又要有現實成效


從教育局督學回到校長的位置上,申建民感覺自己完全回到了理想中的狀態,可以將自己的教育想法通過一所學校充分地落實下去。他認為,好的教育既要有理想主義,又要有現實成效。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這樣回歸教育本源

▲思維型教學主題培訓活動


而這樣的一種教育追求無疑很適切高中階段。一方面,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不能因循守舊,另一方面,在高考的指揮棒下,成績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思維型教學很好地契合了申建民對教育的這一追求。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融合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最終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績自然能夠穩步提升。


這些年來的實踐成果也證明了一切。絕大多數的高中在實踐了思維型教學之後有了明顯的成效。這其中有不少學校經歷了脫胎換骨。


例如,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學原本是呼市的一所普通高中。2014年,思維型教學團隊為學校做了為期三年的整體規劃,推動了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最終令學校的教育質量大幅提升。2018年,學校一本上線率達到了81%,共146人被錄取到「雙一流」建設高校。2020年,學校正招生一本上線人數258人,一本上線率92%。學校的高考成績逐年提升。


我們有理由相信,三年之後的濮陽縣第一中學同樣會有質的飛躍。


河南日報農村版濮陽站法律顧問:河南省天盈律師事務所 郭水寬

相關焦點

  • 回歸教育本源 遵循教育倫理
    當然,基礎教育也和其他領域一樣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毫無疑問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有些甚至是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的負資產,有其產生的必然性,是伴隨中國繼續深化改革發展過程中逐步深化教育的革命過程。解決這些問題是必須的,只是時間問題。作為基礎教育本身,應主動調整,變被動為主動適應新機制,按教育規律辦學回歸到教育本質上來,更好地為人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哲學選修理科」回歸教育本源
    原標題:「哲學選修理科」回歸教育本源  2月3日,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專業(類)公布了2017年高考(課程)選考科目要求。其中,復旦大學的哲學類專業,把物理、化學、歷史三門作為選考科目——哲學與物理、化學的搭配一亮相便引發熱議。(據《中國青年報》)   哲學與物理、化學混搭,真的神奇嗎?
  • 教育應淡化名師回歸本源
    教育,理應淡化名師效應,回歸本源。01、改革名師的評定條件。目前,名師有哪些評定條件呢?首先,師德要過關,其次,教學水平要過硬!比如要獨立承擔一個學科的教學任務,要能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 讓藝術教育回歸美育本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落實中央美育精神,需要我們改進美育工作,如藝考中出現的應試傾向,也需要我們發展新時代美育的理論和實踐。現階段我國中小學的美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方位、全過程,美術教育、音樂教育等組成的藝術教育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讓感受美、認識美成為可能,更是拉近了和美的距離,讓創造美、成為美得以實現。不僅如此,中學階段的藝術教育又為學生的升學打開了一扇大門——藝考。恢復高考以來的四十餘年,無數懷揣藝術夢想的青年學子通過藝考進入高等學府深造。
  •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2019-07-09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讓藝術教育回歸美育本源」,說出了藝者的心聲
    「讓藝術教育回歸美育本源」,就這樣一句話走進了大多數藝術家的心中。近些年來,很多藝術考試脫離了教育的本質,美術生的考試應試性越來越強。藝考熱可謂是高燒不退,培訓機構也在一夜之間遍布在全國各地。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
  • 華中農業大學聚焦重點難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華中農業大學聚焦重點難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2015-11-30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不斷更新觀念,聚焦本科教育教學重點難點,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 章丘二職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推行成功教育模式
    齊魯網教育頻道12月24日訊(通訊員 魏國)章丘二職專立足職業教育的特點和發展定位,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逐步確立了
  • 校慶特稿二:以「三位一體」育人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清華大學...
    踏著春天的腳步,我們迎來了104歲華誕。過去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全校師生緊密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和治理體系、探索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創建一流大學發展模式的目標,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開放帶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在一流大學建設道路上矢志奮進,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 清華大學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清華大學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清華新聞網10月17日電 10月16日下午,清華大學第24次教育工作討論會閉幕式在主樓後廳舉行。會議發布了《清華大學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 海南出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行動方案
    海南日報海口9月12日訊(記者陳蔚林)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了《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推進我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斷提升海南自由貿易港基礎教育水平。
  • 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各市、縣、自治縣黨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門,省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現將《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行動方案》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9月3日(此件公開發布)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行動方案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重在抓落實、見實效
    在這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三處講到了教育改革。在講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的成績時,把「推進教育改革」作為五大工作來總結;在講從實踐中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時,將「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作為「九個堅持」之一;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時,提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這既表明了教育改革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又傳遞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巨大決心。
  • 【學校資訊】清華大學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會議發布了《清華大學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清華大學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清校發〔2014〕29號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根據《清華大學綜合改革方案
  • 教育部關於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_2016年第...
    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經商財政部,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實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繼續推動和支持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通識教育學院院長劉瑞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通識教育學院通識教育學院是適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機制,打造人才培養特色的學院,承擔全院公共課程和通識課程管理建設的教學科研組織,也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秉承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通識教育服務理念,不斷拓展學生知識和能力結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成立的二級教學單位。
  • 上海出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
    上海今天發布《關於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突出義務教育「五育並舉」,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多措並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政策協同,支持保障義務教育改革發展。
  • 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2019年6月23日)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提出如下意見。一、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指導思想。
  • 我省出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方案
    青羚網訊(記者 趙靜) 4月26日,省委、省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方案》。《方案》共分六個部分: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升學校管理質量、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加強教科研能力建設、保障措施等。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國家制定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標準。縣域教育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地方黨委和政府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條件保障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等。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校堅持全面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辦學行為、隊伍建設、學業負擔、社會滿意度等。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勞動實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