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錢學森,晚年為啥都在鑽研虛無之物,另一個世界存在嗎

2020-12-25 騰訊網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指的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時期;而神學源自於宗教,最先是被異教徒所採用,後來又被基督信徒轉借過來,用以對神之研究方面,即「基督的神性」。

眾所周知,在歐洲國家歷史上,宗教影響深遠,在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但遭到了羅馬天主教的反對,而義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因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結果被宗教裁判所判為了「異端」,後於1600年被燒死在了羅馬鮮花廣場。

艾薩克·牛頓出生於1643年,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此時的歐洲社會,已經開始追求科學,牛頓年幼時喜歡看一些有關機械模型製作方面的書籍,從中受到啟發後,自己開始動手製作。

牛頓的母親原本是希望兒子能夠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博學,1665年,牛頓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後又總結出了牛頓三定律,並且與萊布尼茨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學。

不過牛頓的父母都是基督教徒,而且家中有兩個親戚都是神父,因此牛頓晚年時研究神學並不奇怪,但因為牛頓在科學領域有著很大的影響,他研究神學在外人看來就顯得特別了。

而愛因斯坦是出生在一個猶太人家庭,他出生於19世紀晚期,此時西方國家因工業革命,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瘋狂追求科學,認為科學能夠解決一切事情,在這樣的現象下,神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弱。

1921年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血漿,而他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同年6月,愛因斯坦訪問英國,並且拜謁了牛頓墓地。

愛因斯坦同樣是聞名國際的科學家,而他晚年研究虛無之物的說法也盛傳一時,事實上不過是宗教辯護者試圖宣稱愛因斯坦是他們中的一員,「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說也不是出自愛因斯坦之口。

2012年,愛因斯坦寫給猶太哲學家葛金的一封親筆信在網上被拍出了300萬零100美元,其中他講到:

「對我來說,『上帝』一詞不過是人類自身脆弱性的表現和產物,聖經不過是一本可敬但仍然幼稚的原始傳說集。沒有任何一種解讀,不管它多麼奧妙,能改變這一點……」

錢學森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勳,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譽,在美國人看來,錢學森能抵5個師,中國因為錢學森回國效力,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但錢學森教授人至晚年卻開始研究氣功,將氣功歸為生命科學,雖然氣功在外行人看來十分玄學,但它卻也一種養生方式,至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超能力,另一個世界存在嗎?美國曾出現一個「星門計劃」,不過這一計劃進行到蘇聯解體,卻是一無所獲。

筆者看來,世界上的一小部分事情確實沒有邏輯,用理論解釋不通,但就此歸為神學,並且認為科學盡頭是神學屬於不妥的認知,就像地心說到日心說的轉變,這個大宇宙中,還有許多未知需要我們去認識,去了解其中奧妙。

相關焦點

  • 牛頓愛因斯坦和錢學森,晚年都研究虛無之物,另一個世界真的存在?
    晚年轉向氣功研究,錢學森欲探索科學之外的東西,他發現了什麼? 筆者:龍葵草 牛頓是人類經典力學的奠基者,但是他到了晚年轉向研究神學;愛因斯坦是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在晚年也轉向研究神學,這些現象讓後人津津樂道。
  • 神真的存在嗎?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給出答案,你們相信嗎?
    文/仗劍走天涯神真的存在嗎?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給出答案,你們相信嗎?古代時候很多的人都是會相信神是真實存在的,而關於這一點其實從中國的古代神話,或者是西方的一些神話著作中都能夠明顯地感知到。但很顯然,如今的我們都知道,神不可能是會存在的。
  • 為何牛頓和錢學森晚年都去研究神學?超自然現象真的存在嗎?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出生於英國,該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在全世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提出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使之成為了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出版的《自然哲學與數學原理》一書,更是對後世東西方科學家的科學思想帶來了極大影響。
  • 牛頓和愛因斯坦究竟發現什麼秘密,為何他們晚年都去研究神學?
    工業革命開啟了現代文明在這些繁星當中,有兩顆科學巨星格外耀眼,一顆科學巨星是牛頓,另一顆科學巨星是愛因斯坦,牛頓和愛因斯坦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創立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定律為人類認識宏觀世界運行規律打下基礎,而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則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規律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而我們整個世界都是由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組成的,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牛頓和愛因斯坦兩位科學家讓我們認識了整個世界的本質
  • 愛因斯坦晚年為何信奉神學?上帝存在與自然科學是不是無法共存的
    愛因斯坦是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其著作《相對論》影響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哪怕是再過100年,甚至是1000年,都沒有人能夠否定愛因斯坦在科學方面做出的貢獻,但許多人或許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科學研究的大科學家到晚年卻十分信奉神學,並且認為科學最後的一切都是指向神明?
  • 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晚年去研究神學是真的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牛頓和愛因斯坦有人說牛頓和愛因斯坦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每人至少讓人類科技進步向前加速了200年,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科學家做出的貢獻,人類目前的科技要往後倒退至少400年,由此可見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科學巨匠在人類心中的地位,我們都知道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兩位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科學家,除了他們擁有天才般智商、刻骨鑽研以外,還與他們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是分不開的
  • 不然牛頓、愛因斯坦在晚年時,為何都痴迷神學
    這是一個建立在公式、理論、現實交錯的複雜的世界。常人很難窺探到科學的大門,哪怕是世界上的很多位偉大的科學家,也不敢說自己懂科學,科學定論是值得後人一次又一次推敲的,一旦定論被打破,一切都 要推翻重新再來。如今人類的文明科技都在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發展的,每一位科學家都值得尊重的。
  • 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都去研究神學,是真的嗎?這裡告訴你真正答案
    牛頓和愛因斯坦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之所以被傳聞晚年研究神學,是因為坊間存在他們研究神學的「證據」。關於牛頓有3個典故,一些人總是把這3個典故拿出來去證明牛頓是一位信奉者。無神論者表示不相信,牛頓於是說:「既然你們都不相信太陽系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難道你們也相信運行有序的宇宙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嗎?我們的宇宙肯定是被某種力量製造出來的,因此才如此有秩序。」
  • 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學,世間真的有「神」嗎?牛頓也曾給出解釋!
    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學,世間真的有「神」嗎?牛頓也曾給出解釋!在我國古代,人類由於對很多事物不夠了解,無法合理解釋,於是便有了「神學」。他們認為那些人類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都是由神創造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很多事情上都有了科學的解釋,然而到目前為止仍然有很多的國家,是有宗教信仰的,他們認為世界上真的有神存在。愛因斯坦和牛頓作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為著名的兩個科學家。他們在不同的領域都有傑出的貢獻,牛頓創造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三大定律,打開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他的萬有引力定律更是為以後的科學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直到現在他的很多理論都在航天事業中有所運用。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但這與「上帝」擲不擲骰子沒有什麼關係,「上帝會不會擲骰子」是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 愛因斯坦和牛頓都在晚年研究神學?這是真正的答案
    由牛頓創立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揭示了宏觀世界的運動定律,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開闢了一個新的大門。因為牛頓和愛因斯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所以這兩個科學家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也被稱為「科學雙雄」。然而,這兩個著名的科學巨人據說是世界在他們晚年,他們研究的是科學的反面,神學。怎麼了?
  • 愛因斯坦晚年信奉神學,霍金卻極力否定上帝的存在,他發現了什麼
    說來也奇怪,大部分的科學家在研究科學的同時,也信奉著神學,但在一般人看來,神學和科學是相互矛盾的,那麼,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讓科學家都迷信神學了呢?以生命起源為例,關於地球生命的來源,神學家認為生命是神創造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被神安排好的痕跡,而科學家則認為,萬物的起源都是存在因果的,用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人類最終就能解開生命乃至宇宙誕生的秘密。
  • 薩特《存在與虛無》
    雖然薩特的思想一生都在變化,但他始終以「人」做為他的思考焦點。因此薩特把他的存在主義稱作「人學」。在薩特看來,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礎,人之所以比物高貴,正是因為人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本質。因此薩特提出來:存在先於本質。弄清楚「存在」、「虛無」、「自由」和「他人」的關係,就基本理出了《存在與虛無》的精神脈絡。
  • 科學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為何牛頓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學?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乍一聽這句話好像確實挺有道理的,因為這世界上有許多問題是科學解釋不了的,但是這些科學解釋不了的問題神學卻能輕而易舉地解釋。更何況有傳言稱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也拋去了科學的唯物主義觀,變成了唯心主義者,甚至還去研究起了虛無縹緲的神學。
  • 坤鵬論:從存在的此岸到虛無的彼岸
    人活在世上,永遠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不知滿足,這個特性用薩特的虛無能夠很好地解釋,因為,人總是為了那個還沒有的存在而存在著,總是在追求還「不是」的東西。——坤鵬論那真令人窒息,在這幾天以前,我從未考慮過存在為何物。我和其他人一樣,和那些穿著春裝在海岸邊散步的人一樣。
  • 「錢學森之問」的「三重問」
    對於高等教育界的人來說,這可能算得上是最熟悉的一個問題了。2005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看望著名力學家錢學森時,錢老提出的這一「錢學森之問」讓整個高等教育界都無言以對。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在努力求索著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久前,在《經濟觀察報》與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共同發起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首屆年會」上,幾位學者便在一個對話環節中,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番新的討論。
  • 愛因斯坦晚年寫下了這個公式,他想表達什麼?
    導讀:愛因斯坦一生取得了無數科學成就,其中一些甚至改變了人類世界科技的走向,以至於許多人認為愛因斯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科學巨匠,在晚年卻寫下了「6-3=6」的荒謬等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我的世界虛無世界:一個殘酷的世界,血腥的代名詞,血之深淵
    遊戲實況下界召喚的凋零這邊龍魂強調一點,不要按照教程指引製作下界純寶石,那個東西根本無法獲取,還是按照正常的方式打開地獄之門。接下來來聊一下深淵世界:在作者的介紹中深淵世界是一個血腥而殘酷的維度。血之深淵是一個血腥的,到處充滿了牙齒、觸手和眼球的維度。來深淵進行冒險,可以給沒有準備好的玩家帶來巨大的挑戰。無論是血之吮吸者還是嗜肉魔,都是扭曲的可憎之物,時刻準備吞噬玩家。大多數深淵的生物在攻擊玩家後都會起到減益效果,所以要多加小心周圍的怪物。
  • 薩特 正視生命中的虛無
    不由自主地出生,滿懷希望地活著,最後又不由自主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這就是每一個生命的三部曲。死亡宣告了生命意義的虛無,而「虛無」正是哲學家思考的一個基本課題。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哲學家都是一些高深莫測和不切實際的人,他們提出的問題也像他們的長像一樣高深莫測、不切實際、枯燥乏味,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時不時地來一點道德教訓。
  • 世界天才科學家:德國有愛因斯坦,英國有牛頓,那中國的是誰
    大家都知道牛頓,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可以說世界上舉世無雙的天才。出生於英國的牛頓,曾畢業於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劍橋大學,也是世界頂尖高等學府。牛頓的每一個作品都堪稱經典,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等等。牛頓也被世人稱之為物理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