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的含義 夏至是是什麼意思是代表夏天結束了嗎

2020-12-11 閩南網

  我們通常對節氣的認識都很模糊,大概知道關於夏季的節氣有立夏、夏至等。但具體該節氣代表著什麼,就不得而知了。可是節氣作為我國一種傳統文化,有必要去深入了解。那麼,夏至什麼意思?夏至的含義是什麼?

夏至節氣的含義

  夏至節氣表明盛夏將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古代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夏至適逢每年公曆6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時開始。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是是什麼意思

  盛夏將至

夏至是代表夏天結束了嗎

  夏至代表著盛夏的到來。夏至之後天氣會越來越熱,在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我們進入三伏天,這段時間將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半球的位置到達一年中的最北端,在北回歸線上(北緯23°27』),這一天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白天最長,黑夜最短。 而且越往北白天越長。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也是白晝時間超過黑夜時間最多的一天。但各地的晝長時間從北到南呈遞減趨勢。這是地球自轉軸傾斜造成的晝長夜短效應,越接近兩級越明顯的緣故。

  夏至這一天,太陽光將直射北回歸線。在我國大陸的5處北回歸線標誌都設有「窺陽孔」,屆時人們可以前往驗證夏至正午陽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並出現「立竿無影」的奇景。分別可以再汕頭、從化、封開、桂平、墨江觀賞。

夏至補水有訣竅

  在炎熱的夏季時節,汗液的大量排出會造成機體脫水,影響生理機能和運動狀態。研究表明,如果脫水量達到體重的2%,機體的耐熱能力就會受到影響;當脫水量達到4%時,會影響肌肉的耐力;而脫水達到10%時,則會影響協調能力,甚至使肌肉痙攣;脫水最嚴重的情況是使體溫攀升、循環衰竭,甚至造成死亡。在鍛鍊的過程中,補水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飲水的溫度要適宜。最好將水溫控制在8℃——14℃,因為這一溫度的水可以迅速地通過胃部。

  第二,在運動之前先喝點水。可以在運動之前的10——15分鐘內喝150——200毫升水。

  第三,補水要遵循少量多飲的原則。運動中最好保持20——30分鐘喝1次水,每次飲水150——200毫升。

  第四,補充淡鹽水。如果運動後水分和鹽分損失較多,可以喝點淡鹽水,或者在吃飯時的湯中稍微多放點鹽。

相關閱讀:

  夏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2018夏至節氣是哪一天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夏至節氣含義介紹與立夏有什麼區別不同
    夏至是什麼意思?立夏與夏至的區別是什麼?2019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夏至,你知道夏至是什麼意思嗎?夏至意味著炎熱將至,需要吃什麼來降暑養生呢?今天,就來整理立夏與夏至的區別,以及夏至的氣候變化吧!夏至是什麼意思?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夏至代表什麼是啥子意思 夏至的意義特點j介紹
    夏至是芒種之後的節氣,在夏至這天由於太陽直射的位置達到一年的最北端,所以這天白晝最長,那麼夏至代表什麼是啥子意思?它的意義特點是什麼呢?接下來一起看看吧!  夏至的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 夏至節氣將至,夏至是什麼意思?今年哪一天入伏呢?
    往後面翻了一下,找到了最近雨水多的答案:原來馬上就要夏至節氣了。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也就是本周五。那夏至節氣是什麼意思呢?夏至節氣後哪一天入伏呢?夏至是24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夏至節氣這天,在北半球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因此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在民間有著「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農諺。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2020年已經過去了五個月份,現在迎來了六月份,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例如兒童節、芒種、夏至以及端午節等。 那麼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夏至節氣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  2020年的夏至在6月21日,今年的夏至剛好與父親節是同一天。
  • 夏至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它是最早的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叫做夏至,這個節氣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關於這個節氣的風俗、傳統食物也是數不勝數,那麼這個節氣的含義大家要了解。   夏季節氣的含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 夏至的詩句有哪些 夏至節氣圖片 描寫夏至夏天的句子
    今日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天氣的開始。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 夏至是夏天來了嗎?
    夏至,望文生義,就是夏天來了。不過當然不是了,不然還要「立夏」幹嘛。其實,夏至意味著夏天過了差不多一半,並且從這一天往後,真正的「烤」驗才真正開始。全年最熱的天氣就在夏至到立秋這兩個節氣之間,也就是俗話說的「熱在三伏」。還有「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也都表達類似的意思。
  • 夏至節氣圖片、有關夏至夏天的詩句詩詞古詩一覽
    夏至節氣圖片、有關夏至夏天的詩句詩詞故事一覽  ①今天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②夏至,意味著炎熱天氣的正式開始,許多城市的歷史氣溫極值都出現在夏至以後;③江淮一帶「梅雨」季節,這時空氣非常潮溼;④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最熱模式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 夏至節氣的詩句諺語大全 夏至節氣的含義特點是什麼?
    2020年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是四季中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古人留下了很多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詩句,夏至節氣詩句多是詩詞歌賦、民間諺語也多與節令、氣象有關。描寫夏至節氣的詩詞詩句如下:夏至的詩詞1:竹枝詞(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女同事說你知道夏至嗎是什麼意思 女生說夏至內涵梗介紹
    你知道有個節氣叫夏至嗎是什麼意思,有個節氣叫夏至什麼意思,有個節氣叫夏至什麼梗。女同事長的挺漂亮,比我大個幾歲,我們關係一直很好,平常也很談的來,今天午餐之後,我好奇的問她,為啥還不結婚呢?她說沒碰到喜歡的,於是我又問,你喜歡哪樣的呀?她噗嗤一笑說,「你知道有個節氣叫夏至嗎?」這特瑪是個啥意思啊?勞資一下就蒙圈了!  段友們!
  • 今日夏至燒烤模式開啟 夏至是什麼意思夏至日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夏至是什麼意思?2019夏至是哪一天?今天23時54分迎來「夏至」節氣;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是盛夏的起點,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北方收穫小麥,「江淮」進入梅雨季節;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夏至是什麼意思?
  • 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節氣
    夏至,小桑拿天來襲!夏至(別名:夏節、夏至節,英文名: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日期在每年公曆6月20日-22日之間。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還會在夏至時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自古以來,夏至時節,吃麵是很多地方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時間:2020-06-19 13:17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 2020年已經過去了五個月份,現在迎來了六月份,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例如兒童節、芒種、夏至以及端午節等
  • 夏天的味道——惠濟區古滎幼兒園夏至節氣活動
    2020年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夏至是一年中最炎熱的開始,也是白晝時間最長,夜晚時間最短的一天,從夏至開始,白晝時間逐漸變短,夜晚時間變長。夏至來臨,為了讓幼兒感受夏至,了解夏至的風俗習慣,6月18日,惠濟區古滎幼兒園開展「夏天的味道」節氣系列主題活動。
  • 二十四節氣丨夏至
    夏至傳統二十四節氣故曰夏至日影短至日長之至日北至百商熟初入伏今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伴著炙熱的朝陽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夏至三候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習俗夏至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古籍中所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漢《周禮·春官》有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
  • 夏至到來,農村諺語:「夏至大晴天,無雨到秋邊」,什麼意思?
    夏至已經到來,這也預示著我國目前已經正式進入夏季階段。夏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也達到全年最長。但是夏至到來也同樣預示著各地惡劣天氣會陸續來臨,這是每年夏至以後所表現的正常現象。
  • 「節氣」夏至已至
    導語2020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國正式進入夏至節氣,夏至過後標誌著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古人云:鬥指午,為夏至。夏至的由來夏至是一年之中太陽在最偏北的一天,這一天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也是白晝時間超過黑夜最多的一天。
  • 2018年夏至是幾月幾號 臨沂人知道立夏和夏至的區別嗎
    過了立夏,夏季就正式開始了,但是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今年夏至什麼時候到來,以及夏至和立夏的區別。   2018夏至是什麼時候   2018夏至時間:2018年06月21日 星期四 戊戌年(狗年)五月初八   夏至和立夏的區別   立夏是表示夏天的開始,「立」是建立,立足的意思,立夏一般在每年的5月5~7日。
  • 夏至節氣到,5句關於夏至節氣的俗語,古人靠它預測天氣
    據說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其在古代也被稱之為「夏至節」,所以其不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個節日,在有些朝代到了夏至節氣還會放假三天的,而在民間有些地區還有在夏至節氣的時候有祭祖的習俗。夏至節氣在每年的6月21日-22日之間,而今年夏至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日。很多人都清楚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農民都是依靠節氣來進行農事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