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在路邊、田間地頭常看到一種小花,開著黃色或白色的小花,很多人想採回家當野菜,可又不知道能不能吃,看著有點像蒲公英,可是又不太像,比蒲公英要纖細很多,這到底是什麼花呢?有什麼功效呢?
它的正式學名叫「中華小苦蕒」,在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有,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採挖的時候,多挖一些曬乾備用,真的很好。
中華小苦蕒的全草不僅能吃,還能入藥呢!清熱解毒、敗火的功效比蒲公英還要強,也正是因為它清火降火、涼血止痛的功效比蒲公英還要大,所以味道也比蒲公英要苦很多。
中華小苦蕒喜陽,為多年生中旱生草本,它的適應性較強,廣泛地分布於海拔500—4000m的山坡草地乃至平原的路邊,農田或荒地上,為一種常見的雜草。
中華小苦蕒別名荼苦莢、苦麻菜、甘馬菜、老鸛菜、無香菜等,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葉。每100克苦菜嫩幼苗含蛋白質2.8克,脂肪0.6克,粗纖維5.4克,糖類4.6克,胡蘿蔔素540微克,維生素 B10.09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維生素 PP0.6毫克,維生素C19毫克,維生素E2.93毫克,鉀180毫克,鈣66毫克,鐵9.4毫克,鋅0.86毫克,磷41毫克,還含有17種胺基酸,其中精氨酸、組氨酸、穀氨酸含量最高,佔胺基酸總量的43%。
主要藥用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消腫排膿,可用於咽喉腫痛、肺熱咳嗽、腸炎、膽囊炎、盆腔炎、瘡癤腫毒、陰囊溼疹、跌打損傷等多種病症,用處不是一般的大。
用法與用量:10-15克,水煎5-8分鐘,內服。或直接生食8-10克。
對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可適量搗爛外敷。
苦麻菜對糖尿病患者有著明顯的效果,因為糖尿病是典型的內分泌失調症——富貴病。按食物的五味講:苦、辣、酸、甜、澀,平時我們吃的香甜的食物過多,而苦澀的甚少。所以久而久之的食物營養失衡就導致了內分泌失調。苦麻乃枯澀之物,可以彌補現代飲食的五味,對糖尿病患者極佳。
實際任何人都應該常食此物。很多以此物為茶的人說,自從喝了苦麻菜茶後就沒有得過感冒。苦嘛菜本身就是消炎去火之物,預防流感肯定是有效的。對增強現代亞健康人群自身免疫力是種很好的野菜保健品。
在野外,有一種植物和中華小苦蕒長得很像,雖然也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功效不像中華小苦蕒那麼好。
要想區分這二者其實只要掌握一點,還是很好區別的,抱莖小苦蕒的葉子是抱莖的,顧名思義就是葉子環抱著莖。
1、葉子不同:上面這張圖片,左邊的為中華小苦蕒,右邊的兩張為抱莖小苦巨頭,看出它們的不同了吧,抱莖小苦蕒的葉子是抱著莖生長的。
2、花的顏色不同:中華小苦蕒的花有多種顏色,抱莖小苦蕒的花只有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