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刷臉認證、自動駕駛、大數據推送、智能音箱、手術機器人……人工智慧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由此引起的數據偽造、算法瓶頸、隱私安全、倫理困境等問題也日益凸顯。「AI基礎設施建設亟需從自身底層能力增強出發,以內生驅動力突破算法關、數據關、應用關三大關卡,向算法可靠、數據安全和應用可控的第三代人工智慧邁進。」瑞萊智慧RealAI CEO田天在12月9日舉辦的「2020第三代人工智慧產業論壇」上說。
此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瑞萊智慧RealAI在論壇上發布了兩款最新AI產品——隱私保護機器學習平臺RealSecure和人工智慧安全平臺RealSafe2.0 版本,並聯合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設立安全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該中心主要圍繞基礎數據、算法技術、應用產品三方面,落地人工智慧安全性測評、防禦以及偽造內容檢測等解決方案,助力北京市切實發展安全、可控、高效的技術研究及管理體系。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指導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RealAI、百度、騰訊、360、中科院信工所共同撰寫的《人工智慧安全框架》首次發布。該框架針對全球人工智慧安全框架缺失問題,聚焦當前人工智慧突出安全風險,提出涵蓋人工智慧安全目標、人工智慧安全分級能力、以及人工智慧安全技術和管理體系的人工智慧安全框架,旨在為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循序漸進提升安全能力、部署安全技術措施提供指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