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上幼兒園,爸爸媽媽都特別緊張,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是否適應,每天吃喝怎樣,睡覺安穩嗎,有沒有不合群……老師忙著照顧豆丁們,一天下來也精疲力盡,沒辦法逐個反饋孩子的情況。久經沙場的老母親都會安慰新生媽媽,老師沒有反饋就是最好的反饋(# ̄~ ̄#),但是新生爸媽們還是各種擔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剛入園時常見的幾個問題吧。
孩子上幼兒園後,爸媽們早上時間都好趕,要準備早餐,要想方設法把孩子從床上扯起來,有的爸媽還得趕著上班,簡直不能再亂了。
三歲以後的孩子,要慢慢學習一些規則,在一定能力範圍內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我相信,從上幼兒園生活就開始學習自我管理的孩子,以後父母只會越來越輕鬆,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想要孩子早上能乖乖起床,就要在前一天晚上別太晚睡。讓孩子在白天儘可能多的活動(特別是戶外活動),消耗掉過多的精力,這樣晚上就能早點乖乖入睡。睡前也不建議吃得太飽或者喝太多的水/奶,以免影響睡眠質量。睡飽睡足,第二天起床自然就不會太鬧心。
另外,爸爸媽媽可以採取一些小技巧。比如,送孩子一個可愛有趣鬧鐘(要能吸引到孩子,引起孩子興趣,這個要看小朋友各自的愛好),然後告訴孩子他有一個神聖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就是每天鬧鐘響的時候,要負責按停鬧鐘。一般使命感與新鮮感會讓孩子很開心地接受任務,賴床的時候稍微提醒一下他們的任務,相信起床就不難了。
與此同時,爸爸媽媽前一天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選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選好的衣服放在床邊。這樣,第二天就不會再因為選擇衣服而磨磨蹭蹭。
很多媽媽擔心孩子不會與人打交道,或者害怕孩子太內向不會與人交流,基本每天都會問孩子:
″你今天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啊?″
″你今天認識幾個小朋友了,你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嗎?″
如果孩子沒有啥反應,媽媽們就感到十分的焦慮與不安。
其實,對於剛去幼兒園的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先別著急的催促。孩子們一般都需要先適應新的環境,等他們完全熟悉了幼兒園的環境後,才有可能慢慢去接觸老師和小朋友,和其他小夥伴交朋友。如果還沒有適應好環境,就被爸爸媽媽催促,會打亂孩子,破壞了他們對環境的適應信心,從而讓孩子感到更加的焦慮不安。
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交朋友的環境。比如,可以和其他家長結伴接孩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鼓勵孩子和小夥伴在再多玩一會兒,不必著急回家。如果孩子不願意,也可以約一個孩子比較喜歡或者熟悉的小夥伴一起同行回家,慢慢適應。
小朋友在幼兒園和小夥伴打架實在是很正常。他們其實也會通過在玩耍中產生分歧、衝突,逐漸摸索出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方式,從而掌握與別人交往的技巧。
六歲之前的孩子通常都是″直腸子″,一般也不會出現故意欺負別人的現象,所以幼兒園孩子之間的衝突和打架一般都很單純,經常是打完架後沒多久,又高高興興地玩在一起了。
孩子為什麼會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表面看原因五花八門,但其實就是因為孩子感到生氣了,所以才會打架。這種時候,教育孩子說″不要打架″″打架不對″,往往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孩子也根本聽不進去。爸爸媽媽應該先用語言明確地表達自己理解他的感受:″我知道,你打架是因為那個小朋友讓你很生氣,對嗎?″當孩子感覺自己被爸爸媽媽理解了,冷靜下來,才能開始跟孩子說理。先共情,是我們家長最需要做的一步。然後,才是教會孩子一些替代打架的方法,用合理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緒。
還會有些時候,孩子回到家就哭著找媽媽或者哭著說明天不肯去幼兒園。這時,媽媽先不需要急著問他怎麼了,只需要溫柔地抱住孩子讓他冷靜下來,等到孩子冷靜下來之後,再詢問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再來談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又可以怎樣就解決。
當然,新生爸媽還會遇到更多更多的問題。我們可以試著放下焦慮,先理解孩子為什麼會遇到這些問題,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讓我們能借著解決問題的同時,帶著孩子一同成長,更好的理解他們的內心,他們的需要。
今天開始,會儘量每天給大家推一集對於孩子情緒管理超級有示範作用的小老虎丹尼爾的視頻,每天看一集(不要貪多,要好好看護眼睛哦),一起討論甚至扮演,相信很快就能成為一個高情商寶寶哦,快來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