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父母應該在為孩子們在幼兒園之前做什麼準備?
聽到第一天上學的孩子們會哭的唏噓不已,到底父母和孩子們在上學前能做些什麼準備呢?過來看看心理醫生說的什麼!
小孩上學前的焦慮,是自己的猜測還是真實的反應?每年開學前,新生家庭裡總有一股對美好生活充滿期待和擔憂的氣氛,開學後還要持續一個月這種氣氛,該如何解決這樣的氣氛呢?
孩子們準備上學了,爸媽們怎麼放寬心呢?
父母之所以會不放心,主要是因為對孩子上學後有很多不好的想法,比如擔心孩子能不能離開自己,擔心老師不能給孩子安排事情做等等。父母要寬心,首先得先弄清自己的擔憂有哪些,最好能條條列出,然後再和另一半一起逐條討論想出解決辦法。此外,「增加控制感」也是改善焦慮的好辦法,容易焦慮的父母可以在孩子入學前,儘量把目標對準學校、孩子和自己,這將有助於減少可能出現焦慮的地方。
一、對上學後的憂慮
選擇幼兒園之前,可先上網或問問親朋好友對目標學校的評價,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或教學內容是否與自己的想法或期望相符合,從而對學校產生信任。
二、對子女的憂慮
一些媽媽會擔心幼兒園老師不能像她們自己一樣,給孩子足夠的照顧和安全感,也可能會擔心孩子離開了自己是否能夠很好的適應外面的環境,心理醫生建議: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絕對有足夠的適應能力,去慢慢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然後在心裡不斷提醒自己:「父母有必要放手,孩子才有機會長大」。
三、自我焦慮
父母要相信他們已經對孩子做了足夠好的決定,不管是讓孩子上學,還是幫助孩子選擇學校,心理醫生強調,只要「足夠好」就行。那就相信自己跟另一半,一定能陪著孩子克服入學後可能出現的種種挑戰。
什麼時候才能向孩子宣布上學的消息!
當決定讓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上學的時間點,也可以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讓孩子早做心理準備。注意觀察幼兒在幼兒園的活動情況以及教師與園內幼兒的互動反應,也可作為選擇學校的參考。
去學校之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的心理準備?
開學前三個月,父母空閒的時候帶孩子到幼兒園門口,告訴孩子這就是你以後要上的學校;對於比較怕生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先讓園方了解孩子的情況,約定一個時間讓孩子先和園長,或者未來的班主任溝通,然後到教室裡坐下,讓孩子先熟悉學校環境。在家時,父母可以通過繪本、教師的角色扮演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等方式,或者與孩子分享自己上幼兒園的經歷,讓孩子知道上學是怎麼一回事,也可以多介紹一些幼兒園可能發生的趣事,讓孩子對上幼兒園有一個積極的期待。
開課前一晚,父母可以更詳細地描述隔天上學放學的過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包括早上幾點起床,提醒孩子準時不能遲到,起床後要做什麼,到了學校父母會怎麼走,何時去接他,等等。還可以幫助孩子準備一些熟悉的東西,放在書包裡,比如家庭合照或者小玩偶,告訴孩子在學校想爸爸媽媽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兒童對上學越有控制感和安全感,越能越快地適應學校環境。
接孩子的時候該和孩子說什麼?
接孩子的時候,可以先抱抱孩子,鼓勵他說:「今天的課你上得真好!」然後問孩子今天上學的趣事。也可以問老師今日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若有提及孩子表現良好的地方,父母也應立即給予積極鼓勵,儘量讓孩子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如學生提到在學校遇到挫折,可以先和學生討論解決的方案,再視情況向老師反映。老師能夠及時處理孩子遇到的困難,也將極大地促進孩子的學校適應。
如有其它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