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上幼兒園的春秋入學季,會經常在朋友圈看到送娃上學的媽媽發出的感慨,還有哭成淚人的爸爸,甚至扒著窗戶看的奶奶......其實上幼兒園考驗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家長在這一時期特別擔心孩子忽然離開父母的保護圈,不適應這種集體式的生活。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也都不盡相同,有的孩子可以很快的適應各種活動,而有的孩子卻很難適應其中。
孩子們表現不同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天生性格不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在上幼兒園之前有沒有給孩子做足準備工作。
有些家長認為,上幼兒園就是去學習鍛鍊的,沒有必要提前教育。但是這個時候,孩子反而上了幼兒園之後,什麼也不會,在家裡被照顧慣了的孩子忽然什麼事情都要自己獨立完成,孩子這個時候不僅適應的慢,而且過程也會非常痛苦。
那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首先,家長必須要教會孩子一些基礎本領。例如:穿鞋子、自己吃飯、上廁所...
如果這些能力孩子可以輕鬆自如應對,老師只需要注重知識和能力的提升就可以了,孩子表現得也會非常從容,因為沒有什麼問題困擾他們,所以這種孩子會過得比較開心。
其次,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一些規矩。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總是一味地囑咐,上學多好啊,除了玩玩具就是滑滑梯。但是孩子真正入園以後,發現根本不是媽媽說的那樣,反而會不停地哭鬧覺得媽媽騙人,上學一點都不好。所以家長,要客觀地介紹幼兒園的生活,和入園以後要遵守哪些規矩,讓孩子提前了解,這樣才會避免孩子期望的落差。
最後,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不要表現的過度不舍。家長的不舍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就是去幼兒園是一件不開心的事情。使得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一種排斥感,適應時間也會比一般孩子要長一些。所以,家長要表現得開心而堅定,讓孩子知道入園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營造更好的氛圍。
總而言之,只有家長做好了準備,孩子入園才能有更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