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這些準備不做好很可能會輸在起跑線上

2020-08-23 教育一蒜苗

現在呀,社會壓力大,學生的求學之路漫長而艱險。很多媽媽都已經開始了胎教,更別談幼兒園的重視程度了。想當年,我讀書的時候,很多人都不讀幼兒園,然後我自己也是只上了一年幼兒園,然後就直接上一年級了。但是反觀一下現在的幼兒園,最少都是三年呀。分成小班、中班、大班。

幼兒園的歷史淵源

其實這個東西本來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我還是想把它寫出來,因為我覺得正是沒有用處,所以知道它的人極少。所以也是有想知道的潛在群體的。

幼兒園,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園、幼稚園。這些名字大家應該不是很熟悉吧。不過也就是小孩子的意思。孩子上幼兒園有很多好處,我認為最為要緊的就是提前適應集體生活,適應學校學習。

那麼孩子上幼兒園,哪些是真正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1、家長們前期的教學工作切不可急功近利

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庭都只生育一個或者兩個孩子了。所以孩子的一生可以說是照顧的無所缺漏。從上幼兒園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就會和孩子說以後要怎麼怎麼樣,聽老師的話,不僅如此,我身邊的很多人,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告訴孩子寫字讀書,學基本的英語單詞。但是有些父母做的過度了,導致孩子的興趣給磨沒了,後來去了幼兒園就很牴觸。這樣子老師也沒有辦法帶了。所以,在這方面還是希望父母多多注意,切勿急功近利,打擊孩子的興趣。

2、家長們需要準備一些相關的材料

首先是出生證明、然後戶口本、免疫預防接種證明、寶寶一寸照片、父母信息、寶寶體檢證明,大部分必要的東西就在這裡了。這些東西雖多,但是仔細想想也沒有無理要求,都是有需要的一些證件和證明。所以這就需要家長在很早的時間裡就有個心裡準備,把寶寶今後用得著的東西都要統統收納好,以備以後之需。

3、努力讓寶寶有自理能力

相比於學習知識,我認為先讓寶寶有自理能力更為重要。上幼兒園,老師雖然有這方面的能力,但是自己孩子如果這方面基本能力沒有的話,也會非常的難處理,而且如果孩子這方面能力很強的話,老師可能會讓它稍微帶一下其它同學,這樣可能很早就樹立起一種帶領的模式來,為以後小學當班幹部提前打好基礎也是一件好事嘛。另外,在幼兒園自理能力好的話,會輕鬆很多,少去很多煩惱,這樣也會非常開心,然後在幼兒園可以收穫更多。

結語

我知道每一個人具體注意的也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孩子有它自己的獨立性和差異性。不過都要注意的上面我寫了一部分,希望家長朋友們可以看看,然後祝你們的小寶貝們快快長大,快快孝敬你們的媽媽,還有爸爸。

相關焦點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京華合木幼兒園:為何德國幼兒教育要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贏在起跑線上」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幼兒教育觀,而德國卻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也是「不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相信你和京華合木一樣,想問為何德國幼教要這樣做?
  • 幼兒園裡不學習,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老師:都是父母太焦慮
    導讀:幼兒園裡不學習,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老師:都是父母太焦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你還相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教育口號嗎?
    想想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是誰提出來的?一定不是真正的教育家提的,也一定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提的。而是那些蠱惑父母去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的「教育機構」說的,這是他們屢試不爽的「宣傳語」。因為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會說這樣違背教育常識的話的。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命題。
  •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為什麼如今年輕人都會認為一個孩子都養不起呢?如今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非常的,吃穿用度,寧可自己少了,也不會缺了孩子的那份。
  • 孩子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送給各階段的一年級學生!
    #家長們常說一句話: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哪位家長清楚起跑線在哪?具體怎麼做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記得是個名人還是電影裡說過:人生不是短跑,不是短暫的衝刺,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因此起跑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耐力。個人覺得說得有道理,但這並不能讓家長們打消「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
  • 孩子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送給各階段的一年級學生
    家長們常說一句話: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話好說,事咋辦?哪位家長清楚起跑線在哪?具體怎麼做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今天來跟大家說說這些各個階段的起跑線。幼兒園:小盆友們,蹣跚學步,都走不快,那條起跑線的作用並不明顯,家長們憑自己的興趣愛好給孩子選些舞蹈啊、樂器啊、書法繪畫啊啥的技藝班上著玩就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古怪的命題
    印度有部電影,叫《起跑線》,影片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看得出,我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站在了起跑線上。有的人說還要更早,從胎教開始。一群人在比賽場,站在同一條線前準備開跑,那條線是起跑線。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然房貸和借款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還清,但似乎已經看到孩子在學區房出生,且生在了一個相對較高的起跑線上,順理成章的上了雙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清華北大已經在招手了。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完整的看一下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經過三次搬家搬到了學堂旁。
  • 教育界最大的「謊言」: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竊以為是這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伴隨著這句「謊言」的誕生,可以說無數的家長為之折腰,花費無數心血、精力、金錢,陪伴孩子,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都是不同的,每一年高考,能夠進入名牌重點大學的學生,也還是鳳毛麟角。
  • 不尊重孩子生長規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今天我只分析幾個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全都是教育領域我們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但是,我們對這些關鍵詞,有天大的誤解。由這些誤解,可以看出中國教育的大問題。素質教育在激烈的競爭當中,所有的「素質教育」都是空談。在我看來,我們一向鼓吹的「素質教育」,是個根本不能完成的目標,因為這個概念本身,是一個文理不通的說法。「素質」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 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就是贏在起跑線?你的無知,可能已經讓孩子輸了
    導讀: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就是贏在起跑線?你的無知,可能已經讓孩子輸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就是贏在起跑線?你的無知,可能已經讓孩子輸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一定準確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廣為流傳,但是這句話不一定準確。一些國家的科學家對於大腦科學的研究發現,讓小孩子不過早地接觸一些固定性知識,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對孩子的教育將有極好的影響。但是這些腦科學研究也有一些科學家質疑過,因為這需要調查許多孩子的成長數據。
  • 「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對嗎?
    輕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在「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號召下,全家人一起行動,進行著養龍育鳳工程。從小這樣進行早教,參加這些培訓班,合適嗎?目前對此爭論不休,意見各不統一。下面看一個例子。果果是個5歲的女孩,從胎教開始到現在的幼兒期教育,全家人傾注了大量心血。孩子也挺爭氣,智力發展相當好,語言表達能力強,在幼兒園多次獲得「故事大王」的稱號。
  • 為何「幼小銜接班」如此火: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是騙錢?
    從愉快的幼兒園生活到學業繁重的小學生活,這對於5,6歲的孩子而言無疑是人生中的第一個坎,因此很多家長認為,能讓孩子早點學習知識是為了孩子好,為了防止孩子跟不上學習,也就出現了類似於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說法,而銜接機構也就成為了家長們最合適的選擇,但是比別人早學一點,學得多一點真的能
  • 日本自由幼兒園,每天只教孩子吃喝玩,網友:我們又輸在起跑線上
    而這所不上課幼兒園叫做自由學園,這所幼兒園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以"自由"為出發點。孩子在幼兒園的三年時間內,相比於一般幼兒園的文化知識教育,自由學園最主要的就是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的基本技能。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的輸贏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敗
    這些有著非同常人的潛質的,也讓其他孩子的父母揪了一把汗。自己家孩子拿什麼跟人家競爭?有些孩子,光履歷表就能甩自己的孩子幾條街。再說關於親子相處的方式,很多父母是盡心盡力的。以前火遍全國的《家有兒女》裡面的劉星母子的相處模式就是很多現實家庭的相處模式:媽媽每天忙進忙出,每天做不同的可口飯菜,還能一直照看著孩子的成長。
  • 欺騙了無數家長的一句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究竟是我們家長的先見之明,還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的一種表現呢?如果一個國家的孩子,普遍被一種功利性的思維籠罩,很難想像這個國家會出愛國敬業的」棟梁之才「。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1、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會讓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該文批評了在中國膾炙人口的一句口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十年過去了,這句違背教育基本規律的口號依然響徹雲霄,成為數不勝數的教師、家長教育孩子的座右銘。這句絕非科學論斷的教育口號對中國目前負擔過重的初等教育現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壞作用。
  • 不輸在起跑線上,你的起跑線劃對了嗎?
    不輸在起跑線,是現在很多父母奉行的真理,似乎孩子和父母早一點努力就能早一步領先。如果人的壽命只有6歲,到了六歲的時候,所有人一起來比較知識水平的高低,那麼或許早早開始教孩子識字、背書、記單詞、學習乘除有必要。可是人的平均壽命近八十歲,如果一定要把人生比作競賽,那麼它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跑。起步線上早一步晚一步對馬拉松的結果毫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