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送給各階段的一年級學生

2020-09-06 教育拙見

家長們常說一句話: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話好說,事咋辦?哪位家長清楚起跑線在哪?具體怎麼做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

記得是個名人還是電影裡說過:人生不是短跑,不是短暫的衝刺,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因此起跑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耐力。

個人覺得說得有道理,但這並不能讓家長們打消「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要說有起跑線,還真是有,而且不同的階段都有起跑線

剛入幼兒園,有個不太明顯的起跑線;小學一年級的起跑線是家長們最重視的起跑線;初中一年級的起跑線非常關鍵;高中一年級的起跑線那是最重要的起跑線;而家長們大多不在意的是大學一年級的起跑線和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後的起跑線

今天來跟大家說說這些各個階段的起跑線。

幼兒園:小盆友們,蹣跚學步,都走不快,那條起跑線的作用並不明顯,家長們憑自己的興趣愛好給孩子選些舞蹈啊、樂器啊、書法繪畫啊啥的技藝班上著玩就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小學一年級:這是12年寒窗苦讀的開始,怎麼起步很重要,這個起跑線上不能輸,所以上什麼樣的小學、找什麼樣的班主任老師就很重要了,這會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影響(參看合適的就是最好的----聊聊怎麼給孩子選幼兒園和小學)。

初中一年級:影響著將來能上什麼樣的高中(職業中學),是孩子人生道路的第一個岔路口,選擇起跑線很關鍵(參看小升初,眼光要長遠----吃透政策再擇校),這個更不能輸。

高中一年級:是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起始點,決定著將來能上什麼樣的大學、能選什麼樣的專業、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個岔路口不能站錯起跑線、起跑不能輸(參看選擇高中,依據這幾點既來之,則安之,三年後的高考才是真的)。

2019年8月8日,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全民健身日,國家級非遺項目:太極表演。

大學一年級:這個起跑線家長們不在意,但要是在這個起跑線上鬆了勁兒,後果也很嚴重。進入大學,首先要研究政策,比如上海市的「插班生政策」、武漢市的「七校聯盟」、本校的推免研究生政策等,看看是不是有合適的政策可以利用,彌補自己高考中的遺憾。

然後就是進行大學四年的規劃,確立目標是畢業就找工作還是讀研;再就是參加社團和志願活動,向優秀學長學習生存之道、成功之道,儘可能多地獲得榮譽和獎學金;還有就是儘可能的考證----註冊會計師證、律師證、教師資格證、建築師證等等,甭管眼前有用沒用,趁著學習能力和考試能力還在,先考到手了再說。

步入社會參加了工作,起跑線(第一印象)作用就更強大了,因為工作後的賽道上,一個單位的同事們有開足馬力拼命努力狂奔的、有互幫互助攜手並肩奮力向前的、有搖搖晃晃不緊不慢溜達的、有給同事伸腳挖坑下絆子的、有拉拉扯扯不讓同事超越自己的、有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拱地前進的、有離開跑道一心巴結領導的、有跟著看臺上的觀眾圍觀起鬨潑髒水的~

這形形色色的各類狀況,沒個思想準備,如何走好人生道路?怎麼順利取得獎盃摘得勝利果實?難不成只能隨波逐流被裹挾到人生的終點?

這一條條起跑線,是不是很真實、是不是很具體、是不是都不能輸?作為家長,這些起跑線需要操心的太多。

相關焦點

  • 孩子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送給各階段的一年級學生!
    #家長們常說一句話: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哪位家長清楚起跑線在哪?具體怎麼做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記得是個名人還是電影裡說過:人生不是短跑,不是短暫的衝刺,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因此起跑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耐力。個人覺得說得有道理,但這並不能讓家長們打消「千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作者:積極的麥子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包括老師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跑線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就會瘋狂地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到最後,搞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大地厭惡和排斥。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的輸贏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敗
    我們大部分父母漸漸的有了類似這樣的口頭禪是:你這孩子,怎麼就那麼不聽話呢?總感覺自家孩子差於人家孩子很多。所以很多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家長必須得注意這幾點,才能決定孩子的競爭力。要正確的樹立「起跑線」的觀念很多所謂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因為過早地透支了自己和家長,反而不一定能一直走在別人前面。
  • 一二年級學生該不該上英語輔導班?不能輸在起跑線?
    今年9月份開始,市中區小學一年級新生不再開設英語課程,將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零起點」開設英語課。之前一二年級已經開課的,不會叫停。新生家長擔心這一政策影響孩子英語學習,不少家長開始為孩子報名英語輔導班,一二年級學生該不該上英語輔導班?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不尊重孩子生長規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尊重孩子生長規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中國家長最喜歡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多大歲數算是起跑線呢?十歲?已經晚了。小學六、七歲?也晚了。所以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要識字,就要學英語,就要上補習班。然而在發達國家是有立法的,幼兒園不準識字、不準教算數。為什麼不準呢?
  • 沒上幼小銜接班,結果一年級就輸在起跑線上,該怨誰?
    學 習 Study Q:我有個親戚,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每次遇到我都會抱怨之前孩子上的幼兒園太差 簡簡周真正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不是幼兒園沒學認字,也不是沒有上幼小銜接班,而是有個總在不停抱怨的媽媽。 想想看,如果媽媽總在散發負能量,孩子會接收到什麼樣的信息?
  • 「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對嗎?
    輕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在「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號召下,全家人一起行動,進行著養龍育鳳工程。一個嬰幼兒儼然成了地地道道的學生了。從小這樣進行早教,參加這些培訓班,合適嗎?目前對此爭論不休,意見各不統一。下面看一個例子。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一點上可能很多家長都不能做到了。農村的孩子,父母遠在外地,可能一年只有春節才能見一面。而城市的孩子就好了嗎?父母上班族,早上六點出門孩子還沒起床,晚上十點到家孩子已經睡了,這樣的情況也是大有人在。到了周末,公司電話簡訊連環轟炸,似乎也缺少高質量的陪伴。言傳身教?就連日常陪伴的時間都沒有,何來的言傳身教呢。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01、起跑線能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期《極限挑戰》,這期《極限挑戰》的主題是知識改變命運。節目組到了上海一所高中,組織了一場高三學生的「高考衝刺誓師大會」。02、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之前看過一部印度電視,名字就叫《起跑線》。影片用一句話概括了整部電視的主題,那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會讓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在交談中,校長對國家領導人剛剛提倡的「教育減負」大不以為然,我十分悲哀地意識到,正是這些教育工作者——或更好聽一點,「靈魂工程師」們——推波助瀾地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奇談怪論開拓著市場。我的女兒丁易之只在中國念過小學一年級,是受美國教育長大的。初中時,有一次她隨我回國(我根本不擔心她會因此而誤了美國的功課;我們的目的之一是讓她在國內多練習母語)。
  •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害人不淺呀
    昨天在休息之前,只聽一個宿舍門整的山響,好多同學都跑過去看熱鬧,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我就趕快過去,只見一個學生兩手緊握拳頭,臉漲得通紅,嘴裡在怒吼著喊:「我要爆炸了,我要爆炸了」我表現的很平靜,把圍觀的學生遣散開,讓都回自己的屋去,我輕聲對他說:「你平靜會,一會過來找我」等大家都安靜後,他主動過來找我
  •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古怪的命題
    印度有部電影,叫《起跑線》,影片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看得出,我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站在了起跑線上。有的人說還要更早,從胎教開始。一群人在比賽場,站在同一條線前準備開跑,那條線是起跑線。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一定準確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廣為流傳,但是這句話不一定準確。一些國家的科學家對於大腦科學的研究發現,讓小孩子不過早地接觸一些固定性知識,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對孩子的教育將有極好的影響。但是這些腦科學研究也有一些科學家質疑過,因為這需要調查許多孩子的成長數據。
  • 一年級學生數學考96分 父親:差4分 輸在起跑線上了
    父親:差四分「輸在起跑線上」  李先生兒子去年上小學一年級,39歲的他正處在事業巔峰,平時早出晚歸,很少照顧到孩子,妻子工作也忙。  這次期末考試後,開家長會,他去參加,看到課桌上兒子的試卷,語文100分,英語100分,數學96分。他正洋洋自得,可是一瞥兒子同桌,數學是100分。
  • 教育界最大的「謊言」: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竊以為是這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伴隨著這句「謊言」的誕生,可以說無數的家長為之折腰,花費無數心血、精力、金錢,陪伴孩子,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都是不同的,每一年高考,能夠進入名牌重點大學的學生,也還是鳳毛麟角。
  •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人是父母,不是孩子
    從「別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這句話而言,他們的起點都不算漂亮,是什麼讓他們實現了彎道超車呢?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的本質是什麼?在暈頭轉向的生活中,家長們似乎來不及回顧初心。很多時候都是「隔壁老王家孩子在學什麼,咱們也給孩子報個班吧」。「生怕落後」的焦慮,讓家長給孩子瘋狂報班。
  • 一年級班主任告訴你,做到這些,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拼了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們絞盡腦汁給孩子們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每天輔導作業到深夜。作為一個資深班主任,烏衣告訴大家,要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除了開發孩子的潛能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好良習慣。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你還相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教育口號嗎?
    想想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是誰提出來的?一定不是真正的教育家提的,也一定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提的。而是那些蠱惑父母去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的「教育機構」說的,這是他們屢試不爽的「宣傳語」。因為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會說這樣違背教育常識的話的。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