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患者放化療期間的飲食,應配合豐富的營養食物,以提高人體對抗癌藥物毒副作用的耐受性。化療時,病人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為主,如雞、鴨、魚、蝦、瘦肉、雞蛋等,這樣才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飲食要多樣化,注意膳食搭配,以期各種營養成分相互補充,提高機體免疫力。如有五心煩熱、陰虛症狀時,應食銀耳粥或用西洋參0.15克浸泡當茶飲。在經濟條件允許情況下,可燉服甲魚湯。烹調要注意色、香、味,最好是蒸、煮、燉,不吃或少吃煙燻、炸、烤食物,少吃醃漬食品,不吸菸、不飲酒,酒精能使許多致癌物活化,使免疫功能降低。化療病人的主食可根據飲食習慣、口味,選食包子、餃子、餛飩、麵條等。胃口差的病人可少食多餐。
近年來,經研究發現,在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抗癌物質,如捲心菜、大蔥、大蒜、白蘿蔔等,應多吃些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a的食物。胡蘿蔔素是清除「自由基」的有效物質之一,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綠色蔬菜的根、莖、葉,如芹菜、菜花、菠菜、韭菜、生菜、蒜苔、胡蘿蔔、洋蔥頭、西紅柿等。已有文獻報導,大豆中含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e、磷脂及不飽合脂肪酸、大豆皂苷等豐富營養物質。硒的抗癌作用已為世界所矚目,含硒的食物主要有肉、肝、腎、蘑菇、大蒜、海帶、紫菜、蝦皮等。化療時如無腹脹反應,可食薯類,因土豆、甘薯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菌類食品如香菇、蘑菇、木耳,對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有特效,還可以抑制或消滅癌細胞。為了幫助腎臟排除癌細胞釋放的有害物質,同時補充體液損失,增加水分供應,還可飲用綠豆湯、牛奶、豆漿。如出現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可食紅棗、紅小豆粥、水煮花生米或燉烏雞、阿膠、清煮血豆腐等都對患者有很好保健作用。
化療藥物對人體傷害非常大,也會呈現各類副作用,完全的靠平時的飲食要達到化療時增效減毒的目的有點困難,平時需配合服用抑制化療副作用的中藥:黃芪,山藥,太子參等。進入臨床階段的有黃芪多糖和人參皂苷Rh2,相對而言,黃芪多糖主要是益氣補血,提高人的總體體質來承受化療;而人參皂苷Rh2則能直接抑制癌細胞的增值繁衍,配合化療藥物使用便能增效減毒,抑制各類副作用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來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