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身材瘦小,面露兇光,女武士很漂亮

2020-12-13 文史天天見

在昔日的歷史上,說起和中國淵源頗深的國家,日本絕對要佔據一席之地,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日本結合自己本土的神道教,加上近現代西方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氣息,而同樣也有一個職業,和日本文化如影隨形,這就是武士。

早在中國唐朝末期,日本的平安時代,武士這一個階層,就已經逐漸誕生,它是地方割據政權和朝廷日益增加矛盾的產物,日本武士算得上是職業軍人的一種,他們強調忠誠,不畏艱難,但是這種信念也是建立在穩定的有償制度之上,否則很容易發生動亂,在井上清所寫的《日本歷史》中認為:殺人、搶劫、強盜即為武士,戰敗而逃亡、流浪的武士則為浪人。

到了日本幕府統治期間,武士作為職業化的軍人,更是被地方各個領主階級所廣為招募,成為了一股戰鬥力十分強大的部隊。在豐臣秀吉統治日本的時代,武士已經有了十分高的地位,無需從事生產和勞作。

至於在近代歷史上,日本和清朝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被強迫打開了大門,而隨著相機的引入,這些百年前的老照片,也進一步為人們揭開了武士昔日的模樣。

作為先前日本的特權階級,武士有著擔任官職、領受俸祿、稱姓、佩刀、騎馬等重要特權,除此之外,武士能夠領取政府頒發的俸祿,至於武士的子女,也由地方領主或者政府出資,免費提供義務教育。

在此期間,武士也誕生了著名的武士道精神,其強調以不惜命的覺悟為根本,為了實現於集體、團體的價值,儘可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甚至不惜死亡,而在近代歷史上,武士道精神隨著日本國力的增強,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好戰欲望,進而形成了扭曲畸形的民族主義:日本軍國主義。

從這些照片上不難看出,來自於日本的武士,大部分表情嚴肅,面露兇狠,這似乎是對著鏡頭體現自己的威嚴,他們身穿的武士服、披甲還有武士道,都是證明其身份地位的象徵。

但是相比於武士道文化的盛行,但是在明治維新期間,武士這一個階層,卻迅速地走向了衰落,隨著王政復古,天皇時隔數百年,再次從日本地方諸侯手中奪回了大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但武士作為特權階級,無論是對社會的變革,或者是國家的統一,能夠起到的卻只能是相反的效果。在明治政府開始培養新式警察和軍隊後,武士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他們逐漸被取消了各種特權,1876年,明治更是出臺《廢刀令》,要求除了軍隊和警察外一律不得攜帶武器,這徹底的激怒了武士階層,以西鄉隆盛為首的數千名武士開始反抗明治政府,不過很快就被明治所鎮壓。

不過武士道精神,卻依然保留了下來,根據統計,二戰期間,日本士兵投降戰死的比例,為全世界之最,其中在緬北會戰,這一數字更是達到了1:120。

至於這張照片,是一張十分罕見的女武士照,顏值堪比佳人,十分漂亮,不過在當時的日本社會當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同中國一樣,古代的日本女性,很少有能夠上戰場作戰的機會,而這張照片,更有可能是出於宣傳拍下。

如果說什麼,最能夠記錄曾經那些寶貴的歷史瞬間,或許人們更應該感謝照相機的發明,從19世紀開始,正是一次次快門的不停按動,從而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鏡頭的誕生,如果你想要了解這些照片的由來,以及它們背後所發生的的故事,這一本《你一定要知道的老照片》,也是一本非常推薦的讀物,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日本武士罕見老照片:身材瘦小,面目兇狠,刨腹過程令人震驚!
    【面目兇狠的日本武士】武士在日本又叫侍者,是貼身的隨從,武士必須要遵循忠於職守,不畏艱難,忠誠,勇猛的精神,日本武士象徵性的武器就是佩刀!【練習刀法的武士】這張日本穿著盔甲,頭帶帽子,手裡拿著佩刀,正在練習刀法,不過從穿著看,跟我們古代的戰服很像!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巖倉具視等人主張效法西方,使日本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而西鄉隆盛、副島種臣、江騰新平等人主張日本走老路,提出了對朝鮮作戰,恢復諸侯和驅逐外國人的口號。後者的目的是維護武士階層的利益——只有對外徵戰,才能凸顯武士的價值,恢復諸侯,就是恢復上層武士的地位,驅逐外國人,也是為了維護舊體制。
  • 走上電影銀幕的日本武士
    後來,日本政治領導人和軍國主義者把本來只屬於武士階層的武士道精神,強行灌輸給全體日本人,將武士道精神推向了極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據說幾乎每個日本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讀過早在1716年出版的武士手冊《葉隱》,以及大道寺友山的被稱為武士聖書的《落穗集》、《武道初心集》、《巖淵夜話》等。
  • 真正的日本戰俘舊照,跟電視劇截然不同,當了俘虜依舊面露兇光
    近代的日本用「狼子野心」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了,從隋煬帝開始,日本就跟中國有了單方面的聯繫,到了唐朝,日本開始派遣了遣唐使,明清時期,中日各自實行閉關鎖國,清朝爆發了鴉片戰爭,日本爆發了黑船事件。日本為強國開始推行「明治維新」,此時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日本發展相當迅速,隨著甲午中日戰爭的落敗,清廷在國際上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日本對中國更是虎視眈眈。
  • 《只狼》七面武士菩薩谷怎麼打 七面武士菩薩谷打法攻略
    導 讀 七面武士(菩薩谷) 擊敗破戒僧幻影和獅子猿後,繼續主線就可能刷新七面武士。
  • 《只狼》源之宮七面武士有什麼打法 源之宮七面武士打法攻略
    導 讀 在只狼影逝二度遊戲中源之宮七面武士應該怎麼打呢?
  • 「桌遊推薦」日本武士之魂——《侍》
    老舍也曾作過一首描寫當時日本佛像的詩。履響春城玉笛催,花旗商賈為何來?誰家廣告高三丈,古佛無言櫻自開。飲露餐風不記年,越南烽火又春天。人間多少不平事,盡掃群魔勝入禪。十丈莊嚴百鍊身,幾朝劫火淚成塵。在《侍》中,玩家扮演大名,試圖取得日本的控制權,通過降伏其他貴族,奪取農田,為寺院提供捐贈,來增加自己的領土範圍以及社會影響力,這個過程中,武士的協助是必不可少的。回到列國紛爭時期的日本,用自己的智慧來統一這個國家。
  • 《DNF》黑暗武士鬼面刀測試
    導 讀 dnf黑暗武士鬼面刀測試,黑暗武士對鬼面刀力智移動的簡單測試 略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dnf黑暗武士鬼面刀測試
  • Tamashii Nations推出武士鋼鐵俠手辦 鋼鐵俠化身日本武士
    鋼鐵俠在全球都擁有無數粉絲,各地不同畫風的鋼鐵俠手辦也是風情各異,Tamashii Nations近日公布了一組武士鋼鐵俠的手辦,絕對的和風,設計靈感來自於日本古代武士。
  • 日本武士憑什麼高人一等
    日本茶道是一個有階層限制的藝術,普通老百姓想玩玩茶道是沒有資格的,武士才行。提到武士,喜歡看漫畫的,喜歡看日劇的朋友也都知道,在日本古代,武士是一個很特別的階層,但是仔細想想們是什麼人?這不就是一幫手裡拿著刀,在有錢人,或者說在貴族身邊兒,像私人保鏢一樣的這麼一個性質嗎?有什麼可高貴的,這階層怎麼就這麼厲害了?
  • 日本新宿:活靈活現的武士體驗,行走涉谷大道之上
    在新宿的歌舞伎町,有一座可以感受體驗日本武士700年歷史的「武士博物館」。自鎌倉時代(約1185年~1333年)至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武士道」精神之美,充分展現在日本武士刀和鎧甲上。隨著平安時代末期的源平合戰的發生,開始了以武士道為中心的日本社會。以武士道為主流的700年間,日本歷經了元日戰爭、又因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葡萄牙主導的大航海時代,而使得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對西亞各國構成了頗大的威脅。驍勇善戰的日本武士們,以及他們的武士道精神成就了時代的日本!
  • 蒙古襲來時的列島之壁:鎌倉時代的日本武士
    由於總吃白米飯,同時因條件限制其他新鮮蔬菜魚肉攝入量少,導致高級武士貴族們紛紛患上了腳氣病。反而是下級武士們吃玄米飯和麥飯為多,並不會患上這種富貴病。這一事實也給了近代以後的舊日本軍隊以啟示,使得舊日本軍隊在夥食中以玄米飯和米麥結合的飯食為主,防止腳氣病。
  • 日本人喜歡武士和櫻花,武士代表忠誠,櫻花代表什麼?
    日本人崇尚武士,並不是因為近代宣傳的武士道,更不是因為軍國主義對武士道的利用,而是因為武士階層在日本歷史上曾長期處於統治地位,早已形成了一種武士文化。櫻花受到與武士同等的待遇,緣於她具有許多武士身上的特質,主要表現在忠誠、整體性和對死的凜然態度上。
  • 前解放軍拳王ko日本武士/圖
    前解放軍拳王KO日本武士(圖)   懷化新聞網10月16日訊 在日本東京兩國國技館舉行的世界著名K1格鬥大賽中,來自中國湖南的苗族小夥周志鵬作為超級合同戰選手出場第二回合他的精彩表現,也得到了日本現場拳迷們的熱烈掌聲。  外號湘西鑽山豹的周志鵬是前八一隊的拳擊選手,2009年全運會後退役,因為喜歡在拳臺上搏擊的感覺,因此開始了個人職業拳手的道路。他從2010年寶力高世界搏擊賽開始,隨後不斷參加武林風的比賽,成長為了目前國內一線的職業搏擊選手。
  • 櫻花,武士道,幕府時代,切腹,日本武士階級是怎麼形成的?
    日本武士的起源以及發展武士(ぶし)在日本語言釋義中原本是侍者或守衛的意思,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日本平安時代的桓武天皇時期。桓武天皇在位期間,朝廷和貴族的矛盾變得日益尖銳,貴族和僧侶的勢力不斷膨脹,這甚至導致桓武天皇做出了遷都平安京的決定。
  • 超酷面具 日本武士造型USB手柄亮相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 近年來,遊戲手柄的設計總是給玩家一些驚喜,不管是限定版還是DIY作品,如果你也對手裡的標準手柄產生了審美疲勞,不如看看下面這款日本武士造型的USB手柄,也許會有新鮮的感覺。
  • 日本武士身份與地位的象徵——武士刀裝具
    因此喜好者不是買到假刀就是買到鍛造上有嚴重瑕疵的次級品,或者刀裝是七拼八湊的拼裝刀,刀柄與刀鞘,目貫、緣頭、鐔,等成套或不成套,或新或舊,如無相當素養不易識別。熊本城主加藤清正佩帶之合口刀短刀裝如果說刀裝具是武士的全套行頭,那麼鐔可以說是武士的臉。
  • 美食改變日本歷史:武士靠吃味噌和掛麵打勝仗
    、平兩大武士集團的激烈戰爭——源平合戰。日本古代朝廷早在8世紀就下達了「肉食禁令」,之後的天皇持續發下類似的詔書,日本貴族經過幾百年的時間,養成了完全不吃肉食的習慣(魚除外)。他們認為,只有那些沒有身份的農民、獵人才會食用肉類。後來,隨著佛教在日本的盛行,受僧侶教育影響的庶民階級也逐漸遠離了肉食,直到明治天皇解除禁令為止。
  • 國家丨傳說中的日本武士居然是士兵?
    被你猜到了,其實新佑衛門,是一個日本武士。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呢,就和日本武士有關。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很多疑問:什麼是「武士」?他們從哪兒來?他們身上真的會帶好幾把刀嗎?……別急,聽我慢慢和你講。所以能夠當上武士,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領主為了獎賞這些武士,賜給了他們姓名,讓他們得到更好的教育,武士還能將自己的武士稱號,傳給自己的後代。對於那些不尊重武士的人,武士們甚至可以當場殺死他們。
  • 櫻與菊,日本古代的「皇室」與「武士」為何長期並存?
    對日本歷史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古代日本相對於其它東亞國家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公武並存,皇室虛化。這裡的「公家」指的是皇室與公卿貴族,他們在日本歷史上長期存在,但是並不掌握實權;日本的實際世俗權力掌握在另一大勢力手中——武家,即著名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