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身份與地位的象徵——武士刀裝具

2021-02-22 龍泉寶劍

俗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多數人容易被日本刀外裝的絢麗所吸引,而對於刀刃的知識所知有限,主要因為相關諮訊取得不易,真刀也不易見到。因此喜好者不是買到假刀就是買到鍛造上有嚴重瑕疵的次級品,或者刀裝是七拼八湊的拼裝刀,刀柄與刀鞘,目貫、緣頭、鐔,等成套或不成套,或新或舊,如無相當素養不易識別。

刀平時保存於白鞘內,外出時才配上刀裝,本文在系列一已提及。刀與刀裝是兩門完全不同領域的藝術,彼此沒有絕對關聯性,這個概念必須整清,否則極易陷入邏輯上的錯誤。

所謂真刀裝與偽刀裝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以傳統手工製作刀鞘與金具,而且必需是針對該刀刃量身訂作的。如果以甲刀裝配乙刀刃則形式詭異,甚至一把刀的外裝來自四面八方,各個配件毫不相干,不但不成套,更有些是現代機械大量製作,諸如此類都是愛刀者必需注意的。

高貴華麗合口短刀裝,多數為江戶時代貴族所佩帶(江戶短刀)

鑑別上至少刀柄上的緣與頭、兩個目貫必需是一對,刀出鞘與入鞘必需順暢,刀鞘與刀的長度比例適中,以長刀為例,刀鞘大約比刀長三、四公分左右,兩者彎孤一致。手握刀把不會晃動,粗細與長度影響手感及平衡,握把上的絲繩綁得緊密紮實,以手指推絲繩在正常狀態下是推不動,絲繩交叉部份所留縫隙是大小相等的正菱形,形式規則,絲繩裡面以顆粒狀的鮫魚皮包覆。刀裝除了刀鞘是漆器之外其餘部份皆為金屬藝術,包括鐔、小柄、笄、緣頭、目貫等。(對刀劍感興趣,可添加師傅微信:lqbj6186,了解更多)

熊本城主加藤清正佩帶之合口刀短刀裝

如果說刀裝具是武士的全套行頭,那麼鐔可以說是武士的臉。特別是江戶時代相當我國明末至清中期,武士行走於路上與之正面相遇者首先看到的就是佩刀上的鐔,鐔的藝術品味代表著武士的格調與素養,因此鐔工莫不竭盡所能將鐔的創意發揮到極致。鐔工除了精研金屬特性外更鑽研繪畫與書法,鐔的等級區別取決於題材、構圖布局、施工、材質的運用與保存狀況等。因此鐔可以說是刀裝具的靈魂,也是日本領先各國刀劍文化的獨門藝術。

圖為武士刀刀譚

刀握把日文稱「柄」,柄在使用上必需有良好的握感,粗細得宜,太粗或太細都不好使力,長短也影響整隻刀的平衡,刀的運用最難掌握的是威力與速度兼顧,威力強大者速度慢,速度快者威力不足,兩者相互抵制,因此柄的設計對於刀的功能是否能充分發揮具有關鍵影響。柄除了實用性外在藝術上更是武士威儀與品味格調的象徽,在當今日本刀的研究與鑑賞領域裡藝術價值遠大於實用價值。柄先以兩片木材包覆刀莖再用鮫魚皮包覆木柄,鮫皮外再用絲繩捆綁,看似容易,其實不然,每道手續都由專業匠師完成,困難度非外人能想像。

圖為武士刀刀柄

鮫魚皮俗稱鯊魚皮,其實兩者是全然不同的材質,鮫魚原產於中國東海至南中國海一帶,約莫一尺半長,表皮滿布銳利的石質顆粒,小者如米粒,大者如珍珠,原色如米色,隨使用者之喜好,可染成各種顏色,尖銳石粒經打磨處理才不傷手,因外表粗澀才能握緊,戰鬥時刀不易滑落,其外再綁上絲繩方能綁得緊密紮實,絲可以吸手汗更可以防止手掌與鮫皮間過度磨擦而傷手。(對刀劍感興趣,可添加師傅微信:lqbj6186,了解更多)

鮫皮在背上正中央位置有一顆如珍珠大的石粒,每隻僅有一顆,從大石粒四周的顆粒依序變小,大石粒四周次大者形成眾星拱月之態,該部位是整張魚皮最珍貴的,價格也最高,具有王者之姿,君臨天下的態勢,武士們莫不青睞。

至於柄絲繩則以手工編制以錦為材的黃金色柄繩最高級,這些高級品通常用在宮廷或神社收藏的儀仗太刀或衛府太刀上。一把刀同時有幾隻刀柄是常有的事,武士們為了搭配不同的服裝或出席不同的場合而更換刀柄是時尚風格,刀柄的內涵充分顯示武士精神統御的思想層次。(對刀劍感興趣,可添加師傅微信:lqbj6186,了解更多)


龍泉寶劍

微信號:longquanbj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萬裡橫戈探虎穴, 三杯拔劍舞龍泉」【名刀、名劍、名兵器】、【刀劍知識】、【解密鑄劍工藝】、【對話工藝師】、【強悍性能測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日本武士刀是如何演變的?為何被譽為武士精神的載體?
    日本武士刀,又稱東洋刀,日太刀,全程為平面碎裂鍛刀。其種類上有,太刀,打刀,短刀,協差,長卷,薙刀等等,種類較多,各具特色。其中以太刀最為出名,刀身具備一定弧度,細且長,為日本刀經典代表。且日本武士刀常被認作日本「武士之魂」,象徵著日本武士道精神。
  • 日本頂級武士刀,已有387年歷史,現在保存在中國
    當人們提及世界上的名刀時候,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這來自與日本的武士刀。這一種刀不僅擁有極為鋒利的刀鋒,它還擁有著很好的藝術感,而它也是憑著這這兩點而在世界上有了姓名的。在日本,這一種刀的地位是極高的,因為日本人都認為它是社會地位以及尊貴身份的代表,因而日本人對打造這種刀是非常熱情的。
  • 國家丨傳說中的日本武士居然是士兵?
    被你猜到了,其實新佑衛門,是一個日本武士。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呢,就和日本武士有關。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很多疑問:什麼是「武士」?他們從哪兒來?他們身上真的會帶好幾把刀嗎?……別急,聽我慢慢和你講。武士的榮譽象徵——武士刀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幾乎每個武士身上都佩戴著刀。
  • 火影忍者之中,為何忍者使用的武器是苦無而不是武士刀呢?
    我們知道在《火影忍者》之中最主要的對象都是忍者,而忍者這個稱呼應該算是比較明顯的帶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東西,那麼作為日本象徵的另一件事物武士刀;那麼《火影忍者》之中的忍者為什麼大多數都不用呢?反而用苦無的忍者比較多呢?
  • 軍刀上刻著9個字,成日本侵華的罪證,日本想高價贖回,被我國嚴詞拒絕
    日本也因此淪為戰敗國,被趕出了中國國土還無條件投降。不過在日本投降之後,我們國內發現了不少日本軍刀。武士刀對於日本來說是身份的象徵,有著很高的地位,當然大度的我們也將發現的大部分武士刀悉數奉還了。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法令一出,武士階層如喪考妣。對他們而言,武士刀是武士精神的一項靈器,也是武士身份與榮譽的象徵,是值得用生命守護的信仰。當年10月,熊本縣舊肥後蕃(當時已廢藩置縣)的太田黑伴雄、加屋霽堅、齋藤求三郎等約170名武士組成敬神黨,襲擊了熊本縣廳和政府兵營,殺死了縣廳官員和士兵,控制了炮臺,製造了「神風連之亂」。
  • 日本投降後要帶走武士刀,稱不給就切腹,蔣介石微笑著說了8個字
    日本投降後要帶走武士刀,稱不給就切腹,蔣介石微笑著說了8個字提起二戰,很多人都會想起那萬惡的侵略者,日本在當年的二戰時期曾對我國喪心病狂的開啟了侵華戰爭,這段歷史是永遠都無法抹去的,也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雖然現在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可是我們永遠都會記得
  • 日本欲花百萬贖走一把指揮刀,被中國發現異常,只因上面刻了9字
    譬如,日本軍官身上佩戴的軍刀。 軍刀是日本武士道的象徵,對日軍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說「人在刀在」都不算過分。軍刀也是日軍軍官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官職越高,所佩戴的軍刀也就越華貴。而1945年日軍投降時,為表誠意,更是將他們佩戴的軍刀交給了我國。可見,他們當時確實真是輸得心服口服。
  • 走上電影銀幕的日本武士
    日本從平安時代開始,剝奪多餘王室成員地位,賜姓平氏和源氏,兩姓之間後來爆發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爭戰,源賴朝取得最後勝利,於1192年建立了武士政權鎌倉幕府。名著《源氏物語》就是根據這段歷史寫成,是有關武士文化的巨作。幾十年來,日本根據這一名著拍攝過大量影片。
  • Tamashii Nations推出武士鋼鐵俠手辦 鋼鐵俠化身日本武士
    鋼鐵俠在全球都擁有無數粉絲,各地不同畫風的鋼鐵俠手辦也是風情各異,Tamashii Nations近日公布了一組武士鋼鐵俠的手辦,絕對的和風,設計靈感來自於日本古代武士。
  • 櫻花凋零之美〡日本小田原城武士紀念館 Mapping 作品
    被賦予了生命的武士站了起來面向太陽 揮起武士刀記起了武士的使命和榮耀而日本的第一個幕府政權是鎌倉幕府(1185 年 — 1333 年),其建立者是武將源賴朝。鎌倉幕府的建立標誌著日本由中央貴族掌握實際統治權的時代結束了,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鄙視平安朝貴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為核心的思想,結合儒學、佛教禪宗、神道,形成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
  • 日本新宿:活靈活現的武士體驗,行走涉谷大道之上
    在新宿的歌舞伎町,有一座可以感受體驗日本武士700年歷史的「武士博物館」。自鎌倉時代(約1185年~1333年)至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武士道」精神之美,充分展現在日本武士刀和鎧甲上。隨著平安時代末期的源平合戰的發生,開始了以武士道為中心的日本社會。以武士道為主流的700年間,日本歷經了元日戰爭、又因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葡萄牙主導的大航海時代,而使得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對西亞各國構成了頗大的威脅。驍勇善戰的日本武士們,以及他們的武士道精神成就了時代的日本!
  • 手工武士刀
    打造武士刀的工匠將姓名鏤刻在刀柄,展現負責的態度。記者洪肇君/攝影 市民王思謹曾到日本學藝,學會手工打造武士刀,首創上下雙刀式的武士刀排架裝飾,曾經一年售出數百把刀,現在生意衰退,偶爾受託制刀,磨練實力,展現技術而已
  • 號稱日本的君士坦丁堡,會津這座堡壘隕落後,世界上從此再無武士
    如果說提及日本女性,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和服,那提到日本男性,人們就會想到武士。武士在日本的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武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終止於明治維新。雖然武士的發源地有待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1868年,武士這個階級稱號隨著位於日本會津的敦賀城堡的坍塌,一起泯滅於塵埃之中。
  • 《金剛狼2》裡有個日本老頭用武士刀將艾德曼狼爪砍斷,這科學嗎
    在漫威漫畫裡,銀武士是一個日本變種人,他的超能力是可以製造一種超光速離子的能量,這種能力能夠輕易破壞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而且這種能力可以傳導到他使用的武器上,也就是說他可以用他的武士刀砍斷任何物體。但在《金剛狼2》裡,銀武士被編劇改成了一個機器人,它的武士刀有漫畫裡銀武士的超能力,可以切割一切物體。
  • 日本人宣稱削鐵如泥的武士刀,為何栽在中國人的竹子槍下?
    明朝中期,日本人竄到我國東南沿海燒殺淫掠,無惡不作,鬧得沿海邊疆不得安寧。不得已,朝廷派出年僅27歲的悍將戚繼光到浙江東部設防。戚繼光受命後,立即到義烏等地召募了一批農民和礦工,把他們進行嚴格訓練,組成了威震敵膽的「戚家軍」。但是,戚家軍開始並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 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身材瘦小,面露兇光,女武士很漂亮
    在昔日的歷史上,說起和中國淵源頗深的國家,日本絕對要佔據一席之地,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日本結合自己本土的神道教,加上近現代西方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氣息,而同樣也有一個職業,和日本文化如影隨形,這就是武士。
  • 日本武士出刀求快,在戰場上卻很乏力,被戚家軍打得屁滾尿流
    14世紀初葉,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相互攻伐,在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為了活命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搶劫燒殺的海盜鬥爭。在中國歷史上他們被稱為倭寇。此時建國130多年的大明王朝虎賁已經有所懈怠,長期沉溺在和平生活中的明朝沿海官兵,面對突然殺來的日本武士完全不知所措。借著開局的勝利,日本倭寇在我國東部沿海盛行一時,然而沒過多久,一位明朝大將帶著他創立的新戰法前來應戰。
  • 日本武士憑什麼高人一等
    日本茶道是一個有階層限制的藝術,普通老百姓想玩玩茶道是沒有資格的,武士才行。提到武士,喜歡看漫畫的,喜歡看日劇的朋友也都知道,在日本古代,武士是一個很特別的階層,但是仔細想想們是什麼人?這不就是一幫手裡拿著刀,在有錢人,或者說在貴族身邊兒,像私人保鏢一樣的這麼一個性質嗎?有什麼可高貴的,這階層怎麼就這麼厲害了?
  • 混沌武士&Jazzhiphop:所有的相會都是一生只有一次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日漫是渡邊信一郎的另一神作,《混沌武士》(又名琉球武士風雲錄》)也是筆者認為在所看日漫中將Jazzhiphop音樂風格和劇情融合最好的一部。在故事劇情進展中,現代元素跟復古感融合得天衣無縫。常會不經意出現的音樂跟一群武士追趕的戲份,每次都讓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