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是一種用來刨直、削薄、刨光、作平的木工具
早期刨的實物已經無法考證,但從中國人對木工的重視和依賴推測,刨類工具應該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了。和現代使用的刨類似的平推刨的實物,則最早出現在南宋末年的文物中。
↓帶倆耳朵的平推刨
↓平推刨使用時向前推動削下木材
究極的精細加工:日本手刨
日本是個非常注重手工藝的國家,木工作為傳統手藝中最重要的技藝,被稱作大工。有趣的是,雖然古代的日本凡事喜歡借鑑中國,他們的手刨卻和中國恰好相反:不是用推的,而是拉刨。雖然往回扥的力度不如推出去,但仰賴於玉鋼刨刀和日本人的究極精神,日本手刨在修木邊和加工較軟質的木料方面非常擅長。
愛鑽牛角尖的日本人每年都會舉行刨工比賽,比誰的刨花最薄而且連續不斷,每個選手帶自己最心愛的手刨,一次可嘗試三次,根據最好一次的刨花來判斷成績。目前最薄紀錄為3微米。。。來看個個4微米的高清視頻:
▼
4微米厚度的透明刨花(54秒)
比較一下:桑蠶絲的直徑都有13-18μm;蛛絲細一點,直徑有0.93~1.4μm;而PM2.5的定義是空氣中顆粒物的直徑在0~2.5μm之間的所有顆粒物。。。也就是說,日本刨拉出來的刨花厚度差不多相當於兩三根蛛絲,或者一層霧霾顆粒。
↓
拉刨全靠拽
↓薄如蟬翼的刨花
↓一年一度日本刨木大賽中的超寬拉刨↓
▼日本傳統手刨(4分03秒)
西式推刨
日本刨雖然很牛,但圖文資料比較難收集,再看看西式刨。。。
西方世界的手刨最早出現在鐵器時代,下面這些德國出土的古老羅馬刨,是公元1~3世紀製造的。
西式刨初期也是以木頭為體,配以金屬刀片的。但近代更多用全金屬製造,外形和設計有了很大的不同。最有名的品牌是1843年創立的美國老牌STANLEY(網上有人說是英國品牌,以維基為準),它定義了刨子的編號標註,至今讓被大量的製造商採用。
↓老牌Stanley的手刨
和中式刨倆手抓倆耳朵的用法不同
西式刨的兩隻手是前後放置的
↓西式推刨的使用
↓頭一次見到估計很少有人能認出來這是個啥
↓RECORD的手刨
進入工業化時代,刨的外形則越來越簡約實用,廠家在產品外形上似乎再懶得多花什麼心思。
↓
簡約抽象的現代西式刨
下面這些波蘭Bridge City Tool Works木工工具公司的產品,對現代西式刨的顏值有所提升,它們在造型設計上獨具一格,堪稱藝術品(就三維效果圖而言)。只是這家公司近兩年沒什麼新的動態傳出,咱主要看外形設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官網看,雖然也沒多少詳情。
↓Bridge City Tool Works
↓
義大利麵似的小刨花
↓
特別設計的流線型花式刨
↓
對於一款傳統木工工具而言,工業設計也很重要
↓
雖然是一款刨,也要有手辦的呦
↓細節
↓
不同的刀型可以之間刨出不同形狀
關於中式刨和西式刨的區別,gowindsor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西方工具非常具有科學性,而且是全系列的,全系統的。即便磨刀,可以每次精確到固定的角度,每個刨子如何使用都有非常具體的總結, 等等。。。而中國的工具我感覺是一種享受,因人而異,跟著感覺走,享受意境。
這或許也可以解釋很多西東方的差異。
- end -
了解更多古琴內容,歡迎關注我們。
●●●
如果您需要聯繫我們,請直接長按上圖,掃描二維碼與我們互動,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韻》琴茶舍
Tel:010-88240622
北京豐臺區靛廠路52號西府蘭庭北門
以上視頻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眾韻琴茶整理此文章目的在於方便學習與交流,如有問題請您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