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25日,由乂學教育-松鼠AI、IEEE教育工程和自適應教育標準工作組、中國自動化學會、新東方、好未來、36氪等共同舉辦的第三屆AIAED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在北京取得圓滿成功。為期兩天的第三屆AIAED全球AI+智適應峰會設有論文、學術、產業、商業、投資、政府及娛樂等內容。
技術創新是教育的源動力,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少年的創新教育更是關係到國家的繁榮強盛。本次會議聚焦「AI賦能教育」,在第三屆 AIAED 主席、CMU 計算機學院院長 Tom Mitchell 教授的倡議下,在5月25日獨具匠心設置了「青少年TED論壇」,由六位孩子:呂昭成、慄浦洲、張洪源、崔藝嘉、陳關陽、張子行分別進行輪流演講。在面對千人會場,六個孩子們從不同角度講述他們對於教育和科技,以及未來的真實想法。
觀眾通過孩子親身體驗的視角,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不同孩子對於教育的想法,以及松鼠AI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打造創新的土壤,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本次青年論壇以獨特的視角和精品內容,獲得了現場觀眾和媒體的高度認可。
呂昭成:我們在不斷試錯中找到自己熱愛所在,挖掘真正的內驅力
呂昭成,是一位17歲的大男孩,喜歡音樂和機器人,參加過FRC機器人比賽,獲得了2018年暑期錢江機器人邀請賽的工程啟發獎,2019年First機器人大獎賽洛杉磯北賽區-最佳印象獎。從小的時候,他跟中國千萬的孩子一樣上過很多的興趣班,但都是三分鐘熱度,沒有堅持下來。但是唯獨機器人社團和演講是他始終堅持到現在,並贏得了國際的殊榮。
他表示參加機器人社團,在與隊友奮鬥的日日夜夜中,不僅收穫了新知識,開啟了他的另一個智能世界,更獲得戰友的情誼。經過不斷的學習,從開始的一竅不通,到現在運用3D建模等技術得心應手,每一次都是新的突破,更加激發自身的內驅力,驅使他不斷的前進。
對於自己的進步,呂昭成坦誠說:「這些進步都是內驅力,驅使我不斷的前進。對於內驅力不是短時間能找到的,是在從小到大長期試錯的過程中尋找到的。比如自己學琴而放棄浪費幾萬元投入時也會被媽媽責怪,這都是我們在不斷嘗試和試錯的代價和成本。現在來看這些成本都非常高,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投入,但是中國家長卻忘記了曾經試錯的那個自己,反倒怪自己的孩子不夠堅持。」
他繼續補充說:「很多家庭是沒有那麼多成本給孩子大膽的試錯,降低試錯的成本唯一方法只有AI,AI的費用很低,可以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各種各樣不同的教育。通過大數據和AI算法,幫助孩子能更快找到熱愛的事物。只有當青少年真正找到自己熱愛所在,找到內驅力,他才可以挖掘自己的潛能,發揮最大的能量。」
隨著AI技術的發展,他相信在未來能有更多的孩子,更快地找到自己所熱愛的東西,並為之奮鬥。
小寶慄浦洲:松鼠AI為他節省時間,快速成長
作為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的雙胞胎兒子,他自己的兩個孩子也在使用這個技術,並在成長中受益匪淺。大寶小寶因為愛好廣泛,喜歡編程機器人、打跆拳道、彈鋼琴、下象棋,旅行等等。那麼多的興趣和愛好,如何平衡學習和愛好,節省時間,更高效的學習?
小寶慄浦洲,今年剛上二年級,年僅7歲。在峰會上,他講述了自己如何運用松鼠AI先做測試找到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再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松鼠AI 幫助自己快速掌握知識,大大節省了重複學習的時間。
今年元旦,大寶問他敢不敢挑戰八年級物理的時,他說:「我其實並沒有害怕,直接就說好。一開始一個單元要學很久,松鼠AI報告說比全國平均時間用了七八倍才學會。如果要是媽媽來教我,教兩遍就沒有耐心了。但是松鼠AI就會很耐心教我,我也不著急了,慢慢就學會了。」
現在,小寶已經學完八年級物理的三個單元,超過全國百分80%的同齡人,簡直不可思議。
大寶張洪源:松鼠AI培養和發展了他的發散思維
在中國,隨著應試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孩子的發散思維被扼殺在搖籃裡。其實,發散思維,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了孩子是否有創造力。
大寶張洪源說:「小寶做事情比較認真,喜歡不停的追問。我很擅長想像,就是松鼠AI給我報告說的發散思維。有一次爸爸拿了一張紙片,問我像什麼,我說了30多種東西,爸爸都說很靠譜。幼兒園升小學的時候,需要練習看圖講故事,其他小朋友都是一幅圖,一次一次反覆的練習,講得越來越熟練。而我跟根據這幅圖,每次講出來的都不一樣,每次都是一個新故事。」
松鼠AI在提高大寶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培養和發展了他的發散思維: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通過多角度、不同位置進行思考,為孩子日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寶表示他喜歡跟松鼠AI在一起,因為它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不足,幫助自己克服學習困難。
崔藝嘉 :松鼠AI幫助她愛上了物理
來自河北省滄州任丘的崔藝嘉,正讀八年級,像很多女生一樣缺少理科思維,讓她漸漸地對物理失去了興趣。最差的時候,她只考了28分。直到遇到了松鼠AI,讓她從討厭物理轉變為愛上了物理。經過3個月的學習,從原來的28分提高到73分,物理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並激發了她的學習興趣。
她認為松鼠AI比平時在學校上課更有趣,松鼠AI是在電腦上答題,配有智能錯題本,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答完題後還會有總結,可以更加直觀看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這也是她選擇松鼠AI的原因。最後,她表示希望所有努力中的學生,都能運用松鼠AI技術,學習更上一層樓。
陳關陽:做你自己,雖然很平凡,但同時也是最獨一無二
她的名字叫陳關陽,也是八年級,學習非常優秀,是學校數學和物理雙卓越的學員,也是學校(英語)社團創辦者。反觀她的經歷,你會發現她的成長不同於一般的孩子,是個性化的培養下更好的詮釋。
她在上海民辦浦東實驗學校上初中,第二年競選學生會的主席。當時,她提交了材料上赫然寫著四個字—做你自己。或許是機緣巧合,當時她們學校社團數量不太夠,所以她就靈機一動,想要自己辦一個社團。
對於未來和夢想,她抒發了自己所想:「我想當一個醫生,並不是那麼高尚的救死扶傷,或者普度眾生,我僅僅是在一些病人無能為力的時候,能夠幫助他們從深淵裡拯救出來。就像一句話,前途再黑暗,也有微弱的星光為我們照亮。我們的人生就像這個單詞Extraordinary一樣,它的意思是傑出的,但是它的詞根ordinary就是平凡的意思,加上Extra,也就是『更加』之後,它的意思從更加平凡變成了傑出。在座的所有人,我們雖然都很平凡,但我們同時也是人群中最獨一無二的那個。」
張子行:松鼠AI激發了他的科學夢想
張子行,今年12歲,當天他一身藍色太空衣,映襯了他的科學夢想。他激動地向千人觀眾表示,希望當一名像愛因斯坦一樣的科學家。
峰會上,他娓娓道來自己對於科技的追求:「我6歲時,媽媽就給我買了很多科學的讀物,我對這些非常感興趣,每天我都翻來覆去讀這些書。9歲時,我邊看電視,邊自己做實驗。11歲的時候,開始想參加一些太空夏令營,媽媽找遍了全世界,後來找到一個非常適合我的夏令營—美國阿拉巴馬州NASA夏令營。他們很多尖端科技,那裡的科技讓我非常沉迷。」
儘管對科學的如痴如醉,但是張子行也會有來自學業上的困擾。他說:「儘管自己科學和演講很好,但是語文和數學成績卻是很大的問題,一直折磨自己。直到遇上了松鼠AI,一切都改變了。現在我的成績越來越好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分數,100分,這些都要感謝松鼠AI在我的學習上幫了大忙。松鼠是一個非常好的體系,因為這個系統我能夠非常穩定的進步。現在可以邊學習科學,邊學習松鼠AI的物理課和化學課,不斷進步。」
他通過與AI技術的接觸,更加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偉大。「成為一名科學家」是他的夢想,未來他將秉持著科學夢,越走越遠。
六個孩子的故事,從不同角度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在「個性化成長、多元化培養」下綻放了自己的人生精彩,不斷創造新的可能。同時,更加驗證了松鼠AI作為新興技術,帶給教育方式和模式的新變化,新突破。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持下,松鼠AI構建教育認知模式、知識模式、情景模式,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習過程進行智能化分析,塑造一個全新的學習方式。
我們相信,隨著松鼠AI在傳統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會不斷地為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教育變革。未來,在人工智慧時代,「全智能化、個性化、多元化」的優質教育,離我們越來越近。
《學習的升級》新書發布,掀起一場全新的學習革命
從這些孩子們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他們每個人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氣質,孩子們的教育同樣應該是千人千面、個性化的。在本次AIAED大會上,由湛廬文化出版,由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和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共同合著的《學習的升級》一書,正是解讀著這樣用科技改變傳統教育的個性化的教育理念。
《學習的升級》是國內第一本全面解讀「技術解鎖教育」的書,這本書出自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哈佛大學教育領導獎獲得者賈森·湯、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之手。在書中,三位中外作者倡導將教育和學習注入技術的力量,從而實現不斷升級,分享了來自中外的「教育+技術」的跨界研究經驗。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從側面了解蘋果公司對未來教育的看法與思考。同時,獲悉國內外在技術解鎖教育方面的前沿實踐案例。
《學習的升級》這本書重構了教育思維,揭秘了技術下的新教育形式,帶給教育界的從業者、創業者及投資機構更多的啟發和思考,為中國實現更好的教育和成果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