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

2021-01-08 重塑心靈心理訓練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是吃藥就能解決的事,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正道

抑鬱症究竟怎麼治療才是徹底的?有的說藥物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心理治療才是有效的,有的說運動是治療抑鬱症最天然的良藥等等各種說法。其實,這些都是好的方法。治療抑鬱症的方法絕不僅限於一種方式或方法,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

但有一種情況需要指出,抑鬱症絕不是僅僅依靠吃藥就能徹底痊癒的,在抑鬱症狀嚴重時期,是需要藥物介入的,但當症狀獲得一定改善時,就必須要從心理及身體上調整。

俗話說的好「心病還須心藥醫」,同樣得過抑鬱症的李宏夫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抑鬱症患者必須要改變自身敏感、多慮、多疑、完美主義的性格特點,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到徹底的痊癒,未來才不會再反覆。

那麼對於抑鬱症朋友如何改變這種不健康的性格缺陷呢?以下三種方法抑鬱症朋友可以堅持實踐。

一、誓言法: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決定了我們有什麼樣的情緒,我們之所以陷入抑鬱、焦慮中無法自拔,是因為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有問題的,換句話說,習慣性的思維方式是造成抑鬱症、焦慮症的主要原因,所以,擺脫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的前提是首先要改變過去不健康的思維方式。

以下「誓言法」就是一種樹立正確思維方式的練習,抑鬱症的朋友可以嘗試練習。

練習要求:生活中隨時隨地的,有空就在心理默念或大聲的說出來。最好達到倒背如流的熟練程度。

練習主題:我要換個活法

我要換個活法

今天,我停止一切對自己的批判

如果連我自己都不接納自己的話,還有誰能接納我呢?

今天,我停止一切對自己的責備

如果我有預知能力,我可以做好一切,但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

我已經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我放下一切的悔恨和憂慮,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尚未發生。

若我悔恨過去的不該發生,此刻,我是在傷害我自己,

若我憂慮未來會發生什麼,此刻,我是在傷害我自己。

我知道人無法重演過去,我知道人更沒必要擔心未來。

自然法則所教導的是,活在當下,

只要活好當下,就會創造我美好的未來。

我放下過去的舊思想,當我害怕時,我不再去想,

當我焦慮時,我不再去想,當我絕望時,我不再去想,

當我有一切難過的想法和感受產生時,我都不再去想、不再去糾纏,

我知道內心的安寧,無法靠頭腦的「想」來獲得,

我只要保持平等心就行了,自然法則自會為我處理好一切。

過去,我容易因別人的評價、因外界的事情,受到傷害,

但現在,我正在改變,因為我已明白,沒有哪個人、哪句話、哪件事可以真正傷害我,

只有我內在的批判心才會傷害到我,

我願意學習寬恕別人的過錯,

我也願意學習寬恕自己的過錯,

我在這樣做,我正在改變。

我的未來充滿美好,

因為,我朝向的是自然真理,而不是混亂黑暗,

我追求的是正向、健康,

而不是過度放縱,

我接納我自己,我愛我自己,

我生命的一切都在越來越好。

在自然法則內,

我所遇到的、所發生的,

都只會是對的和好的,

我心懷感恩,

每天我都很容易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感到開心和有趣。

這就是我,這就是我。

謝謝你,我愛你。

註:本練習摘選《情緒自救》一書

二、觀息法:淨化心靈,培養平等心

觀息法,是內觀禪修中非常純正、究竟的淨化心靈、離苦得樂的修法。

在《戰勝抑鬱》書中講到,觀息法可以從根本上幫助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心理疾苦的人解脫痛苦,了悟人生。

呼吸是一個人人皆可專注的對象,呼吸是身與心連結的紐帶。每當我們的身心產生變化,無論是愉悅的,還是不愉悅的感受產生時,我們都會發現呼吸進而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當我們持續地觀察呼吸時,我們就是在間接的觀察情緒及思想,觀察我們的身。

我們將會經驗到,當我們持續、如實地觀察呼吸,沒有貪求心和厭噁心,一切的不愉快感受都終會自動消失,身心恢復統一,健康和諧。我們會在練習中不斷的體驗到,身心是一體的,是交互影響的,一切沒有恆久不變的,無論是頭腦的想法,內心的感受,身體的感受,一切都是生起、滅去的無常變化現象。

對這種無常變化現象越加深刻的體驗,對身心交互影響的了知,就是平等心培養的過程,就是去除舊有習性心理模式(執著心)的過程。這種貪求、厭惡的執著心就是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

觀息法練習:摘選《戰勝抑鬱》一書

1、盤腿而坐,後背不要依靠,閉上眼睛,合上嘴,將注意力集中在鼻孔處,持續地觀察(專注)鼻孔的呼吸進出。

2、對一切產生的念頭、感覺、情緒都保持平等心,即不管它、不理它。

3、如果走神了,就再拉回到呼吸上,走神了,就再拉回來,如此反覆練習。

4、不再練習中做任何思考、解決、參與、控制。

5、建議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於20分鐘

三、運動:修復身心系統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快速排解壓力,放鬆身心。臨床認為,運動是治療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最天然的良藥。尤其對於長期吃藥的患者來說,可以很好的代謝出藥物堆積體內的殘留。

運動的種類有很多,那麼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是更好的呢?如;跑步、遊泳、跳繩、快走,騎單車、登山,這些方面都是比較好的方式。總之,不管是哪種運動,重要的是持之以恆地堅持,這樣我們才能獲得好的效果。

結語

除了以上的方法,抑鬱症朋友也可以去看一些心靈成長方面的書籍,其中有三本書非常值得抑鬱症朋友學習,如;《戰勝抑鬱》、《情緒自救》、《內觀》。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抑鬱症雖然讓我們痛不欲生,但經歷過後,我們的人生一定會大放光芒。既然得了抑鬱症,那我們就把它當成我們人生的修煉。

相關焦點

  •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問,有不用吃藥就可以治好抑鬱症的方法嗎?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得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光靠吃藥治療,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根本的
    關於抑鬱症10年前,人們對抑鬱症的認識還比較狹窄、片面。談到抑鬱症治療,普遍常見的方法就是吃藥治療。但很多患者非常排斥吃藥,一方面是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及依賴性,另一方面就是心理上感覺被扣上了精神疾病患者的帽子,心理上無形中被烙上深深的一種「病恥感」。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光靠吃藥治療,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根本的
    關於抑鬱症 10年前,人們對抑鬱症的認識還比較狹窄、片面。談到抑鬱症治療,普遍常見的方法就是吃藥治療。患者親人也反映因為抑鬱症使得與患者的情感距離漸行漸遠…… 10年後,人們對抑鬱症的認識有了比較正面和開放了。但,遺憾的是,在治療的方法上卻仍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我們必須認可藥物的作用,但,如果完全依賴藥物的治療,這是無法徹底治癒的。 常言道:「心病終須心藥醫」。
  • 心理學家:抑鬱症藥物治療不是長久之計,練習這種方法才是本質的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抑鬱症主要與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有關。所以主張藥物治療為主,通過藥物的化學作用來補充神經遞質的平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抑鬱症與患者的原生家庭、認知模式、性格特點是密切相關的。從抑鬱症臨床治療所跟蹤到的效果來看,絕大多數抑鬱症康復者群體中,吃藥治療的患者也都有積極配合心理的治療。
  •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
    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問,有不用吃藥就可以治好抑鬱症的方法嗎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的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心理學家:這個方法每天練習20分鐘,你就能擺脫抑鬱症、強迫症
    擺脫抑鬱症、強迫症不能停留在大道理層面,這都只是表面功夫。因為我們可能看到不是所有家庭不和諧的孩子都有存在問題,也不是所有和睦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都很健康。有時甚至是同一個家庭出來的不同孩子,其氣質表現也會大有不同。所以,完全把患病原因歸咎於原生家庭及早期生活經歷也是不可取的。抑鬱症、強迫症等症狀常常看似並不合理,讓人感到難以理解。所以很多人對此會有很多「為什麼」。
  • 心理學家:治療焦慮症不能盲目吃藥,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根本的
    心理學家:治療焦慮症不能盲目吃藥,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根本的焦慮症的主要原因1、性格因素:不良的性格特徵,是引起焦慮症發作的重要因素。焦慮症的認識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焦慮症患者習慣於對生活中的事情做過度危險評價,這是因為其在多年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認知方式,即潛在的功能失調性假設或規則。一般來說,當認知不協調時,人們對待這種不協調的常見辦法是竭力解釋,以便在兩種矛盾事物之間取得某種協調。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
  • 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走出來
    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走出來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中恐懼症的一種表現,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及他人看法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
  • 心理學家:抑鬱症、焦慮症患者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就能康復了
    曾看過德國的一個心理學家講到: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主要是由於童年成長中所形成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中,敏感、多慮、完美主義是最重要的三種缺陷。進一步說,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我們就能痊癒了。反觀自己,敏感、多慮、完美主義這三種特點真是太符合我了,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 心理學家:抑鬱症、焦慮症患者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就能康復了
    曾看過德國的一個心理學家講到: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主要是由於童年成長中所形成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中,敏感、多慮、完美主義是最重要的三種缺陷。進一步說,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我們就能痊癒了。反觀自己,敏感、多慮、完美主義這三種特點真是太符合我了,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抑鬱症、焦慮症的爆發:我今年35歲,懷孕5個月。
  • 心理學家:兩個案例,一個方法,堅持練習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心理學家:兩個案例,一個方法,堅持練習你就能走出抑鬱症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除了依靠藥物的治療外,也都會尋求心理方法的治療,但不盡如意的是,因為沒有系統和有效的方法,所謂的心理治療往往變成一種蒼白無力的「擺事實講道理」,但是對於很多患者來說,大道理都懂,但是,他們很難做到。如;以下兩個案例。
  • 心理學家:得了抑鬱症先別忙著吃藥,學好這三種方法就能好起來
    抑鬱症的自我療愈方法一:觀息法觀息法,是內觀禪修中的古老而究竟的淨化心靈、離苦得樂的修法。觀息法是通過觀察呼吸的方式培養活在當下的心,平等心。別看只是觀察呼吸,這裡面包含了很深的奧秘和簡單的真理。有很多修心,療愈心靈的方法,以其他種種的專注對象來練習,這都很好。但這個方法「觀息法」,就只是要求我們以持續專注地心觀察呼吸的進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呼吸人人皆有,它伴隨著生命的開始到結束。呼吸完全是當下的顯現,沒有想像,沒有回憶,沒有猜測。沒有任何宗派色彩,也沒有任何教條主義的東西。呼吸是普通的,是人人存在的一種當下的生命現象。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如果他們能認識到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形成是由於長期積累所致,而改變的過程恰恰是思想模式(性格)改變的過程,那麼,他們就能正確對待當下進行的治療,保持耐心和積極配合,最終也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好。心病終需心藥醫,這句話卻是一語道破心理健康的實質。
  • 心理學家:擺脫焦慮症沒有那麼難,練習這三種方法就能好起來
    心理學家:擺脫焦慮症沒有那麼難,練習這三種方法就能好起來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並伴有明顯的軀體症狀如;心悸、頭暈、頭痛、身體疼痛、耳鳴、腦鳴,腸胃功能紊亂、手抖、出汗、尿頻等。
  • 心理學家:抑鬱症是可以自愈的,堅持這三種方法你就能好起來
    不要被「抑鬱症是精神的癌症」這類說法嚇倒。這完全是一種「妖言惑眾」。抑鬱症是完全可已治癒的,而且也是完全可以通過自我修習完全走出來的,事實上,有很多專注抑鬱症治療的心理諮詢師,以往都有過抑鬱症的經歷。好了,廢話不多說,還是來「乾貨」吧,下面我就來分享一項快速、實際的抑鬱症自我療愈方法。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靠吃藥,做好這五個方面也可以自我康復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不要把抑鬱症當成敵人,它是我們長期自我壓抑的一種情感的爆發,它就像我們內在的那個一直被忽略、被打壓的受傷的「小孩」。我們需要的是去接納它、關懷它,而不是設法消除它,批判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撫慰內在那個受傷的「小孩」。美國的一位不具名的心理學家曾這樣說,抑鬱症完全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不能稱之為一種疾病。
  • 「為何我的抑鬱症總反覆」?心理學家:因為你沒有「治好」這顆心
    心理學家李宏夫指出,有很多常年吃藥的抑鬱症患者會出現症狀反覆的問題。因為,沒有治癒的抑鬱症自然會復發,通過藥物治療可以補充神經遞質的平衡,改善植物神經功能,進而達到情緒、症狀的改善。但,這是藥物的一種抑制作用。
  • 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克服社交恐懼症
    那麼,當我們患上社交恐懼症時,除了吃藥外,我們該如何自我調整呢?以下三種方法,只要我們堅持地執行就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改善。 一、培養正念 什麼是正念?簡單地說,就是平等心,活在當下的心。
  •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抑鬱症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腸胃功能失調、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僅要承受精神折磨的痛苦,還要承受這軀體症狀的痛苦,身心兩者的交互作用的痛苦更是令抑鬱症患者苦不堪言,平常人難以理解,這也就不難理解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經常會產生輕生的想法。西醫上,把抑鬱症認為是一種疾病,是因為神經遞質的減少進而造成了情緒的紊亂,如;抑鬱、焦慮、恐懼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