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這個學科各部分知識與生活聯繫得很緊密,感覺很容易,卻很容易在小地方出錯。很多初中學生因剛剛接觸地理都以為只要簡單背背內容,卻發現不僅難背還容易混淆。老師講課的時候感覺聽一下就明白,可實際做題卻容易犯很多錯。真正的想學習好地理,一定要掌握背誦和學習的方法才可以達到輕鬆解題,把知識點記得更加牢固。具體學習方法和技巧總結如下:
1. 重視基礎知識。地理概念是地理的基礎。概念多是地理的特點,準確把握地理概念是學好地理的前提。把握概念首先要注重理解消化、弄懂弄通,同時要嚴格區別易混淆概念,諸如,天體、天球,氣旋、氣團,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等。地理原理也是地理的基礎。例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掌握了地理原理,才會正確分析地理事物。
2.注重知識間的聯繫。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學習地理既要把握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也要從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上分析問題。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這不僅僅是緯度位置決定的,也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有密切關係。再如,森林草原受到破壞,就會引起風蝕、水蝕,導致水土流失、沙塵暴等。掌握地理知識要避免單一性、片面性。
3.準確把握地圖。把握地圖是學好地理的基本功。如何把握地圖?這裡提出幾點:抓住地理特徵。比如,我國的地理輪廓像只大公雞,就可以識記在大公雞的頭部、尾部、胸部各有哪些省份,我國的鄰國各在大公雞的哪一方向。根據經緯度位置來學習。例如,南北半球各有哪些國家,北半球和南半球各有什麼氣候變化規律。圖文轉換。將地理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單憑抽象記憶。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平面圖轉換為立體圖,表格圖轉換為曲線圖等,通過轉換加深理解,識記地理知識。嘗試畫圖。畫出一個地區的略圖,並標示出城市、河流、山脈等,在大腦中形成地理概況。識圖繪圖。學習地形要學會識別、繪製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學習氣候要學會繪製等溫線圖、降水量分布圖等壓線分布圖等。
4.抓住普遍規律。地理知識在不同方面有不同規律,掌握這些規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抓地理規律?從讀書和識圖中抓規律。例如,經過用心分析就可找到世界氣候的某些規律:規律一,季風氣候均分布在大陸東岸;規律二,溫帶大陸性氣候受海洋影響小,分布在大陸中部規律三,由赤道向南北(熱帶範圍)依次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規律四,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因受西風影響,只能分布在大陸西岸等。從特殊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
例如,通過觀察和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
①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
②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順時針方向(反氣旋型)運動,南半球反時針方向運動;
③每一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
5. 及時梳理總結。及時複習。地理知識學後要及時複習,進一步加深理解,鞏固知識。忽視及時複習,所學知識會很快忘記,形成前後知識的脫節。整體把握。在章節學完後應及時梳理。梳理內容包括:全章有幾節,各節有哪些知識點,各知識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善於總結。一是總結知識點、知識規律,歸納知識系統。二是對自己的理解方法、記憶方法、答題方法是否正確進行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關注社會實際。地理學科,尤其是人文地理,與社會變革、社會發展密切相關。例如,當代社會提出環境保護、科學發展觀等,都在地理中體現出來。運用所學理論分析說明現實間題是地理高考科目的特點,社會焦點和熱點問題往往是地理高考科目試題的素材。為此,學習地理知識和解答地理問題都要關注社會熱點,例如,人口問題、發展問題、和平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等。
期末降至,最後,小編希望大家能借鑑這些有用的經驗和方法,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在考試中取得自己滿意的分數,預祝大家生活順心,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