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寒地主要種植粳稻,南方主要種植秈稻,朋友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嗎?這主要是由品種特性和北方地區的收穫現狀決定的。
1、秈稻具有耐熱、耐強光的習性,最低發芽溫度一般要達到12℃,主要分布在我國熱帶、亞熱帶的平川地帶,在低緯度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種植,產量更高,生長期更短。南方的秈稻品種引到東北種植,因光溫反應強烈,常表現為生育期明顯延遲,影響安全成熟;粳稻品種耐寒性、耐弱光性更強,最低10℃就可以發芽,所以粳稻更適合在氣溫較低的地區種植。
2、秈稻直鏈澱粉含量較高,蒸出來的米飯鬆散,黏性差,不適合北方人的口味;而粳稻直鏈澱粉含量較低,支鏈澱粉含量高,米飯黏性強,米飯吃起來有嚼勁,更適合北方人的口味。
3、秈稻成熟後易落粒,粳稻不易落粒。南方收穫水稻都是活稈收穫,對產量影響不大;而北方大面積種植地區,一般要等水稻籽粒水分降下來後機械直收,以便儲藏,如果種植秈稻的話會因大量落粒而嚴重減產;粳稻的不易落粒性更適合北方的收穫現狀。
以上是我總結的幾點原因,小編將持續更新有關水稻種植方面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您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