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為什麼東北地區不種植秈稻嗎?

2020-12-19 北大荒種稻人

東北寒地主要種植粳稻,南方主要種植秈稻,朋友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嗎?這主要是由品種特性和北方地區的收穫現狀決定的。

1、秈稻具有耐熱、耐強光的習性,最低發芽溫度一般要達到12℃,主要分布在我國熱帶、亞熱帶的平川地帶,在低緯度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種植,產量更高,生長期更短。南方的秈稻品種引到東北種植,因光溫反應強烈,常表現為生育期明顯延遲,影響安全成熟;粳稻品種耐寒性、耐弱光性更強,最低10℃就可以發芽,所以粳稻更適合在氣溫較低的地區種植。

2、秈稻直鏈澱粉含量較高,蒸出來的米飯鬆散,黏性差,不適合北方人的口味;而粳稻直鏈澱粉含量較低,支鏈澱粉含量高,米飯黏性強,米飯吃起來有嚼勁,更適合北方人的口味。

3、秈稻成熟後易落粒,粳稻不易落粒。南方收穫水稻都是活稈收穫,對產量影響不大;而北方大面積種植地區,一般要等水稻籽粒水分降下來後機械直收,以便儲藏,如果種植秈稻的話會因大量落粒而嚴重減產;粳稻的不易落粒性更適合北方的收穫現狀。

以上是我總結的幾點原因,小編將持續更新有關水稻種植方面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您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您知道秈稻和粳稻的區別嗎?
    秈稻和粳稻是由於適應不同溫度條件而演變來的兩種氣候生態型,其稻米分別為秈米和粳米。秈稻主要分布在低緯度、低海拔的溼熱地區,如:華南熱帶和淮河以南亞熱帶地區。粳稻則適於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栽培,分布範圍更廣,從我國的東北稻區、華北稻區和西北稻區,到南方的高寒山區、雲貴高原到秦嶺均有栽培。秈稻最早由野生稻演變成栽培稻的基本型,粳稻是人類將秈稻由南向北、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引種後,逐漸適應低溫氣候下生長的生態變異型。
  • 為什麼日本人偏離了粳稻和秈稻之間的「一哥」爭端?只是因為更好
    北方人喜歡義大利麵,南方人喜歡米飯,這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以我父親為例,一個徹頭徹尾的山東人當他不吃義大利麵時會感到不舒服,更不願意請他吃米飯。雖然據說北方人喜歡義大利麵,但也有例外,即東北人:「我們這嘎達大米飯可是賊拉香啊!」
  • 粳稻和秈稻的「一哥」之爭,日本人為何拉了偏架?只因為更好吃
    北方人愛吃麵食,南方人愛吃米飯,這幾乎是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以我老爸為例,一位地地道道的山東人,一頓不吃麵食便渾身不自在,要他吃米飯,更是會一臉的不情願。雖然說北方人愛吃麵食,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東北人:「我們這嘎達大米飯可是賊拉香啊!」
  • 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三大原因造就而成
    東北人肯定是覺得東北大米最好吃,南方部分朋友也覺得東北大米好吃,但是有少數朋友覺得東北大米太油膩,米飯粘牙彈性有點大,不習慣吃東北大米。東北獨有的黑土地種植出全國最好的大米,五常大米更是譽滿天下,曾經是清朝獨享的御貢米。對飲食挑剔到極致的慈禧太后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盡食」。
  • 我國早秈稻的供給與需求
    我國早秈稻種植面積及產量  稻穀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1998年以來,我國稻穀種植面積約2800~3200萬公頃,佔糧食種植面積的26%~30%;稻穀產量在1.8~2億噸(折合大米1.26~1.4億噸,出米率按70%),佔糧食產量的36%~40%。
  • 中晚秈稻、粳稻、糯稻接下來走向如何?
    中晚秈稻還將向上  在《最最複雜的稻穀市場將如何走向?》一文中,筆者認為「政策面調控的是過快的漲速和一味賭市的不理性囤積,而並非一定要把市場價格打回原形」。管理層一套精準的組合拳,中晚秈稻快速上漲的勢頭確實得到了遏制,有價無市的怪圈也被打破。
  • 水稻市場近期還會有波動嗎?
    原標題:水稻市場近期還會有波動嗎?因此,在過去的幾年中,稻穀和玉米一樣,都是東北農戶喜愛種植的品種,甚至一段時間比玉米還受歡迎,特別是在2015年玉米去庫存以來,花大力氣旱改稻得不在少數。   種植區域分布較為集中:全國90%以上的稻穀集中於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和東北地區。稻穀是中國糧食作物的主要品種。稻穀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國東南省區和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為主),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長江流域和華南各省。
  • 青春說種植:如何種植出東北那樣的高品質大蔥
    大家對於大蔥肯定並不陌生,這是一種重口味的一種蔬菜,一旦提到大蔥大家肯定會想到東北的大蔥,東北地區的人吃大蔥喝酒是極為豪爽的,但是東北的大蔥也是全國有名的你知道嗎,東北地區的人種植大蔥都是一把好手,種植出來的大蔥品質非常好,個頭大色澤好而且口感極佳,那麼怎麼才能種植出東北地區那樣品質的大蔥呢
  • 為什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同緯度地區之間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北方地區主要包括關中地區、關東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等地區。東北地區主要是指由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四盟構成的區域,總面積約為145萬平方千米,在這裡生活的人口數量超過1.2億人,從氣候類型角度來看,東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 一直有人拿東北大米和南方大米作對比,其實沒什麼誰好誰不好的
    直鏈澱粉易老化,支鏈澱粉則不易老化,所以東北大米又具有「剩飯不回生」的特點。所以東北大米,涼吃口感也很好。類似的,同一緯度的用於製作壽司的日本的越光米,如果冷後口感很差,就不適合做壽司了吧。除了澱粉構成不同的主要區別外,東北大米還有甜、香,泛油光的特點。甜主要是因為東北溫差大,有利於有機物的積累,當然,也可能與水有關。至於香,大概也跟水中或土壤中富含礦物質有關。
  • 關於水稻你都知道什麼
    即便在全世界範圍內,作為世界三大主糧之一的水稻也擁有著數宗「最」:在只種一種食用作物的農田中,以稻田的面積最大;地球上以稻米為主食的人口最多;水稻是全世界窮人最大的食物來源*……那麼,你了解水稻嗎?它的起源,它的習性,你又知道多少?
  • 會漲價嗎?
    今年水稻價格雖然有所上漲,但仍然提高不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因為種植水稻是一個又苦又累又不掙錢的活,但每到開春的時候,農民還是會種植水稻,希望能賣上好價錢。那2021水稻保護價格是多少?會漲價嗎?水稻保護價一般指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最低收購價政策是保護種植水稻農民的利益,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實施的糧食價格調控政策。低收購價政策的實施有效地抵禦了國際糧價的大幅上漲對我國糧食市場的衝擊。
  • 東北地區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標準化種植技術
    東北地區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標準化種植技術基金項目: 遼寧省科技特派團項目( 2020JH5/10100010) ; 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重點項目( 2018010392-301) ;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基金項目( 2020QN2404)
  • 為什麼南方人也誇東北大米更好吃,明明南方水稻種植更早更多?
    推薦語:南方吃米 北方吃麵,那你知道為何南方人也愛買東北大米嗎?北方廣闊印象中,北方愛吃麵而南方愛吃米,其實這從水稻的分布便可以略知一二,大部分的水稻種植於南方,且有資料記載,亞洲最早種植稻穀的地區為雲南,故而可以說南方的水稻種植早且多
  • 東北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有哪些?它的特點是什麼?
    「東北」的概念在古代的《周禮·職方氏》中就有提及。東北地區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物產豐富,農林業發展良好。有許多地方特產農產品。那麼東北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是什麼呢?他們的特點是什麼?關東優選-正宗東北特色農副產品的B2C商城,推介東北三省最有特色的原生態的農產品,每一種產品都經過我們精挑細選!
  • 一種很耐寒的盆栽花卉,東北地區也能養,開花很漂亮,種植也簡單
    耬鬥菜這種花名叫「耬鬥菜」,又名貓爪花,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我國從長江以北到東北地區均有自然分布,其葉形美麗,開花絢爛,是新興的觀賞花卉,有不少人工培育的大花園藝品種花量很多耬鬥菜一般在4-7月份開花,華南地區會早一些,到了秋天還會再開一次,花量繁多,不用打頂修剪就是枝繁葉茂的,開花時間也統一整齊,很容易「爆盆」,部分品種還會散發濃鬱的花香,香氣怡人
  • 2.7元能買到東北大米嗎?東北大米,越光米和泰國香米誰更好?
    我們種植水稻的都知道,水稻的價格是按照出米率和水分來計算的,一般來說較為乾燥的水稻只看出米率。這些年我門東北的水稻出米率一般在6.5-7.5之間徘徊,一個米的價格大概在0.22元左右,也就是說一般來說一斤水稻的價格大概在1.5元上下徘徊。這是指中粒大米,也是種植面積較大的品種。
  • 世界三大糧食作物的種植區域分布
    小麥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中國是世界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2010年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位居第二的糧食作物(6.51億噸),僅次於玉米(8.44億噸)。小麥種植地域分布圖小麥的種植條件比較寬泛,其需水量不大,耐乾旱能力強,是一種旱作作物。小麥成熟對光照條件要求相對較高,光照缺乏的地區往往不能保證其成熟。
  • 東北一碗醬能蘸二裡綠化帶,東北蘸醬菜就是這麼神奇,南方卻不吃
    曾經的我,作為南方人,實在好奇,東北人為啥那麼喜歡吃蘸醬菜,生吃難道感覺不到像是在吃草嗎?尤其是大蔥與黃瓜,那可是他們必不可少的綠色。表姐遠嫁於東北,那時候在上大學,放寒假去找她耍,發現他們一家人都吃這種生的蘸醬菜,表姐估計也是被同化了,喊我嘗嘗,剛嘗試一下,還行,再來一口,嗯,不錯,再來一口…其實只要去過北方後,就像東北蘸醬菜,就有種「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