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東方哈佛」之稱的西安翻譯學院座落在西安的終南山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校園建設因地制宜,太乙河穿流而過,是為數不多校園裡山水皆自然的高等學府。
西安堪稱民辦大學的「矽谷」,無論是學校的數量還是在校生人數,都在全國排名首位,提起西安民辦大學的發展史,就繞不過西安翻譯學院和丁祖詒。西安翻譯學院由我國當代傑出教育家、民辦教育拓荒者丁祖詒先生創辦,經過三十年的辦學實踐,西安翻譯學院已發展成一所以文、商科為主,以外語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鮮明特色的民辦大學。學校在校學生2萬多人,男女比例3:7,在這樣的學校上大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風景如畫
從太乙宮下高速往西安翻譯學院方向走的路上,立著一尊石柱,上面刻著兩個大大的字:秦嶺。秦嶺是中國大地的脊梁,也是我國的南北分界線。秦嶺以南是秀美的江南景色,秦嶺以北卻是風格完全不同的北國風光,西安翻譯學院就位於秦嶺終南山的翠華山下。
翠華山是道教有名的「仙山」,傳聞太乙真人曾在這裡修煉,因此翠華山又叫太乙山,王維曾對這裡讚不絕口: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學校離市區大約有20多公裡,翠華山下樹木茂盛,西安翻譯學院依山而建也就成了天然氧吧,太乙河從校園潺潺流過,配上悠哉悠哉的吊橋,儼然走在江南的莊園裡。坐著橋邊翻著書或散著步,就是很多年輕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的樣子。
校園的中央有一座像鐘樓一樣的建築,據說是煙囪改造而成,有了設計師的來神之筆,煙囪瞬間變得洋氣,成了學校的標誌性建築。學校建築的主色調是哈佛紅,加上西式「鐘樓」的點綴,處處充滿了「東方哈佛」的氣息,用風景如畫來形容校園景色,一點都不為過。
書聲如歌
西安翻譯學院的萬人晨讀在陝西高校甚至全國都是很有名的,由於學校的語言特色,晨讀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清晨的西安翻譯學院,萬名學子同手握書卷,放聲誦讀,書聲如歌,被稱「終南山下的天籟之音」,是校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隨著晨讀習慣的養成,讀書已經內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利用學校優越的地理環境融入到校園裡和大自然中,在清晨時間朗讀自己喜歡的外文刊物及課外書本,擴大閱讀量,增加閱歷和見識,開闊眼界,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外語水平。
晨讀對於西安翻譯學院來說,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和精神。每每有校外的專家、領導、媒體訪問西安翻譯學院時,都不禁感嘆這朝氣蓬勃的西譯大晨讀,他們認為大學原本就應該形成像西譯這樣濃厚的人文氛圍和大學精神。
美女如雲
西安美女如雲的高校裡,西安外國語大學和西安翻譯學院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在校學生2萬多人,男女比例3:7,甚至更高。語言類的專業本來女生就多,近幾年播音主持、空乘等專業更是出美女。走進西安翻譯學院的校園裡,放眼望去像是進了女子大學,青春靚麗的女大學生是校園裡移動的荷爾蒙,為數不多的男生們幸福的像花兒一樣。
每逢學校禮儀、舞蹈需要挑選形象化氣質佳的女生,或者省市重大活動需要翻譯、志願者,西安翻譯學院符合條件的都比比皆是,一抓一大把。這似乎也成了學校一張移動的名片,口語好顏值高深受社會各界好評。
如今官方的評選活動挺多,類似於校花的評選官方卻從來不搞,不然憑西安翻譯學院的實力,估計又要火一把了。
愛生如子
愛生如子是西安翻譯學院的辦學理念之一,也是社會給西安翻譯學院貼上的標籤。從老院長丁祖詒到後來的掌門人丁晶,這一理念都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
從西安翻譯學院畢業的學生都知道的校園故事,丁老院長生前對學生關愛有佳,學校食堂給學生免費提供的雞蛋湯,丁老先生經常都要去檢查雞蛋夠不夠,湯稀不稀,這麼多年過去了,免費湯的傳統一直保留著。
每到中秋、元旦等節日,掌門人都會和學校師生共渡佳節,看晚會,吃月餅,載歌載舞,無比歡樂。所以,節日也是學子們最期盼的校園大事,西譯學子自己的節日。
西安翻譯學院董事長丁晶的愛生如子和對學校的奉獻,和老院長一脈相承。據說丁祖詒先生去世後,丁晶將老先生生前好友在悼念活動中的67萬元慰問金,以及老先生的所有積蓄累計100萬元無條件捐給了西安翻譯學院,設立「丁祖詒獎助學金」,用於扶持幫助家庭困難的西譯學子完成學業。
丁祖詒是中國民辦教育的拓荒者,對後世影響深遠,丁晶以其女性的睿智、博愛、與時俱進,詮釋了新時代女性「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和創高水平一流民辦大學、創「東方哈佛」的雄心壯志。
美食如林
說到西安翻譯學院的美食,恐怕知名度最高的要屬「皇后炒涼皮」了,很多畢業了的學子,多年之後依舊對「皇后炒涼皮」念念不忘。其實,「皇后炒涼皮」只是學校周邊的美食小吃之一,校園裡面的美食也多到吃不過來,而且常年穩居「陝西高校食堂排行榜TOP10」,旋轉餐廳、網紅餐廳應有盡有。
在2019年學校舉辦的美食節上,各食堂精心設計推出8道展示菜品、28道參賽菜品及48道品嘗菜品。8道展示菜品均出自資深廚師之手,每道菜都有其獨特的菜品設計及色彩搭配,引得廣大師生駐足觀看,交口稱讚。28道參賽菜品皆是食堂的特色主打菜品,是各食堂的得意之作。48道品嘗菜品包括中式菜餚、特色小吃、中西式糕點等,惹得師生們垂涎三尺、回味無窮。這些,都是同學們平時就能在食堂吃到的美食,對於西安翻譯學院的學生來說,不足為奇。
傑出校友如雨後春筍
隨著西安翻譯學院辦學品質的不斷提升,這些年從西安翻譯學院畢業的傑出校友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了一大批。
以播音主持專業為例,省市廣播電視臺,每一個關鍵崗位都有西安翻譯學院畢業的優秀畢業生。如,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的耿萬崇,是西安翻譯學院2007級畢業生,從參加「新聞星主播」到「絲路萬裡行」,他把聲音帶到了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這兩年搞的轟轟烈烈的西安年最中國的系列活動,全部都是配的耿萬崇厚重的聲音,《再回長安》《再回大雁塔》等系列大唐題材演出也是耿萬崇配的音,他從一個名不經傳的「星主播」,用聲音重現了大唐的輝煌歷史,成為了西安人民家喻戶曉的知名主播。
2007級優秀畢業生鄭悅,曾在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21世紀聯想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全國口譯大賽」,「APEC未來之聲中國區選拔賽」等有影響力的英語賽事中獲得了多項榮譽,在英國攻讀碩士畢業後現就職於英國太古集團。鄭悅曾表示在西安翻譯學院求學過程中養成的永不服輸的精神給了她在英國求學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並鼓勵學弟學妹們,發揮西譯人的優勢,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王自如,從西安翻譯學院走出的一名預科生和大學生,憑藉在西安翻譯學院上學期間全天候高強度的英文環境成就了他的口若懸河,也讓他在2008年成為了香港理工大學的碩士。2010年和他生平的第一個科技大件蘋果 iMac 打交道後,他的人生就開掛了,他的所作所為成就了中國的一個行業,如今的他成立的ZEALER已是名副其實是中國科技垂直領域中的第一視頻媒體。
學生是學校最好的作品,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畢業生,也是學校最大的驕傲。
滿載希望的方舟,培養情操的熔爐,這就是西安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