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100萬字《戴高樂將軍》的中學歷史老師,他是怎麼做到的?

2021-01-07 小重光90

今天是單位讀書分享會的第一次活動。簡單的開場後就由一位同事介紹他讀書的心路歷程。

以前只知道同事翻譯了《戴高樂將軍》這本書,有一次開會也聽了他的分享,當時就覺得他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今天一聽,才知道,所有的閃閃發光都來自背後暗暗的努力。

同事的分享分為四個部分。

一、 涉獵多門外語的「無用之用」。

從研究生寫畢業論文時開始,他就開始打磨自己的英語水平。

因為他論文寫的人物中文版的資料少之又少,於是他5萬多字的研究生論文,他大概翻譯了10萬字的材料。

因為論文的主人公的背景文化,他又自學了拉丁語。

參加工作以後,按他的話來說,「不安於現狀,自學法語。」

初衷是想繼續深造,但後來還是留下來工作。而這些看似無用的積累,都為他翻譯《戴高樂將軍》這本書鋪墊。

梁文道曾經說過:"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一直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讀的書。有些東西也許在當下感受不到它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但總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在你剛好需要的時候,悄然出現,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所以,永遠不要用當前的利益去衡量做某件事情的價值。不然,可能就像蔡康永說過的那樣:「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錯失了很多機會。

二、 從點滴積累到「水到渠成」

從2005年至今,同事一直在堅持寫讀書筆記,至今已寫了三百餘篇。

也是從2005年至今,他同樣堅持寫日記練筆,至今已寫了60萬字的日記。

當他把一個一個文檔打開的時候,我真的是驚呆了。頓時化身帶著星星眼的小迷妹。

這種只存在於傳說中的人物,居然就在我眼前!

因為自己是很三分鐘熱度的人,所以非常佩服能堅持的人。

也許我們都曾立下flag要完成某某事情,但是堅持一陣子以後就慢慢地懈怠了。

其實,「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能堅持到最後的人並不多。」

三、 嚴抓時間、恪守板凳坐穿之道

同樣是工作繁忙,他是哪裡來的時間做這麼多事呢?又翻譯書,又寫讀書筆記,還寫日記的?

1、利用長短假及周末時間,他說自己是比較典型的宅男,就宅在家裡讀書寫字。

2、擠出碎片時間,早上5點起,晚上10點半睡覺,確保5:30-7:00及19:30-22:00總共四小時不受幹擾的時間。

長期堅持早起,這是一個特別值得膜拜的事情。不過作為一個有家庭的人,白天上班,晚上我還是傾向於照顧家庭多一點,家庭生活、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還是需要經營的。

發現很有成就的人,基本就是早起的人。村上春樹早上4點半起床寫作、鄭淵潔也是早起寫作、《人生效率手冊》的作者張萌也是堅持20年4點半起床讀書寫作。

不過想想也是,白天上班的時間是屬於單位的,晚上回家的時候是屬於家人和孩子的,只有早起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

如果想要在某個方面有所成長,就必須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3、杜絕浪費時間

同事說自己一來少看影視劇,二來少刷手機,不看朋友圈,少看新聞,幾乎不下載各種類別的app。

他自嘲不看朋友圈是因為看到別人的生活多姿多彩,會覺得自己無趣,少看新聞是因為曾經看過的一本書帶來的思想衝擊,這種衝擊大概是即使你了解了再多新聞,也甚少改變自己,更別說改變世界。

雖然他稱這些為「鴕鳥心態」,但在我看來,這恰恰是高級自律的表現。因為內心是豐盈的,有所依託,所以不需要刷朋友圈找存在感,不需要找其他精神慰藉。

這本給他帶來特別大衝擊的書,是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所寫的《娛樂至死》。

書中有幾句話特別經典:

「早晨的廣播或電視,或者早晨的報紙,有多少次為你提供了需要改變一天計劃的信息,或讓你決定採取本來不準備採取的行動,或幫助你更加了解了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天氣預報有時有用;對於投資者來說,關於股票市場的新聞可能有用……但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新聞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是為我們提供一點談資,卻不能引導我們採取有益的行動。」

「看了新聞後)對於解決通貨膨脹、犯罪和失業問題你有何高見?對於保護環境或降低核戰爭危險你有什麼計劃?對於大西洋公約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反歧視行動計劃和伊朗巴哈派教徒遭受的殘暴行徑,你準備採取什麼行動?我可以大膽地幫你回答:你什麼也不打算做……」

「所以,我們就陷入了一個無能為力的怪圈:你心裡有很多想法,但你除了把這些想法提供給記者製造更多的新聞之外,你無能為力;然後,面對你製造的新聞,你還是無能為力。」

「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不管什麼內容,也不管採取什麼視角,電視上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我們提供娛樂。正因為這樣,所以即使是報導悲劇和殘暴行徑的新聞節目,在節目中結束之前,播音員也會對觀眾說「明天同一時間再見」。為什麼要再見?照理說,幾分鐘的屠殺和災難會讓我們整整一個月難以入眠,但我們卻接受了播音員的邀請,因為我們知道新聞是不必當真的,是說著玩的……

簡單地說,新聞節目是一種娛樂形式,而不是為了教育、反思或淨化靈魂。

同事在分享這幾段話時,語速非常地溜,他也說自己那麼熟悉,是因為幾乎能把這幾段話背下來。

我想,他應該是一直用這幾段話來勉勵和督促自己,靜下心來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外界打擾吧。

我想我可能很難做到不刷朋友圈,不刷抖音,不下app,但至少我要學會控制自己用在手機上的時間,如果連手機都控制不了,還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四、想通過閱讀獲得什麼?

同事說,想獲得充實的生活、恬淡的內心和超脫的人生態度。

雖然他非常謙虛地說自己都尚未獲得這些品質,因此希望在未來能夠擁有。

但對他有所了解的人,都覺得他身上已經具備這樣的氣質。

有一次我們在等車,和他聊天的時候才知道他身上承擔了特別多的工作,即使這樣,他在說的時候,也只是描述這些事實,並沒有帶著個人情緒,也沒有不滿。

而每一次見他,都是溫文爾雅的微笑,那種氣質和風度,是如沐春風般的感受。

當時,我就在想,是如何的一種修煉,能讓這麼年輕的他心態這麼好?

我想,今天我明白了。

這一切,源於讀書、源於記錄,源於一個人的高級自律。

很喜歡三毛的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希望我們讀過的書,都能化在我們的氣質裡,談吐上,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相關焦點

  • 歷史人物簡介!戴高樂
    法國人民尊稱他為「戴高樂將軍」。戴高樂生於法國北部諾爾省的裡爾,1912年畢業於聖西爾陸軍學校。 [1]  於1913年從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創建並領導自由法國政府(法蘭西民族委員會)抗擊德國的侵略;在戰後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擔任第一任共和國總統。在他總統任期間,提倡東西方「緩和與合作」,主張與蘇聯以及東歐國家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
  • 到了戴高樂機場,怎麼去學校呢?
    到了偌大的戴高樂機場!有沒有很惶恐的感覺?怎麼到學校?怎麼坐車?沒關係,今天這篇文章教你!巴黎有兩個機場,一個是戴高樂機場Aéroport Charles de Gaulle,一個是奧利機場Orly。其中戴高樂機場Aéroport international Charles de Gaulle(IATA:CDG,ICAO:LFPG)以法國將軍、前總統夏爾·戴高樂(1890—1970)的名字命名。戴高樂坐落於巴黎東北部25公裡處的魯瓦西,也被稱為Roissy機場,是歐洲第二大中轉平臺,也是法國主要的國際機場。
  • 戴高樂--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開國元勳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有人說,法國歷史上出現過兩個真正的偉人。1940年6月18日,倫敦的BBC廣播電臺響起了戴高樂將軍的聲音。他號召法蘭西人民參加「自由的法蘭西」的抵抗鬥爭,並向世界宣布:「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法蘭西抵抗的火焰不應該熄滅,也決不會熄滅。」
  • 陳納德將軍翻譯王清的故事: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在2005年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時,王清展示他撰寫的《和平宣言》。(資料圖片)寧黨保 攝通訊員 寧黨保 湖南日報記者 楊軍在芷江飛虎隊紀念館,收藏著王清捐贈的當年在飛虎隊用過的一臺英文打字機、一張美制行軍鋼絲床。王清當年曾為美軍第14航空隊(即飛虎隊)司令官陳納德將軍當過翻譯,後任益陽市二中英語教師至退休,現已離世3年。
  • 戴高樂為什麼要赦免投降元帥?其實他們倆人惺惺相惜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1945年8月14日,法國最高法院以叛國罪判處維希政府元首亨利·菲利浦·貝當元帥死刑,沒收一切財產,並宣布他為民族敗類。此時法國臨時政府元首夏爾·戴高樂將軍站了出來,利用手中的權利特赦了貝當元帥的死刑,改為終身監禁。
  • 法國在疫情中低調紀念戴高樂逝世50周年
    中新社巴黎11月9日電 (記者 李洋)11月9日是戴高樂將軍逝世50周年。由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法國官方當天舉行規模很小的紀念活動。今年不僅是戴高樂逝世50周年,還是戴高樂誕辰130周年,以及他發表《告法國人民書》80周年。因此,今年是名副其實的「戴高樂年」。
  • 法國紀念戴高樂發表《告法國人民書》80周年
    中新社巴黎6月18日電 (記者 李洋)當地時間18日,法國官方舉行活動紀念戴高樂將軍發表《告法國人民書》80周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參加了有關活動。馬克龍當天首先前往位於榮軍院的法蘭西軍事博物館,重溫戴高樂率領法國民眾進行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歷史事跡。
  • 徐波:如果拜登拉攏歐洲,那裡還有「獨立自主」的戴高樂嗎?
    徐波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法國「吳建民之友協會」主席,《轉型中的法國社會》作者2020年11月9日,是被毛澤東主席稱之為「偉大的反法西斯戰士」——戴高樂將軍逝世50年周年紀念日。戴高樂說,這是一場世界大戰,德國佔領歐洲大陸和對英國的攻擊及對蘇聯不可迴避的軍事衝突,將使美國捲入這場戰爭,從而使法德的軍事衝突轉變成納粹德國為一方,世界民主和平力量為另一方的世界性軍事衝突,而在這樣的世界大戰中,法國只要選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必將取得最終勝利。
  • 戴高樂假裝送行,在最後一刻跳上飛機逃向英國
    戴高樂是法國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一個偉人,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已經深刻於心,給法國的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80年,距戴高樂辭世已經過去了十年,民眾們紛紛參與了紀念儀式以表示對戴高樂的敬意,藉此表示對戴高樂在法國的民族獨立、國家安全、發展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民眾在報紙上發文,到他的舊居緬懷,為他的墓地獻上鮮花,以此表達對戴高樂總統的愛戴之情。
  • 75歲抗癌硬漢編撰300餘萬字史志,創作66萬字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
    在「中國最大最美邊境城市」遼寧丹東,有位75歲、身患癌症多年仍堅持用雙腿記錄丹東歷史,編撰出版300萬字地方史志著述,讓本土歷史光芒照進現實,並且歷時8年,在病榻上創作出版66萬字上中下三卷本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的抗癌硬漢於秉義(又名於秉益)。
  • 戴高樂卸任法國總統時,想要買走兩個舊書櫃,隨從的回答感動世界
    1969年,法國進行了全民公投,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提議以52.4%的反對票被否決。戴高樂忠實自己的承諾,宣布辭職。午夜時分,他發布了一份公告:「我停止行使共和國總統的職務,此決定自今日中午起生效。」這位在二戰期間帶領法國走向自由,並且在戰後維護重建法國大國地位的領導人就這樣離任了。
  • 劉蒙:父親愛好看書 留下390萬字軍事著作和190萬字翻譯作品
    他說,父親最大的愛好,他自己講就是讀書。他一直到七十多歲了,堅持早上很早就起床,大概五點鐘就起床了,起床之後首先要做三件事,一是要打一套拳,是他自己根據年輕時習武自編的一套拳。第二要朗讀外文,他本人的俄文和英文都很好。第三件是他寫字。這三件事做完的情況下他才開始吃飯,現在很少看到七十多歲的老人早上起來讀外文、寫字,可以看得出他對學習的熱愛和刻苦。
  • 世界上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真是太厲害了!
    你聽不懂我說的話,我也聽不懂你說的話,那是沒有辦法愉快的玩耍的,所以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你知道,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是怎麼做到的嗎? 我國的翻譯歷史久遠,早在遠古時期我國就有了傳譯之事,對於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已經無從查詢了。而至於他是怎麼做到的,後世有著自己的猜測。
  • 戴高樂之孫當面稱讚馬克龍:法國很好,多虧了您
    5月8日,法國前總統戴高樂之孫伊夫·戴高樂在二戰勝利紀念日活動上如此稱讚現任總統馬克龍治國有方。當天,馬克龍冒雨出席在巴黎凱旋門廣場舉行的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4周年儀式。活動期間,他與法國前總統戴高樂之孫伊夫·戴高樂碰面並簡短交談。
  • 北京夏爾·戴高樂法國國際學校動工
    原標題:北京夏爾·戴高樂法國國際學校動工  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王子正)北京夏爾·戴高樂法國國際學校奠基儀式19日在北京舉行,全新的法國國際學校在北五環正式動工,該項目是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世界上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是誰?他是怎麼做到的,真是太厲害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是跟著旅行團出去那到還好,但如果是個人出國遊玩,那第一道難關就是語言關卡了,在異國他鄉,你聽不懂我說的話,我也聽不懂你說的話,那是沒有辦法愉快的玩耍的,所以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留下1700萬字文學譯著,翻譯家鄭克魯安然告別世界
    他的名字是和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小仲馬這些大文豪聯繫在一起的,一代代年輕人讀著他的譯作、文學研究專著長大。9月20日晚10點,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80高齡翻譯完成《雨果全集》鄭克魯在60餘年的翻譯學術生涯中,共完成1700萬字文學譯著,近2000萬字著作和編著。
  • 九教授三年翻譯《紅輪》 140萬字的修改稿抄了半年多
    一部《紅輪》碾壓出中國文學翻譯界血紅的傷痕……九教授三年譯完《紅輪》卻無法出版《紅輪》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索忍尼辛最大的一部宏篇巨製,也是目前世界文學史上篇幅最宏大、卷帙最浩繁、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時間跨度最長的一部小說。小說共20卷,每卷2到4部,每部40—70萬字。這樣一部宏篇巨製,其翻譯隊伍也是異常的強大。
  • 毛澤東翻譯60年寫下百本日記 約663萬字(圖)
    曾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當過朝鮮語翻譯的金道永老人今年80高齡了,他的日記一寫就是60年  100本日記見證激情燃燒的歲月  ■文/圖 本報記者 欒光煜  本報訊 很多人都寫過日記,但能夠每天堅持不落,數十年如一日
  • 美國孩子一年讀100萬字!看看他們的英文閱讀力是怎麼提高的
    一位居美媽媽曾分享過女兒的閱讀經歷:女兒六歲的時候,曾經上過一個課外的閱讀輔導班,老師給了一個書單,有三百本書,要求每天至少讀二十分鐘的書。她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把那裡面的書都讀了一遍,但她不是很喜歡涉及美國歷史的題材。不過當時最讓我吃驚的是這份書單揭示出的美國孩子的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