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消費品行業一直是資本市場孕育牛股的集中營,無論是海外成熟市場,還是在新興市場或國內市場,優質的、出類拔萃的消費股及細分消費領域龍頭,絕對會在市場的長期複合增長榜單上留名。
我們分別在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的食品飲料及調味品分別挑選出具備代表性的卓越企業,來分別觀察其3年和5年以來的股價複合回報增長率(未考慮現金分紅),發現這些公司在長期視野下會充分享受到股價或企業經營業績增長帶來的豐厚回報。自2019年以來,這批優秀群體依然在延續這種優勢,其平均漲幅為56.86%。
4月17日,香港市場的食品飲料調味品行業再次熱鬧起來。港股食品公司信陽毛尖於4月1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最大股東向第二大股東清倉式出售1.46億股,每股0.915港元,較15日收盤價0.305港元溢價約2倍。完成後,第二大股東將持有3.66億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約27.51%,並成為信陽毛尖最大股東。受此消息影響,4月17日其股價大幅飆升,一度大漲73.77%,截至收盤報0.44港元,仍漲44.26%。
作為總市值已排行全球第三的香港市場,其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並不缺乏有價值的資產,但由於成熟市場的流動性有限,沒辦法做到「雨露均沾」,所以,「寶藏沉於海底」或價值蒙塵的情況時有發生,唯有等待特別的事件驅動才有機會開啟價值回歸,而價值資產的股權溢價出讓或引入戰投等事件往往能讓投資者追本溯源,順著表象來找到真相。
最近,港股中為數不多的調味品公司老恆和釀造(2226.HK)公布了一則公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而這則公告內容跟上述思維路徑有所類似,那是否意味著深入挖掘老恆和釀造,有可能會獲得驚人發現?自2019年開始至今,老恆和釀造(2226.HK)的累積漲幅為58.96%,成為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漲幅排名第三的食品飲料調味品公司,僅次於頤海國際(首位)和捷榮國際控股(第二)。接下來我們首先分析一下公司的一些基本面的關鍵要素。
一、老恆和在產品、品牌及渠道三位一體的快消品核心競爭力上已日趨完備
近年來,料酒已成為調味品行業的「第三極」,同時也是目前調味品行業細分品類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料酒是繼醬油、醋之後在調味品中市場規模最大的產品類別,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料酒行業的產量約為290萬噸,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00億,自身產品的品類歸屬決定了老恆和釀造所在賽道潛質,目前料酒行業的CR5約為17%,老恆和憑藉8%的市場份額在料酒行業獨佔鰲頭。
而歷經時間證明的優質產品、家喻戶曉的品牌知名度和發達多層次的渠道銷售網絡,一直是評判一家消費品公司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
老恆和,肇始於清鹹豐初年老元大醬園,距今已有接近一百六十年歷史,是中國專業的調味品生產企業,也是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2018年「老恆和」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有著一個半世紀悠久歷史的老恆和,其出產料酒、醬油、米醋、腐乳、黃酒等等產品,在湖州乃至全國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忠實的顧客,許多百姓都是家裡幾代人都吃著這些調味品長大,對於「老恆和」這個字號,有著深厚的感情,「民以食為天」,任時光飛逝,社會潮流更變,也沒有改變老百姓對美好生活及食用品質的追求,在行動網路時代,不少優質國貨和老牌子被時尚博主及獨立評測機構給挖掘出來,「網紅」食品屢見不鮮,這當然少不了老恆和,老恆和的醬油和腐乳產品都曾被網絡推薦為「網紅」,證明它在新時代同樣備受消費者歡迎。
而在顧客信賴和喜歡的背後,則是老恆和百年傳承的傳統工藝和獨門配方,公司在原有古法釀造技藝上已擁有多項專利,並運用專利保護了多項百年祖傳技藝,湖州老恆和釀造有限公司運用其百年古法秘傳融合現代生產技術保持住產品的經典風味,同時亦保留住中國人最為喜愛的舌尖上的「味道」。截至2018年12月31日,老恆和釀造的收入構成來源,其中69.6%來自於其料酒產品,17.1%來自於醬油產品,印證產品雙輪驅動的發展邏輯。
在十三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的重磅活動——2018年度釀造料酒金獎頒獎典禮上,湖州老恆和釀酒有限公司的15度料酒,獲得了年度金獎評選。2019年4月1日,中國酒業協會釀造料酒分會在浙江湖州舉行實施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穀物釀造料酒團體標準》於2019年4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在全國推行實施的料酒新標準,更強調以穀物作為主要原料,經加曲、酵母等糖化發酵劑釀製而成的釀造酒為基酒,添加食用鹽,製成的供烹飪用的液體調味料。此次釀造料酒標準的出臺,有可能打破當下料酒市場的亂象,結束料酒市場在過去長期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局面,加速勾兌料酒退出市場舞臺,同時,有利於推動整個料酒行業乃至調味品行業的提質升級,向中高級品牌廠商集聚,對提升行業集中度,以及加快落後產能或低質產品的淘汰起到重要作用。釀造料酒標準的出臺,意味著過往的單純以價格進行惡性行業競爭格局將會驟變,像老恆和這樣的料酒行業頂級玩家有機會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創造新的歷史。
老恆和釀造除了是港股料酒行業第一股,其在料酒行業卓越地位源於其對原釀料酒(以釀造酒為基酒製成的料酒)的堅持,自2014年上市以來,儲存了1000多萬壇基酒儲備,2015年公司曾規劃釀酒期結束後對基酒庫存量為2.25億升,如果按照基酒平均存放3-5年計算,老恆和在以往儲備的基酒就會在2018年-2020年陸續可供使用,恰逢中國穀物釀造料酒團體標準的實施推行,老恆和將比同行競爭對手有著無可比擬的原材料優勢,老恆和釀造創始人及董事長陳衛忠判斷道:「隨著穀物釀造料酒團體標準發布,勢必會促進配置料酒生產企業轉型生產穀物釀造料酒,促使行業競爭由價格競爭轉向品質競爭。」
老恆和曾在財報中指出通常期望經銷商維持存貨供應天數為5-20天的存貨,倘若某經銷商所維持存貨的天數超過20天,相關的銷售代表將協助該經銷商進行市場推廣及促銷活動,並建議隨後縮減訂單規模以儘量降低存貨,據其2018年業績公告所載數據顯示,老恆和的產成品庫存僅為3929.6萬,佔當年銷售額的4.58%和3.13%,如此低的產成品周轉天數及經銷商庫存周期,都一定程度說明了老恆和釀造的產品暢銷及受歡迎,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市場需求尚未被完全滿足,一旦進入儲備基酒釋放的新周期,勢必對老恆和的產品生產及銷售造成積極影響。
值得留意的一點,老恆和釀造的醬油產品在高端領域開拓了藍海市場,2018年9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11個品牌22款的高價及普通醬油,根據此綜合評測CCR結果顯示,老恆和高端醬油「太油」以總分8.9分獲得第一,另外老恆和的普通鮮上鮮醬油總分比其它品牌醬油評分要高,性價比最好。雖然截至2018年末,老恆和釀造的收入的17.1%來自於醬油產品,但其產品所具備潛力十足,因而這部分會隨著消費者的發現及消費升級而受到消費者喜愛選擇,所以該部分業務貢獻的爆發力相當充足,市場空間巨大能見度清晰,也難怪海天味業(603288)和李錦記等調味品巨頭會被傳出有意在本次投資「開放」中出手,相信並非空穴來風,同時也說明了,老恆和釀造的醬油產品競爭力已經能讓行業頭部玩家不容小覷。
就品牌力而言,老恆和除了把持著「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及百年傳統老字號等稱號外,自2014年上市以來管理層一直堅持在廣告和品牌傳播上大力投入,致力於不斷提升「老恆和」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2018年成為了最熱門美食節目《十二道鋒味》及《風味人間》的主贊助商。
最後,在銷售渠道網絡的搭建方面,老恆和釀造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均完成了基本的覆蓋,截至2018年末,其在全國範圍內已擁有1297家銷售客戶及代理銷售機構。老恆和釀造現已基本形成了三大主流銷售渠道體系,分別為流通及餐飲渠道、電商渠道及傳統的商超渠道,並針對不同的渠道特性,開發出具備針對性的產品。截至2018年末,老恆和釀造在三大銷售渠道所創造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4.11億、1160萬及4.51億,其中前兩者增長速度相對較快,同時,新銷售渠道給老恆和帶來了品牌和產品的口碑傳播,與傳統的商超渠道形成了協同效應,推動產品在渠道的銷售維持增長。
據悉,老恆和上市至今,經銷商數量已增長近6倍,已基本完成全渠道布局,尤其是餐飲渠道的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董事長陳衛忠曾指出餐飲市場市場潛力巨大,單是上海的餐飲數量就超過15萬家,早在2015年6月老恆和就已牽手華東最大連鎖餐飲和原料供應商之一的上海金文,通過上海金文的銷售渠道將公司一系列的產品銷售出去,這一合作典範為後續開發新的餐飲終端客戶包括國內外知名連鎖餐飲企業,打開了新局面,支持了這幾年來公司在餐飲渠道取得的持續增長,同時老恆和地處長三角地區,具有地域優勢,高效的銷售半徑能覆蓋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等市場,加之近年來老恆和針對餐飲渠道不斷推出新產品上市,餐飲渠道後續將全面發力。
二、投資中的千裡馬和伯樂:被低估的老恆和釀造和慧眼識珠的雲月投資
於4月3日至4月4日收市晚間,老恆和釀造接連發出公告,表示公司大股東已委任財務顧問正物色投資者,而引資是否涉及控股權轉讓或引資本身能否落實及以何種方式落實目前並無確定,尚未就可能合作訂立最終或具有法律約束力之協議或諒解備忘錄。目前,老恆和釀造創始人陳衛忠持有公司股份約49.35%,據統計其一年內增持公司股份次數多達14次,而就本次事件而言,據市場傳聞,其委任的財務顧問已接觸的潛在投資人包括李錦記、海天味業等知名快消品巨頭。在該消息及公告在市場散播的4個交易日內,老恆和釀造由3.76港元附近最高飆升至5.10港元,期間最高漲幅約為35.64%。
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的一點是,老恆和釀造與信陽毛尖的案例有類似的地方,只是前者對公司低估價值的回歸訴求或判斷更加強烈。另外,從市場傳聞中透露的意向接盤投資者的高級別可感知,此次老恆和釀造擬賣盤或部分股權轉讓或引資的事件並不簡單,進一步梳理其曾經的融資事件來進一步深入挖掘。
2016年5至6月份,國開發展基金曾以1.33億元人民幣注資老恆和獲取3.46%的股份權益,按交易作價估值為38.44億人民幣,折合最新港元市值為44.97億港元。
同年6月(具體指2016年6月2日),老恆和釀造公告以6港元每股(配售價較上日收市價每股4.7港元溢價27.66%),向Lunar Capital及其附屬基金配售6000萬股,按配售價計算完成配售後公司交易價估值為34.72億港元。
此兩個專業投資機構出手投資老恆和所給出的估值均較其目前二級市場交易報價為基礎的總市值28億港元市值要高。國開發展基金背靠國開行,自是不用太多去介紹,Lunar Capital的來頭不小,在國內被稱為「雲月投資」,是最早聚焦於中國消費領域併購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大多數熱衷在TMT或其他高科技領域尋找項目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不同,雲月投資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消費品行業。「術業有專攻,消費品行業是我們擅長的。」雲月投資的合伙人茅矛曾這樣表述,在雲月團隊裡,既包括消費品跨國企業在中國的高管,也包括專業投資人、創業者,絕大多數成員都有豐富的消費品領域從業經驗,與中國整個消費升級相關,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優質產品的企業,是雲月團隊重點發掘的標的。
2019年4月1日,雲月投資創始合伙人Derek Sulger(蘇丹瑞)在《穀物釀造料酒》湖州新聞發布會及老恆和2019年經銷商大會上公開表示「挑選一個傳統消費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細分領域中前三的企業」這是雲月一直以來堅持的核心投資邏輯之一,那些在細分領域佔據領先地位的、具有生命力的且家喻戶曉的老品牌如老恆和,正是雲月持續投資和長期持有的目標。據4月12日晚間上市公司公告,雲月投資副總裁何源川已獲委任為老恆和釀造新一任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成員,結合老恆和釀造近期的一系列公告,我們推測雲月投資正在持續加碼對老恆和釀造的資源投入,進一步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協助公司後續的資本市場運作。
通過列表把中國A股市場及港股市場中具備代表性的調味品上市公司的市值、營收規模及各估值維度進行橫向對比,數據顯示老恆和釀造較可比參考標,在估值方面(PS、PE及PB)要遠遠低於其中位數,分別位於其中位數PS、PE及PB的35.56%、27.41%和15.05%。即使與其近似收入規模和利潤水平的A股調味品上市公司(如千禾味業(603027)),老恆和釀造的估值倍數也遠低於前者。
所以,多方證據都正指向一個事實,老恆和釀造的潛在價值巨大,並長期被市場大大低估,極有可能觸發創始人陳衛忠聯手公司主要股東引入新的戰略投資人,若其低估狀況持續,後續不排除會進一步演變為聯合私有化事件,一場價值修復的資本盛宴正在醞釀當中。
三、時間是優質公司和長期投資的最好朋友
老恆和釀造,歷經百年時間沉澱,百年「陳釀」留下的是對味道、品質及古老技藝的堅持,對於優質的消費品公司而言,時間就是最好的朋友。亦正如大多數人所熟知的一句投資格言:「價值只會遲到,但從不缺席」,對於價值投資來說,時間同樣是最好的朋友,時間會為我們篩選出一批優秀的公司,時間也為優質企業的成長帶來驚人的增長空間,以及卓越企業的長期價值發現之路。
當長期發展的企業和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兩條路徑一旦形成交匯,所衍生出的增值變化便是難以估量,當然,也意味著這樣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雲月投資捉住了第一次機會,後面出現的投資者也會捉住,隨著其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漸趨成熟,老恆和的新時代或許很快就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