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一覺醒來,記得自己做了夢,卻只能想起一些模糊片段;或是某個瞬間突然觸發了夢的記憶,卻又想不起具體場景。
為什麼我們醒後常常忘記做過的夢?
德國心理學家斯頓貝爾(L Strümpell)在1877年的著作《夢的本質與起源》中論述了夢被遺忘的三個原因。
|斯頓貝爾(L Strümpell)
第一個原因,所有導致清醒時遺忘的因素,也決定了對夢的遺忘。
意思是,人們在清醒狀態下也並非能記住所有事情。一些瑣碎的事物能夠提供的感知過於微弱,常常被人忘記。
夢境也是如此,微弱的場景被忘記,強有力的、逼真的畫面則被記住。
但是斯頓貝爾和他的同行卡爾金斯(Calkins)都承認,由於夢境中的意象消失速度過快,即使再逼真的記憶也可能隨時間流逝而變得模糊。
第二個原因,大部分的夢境只出現一次,不容易被記住,就像人在清醒狀態中也更容易記住反覆發生的事一樣。
第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夢沒有順序和具體意義。
情感、想像、思想等如果想被記住,就不能孤立地存在,而是要讓它們以恰當的方式彼此聯結,成為一個整體。
就像把一句詩打亂,變成雜亂無章的單詞,記憶的難度就會上升。
斯頓貝爾是這樣解釋的:
「適當安排先後順序和位置,使其具有意義,各個單詞就會互相幫助,形成整體,產生意義,於是容易刻在記憶中,並保持較長時間。無序混亂、自相矛盾的東西,記起來通常都比較困難。」
而「夢」就是這樣的,它有時是人們白天急切、為之焦慮的事情,有時是久遠經歷中毫無意義的細枝末節,或者是這些的混合物。清醒狀態下,人會設法給記憶片段加上連接,但夢抹除了這些連接,只呈現碎片。
這些碎片毫不相關又彼此雜糅,使得夢難以被記住。
不僅如此,夢還遇到了勁敵。
斯頓貝爾在書裡談到:
「夢的結構非常凌亂,它脫離了精神領域的根基,如雲朵般在精神的空間裡漂浮,又被醒來時的第一縷呼吸吹散,消失得一乾二淨。」
夢境本身就脆弱易忘、破碎散漫,醒來後,人的意識又會被外在世界的強感知所佔據,很少有夢境能禁受住這樣的圍攻。如同星光讓位於陽光,夢境也讓位於現實世界了。
除了斯頓貝爾提到的幾個原因,學界也就「做夢」提出了一個「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的解釋。
「快速眼動睡眠」也被稱作「去同步睡眠」(desynchronized sleep),在這個階段,大腦會模擬清醒時的神經狀態,眼球會在這段時間快速移動,人體的呼吸和循環系統產生大幅波動,肌肉卻失去張力,進入麻痺狀態。
睡眠中,這種階段會以90分鐘為周期循環出現,我們的大腦往往就在這個期間做夢。
在快速動眼期裡,有額外的血液流向大腦皮層,而腦皮層會為我們的夢提供內容。當我們處於這個階段時,腦內充滿著激烈的腦電活動,可此時掌控辨別能力的額葉卻一片沉寂,包括能幫助人記住夢境的「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在睡眠狀態裡也幾乎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醒後難以記住做過的夢。
當然,如果你想要記住夢境,也不是沒有辦法。
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睡眠研究人員斯蒂克戈爾德(Robert Stickgold)就提供了幾種方法。
周末睡懶覺,就是記住夢的絕佳時間。平日裡人們剛醒的時候,夢非常脆弱。而周末你就可以在醒了之後躺著不動,嘗試「漂浮」的感覺,回憶夢裡發生了什麼,這其實也是在清醒狀態下回顧夢境很好的做法。
你也可以在睡前喝大量的水,這樣你就會在夜裡醒來,這時往往是在「快速眼動睡眠」周期剛剛結束的時候,你就可以很快回憶起夢境的內容了。不過記得不要用酒精代替水,這樣會抑制「快速眼動睡眠」,導致反效果。
甚至你還可以在尚未進入夢境、意識模糊時給自己心理暗示:記住自己的夢。也許你醒來之後就發現奏效了呢?
如果你對自己的夢境感興趣,想要記住它,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