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壹心理
主播 | 燁磊
文字版
很多人認為,心理學是一門非常嚴肅的學科,不好懂。還有不少人問,學了心理學,能催眠嗎?會解夢嗎?學過心理學,是不是就能做心理諮詢了?
《三分鐘心理學》,從今天開始,會用更輕鬆的方式,在三分鐘內,說道說道心理學的那些事。
今天,我們來聊聊記憶力。
你的記憶靠得住嗎?先別急著回答,試試回想,上周五的午餐,你吃了多少青菜呢?
忘記了也不要緊。記憶這件事,很狡猾。我們來看看有關記憶的七宗罪。
1 傳統性遺忘
時間越長,記憶越淡,遺忘從來不會停止。外界信息被大腦接收到,變成記憶分為三步。第一步是變成感覺記憶,當中會有一部分內容被弄丟了。然後形成的感覺記憶因為被大腦注意到了,就會轉為短期記憶。
不過,只有不停鞏固和重複的短期記憶才能變成長期記憶,但不管你怎麼努力,在鞏固的過程中,總有些信息會被你忘記得一乾二淨。
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大家:最終你所看到東西變成記憶,並且能夠保存起來的,也只剩下20%左右,而且時間越長,記憶就越不連貫,給了大腦很多「捏造記憶」的空間呢!
2 走神性遺忘
100%的人都會走神,冷不防還會落下點什麼東西。其實這都有科學依據。
研究表明,當我們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我們更容易忘記眼前的事情;或者當我們的行動,缺乏準確的記憶點時,我們就會忘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這種情況,或許就要把想做的東西寫在小本本上,以防萬一。
3 屏蔽性遺忘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有些東西你似乎是知道的,但好像又是不知道的。比如,復仇者聯盟,我們更容易記住錘哥,但未必會記得錘哥的名字叫索爾。這是因為大腦更偏向於記住有畫面感的名字,而不善於記下一個代號。
4 錯構記憶
都說老了的標誌是愛想當年,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對於當年的記憶,其實大多數都是不可靠的。記憶不是一份白紙黑字的檔案,更像是維基百科,任何人都可以為你的記憶添油加醋。
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就做過這樣的實驗,將小時候曾經被兇惡動物攻擊過的錯誤記憶植入到實驗對象的記憶中,結果有近一半的實驗對象之後出現了這樣的被誤導的記憶。
5 選擇性記憶
不僅別人能夠編輯你的記憶,你的情緒也會影響到你的記憶。正如我們高興時,我們記得更多過去高興的事情;相對地,失落的時候,我們更容易記起以前不好的事。
有時還會因為處於對某種東西的偏愛,就如球賽中雙方的球迷,對同一場比賽的記憶會大相逕庭。
6 張冠李戴式記憶
假設兩樣事物聯繫得很緊密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發生相互交叉的記憶。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對我們而言,忘記這段記憶是從哪來的,這也是常有的事。
7 情緒性記憶閃回
除了健忘和張冠李戴,記憶有時還很喜歡和你開玩笑。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記憶,尤其是不好的,能夠激起我們強烈情緒的事件,每當你越想忘記,記憶會更清晰。
聽完了這記憶的七宗罪,你是不是也會感到有些無奈,還有點生氣?實際上,這七宗罪對我們也有不少好處,它們可以讓我們對危險更警覺,或者通過遺忘,讓我們關注更有意義,更值得關注的事情。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