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0年,多次被傳出獄的黃光裕終成「黃出獄」。據京法網事發布消息,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對黃光裕予以假釋,假釋考驗期限自假釋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
信息顯示,2008年11月23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被北京警方帶走。2010年8月30日,法院宣判,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獲刑14年。刑期從自2008年11月17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
從2008年11月23日被警方帶走至假釋,黃光裕已身陷囹圄接近12年。而12年,又是一個屬相周期——「小一旬」,也稱為「一紀」,指的是歲星(木星)繞地球一周約需十二年。
在獄中12年,黃光裕仿佛從未與商業世界脫離,多次傳出的黃光裕出獄消息,也被認為是其「王者歸來」。據柒財經旗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不完全統計,連同6月24日的消息在內,黃光裕出獄的消息共有5次瘋傳的情況。
在出獄消息傳開的同時,黃光裕概念股也在瘋漲。其中,包括國美零售(00493.HK)、三聯商社(後更名為國美通訊,即*ST美訊,600898.SH)、中關村(000931.HK)以及國美金融科技(00628.HK)等,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據東方財富網Choice數據顯示,國美系上市公司6月24日的單日市值大幅增加近70億元。不過,截至發稿之時,相關企業股價有所回落,國美金融科技盤中報價1.03港元/股,下跌10.43%。
從市場反映來看,黃光裕是國美系的重要人物,其回歸商業世界的動作必將是市場關注焦點。
01 商業世界巨變
資料顯示,黃光裕出生於1969年,1987年創建國美電器,並在2004年借殼鵬潤於香港聯交所(港交所)上市。作為家電零售的顛覆者,黃光裕在2004年至2008年期間更是多次成為胡潤百富榜中的內地首富,身家曾高達430億元。
2008年,國美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200億元。同樣在2008年,39歲的黃光裕被警方拘捕。2年後,法院宣判,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同時被判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
這一年,馬雲的支付寶才剛剛實現繳電費的功能,京東也經歷了一場生死危機,張小龍的微信也沒有誕生,張一鳴也還沒有創業,許家印還沒有成為首富。而在2009年,許家印攜恆大地產登陸港交所,並成為當年首富。
而黃光裕還在等待自己的結局,失去了核心的國美也麻煩不斷。2010年8月,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等被判有期徒刑14年。元氣大傷的情況下,黃光裕的妻子杜鵑接掌了大權,重振國美。
至今,國美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據了解,在黃光裕入獄當年,國美總營收458.89億元,淨利潤為10.48億元。而在2019年,國美總營收594.83億元,與2008年相比只增長了29.6%;2019年,國美更是巨虧25.9億元。
財報顯示,2017-2019年三年間,國美零售分別實現營收715.75億元、643.56億元和594.83億元,同期淨虧損分別為4.50億元、48.87億元和25.90億元,三年來連續虧損近80億元。
而國美的老對手——蘇寧易購2019年的營收則達到2692.29億元,淨利潤為98.43億元。同期,美的營收580.13億元,淨利潤48.11億元;海爾營收431.41億元,淨利潤10.7億元,多數處於盈利狀態。
02 布局金融尋出路
國美的副業亦是如此。2016年2月,國美控股CEO杜鵑通過旗下公司收購香港上市公司華銀控股(00628.HK,後更名為國美金融科技)事宜公告獲批,宣告正式進軍金融業務,並定位為國美未來板塊拼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再造金融國美。
據了解,國美控股拿下華銀控股這家上市公司總共花費了約15.91億港元。國美控股在認購華銀控股股份的同時,以4972萬元的初步代價將向其轉讓國美金控旗下從事商業保理業務的國美信達全部股權。
此前的2014年9月,國美控股出資5億元成立國美金控,籌謀布局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據了解,國美金控通過收購、自建和合作等方式拿下了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金融類牌照。
根據介紹,國美金控的業務範圍可覆蓋包括支付、信貸、保險、股權投資等多個領域。2015年,國美金控還宣布全面布局網際網路金融,並上線了多家P2P網貸平臺。同時,與恆豐銀行、先鋒金融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家電零售及電商業務上,蘇寧、京東、淘寶、天貓等衝擊下,國美開始掉隊。而金融則是國美選擇的一個方向,但萬萬沒有想到,需要資質及經驗的金融圈,也未能領先,反倒是頻頻折戟沉沙。
據柒財經旗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2019年報導,國美旗下財富管理業務——理財平臺與網貸已經全線陣亡,陣亡名單包括華人金融、華金理財、國美在線金融、美易理財、美易金服與美美理財等。
其中,美易金服已暫停發標超過3個月;華人金融於2018年4月起不再新增借貸業務;華金理財、國美在線金融等也早已銷聲匿跡或轉型,承接其他類型業務,美易理財也在2019年3月29日完成兌付並停止運營。
03 持牌並非萬能牌
但國美並不甘心,轉向了持牌業務,並獲得保險經紀、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與消費金融等多個金融牌照。其中,國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上饒國美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分別持有一張小貸牌照,國美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也在2016年獲批。
2018年10月,國美還參與投資設立了消費金融公司,獲得消費金融牌照。2018年10月22日,第23家消費金融公司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業。其中,國美控股持股33%,為第二大股東。
在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前,國美也花費約7億元購得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銀盈通支付。2017年6月,國美金融科技宣布以7.2億元收購銀盈通支付的全資股東冠創美通,斬獲網際網路支付牌照。
但持牌並不意味著完全合規,今年1月21日,央行北京營業管理部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銀管罰〔2020〕3號)顯示,銀盈通支付有限公司(即「銀盈通支付」)被罰沒合計1789.76萬元。同時,兩名相關負責人合計被罰65萬元。
無獨有偶,今年4月,天津市金融監管局對外公布了兩則處罰決定,其中因2019年期間提供虛假經營信息,國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國美小貸」)並處罰款50萬元,責令限期整改。
此外,國美早年併購的金融板塊上市公司「國美金融科技」也處於虧損狀態。根據財報數據,2019年,國美金融科技實現營收6988.6萬元,同比增長1.27%;淨虧損約3196.8萬元,而2018年同期盈利143.9萬元。
04 黃光裕重新創業?
對於黃光裕而言,此次假釋出獄,面臨的仍是千瘡百孔的國美和一堆爛攤子。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8032億元。
其中,蘇寧佔比22.8%,位列家電全渠道第一。其次,為京東的14.4%,天貓的8.8%國美的5.8%,五星電器的1.2%。
白手起家的黃光裕靠著自己的謀略曾成功成為內地首富,而12年時光,存在太多變數,足以讓也足以讓缺少黃光裕的國美一敗塗地。
數據顯示,國美在10年前的營業收入便已超過500億元。其中,2010年為509.1億元,2011年為598.21億元。對比來看,如今的國美十年前的規模上差異不大,而對手早已奔湧向前。
作為前浪的國美,被狠狠地拍在了沙灘上。可以說,目前的國美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來面對黃光裕。換句話說,黃光裕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重回起點,等於重新創業。而市場能否給一個機會?尚未可知。
可以預見的是,國美正在奮起直追,但難度依然不小。今年以來,國美也在牽手拼多多、京東。其中,4月19日,拼多多宣布溢價66%認購國美零售2億美元期限三年的可轉債,初步轉換價為1.215港元/股,票面年利率為5%。
5月28日,京東集團宣布正式戰略投資國美零售,以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根據認購協議,初步股份轉換價為1.255元/股,較國美零售收當日收盤價0.91港元溢價37.91%。(文 / 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