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理人還不說話、東奔西跑,可能是患上了自閉症,家長注意

2020-11-03 兒科蘭墨赭醫師

一般孩子在六七個月就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說話,一歲就會叫爸爸媽媽。而有些孩子到兩三歲了依然不說話,這時候家裡有些老人就說,「沒事的,上學就會說話了。」

爸爸媽媽,你們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就會說話了嗎?

3歲2個月的楠楠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經常不理人,叫他也好像沒聽到一樣。一出門,就像放飛了自我,到處跑來跑去,大人們不得不追著他的屁股跑,甚是費勁。不僅如此,他還經常自言自語,嘰裡呱啦地說一些別人都聽不懂的話。爺爺奶奶開始覺得他只是說話晚,大一點自然就會了,不需要去醫院看。長大一點或上幼兒園就會說,最後媽媽看到他還是不會說話的話,可能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才不得不帶他來醫院看醫生。最終,經專業量表評估後,結果提示為嚴重溝通障礙,醫生告訴楠楠媽媽:楠楠說話晚、不理人、跑來跑去,是因為他患上了自閉症。

社交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困難

  1.缺乏相互的人際情感關係

  缺乏共同的興趣和共情能力,無法發起或回應社交互動。

  2.在與人互動中使用非語言交流行為的缺陷

  言語和非言語交際能力差,眼神交流和肢體語言異常或手勢理解和使用不足,也有可能出現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語言交流。

  3.缺乏發展、維持和理解人際關係的能力

  難以調整行為以適應環境,難以與他人創造共同想像或一同遊戲。結交朋友十分困難,或對同齡人缺乏興趣。

  固定的興趣及重複的行為

  1.刻板的或重複性的肢體動作,單一物體的使用或相同對話

  單調的刻板動作,比如排列玩具或擊中物體。來回說同樣的語句,使用獨特的措詞。

  2.堅持的相同性,對習慣的頑固堅持,語言或非語言儀式行為

  會因生活中的小變化而極度痛苦,過渡困難,思維僵化。儀式般的問候習慣,要求每天遵循相同的路線並吃相同的食物。

  3.高度局限、固定的興趣,且強度或焦點異於常態

  強烈依戀不尋常的物品,局限或持續重複的興趣。

  4.對於感覺刺激的輸入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對環境中的感覺刺激有異常

  對疼痛或溫度無動於衷或高度興奮,對某些聲音或觸覺有不良反應。或喜歡過度嗅探,喜歡觀看燈光或隨之移動。

  下面就用最簡單明了的方式告訴你,如果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有以下危險信號,就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做相關篩查,讓醫生來幫助你。因為自閉症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效果就越好。

  12月齡時,對你叫喊TA的名字仍無法給出回應;

  14月齡時,仍不指向感興趣的物品或人(例如飛機啊、玩具啊等物體);

  18月齡時,不玩「假裝」遊戲(例如餵娃娃吃東西、比小手槍等);

  平時避免眼神交流,喜歡獨處;

  難以理解別人的感受或談論自己的感受;

  語言和社交能力發展障礙;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單詞或短語;

  問問題時,給出與問題無關的答案;

  稍作改動便會感到沮喪(比如給每天玩的玩具改動一下擺放位置,孩子就會表現出沮喪的樣子);

  有強迫症;

  喜歡拍手,晃動身體或旋轉;

  對事物的聲音、外觀或感覺有不同尋常的反應。

我們如何判別自閉症的輕重程度?

  現在,隨著自閉症的知識推廣科普,很多家長都了解到自閉症的嚴重性,因此一聽到孩子確診了自閉症就感覺天都塌下來了。

  其實,自閉症程度也是分等級的,DSM-V根據二個核心症狀來對ASD來進行分級:

  有研究統計顯示,併發症在ASD兒童中很常見,並且可能對兒童在日後恢復情況中產生重大影響,如睡眠障礙、癲癇發作、多動症(ADHD)、焦慮症和情緒障礙等。研究還發現,大約30%患有ASD的兒童同時患有智力障礙,其中30%的兒童口語能力不佳。

  現在,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越來越意識到,雖然是患有相同疾病疾病,但每一個ADS患者都存在著個體差異,而如何識別這些差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幹預措施的選擇和預後的情況。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對其他家庭成員和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超過一半的家庭報告說,由於孩子的照料需求,父母需要減少工作或停止工作。所以「星星的孩子」不僅需要家庭的付出和關愛,更需要社會的理解和幫助。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通訊員林惠芳)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醫學前沿:你的孩子不理人,無口語——原因可能不止是自閉症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過,絕大多數家長在孩子確診自閉症前,都送他們去檢查過聽力問題。孩子無語言,不理人,醫生卻往往說孩子聽力沒問題,隨後,家長才發現這些情況是由自閉症導致的,這種判斷真的正確嗎?聽力障礙和自閉症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非此即彼嗎?
  • 家長注意!孩子有這些症狀可能是自閉症
    紅星新聞 記者 於遵素 攝影報導 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及時發現、幹預,會最大可能地縮小自閉症孩子跟普通孩子的差距。」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每名自閉症孩子的臨床表現不完全一樣,有時可能被忽略或被其他更為嚴重的病症所掩蓋,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 健康 - 新鄉網新聞中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通訊員林惠芳)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
  • 患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預防兒童患上自閉症?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缺少對孩子心理的關注和教育,導致孩子患上了自閉症。家長朋友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要怎麼樣才能預防孩子產生自閉症呢?    現在有很多年輕不是很成熟的父母,都比較愛玩,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非常重視。
  • 寶寶兩歲還不會說話,當心孩子患了自閉症
    有這麼一類孩子,他們不喜歡和別人說話,不喜歡和人交流,有自己的小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有自己的規矩,別人不理解,自己也打不破。這類孩子就是自閉症的患者。自閉症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會初見端倪的,寶寶2歲到6歲是治療自閉症的黃金時間,如果父母不及時幹預,會影響寶寶今後的生活。
  • 重慶五齡童患嚴重自閉症 4歲起不說話生氣就撞牆
    事後經父母帶去新橋醫院檢查,才知小志患上了嚴重自閉症。  昨天在醫院兒科特訓室裡,5歲的小志始終不喜歡看人的眼睛。小志母親介紹,小志3歲時,夫婦倆將孩子送到奶奶家去。由於爺爺奶奶不喜歡帶孩子出去玩,成天都把孩子關在家裡,一年後孩子4歲時,父母發現孩子變了,除了不說話,也不愛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還經常發脾氣,一發脾氣就撞牆,有好幾次頭部撞起了包,還出了血。  直到孩子5歲的時候,孩子還是沒有說一句話。於是家人就將孩子送到新橋醫院兒科,檢查結果是自閉症。醫院讓孩子做特別訓練,以讓孩子早點開口說話。
  • 寶寶不愛說話是自閉症嗎?照顧孩子時家長應注意什麼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是非常快的,這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由於生活節奏的影響,人們給了自己的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卻忽略了寶寶的精神世界,這導致了許多寶寶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不願與外人接觸,那麼可能就有一些寶寶患上了自閉症。
  • 孩子這幾種表現家長需注意!小心自閉症不自知
    在中國,每年都會有幾千上萬的家長忽略掉這些情況,很多人不以為事導致孩子患上嚴重的自閉症,得不償失。 下面是部分家長的親身案例,希望給各位一個警醒:
  • 孩子不愛與人玩、不怎麼說話,是自閉症嗎?
    很多爸爸媽媽可能聽說過:自閉症的孩子表現得很孤僻,不愛和人玩,也不怎麼說話。當同齡的其他孩子都開始「牙牙學語」,自家娃娃卻還是「不言不語」,家長難免會感到焦慮:「孩子多大說話算正常?不會說話,是自閉症嗎?語言的發育存在個體差異化,有些孩子開口得早一點,有些孩子開口得晚一點。只要是在正常範圍內,家長都不用過於擔心。
  • 孩子不主動和別人玩,可能患了自閉症?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兩個差不多大的孩子,正常的話是很快就玩兒到一起了,可是林林對於小文的到來幾乎沒有反應,甚至當小文不小心碰了他的積木時,林林居然動手打了小文,林林的爸爸很生氣,平時工作比較忙,經常加班,也沒怎麼管過孩子。但是他不允許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就吵了林林,林林爸爸表示,之前吵孩子,他至少還會說,可是,現在吵他,也不吭聲也不動,還繼續搭積木。
  • 自閉症兒童為何越來越多?兒科主任:可能與這三大原因有關
    導讀:據統計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高達0.7%,現有差不多1400萬人患自閉症,而兒童患自閉症的數量就有250萬或者更多。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無暇,也像星星一樣冷漠、孤獨。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最近,我常收到讀者的留言,問一些關於自閉症的問題,如: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就是自閉症嗎?不是自閉症的孩子,也要進行語言開發嗎?醫學上評定自閉症通常要檢測很久,但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一些日常行為,做出基本的判斷,如果孩子有以下行為,建議去專業醫療機構做進一步診斷。
  • 小孩3歲還不會說話?應警惕孩子自閉症,這六個方面的表現是徵兆
    #你好星星的孩子#文丨福林媽咪有位讀者給我發私信,憂心忡忡的說,她家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比他還小兩個月的表弟,已經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了,她擔心孩子得了「自閉症」。這位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通常情況下,孩子一歲多開始可以模仿大人說話,兩歲左右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三歲還不會說話,這就需要重視了。
  • 家長別自責,這些才是孩子患自閉症的原因
    據了解, 在20%的自閉症者中,其的家族也可找到有智力障礙、語言發展遲滯、精神狀態不好的人,或是有類似自閉症的人。2、感染與免疫因素有研究發現,孕期感染與孤獨症發生可能有一定的關係。①「冰箱媽媽」「冰箱媽媽」理論認為,孩子患上孤獨症的原因歸為為父母(更多的媽媽帶孩子)性格冷漠。
  • 家長別自責,這些才是孩子患自閉症的原因
    5、腦部神經損傷包括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生產過程中早產、難產、新生兒腦傷,以及嬰兒期因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閉症機會。除了這些記錄在案的原因,還有一些研究指出,高齡父母、某類型汙染等都可能給孩子患有自閉症帶來更高風險。
  • 家長發現4歲孩子不說話 一查才知患上了唐氏症候群
    星辰在線10月10日訊(通訊員 陳雙)4歲男孩丁丁家住湖南婁底漣源農村,同齡人都上幼兒園了,但是丁丁還不會說話,反應也比較遲鈍,丁丁奶奶有點著急,喚回在外打工的丁丁父母,帶著孩子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保健門診檢查。
  • 孩子有這些特徵,可能自閉症,家長要注意
    由於家裡邊除了我本人都是學醫的關係,多少對自閉症有一些了解,孩子1.5歲以前很正常,甚至比同齡兒童都要快一些。2歲時期,漸漸發現一些異常,但不願意往自閉那些方面考慮,固執的認為,把孩子送幼兒園就好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嘛,沒以前我們那種條件,經常一個人在家獨處。
  • 為什麼孩子會患上自閉症?怎樣判斷孩子是否自閉?六一兒科醫生都講...
    提起兒童自閉症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目前大家對於自閉症的了解其實是相對不足的。有的家長一開始可能以為孩子只是單純的性格內向而沒有提前幹預,有的家長也搞不懂自己的孩子怎麼好端端地就得了自閉症。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鄒文琪指出,兒童自閉症病因非常複雜,但是它跟遺傳有很明顯的關係。即使是正常兒童的行為,也是由於父母的遺傳導致的,所以遺傳因素是一個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