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筷子折射出的中華文化內涵

2020-12-17 百家號

一雙筷子,在當今中國人的家庭中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餐具。從外形上看,筷子簡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兩根木棍,下圓上方,但從另一個角度上看,筷子卻又複雜的不能在複雜。

中國地大物博,從北到南跨越數個溫度帶,因此物產極為豐富,這也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中國的八大菜系幾乎可以囊括人類可食用的任何一種美食,不同美食的食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若是每吃一道菜就要換一種不同的餐具那豈不是令人大倒胃口,於是我們發明了筷子,無論是哪種食物,只要一雙筷子就可以輕鬆解決。試想,讓喜歡吃火鍋的中國人用笨重的刀叉去吃鍋裡的肉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筷子的歷史向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約3000年前,在中國人使用筷子作為餐具之前也曾有使用刀、叉、勺等餐具的歷史,此時在世界的其它地區也不約而同的出現了刀叉等餐具,但隨著筷子的出現這些餐具在中國遭到了迅速的淘汰。原因可想而知,便捷高效而又製作簡單的筷子無疑遠勝笨重而製作複雜的刀叉。另外進化更加完全的東亞人的手型對於靈巧的筷子而言更加適合掌握。

筷子的製作可繁可簡,為了適應不同階層的需要發展出了不同的製作原材料,普通百姓一般用木質或竹製的筷子,而王公貴族為了體現身份的高貴往往會使用象牙製作的筷子。相傳商紂王即位之初還能夠勤儉節約,直到他收到了一雙象牙筷之後便開始追求豪華的生活,有了好的筷子便想要好的餐具,有了好的餐具便想要好的桌子,有了好的桌子又想要好的房子,有了好房子便換了漂亮老婆,從此便不理朝政一心享樂,折騰來折騰去終於把國家都折騰沒了。可見筷子對於新時代的反腐工作也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最近的辱華事件的發生可謂是令人義憤填膺,視頻中的模特居然嘲笑中國的筷子,豈不知我們用的筷子比你們的刀叉那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刀叉早已是我們在歷史選擇中淘汰的過氣產品,你們尚且洋洋得意豈非是愚蠢至極遺笑大方。

相關焦點

  • 談一雙筷子的文化基因
    筷子,作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餐工具,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看似簡單,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筷子,這一中國獨特的文化符號,深深烙印在中國人的基因裡,天南海北,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在傳承它的文化與內涵。
  • 筷子是中華民族發明的進餐工具,為什麼是上方下圓,有何文化內涵
    筷子是中華民族發明的進餐工具,為什麼是上方下圓,有何文化內涵文/@成長新視點筷子,是中華民族傳統進餐使用工具,是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筷子為中國發明,之後傳播到日本、韓國和越南等漢文化圈,以其獨特的便利性、實用性,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筷子,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已經出現了3000多年,據歷史記載,早在商紂時期,就已經有了筷子。一雙筷子,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方圓、三才和陰陽文化。一、筷子的方圓文化。
  • 筷子中的中國文化
    一日三餐 不請自來酸甜苦辣 酒肉飯菜一雙筷 一份情多雙筷 多份愛遇冷不怕 遇熱敢為山珍海味 盡在舌尖上澎湃酸甜苦辣 全與筷子間流轉筷子 享有延年益壽的美德筷子 肩有撲湯蹈火的使命筷子 譽有古老文化的美名筷子 傳承中華情感的使節
  • 筷子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華飲食的重要標誌
    文/芸豆【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筷子,是中國獨有的東西,是最令國人引以為傲的。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關於筷子的傳說也有很多,有的傳說講:是妲己為討商紂王歡心,用頭上的兩個玉簪做筷子。有的說:姜子牙受神鳥的啟示發明筷子。有的又說:大禹治水為節省時間,用樹枝做筷子。
  • 中國傳統筷文化:筷子如何象徵政治,又是如何影響中華文化的?
    筷子是中國人最常使用的餐飲工具,同時筷子也是中國文明的產物,是中華文明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筷子有很多種,有竹筷,木筷,石筷,還有瓷器做的,骨頭做的筷子。《韓非子·喻老》中記載紂王曾用象牙當筷子:「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 古代筷子文化:小小兩根筷子,何以成為文明的載體?
    中國人在漫長的文明歷程之中,發明了筷子這一飲食工具,而時至今日,筷子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 在中國,筷子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人使用筷子有很多的講究和禮俗,體現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 筷子誕生的歷史與變遷,中華文化驕傲的傳承
    「筷子」文化不容侮辱,它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所誕生的民族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飲食文化中的深刻印記和靈魂,在整個東亞的文化圈裡,一直扮演著文化標籤的角色。到了秦漢時期,隨著中華古代先民們的遷移,筷子也逐漸地傳入到了日本和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雖然總體上用法一致,但由於受到歷史和本土化的影響,其實在中日韓三國裡,筷子的文化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們中國的筷子必須一頭圓形,另一頭方形,象徵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 只因一雙筷子,一場爭論大爆發!你懂中國傳統文化嗎?
    隨後一個中國年輕人拿著一雙筷子走過去說:「中國人用的筷子長七寸六尺,代表人的七情六慾……」整段視頻的焦點就是,外國人不懂中國的文化,而中國小夥用「筷子文化」(不知道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來教育了他們,外國人聽後感到滿臉震驚和羞愧。發布視頻者感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很讓人驕傲,對於小夥子的行為也特別解氣。
  • 中華文化:筷子也有一段這樣的歷史,第一個使用筷子的是哪個國家
    其實從這兩樣的區別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許多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還有在餐具使用上人們的選擇其實都有背後發展規律的原因。從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中國人也有用刀叉吃飯,而不是現如今使用的筷子,是不是很震驚?接下來我們詳細的講述一下。首先我們可以想到的是,中國的祖先當時正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在飲食上也是最原始的食用方式。當時的人們吃東西,有一把刀自然是比筷子之類的方便的多。
  • 你知道一雙小小筷子所蘊含的意義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你知道嗎,一雙小小筷子它所蘊含的意義和禮儀我們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也特別解氣>有一次在外面餐廳吃飯,旁邊桌子有幾個外國人也在用餐,他們就一邊說一邊笑,大概意思就是說,你看中國人吃飯用兩個木棍戳來戳去的真是太可笑了,正準備上去懟回來時,這時旁邊另外一個中國人,手裡拿著一雙筷子走了過去。
  • 一雙筷子蘊含哪些歷史文化?
    一雙小小的筷子又蘊含怎樣的歷史文化呢?在使用筷子時有哪些忌諱呢?一起來看看吧。蘊含的歷史文化筷子是兩根,我們卻叫它一雙,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一陰一陽,一靜一動,陰陽兩和,意求圓滿。筷子一頭圓一頭方,代表天圓地方,取自八卦中的乾坤之象。我們用圓頭夾東西吃,圓代表天,寓意民以食為天。
  • 筷子的文化,從一雙筷子的形態看東亞各國的國民習慣!
    文/歷史城詩,本文為百家號「歷史城詩」創作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歷史城詩筷子的文化,從一雙筷子的形態看東亞各國的國民習慣!筷子,是我們國人飲食文化的必需品,最常用的款式就是前圓後方,這種款式最早出現在明朝時期,也是明代理學盛行的歷史見證!東亞各國都有用筷子的習慣,可是筷子的形態卻是大相逕庭的。從筷子形態的微妙變化也可以了解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和習慣!
  • 筷子文化簡述
    而在江蘇吳忠地區,百姓多以行船打魚為生,在船上用「箸子」,往往有「卡住」「停住」「蟲蛀」等不吉利的諧音,出於希望行船快去快回的樸素想法,就把「箸子」改稱「筷子」。如今,筷子不僅為中國人所普遍使用,而且走出國門,成了中華文化的標誌之一。 為什麼西方人多用刀叉,而中國卻發明了筷子,而且一用就是幾千年?
  • 筷子的歷史文化,你們了解多少
    筷子文化淵源流長,看似平淡無奇的筷子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人歷來有討口採的習俗,筷子就有快生貴子,快快樂樂,五子登科,等等好意頭,十雙筷子在一起呢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中國人在飲食方式上是聚食制,聚食制的長期流傳是中國重視血緣親屬關係和家族家庭觀念在飲食方式上的反映,一雙在手,運用自如,即簡單經濟,又很方便。許多歐美人看到東方人使用筷子,嘆為觀止,稱讚這是一種藝術創造,實際上,東方各國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國。
  • 箸話漫談——關於筷子、歷史、文化以及其它
    標準的筷子尺寸為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慾,食色性也,以示人與動物的本質不同;其形狀為一頭圓,一頭方,代表了古代國人天圓地方、天地和諧的哲學觀;筷子的計量單位為雙,必須要兩支同時使用,稱為「一雙」或「一對」,「一副」,代表著陰陽調和、合二為一的文化內涵。
  • 品讀筷子背後的文化意蘊
    【現象】今天,世界上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用筷子進餐。筷子不僅是一種取食工具,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最近出版的《筷子:飲食與文化》一書中,歷史學者王晴佳聚焦「筷子文化圈」,讓筷子成為歷史研究的主題。該書通過將飲食文化置於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的東亞文化傳統之中進行考察,發掘了筷子在文化傳統的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讀來引人入勝。【點評】對中國人來說,筷子屬於尋常日用之物,但對歷史學者來說,可以從一根筷子中窺見一段歷史。「垂垂水線白封青,一箸能生兩眼明。」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詩詞書畫,也在一飲一啄、一杯一箸間。
  • 中國筷子:筷子的文化符號
    在唐代,一雙兩雙、三雙四雙,是橫著放在桌面上的,勺子也是橫著放的,這种放法傳到了韓國、日本。從宋代開始,筷子就改為直著放了。《清明上河圖》上,餐桌上的筷子是垂直放的。可見,漢晉直著放唐代就橫過來,到宋代又直過來。這種變化過程是怎麼樣,或者為什麼要這樣,我們現在也不能說得很明白,只是看到了這種變化。
  • 一雙筷子: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象徵,情系古今源遠流長
    一雙筷子: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象徵一雙簡簡單單,上方下圓的筷子所傳承的是中國五千年來人們的美好祝願和傳統文化,雖然不如其他國家的刀叉精美,但它對於每個中國人的意義卻是非比尋常的。它不僅僅是中國人吃飯用的餐具,同時也是中國人之間溫暖與關懷的傳遞者,一雙簡單平凡的筷子卻支撐了無數普通中國人的情感和故事。對於中國人來說,它不僅僅是筷子,更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之一。
  • 趙麗穎因筷子引熱議:中國的筷子文化,你了解多少?
    但以弘揚中華美食為己任的《中餐廳》,在呈現一道道美味中華菜餚的同時,是否也相應推廣一下中國的餐桌禮儀、筷子文化?藝人「扒拉菜」引熱議,恰恰說明筷子在中國人的餐桌乃至文化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想看,小小一雙筷子,承載了中國人多少情感與記憶?
  • 你不了解筷子,是因為你不知道它背後的文化內涵
    在此前杜嘉班納拍攝的「起筷吃飯」系列影片中,將中國的筷子形容成「小小的兩根棍子」,並且說「用這樣小小的兩根棍子來吃義大利偉大的傳統瑪格麗特披薩,切不了只能夾起來了」(語氣裡充滿了對筷子無用的鄙視),這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尊重讓國人看了極其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