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筷子,在當今中國人的家庭中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餐具。從外形上看,筷子簡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兩根木棍,下圓上方,但從另一個角度上看,筷子卻又複雜的不能在複雜。
中國地大物博,從北到南跨越數個溫度帶,因此物產極為豐富,這也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中國的八大菜系幾乎可以囊括人類可食用的任何一種美食,不同美食的食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若是每吃一道菜就要換一種不同的餐具那豈不是令人大倒胃口,於是我們發明了筷子,無論是哪種食物,只要一雙筷子就可以輕鬆解決。試想,讓喜歡吃火鍋的中國人用笨重的刀叉去吃鍋裡的肉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筷子的歷史向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約3000年前,在中國人使用筷子作為餐具之前也曾有使用刀、叉、勺等餐具的歷史,此時在世界的其它地區也不約而同的出現了刀叉等餐具,但隨著筷子的出現這些餐具在中國遭到了迅速的淘汰。原因可想而知,便捷高效而又製作簡單的筷子無疑遠勝笨重而製作複雜的刀叉。另外進化更加完全的東亞人的手型對於靈巧的筷子而言更加適合掌握。
筷子的製作可繁可簡,為了適應不同階層的需要發展出了不同的製作原材料,普通百姓一般用木質或竹製的筷子,而王公貴族為了體現身份的高貴往往會使用象牙製作的筷子。相傳商紂王即位之初還能夠勤儉節約,直到他收到了一雙象牙筷之後便開始追求豪華的生活,有了好的筷子便想要好的餐具,有了好的餐具便想要好的桌子,有了好的桌子又想要好的房子,有了好房子便換了漂亮老婆,從此便不理朝政一心享樂,折騰來折騰去終於把國家都折騰沒了。可見筷子對於新時代的反腐工作也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最近的辱華事件的發生可謂是令人義憤填膺,視頻中的模特居然嘲笑中國的筷子,豈不知我們用的筷子比你們的刀叉那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刀叉早已是我們在歷史選擇中淘汰的過氣產品,你們尚且洋洋得意豈非是愚蠢至極遺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