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硝酸甘油片從4塊多錢猛漲至60多元 常用藥「火箭式」上漲且很...

2020-12-25 觀察家網

原標題:常用藥成為資本「掘金地」 百種藥價「火箭式」上漲——藥品「原料壟斷牟利」內幕調查

一瓶用於心臟急救的常用藥硝酸甘油片從4塊多錢猛漲至60多元且很難買到;治療農藥中毒的氯解磷定,一盒價格從政府招標掛網價48.8元暴漲至1017元;用於斷指再植的鹽酸罌粟鹼,從9.4元暴漲到349.9元……病友一藥難求,醫院被迫高買低賣。如此大的漲價幅度與缺貨斷貨,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記者追根溯源採訪了醫藥市場、醫院、藥廠和藥品流通企業,發現近兩年來市場上已先後有100多種藥品悄悄「火箭式」漲價數倍乃至數十倍,大多是阿莫西林、降壓0號、甲硝唑、土黴素、病毒靈、痢特靈等這類療效確切、價格低廉的大眾常用藥。多位業內人士反映,多種藥價非正常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一些不良商人串通壟斷藥品原料進而哄抬藥價牟取暴利,當前這種藥品市場上的「壟斷牟利」已呈現組織化、常態化。

瘋狂的藥價導致:患者憂、醫院愁、政府無奈

安徽省合肥市67歲的曾大爺9年前突發心肌梗塞,安裝了心臟支架。從此,硝酸甘油這種心臟病急救藥,就成了他隨身攜帶的「救命藥」。但最近,他發現這種藥買不到了,家周邊的十幾個藥店都說沒貨。

與曾大爺一樣,82歲的中科院退休研究員胡雪金老先生與老伴也需要這種藥,他幸運地在醫院買到了3瓶,卻詫異地發現:去年一瓶還是4塊多錢,現在卻漲價到了60多元。

「我老伴有冠心病、高血壓二十多年了,去年下半年我的身體也出現問題,兩次在家裡昏倒。」在合肥市西郊的家中,胡雪金老先生在桌上擺出三種藥: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複方丹參滴丸。「這三種藥,都是我們常備的救命藥。」

多年買藥,胡雪金感覺近兩年一些藥品的價格漲幅離譜。作為知名學者、我國雷射生物醫學領域的開創者之一,胡雪金說自己買藥國家和省裡有報銷政策,但憂心藥價上漲加重社會大眾的經濟負擔:「不少病友都在議論,藥價為什麼上漲這麼多?」

帶著疑問,記者探訪我國最大的西藥批發市場——安徽太和華源醫藥市場,了解到近兩年來漲價的並非只有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片,去年上半年4元,現價55元。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去年上半年8元,現價40元。維生素K1注射液,去年上半年25元,現價160元。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西地蘭注射液,去年上半年1毫升30元,現在最便宜的一個品牌也要133元……」

在華源市場交易的各類藥品品規達3萬多種,客戶涉及全國1萬多家基層醫療機構、2萬多家藥品零售企業,這裡的行情被視為全國藥價的「晴雨表」。在市場營業大廳,開票員王琦告訴記者,近一年多有多種藥品價格猛漲。至於漲價原因,她表示不太清楚,「聽說是原材料漲了」。

為全面了解情況,記者採訪了華源公司多位負責人,了解到近年來價格不正常上漲的藥品多達一百多種,很多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常用藥、低價藥。比如阿莫西林、降壓0號、甲硝唑、病毒靈、痢特靈、羅紅黴素、維生素B1、谷維素、肌苷片、地塞米松片、阿苯達唑片等等,漲幅大多在3倍至10倍,有的高達幾十倍乃至百倍。

「印象中從2014年開始有藥品不正常漲價,到近一兩年越來越多、越來越瘋狂。」華源市場一名倉儲員介紹,其中今年以來上漲的主要有硝酸甘油和維生素系列。硝酸甘油片劑(0.5毫克*100片)和注射液(10毫升),價格已分別從去年的約4元、20元,分別漲到了約55元和110元。

福建新力量醫藥公司採購經理王德潤來華源市場採購已經有16年,他介紹,在全國的醫藥市場裡,這裡面向老百姓的常用藥最全。「近兩年價格不正常上漲的藥品,估計有一兩百種。藥價猛漲影響銷量,我們作為藥品流通企業很無奈,患者更是只能被動接受高價。」

市場上多種藥價大漲,醫院的情況怎樣?記者來到三甲醫院安徽省太和縣人民醫院了解到,有多種藥品漲價驚人,其中有些急救藥還出現短缺。

「從去年開始,一些藥品尤其是急救類藥品漲價,比如止血用的維生素k1注射液,臨床需求量大,但今年年初有錢也買不到。硝酸甘油是治療心絞痛的首選藥,今年也一直緊缺。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前段時間也曾經缺貨。」該院藥劑科副主任刁波介紹,因為藥價大漲,一些藥品出現了「市場採購價比政府銷售限價高」的倒掛現象,「但因為臨床要用,醫院只能賠本高價買、低價賣,這種情況在縣、市級醫院普遍存在。」

有的藥品「藥價倒掛」達幾十倍,比如治療農藥中毒的氯解磷定,一盒價格從政府招標掛網價48.8元暴漲到1017元。用於斷指再植的鹽酸罌粟鹼,從9.4元暴漲到349.9元。這些「救命藥」醫院必備,只能高價採購。

記者了解到,近期一些不正常漲價藥品在全國多地出現短缺現象,比如硝酸甘油在江蘇、湖北、遼寧等省均缺貨。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藥品集中採購網曾發布公告,宣布硝酸甘油等多種短缺藥品可以突破政府招標價「直接掛網」銷售。

壟斷的暴利形成:組織化、常態化、模式化

為何有這麼多種藥品不正常漲價?多位業內人士介紹,主要是一些不良商人為牟取暴利,非法壟斷藥品原料造成的。

「一批療效確切、物美價廉的藥品原料被人為控制,導致無原料廠家的生產成本大增。」安徽華源醫藥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近兩年中國醫藥工業界的一個常見現象,比如安乃近、異煙肼、撲爾敏等藥品原料,有的價格從一公斤2千元上升到5萬元。現在市場上的常用藥、低價藥漲價已成普遍現象。「患者、醫療機構、流通企業苦不堪言,處境十分無奈。」

華東地區一家製藥企業就是原料壟斷的受害者之一。這家有數百名員工的公司生產50多種常用藥,公司負責人介紹,過去幾年間,公司有幾十種藥品的原料被人為壟斷,很難買到。包括阿莫西林膠囊、病毒靈、速效傷風膠囊、土黴素片、西咪替丁片、甲硝銼片等。

其中病毒靈(鹽酸嗎啉胍片)的原料,2015年還是2萬元一噸,2017年暴漲到30萬元一噸,公司為了不停產、保障工人工資,只好「託關係」高價購買。速效傷風膠囊(氨咖黃敏膠囊)的兩種原料撲爾敏和對乙醯氨基酚都被壟斷,撲爾敏的價格從一公斤230元逐步漲到1980元乃至七八千元,想買50公斤還必須搭售50噸的對乙醯氨基酚。

「對我們藥廠來說,要麼高價買他們的原料,要麼讓他們做『銷售總代』,由他們確定售價並拿走利潤大頭。」這位藥企負責人說,原料暴漲導致產品暴漲,比如病毒靈原來一瓶出廠價只要4.85元,後來漲到58元。高價也導致藥廠的產品滯銷,無奈只好轉型做食品、化妝品。「我們是敢怒不敢言。如果公開身份表示不滿,可能以後都買不到原料了。」

多名業內人士介紹,一些不良商人通過串通、利誘、逼迫等手段,壟斷某種藥品的原料供應和進口渠道,囤積居奇向下遊藥廠高價兜售,或者控制藥廠產品的銷售權、定價權,導致藥品漲價、緊缺,從中牟取暴利。近兩年來所有非正常漲價的藥品,幾乎都是採用這套手法,已經組織化、常態化、模式化。

「比如某種藥的原料全國原有三個生產廠,現在環保關停了一個,只剩兩個。就有所謂的『總經銷商』又叫『大包』把這兩個廠產的原料全部買斷。你原來售價8萬元一噸,我現在給你10萬元,你生產多少要報備給我,經銷權也全歸我,我壟斷市場後賣30萬元一噸,導致下遊藥廠成本和產品價格激增。」一名醫藥界人士說,有些人把藥價上漲歸結於一些地方政府出於環保原因關停原料廠,實際上壟斷提價才是主因。而提價的方法又多種多樣,比如有的藥原來一瓶100粒,現在改包裝為一瓶20粒、10粒,看上去售價沒變,實際上價格大漲。

壟斷牟利,在醫藥行業近乎成為「公開的秘密」。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醫藥界人士透露,他認識的一個醫藥行業老闆,去年拿出3個億壟斷了一種胃藥原料,把一瓶藥的價格3個月內從1.6元抬到8元,聽說從中獲利數倍。

乏力的處罰呼喚:排查、打擊、放開

今年初,湖南爾康製藥有限公司聯合河南九勢製藥有限公司因為壟斷撲爾敏原料藥,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沒收、罰款1243萬元。

據了解,撲爾敏作為一種原料藥,廣泛用於生產兩千多種感冒和過敏類藥物製劑,包括鼻炎片、維C銀翹片等常用藥品。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部門調查,湖南爾康與河南九勢兩家佔中國撲爾敏原料藥的市場份額一度達96%,他們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和對進口渠道的掌控,「密切聯繫、相互配合」,以不公平的高價向下遊藥廠銷售並搭售藥用輔料,多次以「無貨」為由拒絕供應,或者將繳納高額保證金、將成藥回購統一銷售、成藥漲價並提成等作為供應條件。導致撲爾敏原料藥供應短缺、價格大幅上漲,部分下遊廠商減產停產,損害了廣大患者利益,產生惡劣社會影響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對藥品壟斷行為已經有過不止一次的查處,但相對巨額獲利,處罰力度往往如同「蜻蜓點水」,而且罰款後往往並沒能讓原料藥的價格降下來。由於打擊力度不夠,壟斷漲價的藥品越來越多,壟斷者的瘋狂未見收斂。

對此,他們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管放結合」採取措施:

——排查壟斷藥品。由於壟斷行為涉及多個領域,需要國家多部門綜合執法,對近兩年來所有非正常漲價的藥品,追根溯源找出漲價的源頭,排查原料藥壟斷行為。

——加大打擊力度。如果對壟斷牟利企業,採取像對「長春長生問題疫苗案」那樣的查處力度,一定會見效。建議對非法壟斷獲利給予「得一罰三」乃至「得一罰十」的重處,對囤積居奇牟取暴利者追究刑事責任。

——放開原料生產。國家為了保證藥品質量控制原料廠審批,卻為一些人壟斷打開了便利之門。相關部門應該重點監管藥品的生產過程和出廠質量,減少審批讓更多企業進入原料藥生產領域,摧毀壟斷的根基。

相關焦點

  • 硝酸甘油片漲價斷貨 原來廉價常用藥一瓶難求
    「前幾天,我老伴到附近的藥店買藥,跑了三家藥店才買到一瓶硝酸甘油片。」於先生感到非常納悶,這種藥之前很容易買到,不知為何現在會出現這種情況。無獨有偶,高新區福海花園小區居民鄭女士也是如此,她跑了多家藥店才買到所要品牌的硝酸甘油片。於先生和鄭女士都表示,硝酸甘油片不僅難以買到,而且價格像坐火箭一樣上漲。
  • 水泥、砂石、煤炭、鋼鐵、食品、全線上漲!
    漲價最兇的多晶矽,最新報價最高已飆升至98元/公斤,相比此前一直在60元左右徘徊的價格,整整上漲了六成多。藥品上漲3622%近日,一則在澳大利亞只需280元的特效藥在中國賣到70萬人民幣的新聞(2019年的新聞)刷屏,也引發人們對藥品上漲的關注。
  • 這款藥3年漲價600%!誰是背後「元兇」? |心絞痛|進口藥|藥品|硝酸...
    【文/觀察者網】「阿莫西林5年前賣4元,現價18元。」「2015年複合維生素B售價1.5元,如今漲了600%。」「心絞痛常用藥硝酸甘油前年賣4.5塊,如今要50元一盒了。」「房價十年才漲了近5倍,藥價這是要逆天嗎?」
  • 平價「救命藥」硝酸甘油,價格翻35倍還斷貨!醫生給出「替代藥」
    硝酸甘油是許多冠心病患者常用的藥物,而最近,78歲的老周和他的老伴在購買硝酸甘油的時候卻驚訝地發現,往常4塊多一瓶的硝酸甘油片,如今卻漲到了了60多一瓶的高價。 作為常用藥,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複方丹參滴液經常是許多冠心病疾病患者的常備救命藥物。
  • 心臟急救藥「硝酸甘油」短缺?多家藥店缺貨 大醫院可正常購買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和心絞痛病人的常用藥,價格便宜,屬於廉價藥。不過最近,有患者向《新聞360》反映,在南京各大藥房都買不到硝酸甘油,擔心藥品斷貨;有的還反映,他買到的硝酸甘油只是"換了一種包裝",價格就比原來貴上十幾倍。究竟怎麼回事呢?
  • 家庭常用的廉價藥普遍漲價 部分藥品價格竟然翻倍上漲 其中就有你...
    很多眼病它都可以治應急時還可以治一些皮膚上的小炎症關鍵是價格便宜一直是家中必備藥之一可是最近,它的價格翻了十倍……除了紅黴素↓這些百姓家的常用藥紛紛漲價谷維素、立普妥、甘草片、地塞米松、慶大黴素等藥品價格均上漲了數倍漲價就漲價吧更要命的是
  • 「天價罰單」震懾有限,救命藥、廉價藥仍斷供-虎嗅網
    記者採訪發現,由於國產巰嘌呤片「一藥難求」,有的患兒家屬為了用上藥,只能高價購買國外進口藥,國產巰嘌呤片每瓶幾十元,而進口巰嘌呤片則在千元左右,醫療負擔大大增加。成都市民李女士說,國產巰嘌呤片本來價格低廉,但如果出現緊缺,可能漲到幾百元還買不到,就要到處找關係託人買,多支付不少錢,如果託人還買不到,就只能購買外國進口的高價藥。
  • 北京市590多家藥店可買硝酸甘油片
    本報訊(記者 趙鵬)本報客戶端3月26日報導了《出廠價9元賣150,誰在推高常見藥價格?》一事,披露不少市民必需的硝酸甘油片等藥品缺貨,價格漲個不停。昨天,市藥監局方面回應,通過協調進貨、增加庫存等方式,目前本市590多家連鎖藥店均可以憑處方買到硝酸甘油片了。
  • 硝酸甘油片
    □記者 蔡建華 實習生 孫逸璠    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見的急性發作症狀,治療心絞痛,有一個特效藥,叫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片知名度很高,只要是冠心病患者,沒有不知道它的,是冠心病的必備藥。  遺憾的是,冠心病患者對硝酸甘油的認識卻是冰山一角,對如何吃硝酸甘油,如何保存硝酸甘油等問題,還不太了解。
  • 家庭常用藥漲價 部分藥品價格翻倍上漲仍一藥難求
    然而這些家庭常用藥最近開始漲價了,在部分地方,廉價藥的價格甚至出現翻倍上漲,有的藥品在短短一年內價格漲20倍,即便這樣仍然一藥難求。老百姓熟悉的廉價藥去哪兒了?誰助推了藥價的上漲?  濟南市民楊女士的眼睛最近又上火了,本想到社區服務中心多買幾支紅黴素眼膏備用,卻被告知已經沒貨了,而且不確定什麼時間能再來貨。
  • 多款常用藥漲價,賴環保?
    中新社發 李慧思 攝  瘋狂的藥價  「現在很多藥都漲價了,有的感冒藥漲了近一倍!」北京西城區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張娟說,例如某品牌的感冒靈,以前賣9塊多,現在則賣17元。  而在北京豐臺區的一家藥店,上述品牌感冒靈更是賣到20元。  不只是感冒藥,保健品維生素也出現了漲價。
  • 痛風常用藥價格上漲 鄭州部分藥店已斷貨
    而在此時,國內媒體報導稱痛風患者常用藥價格上漲,且藥店斷貨的消息,更加劇了患者的緊張程度。痛風常用藥為何上漲?斷貨情況在鄭州有出現嗎?盛夏季節,痛風患者該如何「無痛」度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走訪。
  • 【驚動醫保局】海寧大伯遭遇…這種常用藥醫院2塊多,藥店賣170塊...
    海寧大伯遭遇驚動醫保局… 這種常用藥醫院2塊多,藥店賣170塊? 海寧大伯遭遇驚動醫保局…同樣藥名的藥在醫院買只要2元多在藥店買卻要170多元藥價怎麼相差這麼大?一個多月前,吳大伯久坐起身時有些頭暈,到市人民醫院就診後,醫生給他配了這兩種藥,單價分別是34塊多和2塊多。最近藥吃完了,為了避免到醫院排隊,吳大爺就拿著藥盒來到南苑路和海昌路交叉口的老百姓大藥房,購買了相同名稱的藥。
  • 藥師告訴你,一文讀懂冠心病的常用藥
    那些藥都有什麼用,必須都要吃麼?華子回答說,冠心病是比較常見的慢性病,針對冠心病的各種症狀,往往需要多種藥物聯用,一樣也不能少。在治療上,冠心病的常用藥主要分為發作期用藥和緩解期用藥。一、冠心病的發作期用藥冠心病的典型症狀是心絞痛,通常為胸骨後的壓迫、發悶或緊縮性的疼痛,可波及心前區,疼痛常能放射至左肩、左臂至無名指和小指,或是放射至頸部、咽部和下頜,甚至表現為牙痛。心絞痛發作時要立刻休息,冠心病患者隨身應常備硝酸酯類藥物。
  • 硝酸甘油片不能經常吃
    硝酸甘油片雖然是好藥,但是不能經常吃,只能充當救命藥,因為它起效快(幾十秒就能發揮作用),但藥效持續時間也短,通常只有5~10分鐘。
  • 央媒怒懟常用藥大漲價,1000治一次感冒,電子處方進醫保或可降藥價
    7月2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發兩篇文章《藥價怎麼了》和《常用藥漲價別太任性》,曝光常用藥,特別是臨床急需的常用急救藥、搶救藥價格瘋漲現象,對成因進行分析,並直言:決不應拿患者的生命做交易,對於當前一些常用藥出現的苗頭性問題應該堅決遏制。
  • 調查丨銀川不少醫院和藥店硝酸甘油供應短缺、價格猛漲!
    近日不少外地媒體報導全國多個城市的藥店裡硝酸甘油出現斷貨價格也明顯上漲作為一種低價急救藥品硝酸甘油是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必備藥在寧夏古方大藥房,硝酸甘油同樣缺席有段時間了,該藥房片區經理劉海軍告訴記者,目前採購部門一直在努力找渠道進貨,供應商的回覆是,硝酸甘油片的價格上漲浮動比較大,最開始的進貨價是4元-5元,現在上調至48元才能採購到。
  • 寧波數十種常用藥價格漲了兩三倍 這些藥為何漲價那麼兇
    藥店  數十種常用藥價格漲了兩三倍,有的還斷貨  紅黴素眼膏每支從4.5元漲到5.8元,複合維生素B每瓶從2.3元漲到7.8元,谷維素片每盒從2.3元漲到10元,魚石脂軟膏每盒從6元漲到12元,美寶溼潤燒傷膏每盒從22元漲到了70元,複方酮康唑軟膏每盒從3元漲到了6.5元,雙氧水每瓶從3元漲到了6元,避孕藥媽富隆每盒也從30元左右漲到了70多元……
  • 繼「往錢蔥」和「姜你軍」後,又一蔬菜價格暴漲
    西城區一個菜市場的攤主說,「十一」前姜還是8塊多,等放假回來,價錢就漲到10塊多。買的東西都是這麼貴,所以我們賣不出便宜貨。」有些大超市裡的蔥姜賣得比較便宜,鮮姜的價格更是便宜了將近一半。據記者了解,北京豐臺區歐尚超市大蔥標價4.98元一斤,老薑標價9.9元一斤,鮮姜標價6.49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