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餅有的地方又叫做「媳婦餅」,或叫「果餅」它是山東乳山的一道特色傳統麵食。「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紅妝。揭開喜盒相大禮,首飾果餅一籮筐。」這首民謠反應的就是傳統婚慶的場景,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很多傳統習俗都不復存在,但是在結婚時分發果餅卻一直沿用到至今。在乳山婚嫁風俗裡,青年男女結婚,不管是餐桌上還是雙方家長分發給親朋好友的禮物中,喜餅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它代表喜慶,團團圓圓的意思。
喜餅一般做成直徑12釐米,厚3釐米左右的圓形,用小麥粉,雞蛋,花生油和白砂糖加工而成。也有人會夾上一些花生芝麻餡。喜餅倒是吃過不少,最愛吃的還屬山東乳山產的。正宗的喜餅從選材到用料都非常講究,它好吃的秘訣在於只用雞蛋和花生油和面,不放一滴水,做出來的喜餅外表光滑,金黃,蛋香面香融合在一起,不硬不軟,口感微甜,暄軟蓬鬆,比麵包還要好吃。它經濟實惠,保存時間較長,方便存儲是老人和孩子最喜歡的一種面點。
【喜餅】
準備食材:麵粉500克,酵母3克,花生油40克,白砂糖60克,雞蛋3個
製作步驟:1、將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和面,麵團柔軟光滑,所謂的三光就是面光,手光,盆光。
2、將麵團表面蓋上溼布,放在溫暖溼潤的地方進行第一次發酵,第二次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一定要記住表面蓋溼布或是蓋蓋子,以免麵團表面被風乾。
3、將發酵好的麵團取出來,充分揉均勻,給麵團排氣。然後分成大小適宜的小劑子,將每個面劑子滾成圓形。
4、烤盤上撒少許麵粉防粘,將面劑子擺放在烤盤中,面劑子直間要留有足夠的空隙。表面蓋上保鮮膜,醒發15分鐘。
5、將面劑子按扁,另一個烤盤是不沾的,所以不用撒乾粉。烤箱提前預熱將烤盤放入烤箱倒數第二層,150度熱風烤20分鐘,中途需要翻一次面。如果沒有烤箱也沒關係,直接放入平底鍋中小火烙熟就可以,中途同樣需要翻一次面。
6、又松又軟,老人孩子都特別喜歡。做法很簡單,不用出手套膜, 即使沒有烤箱也能做,暄軟蓬鬆,味道比麵包好吃。
喜歡我的作品請關注我吧,歡迎大家轉發和收藏。經常有好吃的,要記得常來看看哈。這樣的喜餅你喜歡嗎?歡迎大家留言來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