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體溫是否在正常範圍?知道這些幫助寶寶調節合適體溫

2020-12-20 跟著Yummy學營養

寶寶的手腳摸上去經常是冰涼的,是不是保暖沒有做好呢?答案是不一定,寶寶出生前生活在母親的子宮內,溫度十分恆定,為37.6~37.8攝氏度,隨著第一聲啼哭,他們開始了獨立的生命過程,體溫也開始由他們自己來進行調節,出生後環境溫度有明顯的下降,寶寶必須依靠自己的神經系統調節產熱和散熱系統,保持體溫的恆定,這樣才能維持全身的謝、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和健康成長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新生兒生理性體溫下降和中性溫度

1.剛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兒肛溫在36-37.8℃之間,出生後由於環境溫度比宮內低,新生兒體溫會逐漸下降,每分鐘下降約0.1℃,30分鐘後肛溫平均下降2-3℃,體表溫度平均下降4℃左右,這稱為新生兒生理性體溫下降

2.當體溫降低到35℃下時,嬰兒便會出現躁動和啼哭,同時身體運動又會促進代謝產熱,如果環境溫度合適,保暖措施得當的話,體溫可逐漸回升,12小時後才回升到36℃,以後體溫波動於36.7~37.8℃

3.新生兒若處於無風室內且穿衣蓋被,則室溫以24℃為宜。如果室溫無法達到24℃,則應採取其他保暖措施;但如果室溫過高,足月兒能通過出汗蒸發散熱,這時如果水分供應不足,汗液流失導致血液濃縮,可使新生兒發生「脫水熱」

4.中性溫度是指新生兒的合適環境溫度,將嬰兒裸體安置於此溫度的環境中、周圍無風、相對溼度保持在50%-60%時,嬰兒能維持正常的體溫,而新陳代謝率最低,耗氧量、散熱量最少

新生兒體溫調節有哪些特點呢?

1.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尚不完善,易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受熱時,皮膚毛細血管會擴張,面色和皮膚變紅,以增加散熱;而受冷時,皮膚毛細血管收縮,面色和皮膚蒼白,手腳發涼

2.新生兒出汗的能力較差,過分保暖會引起體溫升高,甚至會達到40℃,過分受冷又會引起體溫的下降

3.新生兒的皮下脂肪較薄,體重較小,按體重計算的體表面積約為成人的3倍,因此散熱也就明顯地高於成人

4.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由於肌肉較薄弱而且皮下脂肪很薄,防止熱量散失的能力也就很差

新生兒測量體溫並不像給成人測量那麼簡單

1.測試體溫可在三個部位,即腋下、口腔、肛門,其中腋下最方便、最常用,由於寶寶可能咬破體溫計,所以一般不在口腔測體溫,在腋下因各種原因無法測試時,可在肛門內測試

2.體溫的正常範圍為:春、秋、冬季平均值為上午36.6℃,下午36.7℃;夏季為上午36.9-36.95℃下午37℃。餵奶或飯後、運動、哭鬧、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到37.5℃,甚至到38.5℃,新生兒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3種測體溫方法數值依次相差0.5℃,即:腋下36~37℃、口腔36.5~37.5℃、肛門內37.8~38℃

3.給新生寶寶測量體溫時,應在寶寶在不哭鬧、無過度活動時。測量之前,將表甩到35℃以下,然後將水銀頭一方挾於腋下,要用胳膊挾緊,測試時,要注意看管,使其做到既不損害體溫表又能準確測

4.寶寶腋下有汗會影響測量準確性,要先用幹毛巾將汗擦乾後再進行測試;寶寶剛喝完熱水或剛活動後不宜測試,應休息片刻再測體溫

5.測試時間以5分鐘左右,測試前用醫用酒精消毒體溫表以防傳染疾病;看體溫表的數字時,應該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橫持體溫表,取水平位置觀察,以體溫表上白色不透明部分作為背景,前後轉動體溫表,以便清晰地看到銀色的水銀柱線

父母要對寶寶的居住、衣著等日常護理加以注意,一般可以通過控制室溫、增減衣被來幫助寶寶調節體溫

1.出生後1個月內的小寶寶,保持肚皮與衣服間隙之間的溫度在30~34℃最適宜。在這種溫度下機體內各種器官處於最佳狀態,代謝率最低,熱量消耗減少,營養物質可最大限度地被用於機體生長發育

2.家庭中可以通過觸摸小兒手腳冷暖進行粗略估計。一般說來,手腳暖而不出汗,體溫在36.5~37.5℃,最為適宜;如果熱而出汗,則體溫已達37.5℃左右;手腳發涼,說明體溫低於36℃,體溫過高過低均須調整

3.寶寶居室的溫度應控制在20~24℃,室內應該做到空氣流通,日光充足,冷暖溼度適宜;夏天氣溫較高,應及時開門窗通風散熱;氣溫再高時,可使用電風扇或空調,但應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到寶寶身上,這時寶寶身上只穿一件薄棉質單衣即可,要經常給寶寶補充水分,防止由於散熱而引起缺水,導致脫水熱;冬季應採取各種取暖措施,給寶寶穿上絨衣、棉衣,蓋上被子,必要時可在衣被外放熱水袋,但要注意熱水袋不能直接接觸寶寶的皮膚,以防燙傷,可用棉布包裹熱水袋,還應注意增餵母乳,提高寶寶對寒冷的耐受性

參考書籍

1.程志忠,田琳,汪洪主編,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6.

2.王麗茹,李興春主編,坐月子常識與新生兒保健300問 第5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01.

3.李紅,畢寶林,陳桂華主編,資深專家+金牌月嫂教您坐月子,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8.

4.胡祖斌,夏世文主編,新生兒養護大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2.

5.王楠編著,十月懷胎全典,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6.

相關焦點

  • 寶寶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 應該怎麼測量
    寶寶的身體健康很重要,一般來說,體溫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寶寶的體溫和成年人的體溫會有所不同。那麼,寶寶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呢?父母應該怎麼給孩子測量體溫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寶寶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一般來說,測量體溫常用三個部位,就是口腔,腋窩和肛門。
  • 怎麼判斷寶寶體溫是否正常,如何正確給寶寶測體溫?
    對很多新手父母來說,每次給寶寶測量體溫都測不準,嚴重影響對相關疾病的判斷。如何正確給寶寶測量體溫呢?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在正常情況下,小兒的體溫可以波動於一定範圍。體溫在37℃以上就算是發燒了。37.5℃-38.4℃是低燒;38.5℃以上就是高燒了;但每個寶寶身體狀況都不一樣,要依寶寶的體質而定。口內、腋下、肛門內正常體溫是多少?
  • 15天寶寶體溫多少正常
    新生寶寶的各方面都是比較脆弱的,很容易出現問題,因此需要家長及時和認真地觀察。平常需要多關注寶寶的體溫和大便以及進食習慣等是否發生改變,很多問題都可從這些方面發現跡象。
  • 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所以是需要及時注意的,尤其是對於青少年時期,很多青少年兒童對於體溫的不太了解,在出現體溫偏高的時候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麼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11歲兒童體溫正常範圍是多少?  小孩體溫37.2℃,是處於一個臨界值,不能肯定的說他是發熱還是不發熱。如果小孩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這些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那麼有可能是處於低熱的狀態,如果小孩沒有任何症狀,我們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後對小孩的體溫進行複測。
  • 嬰兒體溫多少度正常
    很多家長都不了解,所以盲目地幫寶寶測體溫,也盲目的擔心寶寶發燒。其實寶寶的正常體溫是處於一個波動狀態,只要在合理範圍內都算是正常的。  如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
  • 寶寶體溫多少才算正常?
    嬰兒體溫比成年人應該稍高,因為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發育尚不成熟,控制體溫的能力不夠強,體溫容易波動,導致嬰兒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無論是從口腔,還是從腋下,甚至是從肛門測量出來的嬰兒體溫,如果溫度計上顯示的上38度,說明寶寶已經發燒了。
  • 新生兒寶寶的體溫是否正常,要及時觀察
    寶寶一般也是跟正常的大人的體溫的溫度是差不多的,孩子的體溫上到三十七度以上算發燒。寶寶的體溫是怎麼測呢。是比較容易隨著這個環境溫度變化的,如果給寶寶穿多了。或者把它放在一個很熱的屋子裡,它的溫度,很可能就上去了。
  • 寶寶一天中什麼時候體溫最高?什麼時候測量體溫最準確?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寶寶因為神經中樞發育不完善,所以體溫在一天中也是有變化的。那麼寶寶一天中什麼時候體溫最高呢?給寶寶量體溫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本文統統告訴你。寶寶一天中什麼時候體溫最高寶寶一天中體溫最高的是下午以及運動後和就餐後,波動範圍一般不超過1℃。因為寶寶的大腦神經發育還不是特別完善,還不能很好地控制大腦下丘體體溫調節中樞,所以體溫比較容易受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另外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是不同的,並且早上的體溫是最低的,下午的體溫相對會高一點。
  • 寶寶高燒送醫院,醫生卻說正常,給寶寶量體溫,請注意這些細節
    寶爸擔心孩子的身體,於是就拉上寶媽趕緊抱著寶寶往醫院跑,結果醫生量了寶寶的體溫以後告訴他們,娃的體溫不到37度,根本沒有發燒。難道是溫度計出了問題?群裡有的媽媽說,那是因為紅外線溫度計不準,應該用水銀的,有的媽媽則說你可能是沒有量對吧!寶寶的體溫是孩子是否健康的標準。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        人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
  • 寶寶的正常體溫大人知道嗎?
    >>>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37.5℃之間一般1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但是超過37.5℃也並不一定就是發燒,這還與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有關。基礎體溫:清晨睡醒,還未起床活動前的體溫。
  • 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和大人不一樣,專家:別弄錯了
    通常新生兒的體溫都會略高於大人體溫,這是因為寶寶剛出生,體溫調節功能還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氣溫影響,不能很好的自我調節,所以普遍體溫會受衣服、被褥的影響而高於成人。不過,如今疫情當前,高也可不是高很多,寶媽們可要注意每天固定給寶寶量體溫。
  • 寶寶體溫37°C是發燒了?新生兒體溫揭秘,這個溫度以下不用慌
    新生兒的體溫高於成人。通常為37度左右。但是,由於嬰兒的溫度調節系統仍然比較差,因此會受到影響。溫度的影響相對較大。正常嬰兒的體溫約為37度,但由於嬰兒體內的脂肪相對較少,因此調節體溫的能力會更差。通常,夏季體溫較高,而冬季則較低。那麼如何判斷嬰兒是否發燒呢?
  •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35.5正常嗎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多少正常
    兩個月的嬰兒體溫35.5正常嗎耳溫槍主要是方便,一兩秒就可以測好體溫,寶寶比較容易接受,少哭鬧,大人小孩都能用。跟水銀體溫計相比,耳溫槍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不肯配合的小寶寶使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拉一下寶寶的耳朵測量,就能迅速知道寶寶的體溫。
  • 萬萬沒想到平時給寶寶量體溫是錯的,你真的會嗎?
    正常體溫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值  人體正常的體溫是受體溫調節中樞所調控,並通過神經、體液因素使產熱、散熱過程呈動態平衡,從而讓體溫保持在相對恆定的範圍內,也就是說,正常體溫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具體的點。
  •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正常體溫範圍
    一個健康的人的體溫是趨於比較穩定的,一旦超過或者低於那個穩定的值,那麼體溫就不正常,可能與身體某些健康因素有關,那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呢?正常體溫範圍是什麼呢?  其實人的正常體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它是一個範圍值,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來做的判斷分析得出的,一般人的正常體溫是37度左右,其正常體溫範圍為36℃~37℃(指的是腋下體溫)。  人的機體深部的體溫較為恆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也就我們平時所測量的體溫。
  • 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來源:寶寶地帶新生兒體溫中樞發育是不完善的,而且皮下脂肪薄,散熱快,保溫能力與正常人相比較差,體溫常常不穩定。
  • 夏季寶寶體溫高 不一定是發燒
    夏天,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那麼,如何判斷寶寶的體溫升高是屬於正常的生理調節還是生病發燒呢?跟小編一起探討一下寶寶體溫升高的問題吧。  判斷寶寶是否發燒的常見誤區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體溫都要高於大人,正常的0-1歲寶寶的腋下體溫為36-37.5度,肛溫為36.9℃~37.5℃,體溫在正常範圍內呈周期性的波動。如果寶寶保暖比較好,那體溫就會稍高一些。
  • 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寶寶體溫多少算正常是很多新爸爸媽媽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新生兒體溫中樞發育還不是很完善,而且皮下脂肪薄,散熱快,所以保溫能力與成年人相比,比較差,進而體溫常常不穩定。 家長如果不能正確掌握嬰兒的體溫變化,很容易讓嬰兒處於危險之中,作為父母的我們卻察覺不出。了解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是很有必要的,以及掌握如何準確測量寶寶的體溫等基本知識。
  • 育兒知識:寶寶體溫的小秘密
    大人平均體溫是36℃~37℃,而寶寶平均體溫在36.3℃~37.2 ℃之間。2、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專屬」體溫爸爸媽媽們知道嗎?不是所有寶寶的正常體溫都會相同,每個寶寶的體溫都是獨特的。媽媽可以在他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測量一下,以掌握自己寶寶的正常體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