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陳海光
永嘉中學
(省「春蠶獎」獲得者)
1997年自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我被分配到永嘉二中任教。由於深知自己底子薄,先天條件差,我轉益多師,深入資深教師課堂,課後再精心備課,一課多案,擇優而教,並於閒暇時間,多讀各類書籍,以冀不負「教師」這一光榮稱號。當時的永嘉二中,語文名師薈萃,教學氛圍濃鬱,讓我獲益良多,語文教學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2003年獲溫州市「教壇新秀」稱號,後被選調至永嘉中學。
到了永嘉中學,我清楚地知道,和以前相比,這裡的學生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機會,更是壓力,而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後來我師從特級教師肖培東,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2010年,我被評為市教壇中堅、市師德楷模,並於同年獲得 「志公杯」 全國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填補了永嘉空白。想想那時,真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高光」時刻。
步入中年,逐漸退居幕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傾我所能地幫帶或助力年輕教師成長,參與指導的5位後起之秀獲得市優質課一等獎、全國優質課二等獎。
近幾年我發動大家編寫了校本資料集《指難錄》,總結大家的智慧,以使全組受益;平時則盡我所能,幫帶年輕的高三老師的教學工作。厲毅老師在最近的一篇寫我的文章中曾這麼說:「得排計劃,推進度,做分工,析問題,歸教訓,總經驗,每次備課組會議都實打實地認真負責地如期召開,不搞形式,不搞花樣,你說這樣的備課組長怎麼能不苦,怎麼能不累?」而說起來,近幾年來永嘉中學高三語文成績整體比較穩定,2020屆高三模擬考,語文成績甚至多次排到全市前三,這和同仁們共同的努力分不開。
完成教學工作之餘,我也立足永嘉中學,配合縣、市教研室、教師發展研究院、省考試院上公開課、作講座、命題等,以發揮輻射作用。如擔任永嘉縣高考巡迴教學指導師,上課、聽課、評課一條龍,幫助需要幫助的學校和老師,至今縣級以上講座、公開課達40餘次;如多次參加浙江省考試院組織的學考命題工作,多次擔任溫州市高級教師考核評定評委,參與溫州市高三模擬考命題工作。另外,我也積極參與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等科研活動,現有40多篇論文和課例在各級報刊雜誌發表或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平時經常寫點散文小說或下水作文以自娛自樂。教學與科研雙翼齊飛是我的追求,我認為只有「教」而沒有「結」,這個教師一定行而不遠。
不過,就一個老師而言,如果沒有班主任工作,那未免遺憾。我從教前15年基本擔任班主任,這幾年由於身體問題,不得不卸下重擔。面對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有年父親節晚自修結束後,學生居然偷偷地瞞著我出了一期黑板報,而且絕大多數學生都在黑板上留言,親切地叫「光爸」。有的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們也是你的孩子」;有的則直接叫「光爸,節日快樂」;有的則調侃:「老班,咱愛死你了」「老班,你是萬人迷」「老班,你算老幾啊?父親節竟這麼搶風頭,未免太強悍了!恩,你牛!」。面對學生這些發自肺腑的話語,我覺得雖然苦點累點,但值,能在他們人生的關鍵時期,扶他們一把,助他們一臂之力,少留一點遺憾,那是一件多麼高興的事。
「把努力留給自己,把結果交給明天」,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面對充滿挑戰的教學之路,我以此為座右銘。我相信,只要目標是地平線,不管這一路上是悽風苦雨,還是陽光燦爛,我留給世界的一定是個厚實而堅強的背影。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編輯/微言
責編/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