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20多年桃李滿天下,永嘉這位老師被學生親切地稱為「光爸」

2020-09-12 溫州古道

人物名片

陳海光

永嘉中學

(省「春蠶獎」獲得者)



  1997年自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我被分配到永嘉二中任教。由於深知自己底子薄,先天條件差,我轉益多師,深入資深教師課堂,課後再精心備課,一課多案,擇優而教,並於閒暇時間,多讀各類書籍,以冀不負「教師」這一光榮稱號。當時的永嘉二中,語文名師薈萃,教學氛圍濃鬱,讓我獲益良多,語文教學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2003年獲溫州市「教壇新秀」稱號,後被選調至永嘉中學。

  

  到了永嘉中學,我清楚地知道,和以前相比,這裡的學生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機會,更是壓力,而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後來我師從特級教師肖培東,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2010年,我被評為市教壇中堅、市師德楷模,並於同年獲得 「志公杯」 全國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填補了永嘉空白。想想那時,真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高光」時刻。


  步入中年,逐漸退居幕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傾我所能地幫帶或助力年輕教師成長,參與指導的5位後起之秀獲得市優質課一等獎、全國優質課二等獎。


  近幾年我發動大家編寫了校本資料集《指難錄》,總結大家的智慧,以使全組受益;平時則盡我所能,幫帶年輕的高三老師的教學工作。厲毅老師在最近的一篇寫我的文章中曾這麼說:「得排計劃,推進度,做分工,析問題,歸教訓,總經驗,每次備課組會議都實打實地認真負責地如期召開,不搞形式,不搞花樣,你說這樣的備課組長怎麼能不苦,怎麼能不累?」而說起來,近幾年來永嘉中學高三語文成績整體比較穩定,2020屆高三模擬考,語文成績甚至多次排到全市前三,這和同仁們共同的努力分不開。


  完成教學工作之餘,我也立足永嘉中學,配合縣、市教研室、教師發展研究院、省考試院上公開課、作講座、命題等,以發揮輻射作用。如擔任永嘉縣高考巡迴教學指導師,上課、聽課、評課一條龍,幫助需要幫助的學校和老師,至今縣級以上講座、公開課達40餘次;如多次參加浙江省考試院組織的學考命題工作,多次擔任溫州市高級教師考核評定評委,參與溫州市高三模擬考命題工作。另外,我也積極參與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等科研活動,現有40多篇論文和課例在各級報刊雜誌發表或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平時經常寫點散文小說或下水作文以自娛自樂。教學與科研雙翼齊飛是我的追求,我認為只有「教」而沒有「結」,這個教師一定行而不遠。


   不過,就一個老師而言,如果沒有班主任工作,那未免遺憾。我從教前15年基本擔任班主任,這幾年由於身體問題,不得不卸下重擔。面對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有年父親節晚自修結束後,學生居然偷偷地瞞著我出了一期黑板報,而且絕大多數學生都在黑板上留言,親切地叫「光爸」。有的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們也是你的孩子」;有的則直接叫「光爸,節日快樂」;有的則調侃:「老班,咱愛死你了」「老班,你是萬人迷」「老班,你算老幾啊?父親節竟這麼搶風頭,未免太強悍了!恩,你牛!」。面對學生這些發自肺腑的話語,我覺得雖然苦點累點,但值,能在他們人生的關鍵時期,扶他們一把,助他們一臂之力,少留一點遺憾,那是一件多麼高興的事。


  「把努力留給自己,把結果交給明天」,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面對充滿挑戰的教學之路,我以此為座右銘。我相信,只要目標是地平線,不管這一路上是悽風苦雨,還是陽光燦爛,我留給世界的一定是個厚實而堅強的背影。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編輯/微言

責編/無名

相關焦點

  • 從教20多年桃李滿天下,永嘉這位老師被學生親切地稱為「光爸」
    當時的永嘉二中,語文名師薈萃,教學氛圍濃鬱,讓我獲益良多,語文教學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2003年獲溫州市「教壇新秀」稱號,後被選調至永嘉中學。到了永嘉中學,我清楚地知道,和以前相比,這裡的學生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機會,更是壓力,而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後來我師從特級教師肖培東,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 合肥80後英語老師從教13年 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芳芳」
    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提醒學生適時加減衣服;學生生病時,她帶學生去看病……與其說她是老師,她更像是孩子們的一位大家長。》》》推薦閱讀:合肥一中一老師右腿骨折「不下火線」 當選「師德楷模」一幹13載,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芳芳」一身印花連衣裙,站在課堂裡的方芳老師顯得更外溫婉。
  • 萊州一中這個班主任,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老爹」
    >01一聲號令鬥志旺曲老師從教30多年,幹了30年的班主任,令人敬佩的是,他從未產生倦怠情緒,每天都是鬥志昂揚地走上三尺講臺。回顧自己的教學生涯,曲老師內心是自豪和驕傲的,多次獲得「優秀班主任」稱號,被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中小學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課題組聘為實驗教師,給就職的大學生做過優秀班主任經驗交流,培養了數不清的社會精英,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老爹」。
  • 剛剛高三就「桃李滿天下」了 這位「小老師」挺牛!
    「小老師」羅逸飛  幾年前,一張雅思成績單、一份老師的擔保,讓初中生羅逸飛成了20名高中生的網課小老師。  而今,在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學習的這位「小老師」已經「桃李滿天下」。最近一段時間,幾位受益於羅逸飛網課的大學生,正忙著帶河南網課站點的小朋友們參加「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  挺稀奇,初中生教高中生  羅逸飛告訴記者,做網課的念頭起源於父母。
  • 從龍哥、老龍,到龍叔、龍爸,他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親切!
    榮耀的背後是多年艱辛的付出,掌聲的背後是無數次用心的守候。10月13日,走近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教師何小龍,教育時報記者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這樣的老師怎麼能和已經有些青春叛逆的中學生打成一片,更何況他教的還是「感性不足、理性有餘」的數學?然而,何小龍的確做到了。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從1997年剛參加工作時的「龍哥」,到後來的「老龍」,再到「龍叔」「龍爸」,23年來,學生們對他的稱呼在變,但他身上的親切感沒變,這也讓其他老師很是羨慕。
  • 春風桃李滿天下——記魏覺民老師
    春風桃李滿天下——記魏覺民老師1923年8月回國,在龍巖溪口任縣佐一年後,棄官從教,歷任省立九中、龍巖中學、永春中學、惠安縣立螺陽初中、省立龍巖鄉村師範、龍巖簡易師範、龍巖縣立初中等校教員。1949年龍巖解放,他連任龍巖一中教員直至1970年代退休。  魏老師五十年如一日,以教為業,矢志不移,聽他課的學生數以萬計,遍布海內外,可謂春風桃李滿天下。他知識淵博,和藹可親,從不訓斥學生,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 這位大學女輔導員,被學生們親切稱為「曉爸爸」
    整理畢業文檔,打包手辦,給學生送面試裝——這位女輔導員被學生們親切的稱為「曉爸爸」,這幾天每天要接打電話近百個。下班前的緊急電話「張曉老師,我的飛機晚點了。我馬上來學校,還來得及辦理畢業手續嗎,明天早上就要飛回深圳。」此時已經是5點30分了,畢業生譚海星帶著哭腔跟輔導員張曉打電話。「你放心,我馬上聯繫,大家等你來學校。」張曉回答。
  • 杭州最美語文老師:一個習慣堅持多年,被學生稱為「神仙姐姐」!
    近日,杭州一小學的語文老師的事跡在網上蔓延開來,大家都紛紛給這位語文老師點讚,表示深深的欽佩之情。是怎麼一回事呢?編者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老師是杭州的一位語文老師,名字叫做朱瑛,她已經工作了20多年了,在這26年以來,她一直堅持著一個習慣,那就是給每個學生批改作文的時候,基本上都要讀上5遍,每一遍都很用心地讀,然後每一篇至少書寫300字以上的評語,這樣的工作量其實是很大的,因為每一篇文章從閱讀加上寫評語,至少要10分鐘以上,所以一節課的時間也只能批改個3本左右,朱老師說她批完一個班的作文,需要大概2周的時間!
  • 他是峰峰體育界的傳奇,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
    四十餘載的執教生涯,他帶領弟子們用拼搏與汗水馳騁體壇,拿下多項國家榮譽及省市冠軍,為峰峰教育事業尤其是體育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峰峰體育界的老大哥」。一次,一名學生找他談心,透露了因為家庭困難交不上500元的補課費的事。李建中知道這位學生特別喜歡體育,一心想考取重點體育大學,二話沒說,湊出500元讓這位同學拿去補課。這位學生也沒有辜負李老師的期望,最終考上成都體育學院這所重點體育院校。提起這件事,李建中擺了擺手說道:「只要學生有個好成績,有個好未來,500塊錢算個啥!」
  • 二中英語老師從教31年 擅用智慧開發學生潛能
    今年51歲的黃江萍從教31年,擔任過23年的班主任,帶了16屆高三畢業班,所帶班級年年是2中校優秀班集體,最令2中老師佩服的是 ,黃老師似乎有「教育魔法」,不管多麼差的班級在她的教育管理下都能迅速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她用愛心去經營每個班,用智慧去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深受學生們歡迎。
  • 畢業多年,學生還親切稱她為「老班」
    見到張菊香老師時,她正在為張坊中學初三年級149班的學生們布置作業。這種結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換來了學生的成長,也獲得了家長的認可。張菊香是張坊中學的一級教師,從教28年以來,她先後獲得瀏陽市級優秀班主任、瀏陽市優秀英語教研員等榮譽,所帶的班級多次獲「長沙市優秀班級」稱號。她所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國家級、省級、長沙市級、瀏陽市級獎。今年,張菊香被評為「瀏陽市師德標兵」。
  • 【榜樣的力量】這位老師紮根大埔山區從教30年!
    她是一名普通教師,從教30年。
  • 師德建設月啟動 青島寧安路小學老師宣誓「清廉從教」
    桃李滿天下 「立德樹人 為人師表 清廉從教」,四代最美教師談初心話使命在教書育人路上,老師們成就著祖國明天的希望,他們像航標燈、導航儀,更像溫暖的太陽,60、70、80、90四代最美教師代表範瑞先老師、畢健老師、李莉老師、王鯤老師、原曉雯老師、劉潔老師、喬焜老師、張莉老師、孫鴻媛老師,談初心,話使命,用好聲音傳遞無限正能量,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用智慧開啟智慧,用愛心託起愛心,做教育路上無悔的追夢人! 教師節快樂!!
  • 也許並不難,看這位從教10多年的老師是怎麼做的
    ——前言——作為老師,我也是孩子的情景之一。我從教十多年以來,身邊遇到過的那麼多孩子的真實事例告訴我,環境比物質更重要;育人先要育己,了解自己是開發自己的第一步。但在人群中能夠真實地表達自我,對我來說卻是一件那麼開心的事情。
  • 學生稱他為「彎爸」,漯河這位老師用愛與責任詮釋「用心」二字的含義
    但每周兩次這樣的小測試,完全是彎佔陽「自找」的,他常常說:「改卷子,最能發現學生對知識的盲點,老師改卷子改得好,總結得全面,第二天拿著這些去點撥學生,學生掌握得效果會特別好。」網課不「隨意」,琢磨出兩項新舉措彎佔陽告訴記者,與傳統上課模式相比,利用網絡上課時,老師不在學生身邊,不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態,全靠學生的自覺主動性,除此以外老師也不能直接和學生面對面,不能準確掌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針對這些問題,彎佔陽轉變了大家習以為常的網上教學模式,採取的是隨時提問隨時連麥的教學方式,與其說是上課,不如說與學生互動更為恰當
  • 從教30年,河北這位「奶奶」級老師還是那麼拼
    她出身教育世家,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信念,從教三十年,初心不改。疫情期間,面對信息化下各種新技術、新教法,她毫不懈怠,積極學習、勇挑重擔。她就是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今年51歲的董瑩老師,被學生們尊稱為「董奶奶」,卻又被徒弟們稱呼為「大寶兒」。
  • 朔州這位老師上了《人民日報》
    用真誠收穫真誠,蘭會雲—— 是老師也是夥伴    圖為蘭會雲「這句話已經陪伴了我的三屆學生,我認為學生不一定都要特別拔尖,但一定要善良。」33歲的蘭會雲,是該校最年輕的班主任之一,被學生親切地稱為蘭哥。從教8年來,蘭會雲溫暖地守護著學生。  去年高考後,蘭會雲帶著11名畢業生從朔州出發,途經5省,騎行17天抵達上海。他說,「我想讓同學們發現課堂外的精彩。這也算是一次地理課的現場教學。」
  • 他被學生親切稱為「強哥」,敢怒敢言,卻為何毀譽參半?
    他被學生親切稱為「強哥」,敢怒敢言,卻為何毀譽參半?他貴為浙江大學的副書記,是中國共產黨員,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他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強哥」,他叫鄭強,他是博士,是教授,是研究生導師,他應該很受歡迎,卻為何又毀譽參半呢?
  • 膠州這位班主任一幹24年 孩子親切稱呼她「況媽媽」
    算下來,從教26年來,今年47歲的況老師已經幹了24年班主任,教授學生近2000名,很多學生已經成為從事行業的佼佼者。多年來,況老師獲得了青島市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青島市優質課比賽二等獎、膠州市教學能手等榮譽,還曾擔任青島市人大代表。
  • 教師節,山西這位老師上了人民日報
    「這句話已經陪伴了我的三屆學生,我認為學生不一定都要特別拔尖,但一定要善良。」33歲的蘭會雲,是該校最年輕的班主任之一,被學生親切地稱為蘭哥。從教8年來,蘭會雲溫暖地守護著學生。參加了騎行的學生王寧說,這段經歷一直激勵著他,「騎行中克服了各種困難,我相信以後每一步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實現。」包場請學生看電影,每年第一場春雨時帶學生跑步……這些年,蘭會雲做了許多嘗試。他深知,教育的力量在於日常的潤物無聲中。「高一軍訓第一天,蘭哥給全班人買了雪糕。有的女生低血糖,他還特地準備了棒棒糖。」第一次見面,馬小鋒就喜歡上了這位有些特別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