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斥事件》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互斥事件》。
高中數學課程應具有多樣性與選擇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來談一下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必修3第三章第2節2.3內容《互斥事件》第一課時,本節課主要講授了什麼是互斥事件以及互斥事件的加法概率公式。在本節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隨機事件和古典概型,本節內容是為以後學習相互獨立事件和n次獨立重複試驗做好鋪墊,因此本節的學習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高中學生本身身心已經趨於成熟,管理與教學難度較大,那麼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高中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已經非常成熟,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所以應該積極發揮這種優勢,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互斥事件的概念,並能利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解決簡單的概率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的過程,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苦難的信心和決心。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互斥事件概念及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教學難點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適用範圍。
五、說教法和學法
那麼要想很好的呈現以上的想法,就需要教師合理設計教法和學法。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認為應該選擇講授法,練習法,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我採用實物導入,拿出一枚骰子,並提問:「拋出這枚骰子,可能出現哪些情況?點數2朝上和點數3朝上可以同時發生嗎?」學生很容易給出答案。這樣從學生們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數學與生活產生聯繫,以此引出課題。
(二)新知探索
首先提問在例1中,隨機地從2個箱子中各取出1個質量盤,「總質量至少20kg」與「總質量不超過10kg」能否同時發生?學生回答後,我會引出互斥事件概念——在一個隨機試驗中,我們把一次試驗下不能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A與B稱作互斥事件。
接下來繼續提問:在圖中,「向左拐彎」與「向右拐彎」是否是互斥事件?「去書店」和「不去書店」是否互斥?你還能舉出一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嗎?學生可能會回答投擲硬幣後硬幣的正反面、投骰子每次向上的點數等等。通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對互斥事件的理解。
之後我會將教材上例3呈現在多媒體上,提問讓學生找出哪些是互斥事件哪些不是。學生通過之前學習很容易得出結論,我會加以強調:可以同時發生的不是互斥事件。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