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兵家四聖之一,項羽號稱西楚霸,兩人誰更厲害?

2020-12-14 騰訊網

項羽和韓信都是秦末漢初領兵打仗的傑出代表,在韓信未出道之前,項羽已經名滿天下了,並自號西楚霸王,在韓信出道後,也正是項羽集團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下面就分析韓信和項羽的帶兵打仗方式和技巧,來分析一下韓信為什麼能夠打敗項羽。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西漢的開國功臣、著名的軍事家,曾被劉邦封為淮陰侯,與張良、蕭何並稱漢初三傑。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就是有關於他的典故。

首先,說說韓信是怎麼被劉邦發現並拜了大將,然後又是怎樣讓大家信服的。

韓信拜將

韓信在當小兵的時候,就喜歡研究兵法,並且自己寫了許多的兵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蕭何看到了,蕭何就覺得這小子不一般,於是又和韓信交談了幾次,又十分賞識他,覺得劉邦要奪取天下,非他莫屬。於是就把他推薦給劉邦,並說如果不給大將軍的位置,他是不會留下來的,隨後就發生了大家熟知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簡單點說蕭何是因為軍事才能而把韓信推薦給劉邦的。

滅魏國和代國

劉邦兵敗彭城之時,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王田榮和趙王歇也反叛並與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為由回到封國後,就封鎖了河關,切斷漢軍退路,叛漢與楚約和。劉邦派酈食其說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兵擊魏。魏豹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鎖河關(黃河渡口臨晉關後改名蒲津關)。韓信故意多設疑兵,陳列船隻假意要渡河關,而伏兵卻從夏陽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襲擊魏都安邑。魏王豹大驚,引兵迎擊韓信,韓信大勝,虜魏豹,平定了魏國,改魏為河東郡。

劉邦採納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對楚實施戰略包圍的建議,在堅持對楚正面作戰的同時,給韓信增兵3萬,命其率軍東進,開闢北方戰場。劉邦派張耳與韓信一起引兵東擊趙王歇,北擊代王陳餘,活捉代相夏說、破代。 即以俘獲之精兵,補充在滎陽對楚作戰的劉邦軍,支援正面戰場作戰。

看看這一系列操作,無不體現了他的軍事思想,這是在真正的打仗。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姬姓,項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牽強的說吧),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有人評價項羽是「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巨鹿之戰

章邯殺敗項梁後,認為楚兵不足為慮,於是引軍北渡黃河,大破趙國。趙王以陳餘為將,張耳為相,敗走巨鹿,章邯率領王離、涉間共四十萬圍攻巨鹿。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為次將,範增為末將,以宋義為主帥率兵五萬前往救趙。項羽見宋義無心打仗,遲遲不肯發兵,於是就殺了宋義,告將士們說宋義要謀反,他替楚懷王殺了宋義。諸侯始懼。

項羽殺了宋義後,名震楚國,領兵與秦軍大戰,攻打章邯和王離,以一當十,胡聲震天。

總結

雖然沒有舉兩人直接交戰的例子,但以上兩場戰役,就可以看出,韓信在打仗時,用的是計謀和策略,而項羽雖然也有一些謀略,但主要靠的還是勇氣和力氣,說白了就是蠻幹。而我們知道,打仗終究不是顯示個人英雄主義,靠的是團隊作戰,所以計謀和策略會更勝一籌,《孫子兵法》裡都說過:「兵者,詭道也。」

所以韓信能打敗項羽是必然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兵家四聖之一,打遍天下無敵手,卻最終死於婦人之手
    但是卻不得重用,他也曾在項羽手下待過一段時間,給項羽出過很多計謀,但項羽一個都沒有採用,於是他就離開了項羽,進入劉邦的陣營。到了劉邦陣營以後依然不得重用,只能做著管理倉庫的小官,還不幸被連坐牽連要被殺頭。
  • 項羽的破釜沉舟,與韓信的背水一戰相比,究竟誰更勝一籌?
    秦末漢初就有過兩位,分別是西楚霸王項羽和鮮有敗績的韓信,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他倆皆無愧於戰神之美譽。兩千多年過去了,項羽和韓信的知名度依舊不減,提起兩人的名字就會讓人熱血沸騰,各自的粉絲數量也十分可觀。從戰術上分析,項羽、韓信用兵之道頗為相似,擅於想常人所不敢想,做他人所不敢做,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手法,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 秦時明月解讀|韓信:百分百勝率,一人滅七國一統天下
    韓信,漢初開國三大功臣(韓信、張良、蕭何)之一,漢朝江山幾乎全都是韓信打下來的,可誰能想到韓信年輕時候是個窮屌絲,差點餓死。何為斬壯士!」,還好領導仁慈,放你一馬,讓你繼續管糧餉。人到這裡,還能活下來,已經是不容易了,換你你能做到?韓信戰績一覽,韓信總共滅七國,用時三年(梁,魏,燕,趙,代,齊,西楚)後來蕭何追韓信,終於逆轉,接下來,看看韓信的戰績履歷。
  • 韓信依靠這一戰成名,為劉邦立下功勞,更被後人稱為「兵仙」
    別小看這簡單的四個字,這代表了韓信一生中最高光的戰績,這場戰役自然是韓信獲勝大敗敵軍了。作為當時最偉大的兵家、戰術家,他的用兵之道被歷代兵家名士所推崇。他的指揮作戰的能力在當時是頂尖的存在,為後世兵家軍事家創作了非常經典的軍事思想。後世的人更願意稱他為"兵仙"。
  • 兵家四聖都有誰?揭秘你所不知道的7種不同版本
    兵家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研究的精華,對於兵家的起源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在諸子百家爭鳴時期也是非常亮麗的一筆,兵家出現過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說兵聖孫武、亞聖吳起、謀聖鬼谷子、計聖孫臏等等,而在關於兵家四聖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兵家四聖的排名。
  • 背水一戰與破釜沉舟,兵聖韓信與霸王項羽,究竟誰更厲害一些?
    喜歡楚漢爭霸的人,對於韓信與項羽的生平事跡並不陌生。關於二人一生所建立的功業而言,特別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而製造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值得後人進行反覆剖析。特別是關於「背書一戰」與「破釜沉舟」兩場戰鬥來講,究竟哪個更厲害,史書一定不會直接告訴你,但專家卻進行反覆研究發現,是可以分析出客觀結論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表面上來看,兩場戰役似乎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但它們真的都處在死地的情況嘛?
  • 西楚霸王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四面楚歌,項羽製造了多少成語?
    西楚霸王項羽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和項羽有關的成語非常多。在楚漢相爭的風雲際會中,敢和項羽比成語數量的,估計就是置項羽於死地的韓信了。「取而代之」。秦始皇巡遊會稽郡,渡過浙江(上遊是新安江,中遊是富春江,下遊是錢塘江),來到了會稽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
  •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西楚霸王項羽墊底,韓信名列第四?
    10、西楚霸王——項羽秦末農民軍領袖,西楚霸王,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大破秦軍,章邯投降,奇蹟的取得了勝利。當然還有更加奇蹟的彭城之戰,以三萬兵力大敗劉邦五十六萬,將騎兵的功效發揮的淋漓盡致。即使最後的垓下之戰,也撈了一大筆墊背的。作為一名武將幾乎無可挑剔之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但是其政治上的幼稚和用人上的失敗只能讓他屈居第十。
  • 同為兵家四聖,為何他鮮為人知?秦國雖戰將如雲,兵家卻只此一位
    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兵家四聖,但大多數人都是只知其三不知其四,確實和兵聖孫武、亞聖吳起、計聖孫臏比起來,尉聖尉繚的名氣顯得微不足道,註定是選擇題四個選項中最與眾不同的那一個。即便有人聽說過,也是傳聞尉繚是兵仙韓信的師父,對其事跡卻鮮有耳聞。
  • 西楚霸王項羽,歷史上英勇無畏的大將士,卻兵敗烏江
    韓信曾經評價項羽,他說項羽婦人之仁,項羽平時待人非常的恭敬和慈藹,他說話很和氣,他的屬下生病了,項羽流著眼淚去給他送飯。但是他派人去打仗,別人有了戰功應該受到封賞和授爵的時候,他卻把那個印章拿在手裡,遲遲不給那個立了戰功的人。直到項羽手裡的印章被他玩弄的抹去了稜角之後,他還捨不得給那個將領。或許在韓信的眼裡,這就是項羽身上的婦人之仁吧。
  • 韓信--四個字概括職業生涯,十二個成語概括人生歷程的一代名將
    韓信是兵家公認的謀派軍事將領,素有兵仙的稱謂,韓信的一生傳奇色彩非常濃厚,他將王侯將相全作一遍便,而比較有意思的是韓信傳奇的一生幾乎是與成語相伴的,他的一生詮釋了眾多的成語,也可以說是眾多的成語詮釋了他的一生。
  • 韓信被呂后殺死前,冷冷說出4字,如今成年輕人打遊戲時的口頭禪
    韓信是中國古代傳統兵家的代表人物,他是「謀戰派」的傑出人物,與項羽的「勢戰派」正好相對,被後世人們譽為「兵仙、神帥」,是兵家四聖之一。關於韓信的軍事能力,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典故,那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直到現在我們生活中也會運用這個成語來說明他人的能力極為出眾。 根據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記載,漢高祖劉邦在稱帝以後,接到信士的密告說楚王韓信正在準備造反,最為明顯的例證就是他接受了項羽的舊部鍾離眛。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一說淮陰區 ),劉邦的開國功臣,他頭上帶有很多光環的標籤:「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兵權謀家」、「兵仙」、「神帥」。家喻戶曉的「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便是指的他。漂母飯信,給了韓信再生的機會,而呂雉直接殺死了韓信。
  • 歷史:盤點西楚霸王項羽的武器裝備,你更喜歡哪一個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說到楚漢之爭,不得不提到項羽,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誅殺秦朝的大英雄,不管在當時還是在現在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直不可動搖。我都知道項羽武功高強,又有雄心壯志,據《史記》記載: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有不成。項梁怒之。項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 張良與諸葛亮誰更厲害呢?
    張良劇照《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被描繪的足智多謀,於是就有人把諸葛亮與張良比較,那麼張良與諸葛亮誰更厲害呢?後來天下大亂,張良與劉邦在留地相遇,劉邦甚欣賞張良的才華,待幫韓復國後韓王報答劉邦,問劉邦要什麼,劉邦說只需借張良一用即可,誰想無腦的韓王竟然說何必借?送給你就是,於是張良跟隨劉邦,韓國很快被項羽滅掉!
  • 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都贏了,為何馬謖置之死地卻輸了?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不少,其中項羽幾萬人破釜沉舟擊敗秦軍四十萬人的巨鹿之戰,韓信一萬二千人背水一戰擊敗趙國二十萬的戰役都被封神,他們都掌握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訣竅,那麼三國蜀漢的馬謖為何在街亭用了同樣的辦法卻失敗了呢?
  • 秦國第一將:兵家四聖之一,能輕鬆滅六國,秦王為啥非要弄死他?
    秦國第一將,兵家四聖之一,能輕鬆滅六國,秦王為啥弄死他?說的是誰呢?就是秦昭王時期的白起。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在當時堪稱秦國第一將,後世將其列為兵家四聖之一,在軍事方面有很高的歷史成就。秦昭王讓他打邯鄲,他稱病不去,秦昭王派別人去,第一次損兵約4萬,第二次敗得更慘。秦昭王大怒,強令白起出戰。白起不想去,就一拖再拖,拖了三個月。三月之後,秦軍再次被趙國擊敗,秦昭王下了死令,命白起立刻起兵,違令則斬!白起帶兵走後不久,秦昭王越想越彆扭,認為白起心裡不服他,於是和範雎一商量,派使者追趕白起,賜劍命其自刎。白起都懵了,不知秦王為啥要弄死他。
  • 韓信胯下之辱是只因成敗論英雄?還是完全就不在乎?都不是!
    韓信,是《王者榮耀》裡活躍的打野,亦是《秦時明月》裡的楚國劍客。韓信活躍在當代許多的遊戲和影視劇作品中,你一定聽說"韓信胯下之辱",但你是否真的了解韓信其人呢?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這位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兵家四聖"之一,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神帥"的大人物——韓信!
  • 天行九歌:掩日的身份終於暴露,不是田猛而是兵家四聖之一
    甚至認為田猛是假死,韓信早就發現了這個事情。掩日(田猛)為了某些原因去魏家莊和縱橫幹掉懸劍!懸劍死後,掩日把懸劍兒子(田賜)帶到農家,訓練田賜以期田賜長大後可以為羅網效命,田猛將田言和田賜秘密訓練成當世頂尖高手,未料到田賜太愚蠢,於是只能讓田言繼承了驚鯢加入羅網,所以驚鯢才會那麼尊敬掩日,畢竟那是他的養父。當然,這種猜測有一個根本性的矛盾,那就是田猛沒有所謂在秦軍中的高貴身份,所以不能成立。
  • 秦國統一的那一年,劉邦在喝酒泡妞,項羽痛哭至親,韓信乞討度日
    而且,不僅是漢高祖劉邦,其實項羽、蕭何、張良、韓信等人,都在始皇帝的統治下生活過一段時間。也就是,在始皇帝殲滅六國時,這些大秦帝國的掘墓人,都已經降臨到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