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用產學研共話兒童康復未來

2020-12-23 鄭眼看教育

12月18日,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指導下,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主辦的"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圓滿閉幕。

(現場嘉賓合影)

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黃悅勤;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段麗萍;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處負責人王瑾;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孔德明,黨委副書記、副主梁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張通;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會長凌鋒、副理事長曹躍進;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院張海澄,執行院長張娟;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黨委副書記劉靖;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陳李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賈美香;北京九三王選關懷基金會專職副秘書長趙鑫;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賈讓成;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副校長鄭豔秋;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幼教中心主任李淑芳;京東健康專科網際網路醫院總經理金方怡;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等近30位專家、領導出席論壇,與來自全國20餘個省份的20餘所高職院校、100餘家兒童康復機構、30餘家醫院科室負責人,共同探討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問題。

政用產學研,共繪兒童康復教育行業發展圖景

開幕式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韓濟生表示,行業要謀求長遠發展,從業人員需要有社會責任感,尤其是醫學領域,醫生要對患者負責,康復老師、機構要對孩子負責,為不辭辛苦把孩子送到機構做康復的家長們負責。我國兒童康復治療道阻且長,咎待專業化、標準化改革,人才培養、機構創新發展是時代前行的需要,也是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的需要。

(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韓濟生致辭)

"評估標準、康復技術輸出和人員隊伍的建立,將是未來一條兒童康復事業可持續性發展道路。而人才培養、機構創新、行業進步,如此循環,也將構建出更良好的兒童康復機構生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黃悅勤說,"A-PKU2020給了兒童康復教育行業一個平臺,讓專業、公眾和社會共同探討兒童康復事業的發展,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把專業知識、技術投入到兒童康復領域,聚焦病症研究、治療、康復,並把兒童康復整合到所有社會的人群康復中來。"

(圖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黃悅勤致辭)

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受教育部委託,由國家衛健委牽頭組建和管理的專家組織,是衛生職業教育和行業學會的橋梁,推動著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致辭中,衛生行指委秘書處負責人王瑾表示,專業人才匱乏制約著兒童康復事業的發展,如何從源頭解決兒童康復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是衛生行指委一直在探索的。本次"A-PKU校園杯"兒童康復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辦,在兒童康復職業教育史上是第一次,動員了全國數十所衛生與教育類的職業院校參加,充分體現了賽校融合、賽訓融合的創新康復人才培養模式。

(圖為: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處負責人王瑾致辭)

兒童康復是一個多學科交叉,多領域融合的行業,前沿的學科與學術進展推動著我國兒童康復相關工作的創新發展。A-PKU2020論壇上,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段麗萍,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黨委副書記劉靖,分別帶來了腸道微生態與腦健康、及孤獨症譜系障礙前沿診療技術的前沿分享。段麗萍主任表示,大家對腸道微生態的關注,對內環境的關注,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腸道健康,而良好的腸道微生態是健康的基石。劉靖副書記則提到,目前孤獨症譜系障礙有一些物理治療方式正在研究中,同時國內外也在針對孤獨症的可能病理機制進行其他藥物的探討,相信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會有更多的孩子獲得有效的康復。

(圖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段麗萍分享《腸道微生態與腦健康》)

(圖為: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黨委副書記劉靖分享《孤獨症譜系障礙前沿診療技術研究分享》)

科技融合醫療,打開了兒童康復行業新局面,以技術為導向帶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以人為本的初衷加倍強化,催進著行業改革。京東健康專科網際網路醫院總經理金方怡在主題分享中表示,京東健康已經實現在醫療大健康領域全面、完整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布局,目前已經從產品和業務布局形態實現了醫療的全場景、全流程、用戶的全生命周期的覆蓋,並有一整套的精準化的運營和服務體系。2021年京東健康計劃與北大醫療腦健康一起打造在線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實現線上和線下閉環式的服務,也將聯動患兒家庭、醫院及康復機構,搭建一個從兒童的識別、篩查、治療到康復的整個環節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平臺。

(圖為:京東健康專科網際網路醫院部總經理金方怡主題分享)

作為兒童康復教育領域的國家隊,政用產學研是北大醫療腦健康的關鍵標籤。自成立以來,北大醫療腦健康便致力於圍繞孩子做好康復,並以建設標杆兒童康復基地、共建兒童康復人才標準、科技賦能機構和行業為己任。會議現場,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表示,兒童康復教育是一個"急不得"但蘊藏巨大空間的領域,需要科學嚴謹、絕對專業,更需要持續打磨。如今的兒童康復機構普遍面臨著缺師資、缺專業、缺服務、缺健康經營模式等集體性煩惱,為了給機構"補缺",北大醫療腦健康輸出了"A-PKU教培移植體系",就是希望把腦健康的專業實力轉化為機構的發展能力,全方位賦能機構,與機構共生、共創、共發展,共同前行。

(圖為: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主題分享)

從在校到在職,驅動兒童康復教育人才培養。

教育的本質不只是教授知識,更是點燃火焰。為發掘、培養兒童康復領域更多的榜樣人物,今年,北大醫療腦健康攜手九三王選關懷基金會共同設立了"A-PKU兒童康復老師專項助學金",以期樹一批榜樣,影響一群人。經過層層篩選與激烈角逐,在康復老師、機構負責人、醫務工作者、家長、未來從業者5個賽道,10名康復榜樣脫穎而出。現場,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賈美香公布了2019-2020年度A-PKU兒童康復人才培養成績單,並邀請多位專家登臺為"A-PKU兒童康復老師榜樣"頒獎。

(圖為: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賈美香分享)

(圖為:2020年度"A-PKU兒童康復老師榜樣"頒獎典禮 )

同時,在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賈讓成關於"新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助力行業良性循環"的精彩分享後,"A-PKU校園杯"兒童康復職業技能大賽正式啟動。A-PKU校園杯技能大賽將是學生盡展其才的舞臺,也將是職業院校展示教育教學成果的平臺,相信將引領衛生及教育職業院校的兒童康復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

(圖為: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賈讓成主題分享)

(圖為:"A-PKU校園杯"兒童康復職業技能大賽正式發布)

為從源頭解決兒童康復人才培養難題,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執行院長張娟、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梁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張通,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張海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陳李翔,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副校長鄭豔秋,北大醫療腦健康線上事業部總經理杜俐佼還就"從在校到在職,探討兒童康復新職業成長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醫者仁心、師者匠心,是兒童康復人才培養的基礎。而職業技能教育是個全過程的培養,需將上崗培訓的關口前移,移到大學院校,以此來解決人才的廣度問題;其次,應加大深度培養,對從業多年的兒童康復老師提供職業晉升通道,以滿足人才的職業發展需求。圓桌最後,嘉賓們也對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的期望落實到了七個字——早、準、精、全、實、融、好!

(圖為:"從在校到在職,探討兒童康復新職業成長路徑"圓桌討論環節)

據悉,為共探兒童康復人才與機構發展,由近20家高職院校參與的A-PKU職業人才培養閉門研討會,及近100家兒童康復機構參與的機構領袖共創會同期開展。

(圖為:A-PKU職業人才培養閉門研討會)

(圖為:A-PKU機構領袖共創會中,賈美香老師與兒童康復機構負責人交流溝通)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閉幕 專家學者共論兒童...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黃悅勤;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段麗萍、北大醫療腦健康總經理王磊等近30位專家、領導出席論壇,與來自全國20餘個省份的20餘所高職院校、100餘家兒童康復機構、30餘家醫院科室負責人,共同探討兒童康復行業未來發展問題。
  • 2020麻省理工北京論壇推動產學研融合 頂級科學家共話科技創新未來
    論壇緊跟經濟全球化、智慧城市、抗擊新冠疫情等熱點話題,邀請中美兩國前沿領域領軍者雲上相聚,研討疫情下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與前景,並為八支來自 MIT 的科技創新項目搭建投資合作對接平臺,推動產學研融合,以巔峰對話引領產業未來。
  • 北大醫療腦健康與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共建兒童教育康復專業...
    如何通過產教融合構建兒童教育康復人才生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隊伍,是近年來兒童康復從業者一直踐行的事業。為解決人才這一「卡脖子」難題,12月25日,北大醫療腦健康與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就共建教育康復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籤訂協議並舉辦揭牌儀式。
  • 兒童康復機構面臨"四缺" 教育人才培養問題尤為突出
    近日,「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辦。會上,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兒童康復行業的未來發展問題。同時,「A-PKU校園杯」兒童康復職業技能大賽正式啟動。
  • 新格局衍生「政產學研」新模式!市北區與青島大學達成戰略合作(視頻)
    此次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誌著雙方校地合作新模式和政產學研協同發展平臺的順利搭建。」同時他也提到,青島大學與市北區的合作將進一步激發老城區創新活力,發揮高校人才、科研優勢,紮實推動青島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政產學研合作做活做實,市北區探索發展新模式!
  • 推進市校合作 共話美好未來
    掌上濟寧8月14日訊(記者 張彥彥)今天上午,我市召開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市校合作洽談會,共商合作發展、共話美好未來。副市長張國洲在會上致辭。張國洲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簡要介紹我市相關情況後,他說,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校地合作,積極對接大院大所,與多家高校院所建立緊密合作關係,落地了一批產學研合作項目,解決了一批技術難題,有效推動了產業提質升級。中國地質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自然資源部工科人才培養基地。
  • 兒童康復「人才荒」亟待破解
    康復「人才荒」   張聯馳的苦惱並非孤例。除了特殊學校,社會上的康復機構、兒童福利院也都面臨「兒童康復人才荒」。據專家介紹,目前教育康復專業人才的缺口至少為14.7萬人。
  • 江蘇靖江:主動嫁接中科院資源 「政產學研」為高質量發展蓄能
    江蘇靖江:主動嫁接中科院資源 「政產學研」為高質量發展蓄能 2020-12-14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州高新區舉行「政產學研」交流合作系列人才科技論壇
    6個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等項目集中簽約為促進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推動「政產學研」各方更深入地合作、更高效地協同,取得豐碩成果、實現共贏發展,12月10日,常州國家高新區啟動「政產學研」交流合作系列人才科技論壇並開展第一期活動。
  • 藍寧教授榮獲201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2017年11月11日至12日,第十一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暨第二十六屆山東省產學研展洽會在山東濟南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林忠欽校長作為特邀專家,在大會上作題為《對我國工科教育的認識與思考》的報告。    大會頒發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產學研合作促進獎、產學研合作軍民融合獎、產學研工匠精神獎、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等。
  • 政產學研金深度合作!科技與文化融合共推中國V谷發展
    活動現場,對口需求企事業代表圍繞「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工作,根據自身技術需求分別與長沙學院相關專家教授進行面對面交流。企業代表也表示,這次政產學研金對接活動為高校與園區、企業深度融合搭建了很好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平臺。
  • 恩啟「愛迪因」攜手成都新世紀婦女兒童醫院共話自閉症兒童康復之路
    (家庭與生活報記者 王文靜)9月23日,成都新世紀與恩啟IDEA合作籤約儀式在成都武侯區大悅城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自閉症康復項目展開合作。標誌著恩啟旗下的賦能品牌「愛迪因」正式入駐新世紀醫療體系,雙方建立長期企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汕頭龍湖:別樣「兒童思政課」獻禮祖國媽媽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一堂別開生面的「兒童思政課」在合勝影城「開課」。由汕頭市龍湖區婦兒工委、區婦聯、區教育局主辦的「童心共抒家國情」思政大課堂——龍湖區慶祝「六一」兒童節主題活動,緊扣「愛國、愛鄉、愛家」的大主題,通過創設情境和角色扮演,巧妙以一個趣致故事串起全場,並將節目表演、猜歌遊戲融於「闖關」中,匯成一堂有趣、有料、有愛的思政課,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康復大咖齊聚無錫,共話中國非公2020全國康復醫學學術年會
    為了加強學術交流.促進我國康復醫學學科發展,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中國非公醫協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承辦,張家港港城康復醫院協辦的2020年中國非公醫協全國康復醫學學術年會將於11月20-22日在江蘇無錫富力喜來登酒店(無錫市梁溪路49號)隆重召開。
  • 跨越兒童康復教育供需鴻溝 打造康復師成長新生態
    目前全國有4億兒童青少年,而兒童精神科醫生不足500人;0到14歲的兒童孤獨症患者可能達300餘萬,然而殘聯註冊的康復師僅為2萬多,孤獨症康復機構僅有不足2000家。疫情期間,在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對全國209家兒童康復機構的調研中顯示,62%的機構未有過在線康復教學的經驗,34.38%的家長不適應遠程家庭幹預的方式……面對孤獨症兒童康復面臨的困境與難題,究竟該如何打造孤獨症兒童康復、人才培養、融合教育的生態?記者對北大醫療腦健康線上事業部高級總監杜俐佼進行了專訪。
  • 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發布康復人才培養成績單
    為發掘、培養兒童康復領域更多的榜樣人物,今年,北大醫療腦健康攜手九三王選關懷基金會共同設立了「A-PKU兒童康復老師專項助學金」,以期樹一批榜樣,影響一群人。經過層層篩選與激烈角逐,在康復老師、機構負責人、醫務工作者、家長、未來從業者5個賽道,10名康復榜樣脫穎而出。
  • 北大博雅華海白癜風康復學院揭牌,首家「產學研」基地正式啟航
    北大博雅華海白癜風康復學院、華海白癜風醫院院長成愛華致答謝詞。北京大學及濱州市領導為北大博雅華海白癜風康復學院揭牌。北大博雅華海白癜風康復學院與合作單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北大博雅華海白癜風康復學院特聘博士專家及首席專家團隊與成院長合影。
  • 產學研用新模式,上海交大賦能科技產業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探索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不斷拓展、深化與各省市以及大型企業集團的科技合作,打造了眾多學校賦能產業發展的標杆示範項目。在科技創新工作中屢創佳績,取得重要進展。凝練的產學研用合作的新模式、新經驗,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 重慶第二師院聚焦辦學特色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轉型發展
    改建以來,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圍繞0~12歲兒童發展關鍵期,以兒童教育、兒童健康、兒童營商為服務面向,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商貿和服務的專業布局,逐步形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於一體的辦學特色,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轉型發展。
  • 政產學研融合,譜寫「新青科大現象」
    科研經費連續9年過億、通過科研成果轉化或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而上市的公司已達7家、2020年專利轉化位列省屬高校榜首……70年來,青島科技大學始終堅持走政產學研融合之路,在新時代浩蕩的春風裡砥礪前行,不斷譜寫新「青科大現象」。